第一章 僧诚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

不能只让氾丹一人表忠心。

既然令狐曲出镇武都、阴平、陇西,已是势不可免,莘迩索性顺水推舟,在氾丹举荐令狐曲的基础上更上一步。

他上书一道,提出“陇西、武都、阴平,皆在(黄)河水以东,渭水以南,据此三郡,东可顺渭而下,胁虏秦之咸阳;南可逾汉水而逼蜀中,遥应江左;置上将、精卒以屯之,则我定西无左顾之忧。宜设秦州”,表拜令狐曲为“建武将军、督秦州三郡军事,秦州刺史,领武都太守”。

莘迩的这道上表中,有三个地方需要解释一下。

其一,“汉水”云云,武都、阴平两郡的东边就是汉中郡,从阴平南下六七百里即是长江,与江、河、淮齐名的“汉水”便正是发源於武都郡北边、陇西郡东边的天水郡境内。

其二,“无左顾之忧”者,陇西三郡明明是在定西的东边,应该是“右顾”才对,为何是左顾呢?

这乃是因为,四个方位里边,以南为尊,是以当今的地图不是“上北下南”,而是“上南下北”。另外,为尊者坐北朝南,地图搞一个“上南下北”,也便於尊者观看。故是称为“左顾”。

其三,游骑将军与建武将军都是四品,令狐曲已是“游骑将军”,又不是给他升官,缘何改为“建武将军”?

这与本朝的兵制有关。

本朝的军队,分为中军和外军。

宿卫京城的部队是中军,镇戍外郡的部队是外军。

中军由宿卫军和牙门军组成,——曹斐担任的“中领军”,按照时下江左的规制,实际上就是京城内外宿卫军的最高长官,只是在定西,因为王国的官制与中央朝廷的官制混合并存,所以才会又有了麴爽以“王国中尉”的身份,亦领王城宿卫军。

在本朝南迁以前,依仿前代成朝的军制,在都城之中,中领军以外,还曾经设过中护军,资望高者称护军将军。中领军,那时只领京城内的禁卫军,京城外的则由中护军掌领。但在迁到江左之后,朝廷又没钱,又没兵,各军、营的兵士数量都被极大地缩减,乃至常常出现有将无兵的普遍情况,因此就把中护军的职能给改了一下,由之管中央驻扎在地方要镇的军队。

这且不说。

只说中央宿卫军的主要编制,“西朝(洛阳在建康西边,江左的士人因此惯称西唐为西朝)”也好,本朝也罢,都是一样,以“六军”为主。

这“六军”,便是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骑六将军所领之军队。

也就是说,令狐曲之前因被莘迩举荐而得以所任的“游骑将军”,是中央宿卫六军的军职之一。现在他要离开王城,出镇外郡、外州了,他的官职当然也就需要跟着改变一下。

都督兼刺史,或刺史兼将军,军政统管,始於西唐的中后期。

也有只管政,不领兵的,称为“单车刺史”。

较与兼任军职的刺史,此类的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不太为时俗看重。

杜亚的沙州刺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车刺史,他尽管在任命书中被赋予了管辖西域三营的权力,可在官衔上没有显现出来。虽说有莘迩大力举荐的缘故,但杜亚能以寓士之身,最终得授任沙州刺史,很大的原因,其实也正在於他只是个“单车刺史”。

莘迩的表举上到朝中,得到了朝议的通过。

……

只有官职,没有兵马,是镇不了“秦州三郡”的。

令狐曲手下没有多少部曲,只有千余人。

氾宽走到了前台,大方地拨给他了一大笔钱,叫他学莘迩组建“健儿营”的办法,自行从编户齐民中进行募兵。

督府右长史张僧诚立刻上书,表示反对。

他上书内容的大意是:“朝廷每年拨的军费是有定额的。现在定西全国,共有步骑六万七千九百人,每年的粮饷、夏冬衣、马料、军械补给,单靠军费已不足用。

“好在左长史莘迩先领兵击退了柔然的侵略,接着讨定了西域,保住了西域商道的畅通,为国家增加了不少的税收,并遣商队深入虏秦、虏魏,贾货生殖,这才使军费的收支勉强平衡。

“饶以如此,辅国将军莘迩募建“健儿营”的时候,还是十分的小心,不敢放开兵额,命令各地五品以上的驻营将军、护军,少则只许召三百人,多也不千人。

“而且辅国将军莘迩之所以组建“健儿营”,从身家清白的编户齐民中募兵,设以服役的期限,服役期满就释之归家,给以厚养,是因为营户世代传袭,名义为兵,实为国奴,看不到自己和子孙脱身的希望,士气日渐低落,战力越来越下滑之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陇西麴球与虏秦一战和中尉麴爽攻下冉兴一战,他两人各自帐下的“健儿营”表现上佳,尤其是张景威、王舒望所领之“健儿营”部,差点擒获虏秦悍将苟雄,尤为出色。这也证明了“健儿营”部的组建,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但是,决策虽然正确,军费奈何有限。朝廷固是可以给建武将军令狐曲一笔钱,让他自行募兵。募到兵以后,怎么办?后续的粮饷等开支,由谁来出?如果朝廷能够增加军费的拨给,那令狐曲就随便去募兵;如果朝廷不能增加军费,那以臣之见,这个兵,就不要募!”

张僧诚兢兢业业,踏实干活,基本不参与朝中的政斗,他的这一个上书讲的全是公允之言。

氾宽见后,张口结舌,无话以对。

“募兵”之议,就此寝息。

……

兵既不能募,令狐曲部下的那千余兵卒,又不够镇戍武都等三郡。

没办法,氾宽、氾丹、令狐曲只好听莘迩的。

莘迩一派公正的样子。

他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首先,秦州三郡邻蒲秦、蜀中,外有强敌,内部民心且不稳当,镇戍的部队不能少,得有万人。

其次,令狐曲部下千余,已定下继续屯驻陇西郡的麴球,部下三千余,将要去阴平做太守的北宫越,部下两千余,加在一起,现有可驻秦州的兵马已经七八千了。

再次,麴球部、北宫越部,差不多已够镇守陇西、阴平两郡,唯令狐曲部曲较少,怕是不足镇守武都;武都处在陇西、阴平间,同时又担负着支援这两郡的任务。因是,万人驻兵中缺少的那两千余人,可以拨给令狐曲。

最后,这两千余人从哪儿来?中尉麴爽部中的中军将军罗荡,中领军曹斐部中的骁骑将军高延世,臣部骑督严袭,俱猛鸷悍勇,国家虎臣,可择一,命领本部归令狐曲节制。

罗荡、高延世、严袭三人的部曲,都是两千上下。严袭的部曲本没有这么多,只有数百铁骑而已,后来经过扩建,莘迩给他补充了千余的唐、夷轻骑,目前已有此数。

部曲的人数相同。

不同的是:一者,三人身上的烙印不同,一个是麴家的故吏,一个是曹斐的部将,一个是莘迩的心腹。二来,三人的尊卑不同,罗荡是令狐曲之前任“王国三军”中之上军将军时的同僚,高延世的“骁骑”,是中央宿卫的六军之一,是令狐曲升官前的同僚,这两个人的军职地位都不低,只有严袭,仅是骑督,说来也是五品官,却是不如罗荡、高延世远甚。

令狐曲经过再三的考虑,听取了他弟弟令狐京的意见,没有选择他较熟悉的罗荡、高延世,而是接受了严袭。

这也并不奇怪。

令狐曲虽是宗室,当令狐奉在世的时候,对他也很重视,但他到底在军中的声望不足。

罗荡不用说了,早前长期从麴硕与蒲秦作战,战无不胜,号为“罗虎”;后跟着麴硕、令狐奉一起从猪野泽杀回王城,在攻打谷阴一战中,又立下了数一数二的军功;尽管在麴爽攻冉兴的时候,他被留在了王都戍卫,没能再获新功,可也不妨碍他於今在定西军中的名声远播。

而高延世,在定西的诸战将中,也是有名的猛将。

定西的诸军各营,最精锐的是“太马营”,营中的兵卒皆是铁甲的具装甲骑。令狐奉篡位以后,把这支部队交给了曹斐。高延世,便是这支部队中的悍将。只是因为他归属曹斐统辖,方才错过了之前西海、西域、冉兴的这几场大战,未能在此数战中展现身手,但别的不说,只他以往的战功,亦仍可与罗荡齐名。

罗荡、高延世,可以说是王城戍卫诸营中,最为能战的两人了。

能战,特别是能战的战将一流,脾气通常就不会好。

想那罗荡在攻王城时,连曹斐都不给面子,讽刺他是“情义将军”。

高延世在昔年,也有过痛殴上吏的赫赫事迹。

二人之骄横,可见一斑。

这样的两个刺头人物,令狐曲自问之,他一定是压不住。

严袭的脾气也不算好,可至少他在军中的地位比高延世、罗荡要低。要非是被令狐奉派到了莘迩的帐下,随莘迩守西海、讨西域,立下了一些的战功,严袭现下,大约在定西军中还是泯然中流的。即便是有了那么些战功,毕竟是“军中新贵”,也还是不如罗荡、高延世。

所以,令狐曲挑了严袭。

这是令狐曲挑的,谁也没话可说。

……

围绕武都、阴平、陇西三郡的人事争夺和军队部署,告一段落。

氾宽与令狐曲得了“表”:令狐曲成为了新设之秦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并直接掌控武都郡。

麴家与莘迩也没吃亏:阴平归了北宫越,陇西归了麴球;严袭入了令狐曲帐下。

说到没有吃亏,细数下来,因为氾丹的横空一杠子、麴爽的一句捷报中之抱怨,莘迩尽管没有实现把唐艾留在武都、阴平的意图,却不仅仍没有失去阴平,还把严袭弄到了令狐曲那里,等於间接染指到了武都,倒似乎是不仅没有吃亏,反而更占便宜了;其实不然。

北宫越、严袭都是武将,智谋方面,十个他俩也比不上一个唐艾。把他俩放到武都、阴平,顶多了,能给莘迩充当个耳目。而如果是唐艾在,那么莘迩就能切实地掌握一郡,并且能够依靠唐艾的能力,在武都、阴平、陇西三郡潜移默化地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威望与影响力。

朝廷的任命很快下达。

令狐曲被拜建武将军、督秦州三郡军事,秦州刺史,领武都太守。

麴球以阻秦兵的战功,因莘迩之举荐,被拜鹰扬将军,领陇西太守。

北宫越以宁远将军的本官,领阴平太守。

狄道李氏的族长李亮,以从麴爽克冉兴的功劳,兼族是秦州冠姓、历代二千石的家资,因麴爽之推荐,被令狐曲辟为秦州刺史府的别驾从事。

众人获任的次日。

令狐曲率本部、严袭部出了谷阴,向秦州进发。

……

定西朝堂的明争暗斗,蒲秦国内不知。

就在令狐曲率部出谷阴的前一天,赵宴荔、冉僧奴、吕明、季和也领兵出了咸阳。

第十九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上)第二十四章 碧鹅黄荣恨 明公重旧情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关中(下)第五十二章 火烧连天地 三军尽拜服第一章 僧诚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四十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上)第二十三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五)第十一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五)第十二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六)第四十九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四)第一章 元光块垒积 麴爽奏设州第十八章 冉兴国乱频 令狐称尊号第七章 车兵述少愿 祆庙逢安崇第五十九章 将军号辅国 力近与麴齐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别 君率残相近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万口往朔方第二十九章 道将大变样 争宠令狐乐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八章 托请谒将军 孟苟生矛盾第四十八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三)第十五章 二恭忠与奇 孟朗赴河东第一章 御敌策已备 张韶领兵至(上)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与偏 湖陆送棉衣第一章 晋见四时宫 道过都督府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罗 安心王太后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与莘同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隶 孟朗忍为国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为常制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征虏转身走第十章 氾公真大谋 沉渣俱泛起第七章 车兵述少愿 祆庙逢安崇第二十三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五)第十九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上)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万口往朔方第三十三章 举手设录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四十七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下)第五十三章 请做狮子王 罗什愿从行第二十八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二)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六)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十三章 丑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开第五十三章 请做狮子王 罗什愿从行第六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下)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迩箭双雕第十九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上)第三章 陇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三十一章 有钱始做人 好大的猴胆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十六章 练兵军为先 依士治豪强第二十三章 莘迩情仁厚 蒲茂降尊号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五十五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六)第二十二章 图图劫二路 风度有一吏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四章 魏咸万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五十九章 驱荔两相耗 觅策杀姚桃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下)第二十二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四)第六十三章 陇魏不足虑 蒲孟两相得第二章 御敌策已备 张韶领兵至(中)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为誓约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一章 羊馥夜报讯 晨曦入朝去第七章 遍观诈与虐 唯是取信难第八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中)第一章 御敌策已备 张韶领兵至(上)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二十八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四)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下)第七章 车兵述少愿 祆庙逢安崇第五十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中)第五十七章 左氏无枝鹊 献俘赴王都第三十二章 氾贾交书劾 左氏怜张妻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四十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八)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二十四章 碧鹅黄荣恨 明公重旧情第三十章 张韶有些谋 莘公雄杰也第十七章 巧妇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一章 难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五章 报与左氏知 金城郎将任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体 苟雄请诛奸第二十九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三)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杀一无名卒第四十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八)第五章 逐客显督威 收胡系霸业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二十八章 石铭十六字 宝掌也好人第十七章 悔余犹恋栈 懊恼席上言第二十一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三)第三章 陇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七章 秦营见吕季 安崇献虚实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为短视徒第五十七章 左氏无枝鹊 献俘赴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