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 压力重重的变革(中)

bookmark

“臣有话说。”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上前行礼,韩暮认识他,他便是南方吴地苏家家主苏康子,现供职于户部右侍郎之职。

“苏大人,请讲。”韩暮有些诧异,他本来已经查明,王谢庾几大家族包括南方七八家大族与此事并无瓜葛,且家中也并不经营此种粮食倒卖的勾当,不知这苏康子为何要强出头。

“皇上,对于圣意臣等自然不敢违抗,然老臣有几点疑问想请圣裁,适才陛下说了,士族家中藏粮万石即治罪,在这朝堂之上恐有大半人家中良田万顷以上,每年光是自家的粮食收成也会达万石至十几万石,像谢公王公这样的恐家中田亩每年要产粮数十万石,自家产粮若是存储起来,按照皇上所言岂不是要抄家灭族么?”

众人纷纷点头道:“是啊,苏大人说的有理,这自家的粮食存储起来难道也要因此获罪?焉有是理。”

“谢公家中良田近十万亩,每年产粮就有近三十万石,这要是治罪该治多大的罪啊。”有人偷偷幸灾乐祸,谢公是皇上义父,我看你怎么处置。

韩暮轻咳一声,压下嗡嗡的议论声,笑道:“苏大人所言甚是有道理,目前解决的办法有两条,要想不和这条法令相违背,首先,我们可以将粮食卖入官家,朝廷以市场价收购,统一存储,诸位留足口粮便可,我想一万石,即便你宅中人丁兴旺仆从如云,也足够你吃的了,若是实在不够,可在官家开办的粮行中采购嘛;我打算请户部帮我设计一种票据,需要购买粮食的申请表格填好,再拿到粮食专司去审核,然后凭票购买;此举利国利民,粮食控制在朝廷手中也好统一调配,统一发放。”

有人寻思道:“先卖了,不够再买,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更有人忽然理解到韩暮的心思,不由暗自心惊:如此一来,大户家中的私兵可就要绝种了,官家控制粮食,实际上就是控制着各家各户中的人口;以大户人家年万石计算,一人一年食粮六七石,也就是说实际上每户最多可有一千来口人,按照大晋律例,四品以上大员家中便可有私兵五百护卫,一品大员私兵数量要达到三千之数,韩暮虽说能去管家粮店购买,但是实际上已经将这些私兵控制在手中,再说购买粮食需申请票据简直闻所未闻,这样的事,亏韩暮能想的出来。

众臣心中憋着一团火,原以为韩暮是个清明之主,却未曾想出的主意如此昏聩,简直毫无道理。

苏康子忍住怒气道:“但不知皇上说的第二个解决方法是什么?老臣洗耳恭听。”

韩暮心中暗乐,忍住笑道:“第二个解决方法嘛,也简单;诸位不是怕粮食收的多了么?不如这样,诸位的田亩朝廷一概出价收回,再由户部统一分配给百姓耕种,所产粮食折算成钱币,朝廷将诸位所得的部分以钱币形式发放,这么一来诸位和粮食不挨边,每年坐收利钱,这个办法诸位应该会满意了吧。”

众人一开始还转不过弯来,均觉得皇上所言是不是有些犯傻,朝廷将田亩出钱买回去,每年却还按照租给百姓的利益返还钱物,这不是拿别人家的母鸡给自己孵小鸡么?

但是聪明的人一想,马上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首先,土地没了,全变成钱了,要说在太平年月,钱就是钱,这一点都不含糊;但是在乱世中,钱往往是最没用的东西;家中有粮,家中有田,无论你如何乱,可是我能活下来;灾荒年月更是如此,有钱你也买不到救命的粮食。

谢安听的暗暗心惊,他暗自道:“韩暮啊韩暮,你这小子居然打起了在座诸位田地的主意了,这回我也保不住你了,你这是在犯众怒啊。”

果然,明白过来的几位官员同时出列跪倒道:“皇上,臣等觉得皇上此言不妥,家中田亩乃是祖辈遗留的财产,祖辈田产房宅均为传家之财,不到万不得已,无人愿意将之出售转让,加之有些田产原本是立功封赏所得,此举实在令臣等做不忠不孝之人,臣等实在不能答应。”

众人见有人带头,立马又出来十几位大臣,哗啦啦跪倒一片道:“请皇上三思啊,此事不可行也。”

韩暮故作诧异的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此事只是我说出来做供诸位选择而已,你们不愿意那便作罢,烦的着那这些话来堵朕么?”

众臣一想,也觉得自己的反应过激了,皇上根本没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他确实是在提供选择而已。

“然则诸位是同意第一条喽?”韩暮道,众人虽觉得第一条也很是苛刻,但是相比第二条来可算是仁慈多了,再说亩产多少还是自家说了算,难道皇帝还派人来盯着自家不成?到时候私下藏匿一部分倒不是难事,剩余的卖了也就卖了吧。

这一番讨价还价之际,尽显韩暮的心机权谋。不给你们漫天开价,你们怎么会坐地还钱;这就好比做一个选择题,题目就是,你愿意花钱买命,还是愿意留着钱被砍头?傻子都知道破财免灾的道理。

韩暮何尝不知这些人会私藏粮食,但是对于他来说,能够收取上来哪怕是一半的粮食,也满足了;目的达到就成,不必要求完美。

看着众臣依旧愤愤不平的样子,韩暮觉得有必要做一些适当补偿,缓和一下众人的情绪,还没等他说出话来,那苏康子又开口道:“皇上,老臣还有一点疑问,我大晋很多士族,家中原本就是做的粮食买卖,皇上此举是否考虑到这些人家以后的生计问题,是否可以考虑允许这些原本的商家继续经营粮食生意,也好体现圣意宽宏,圆滑变通之道。”

韩暮断然道:“绝无可能,既然是收归国有,那便要彻底收回,收一半留一半算什么?反惹得众人议论朕处事不公。”

苏康子脸色有些发白,道:“然则……”

韩暮打断他的话道:“你所说的是个问题,为了体现朝廷的体恤之意,要想个办法补偿他们,此事几位辅政大臣可有办法?”

谢安王坦之等人翻翻白眼,心道:“你拉的屎,却教我们给你擦屁股。”但几位都是识大体之人,知道韩暮这些手段完全是为了社稷着想,叫自己几人出主意便是想让他们出面缓和一番,若是强行下令收回反倒不美了。

几位辅政大臣皱眉苦思半天,谁也不肯先开口,倒是王献之关键时刻站出来道:“皇上殚精竭虑收回粮食的储运经营等权利,实际上是为了大晋社稷所考虑,目前国库空虚,万一大战来临,将士百姓的口粮都不能保证的话,何谈御敌?所以按理说须得雷厉风行的实行才是,然皇上不想如此,定是考虑到诸位大家士族在我大晋的骨干作用,故而想方设法保证诸位不受损失,皇上用心良苦啊。”

韩暮被他吹得脸都有些红了,心道:老丈人就是老丈人。

“王大人知道便好,就怕朕的一片苦心到头来被人当做是驴肝肺;朕别的不敢保证,只要诸位大人能配合我将几项变革措施推行下去,朕定会将秦人涤荡清静,开我大晋万古之伟业。”韩暮倒不是胡吹大气,后勤得到保障,兵源充足,他倒真的不怵任何人。

众臣为他气势所感染,想起此人力挽狂澜,先后击败秦国大军,挫败桓温窃国阴谋,手段之高明毒辣可谓世所罕见,所以对他倒也抱有信心。

王献之喜道:“皇上能有如此雄心,自然是大晋之福,我看关于此事不外乎补偿两点,一是金钱,二是荣光,凡是主动退出粮食经营生意的,由户部根据生意规模酌情给予补偿,另皇上御赐金匾一副,上写贤良恤国等等勉励之语,以示圣上隆恩,不知可否?”

韩暮笑道:“朕再加上一条,来年夏推,所有体恤国情之贤良士族之家,将额外获得一名夏推名额,只要吏部评价合格可入仕为官,无需层层中正官推介评价,但仅限从从九品县吏坐起。”

韩暮此语一出,顿时苏康子眉开眼笑道:“好好好,皇上隆恩甚重,老臣认为想此举定会让那些人家满意的交出生意,皇上英明啊。”

晋朝入仕难,若不是当兵拼命升迁入仕,便只能通过中正制每年一次的夏推,但中正制层层推荐,一来是世族大家把持着,二来普通士族和寒门根本没机会通过这条路入仕,即便你是豪门大户,也往往因得罪某一级的中正官而得到恶评,然则一生希望便化为泡影,于是即便是世族大家们也许拼命贿赂送金钱美女给各级中正官,以期能顺利过关,得到好评。

韩暮此举等于给这些小士族们开了条绿色通道,教他们如何不喜?

第一一六章 韩宅来客第三四八章 香陨(上)第一二二章 一封家书第三八六章 黄袍加身第三一一章 小试牛刀第三五五章 桓温的添油战术第五十八章 似是故人来(求收藏,票票)第二五四章 化蝶(二)第二三七章 梁祝(九)第七十四章 那一夜的风情(四)第三七八章 战京城(三)第一四八章 两颗红豆(三更到)第七十章 意料之外第四零九章 襄阳之战(一)第三三零章 探路第七十七章 那一夜的风情(七)第四一七章 襄阳之战(之九)第四五六章 鏖兵淝水(追杀)第一五七章 军备竞赛第四三四章 淮阴之战(四)第三十五章 生存还是灭亡(上)泣血求票求收藏第二十章 顶级配置第一二三章 华丽的推倒第二八八章 消失的城市第四四三章 洛涧之战(二)第二七六章 毫无风度的使节大人第四十四章 夜宴(二)三更到,满地打滚求收藏第三五二章 一块肥肉第四二六章 反包围第二零四章 北府新军 (十六)第四十三章 夜宴(一)第二更,求收藏,票票第四十七章 喜事成双(三更到,求收藏,票票)第一百章 韩大天师第一七八章 自污污人第三零七章 神兵天降第三二五章 悲喜交加第二三五章 梁祝(七)第八十二章 余波第四四五章 洛涧之战(四)第一二四章 我济世人 谁人济我第四一零章 襄阳之战(之二)第四零一章 摊牌(下)第一六六章 傀儡登台 神鬼乱舞第一百一十二章 自毁长城第八十七章 狼烟(一)第三六五章 厮杀第一七三章 屁胡当道第二零五章 剑指青台山(一)第四十一章 销魂之夜(五)求收藏,票票第二六八章 磨拳擦掌第九十七章 夏日第八十六章 闺怨(下)第三三六章 淮水河上舞蹁跹第四一八章 襄阳之战(之十)第一四九章 奇葩的皇宫之夜(上)第三四三章 杀了再说第一百一十一章 转折第三一九章 你也有怕的时候第二九八章 史上最牛叉的守株待兔第一四零章 如梦似幻第三百章 赠剑第四一二章 襄阳之战(之四)第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端午时(二更到)第二九二章 泄密第二九零章 围追堵截第三零七章 神兵天降第一二四章 我济世人 谁人济我第三零三章 秦兵也不是吃素的第八十一章 大晋第一才女之殇第二七六章 毫无风度的使节大人第二三三章 梁祝(五)第一三一章 一暼万钱 愿者上钩(上)第二二八章 北行漫记(五)第一百零一章 不过如此(三更送到)第十九章 飞虎队第三六零章 逃命第一五二章 病急乱投医第四二一章 整肃第二零七章 剑指青台山(三)第四一九章 襄阳之战(十一)第三九零章 闲话第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端午时(二更到)第一九七章 北府新军(九)第二二八章 北行漫记(五)第二二四章 北行漫记(一)第三二七章 黑衣卫第三九八章 压力重重的变革(中)第三九四章 理念第一百一十二章 自毁长城第四十二章 乌衣巷口夕阳斜(哭求收藏,红票)第一百零五章 斗法(三)第三六二章 烟雾弹第一三五章 摩登时代(下)第一六三章 再见!西华(三更到)第一二二章 一封家书第四五六章 鏖兵淝水(追杀)第四一一章 襄阳之战(之三)第三九七章 压力重重的变革(上)第四一一章 襄阳之战(之三)第一八六章 浮生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