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张泉张若一对兄妹当初从荆州回到寿春的时候,众人都是知道了是袁澜带着张氏兄妹避难求学的。于是也是一时传为佳话,待袁澜成为楚国王妃,也是被看做了顺水乘舟的事情。

但是经历了二笞太子之事,众人才觉得,袁王妃既可以像一位亲生娘亲姨亲一样,疼爱呵护年纪尚幼的张泉张若兄妹;也可以狠下心肠如同一位继母后妈一般,让张泉疼到数月下不来床。

挨了这两顿真真切切的毒打,张泉总算是长了点记性。而素来以温婉大方示人的袁王妃从这以后也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面对张氏兄妹随时可以从亲妈和后妈模式切换,乖巧懂事的豫章公主张若总是很讨袁澜欢心不说,而顽劣任性的张泉则又因几桩小事挨了袁澜毫不客气的斥责处罚。

袁澜也是将张绣那一套轻罪重罚的原则运用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还照搬张绣不打不成器的教育儿子的方法,张泉稍有逾礼不轨之举,不出一个时辰便会从西宫传来王妃的传谕。

所以,我们的楚国太子殿下张泉这最后几个月很不好过。

张泉年纪还小,思考问题也很简单。左思右想之下,便是把这一切不公正的待遇,都归咎为张绣离开寿春的缘故。最后这三个多月,张泉每日都守规循矩的两日一早朝,给辅政大臣们决定好的军政行令上签字盖印,然后由太学的博士或翰林院的大学士们教授知识,做完功课答疑完毕之后才可去宫中禁地找曹性李丰等武将练习弓马武技。

而若稍有空闲时间,张泉想鼓捣一些事的时候,袁澜便都会叫张泉过去,亲手教习以书法修辞,或是再带上小公主张若,去花苑中行走。

于是,我们的小太子被看得死死的,论整个寿春城谁人最翘首以盼张绣归来,非张泉莫属。

眼下张绣终于回来了,张泉终于是大大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又可以恢复以前不用上朝的生活规律了,但是张绣回来的第二天便是让张泉打心底里怀疑张绣是不是他亲爹。

当日朝会,张绣先是问询各辅政大臣太子监国期间有何大事,又询问众人太子监国有何表现,有何亮点或处置不妥之处。

众臣皆是俱实告之,到了评价太子的表现的时候,袁涣华歆等大臣对视一眼,便是异口同声道曰是袁王妃教子有方,小太子虽然顽劣顽劣,但却是可造之材。

众人如此回答却是让张绣暗吃一惊,他才回来一天,自然还未向袁澜详细过问张泉张若兄妹的情况。更何况俗话说小别胜新婚,张绣和袁澜不过新婚两个月便是率军出征,如今大半年未见,当夜自然是如胶似漆缠绵不已,两人折腾至大半夜才双双入睡,哪里有空问自己那个便宜儿子的破事?

张绣心底暗暗打定主意,散朝后先要找人问清袁王妃到底怎么教导的自己那个不成器的便宜儿子,居然能让满朝文武一致对袁王妃夸口不绝,能冠以教子有方之名。

待散朝后,张绣便是召光禄勋袁胤询问事情缘由,袁胤却以为是张绣听说了风声,来通过自己这位叔父问罪自家侄女的。可能别人不清楚,但是袁胤自己心里可是清楚得很,自己和自己那位纨绔侄儿袁耀之所以一个能做到光禄勋的位置一个能做到奉车都尉的要职,可不是因为张绣图汝阳袁氏一族的声名和他袁胤的资历身份,而是因为自己的宝贝侄女——袁澜。

而要是张绣一朝动怒不喜袁澜所为,或是喜新厌旧另纳妻妾甚至重立王妃,那袁氏一族在淮南乃至整个楚国便会立刻不复为族。所以听到张绣询问袁澜如何教导张泉的,袁胤的第一反应便是下跪告罪。

楚国礼制中明确废除跪礼,不论文官武将,行礼都不必跪拜。哪怕是求情告罪,也不得双膝跪地,只需单膝挨地即可。只有定罪问斩之人,才可双膝跪地。

但袁胤情急之下,扑通一声双膝给张绣跪下,张绣立刻是又惊又怒。不过尽管怒于袁胤违反张绣亲口颁布的礼制规典,但想到袁胤论辈分现在也算是自己的叔父,不看他的面子也要看袁澜的份上。

袁胤张口便是向张绣告罪,说是自己教女无方,又为袁澜哭声求情,弄得张绣满头雾水不明所以,而袁胤已是声泪俱下。

恰好少府阎象向张绣汇报近期收归国有的田地情况,见状便是忙向张绣一通解释,张绣听罢便是一阵哈哈大笑,也是明白了袁胤哭声求情的缘由,便是同样下跪对向袁胤,笑声道:“多谢叔父,教导出了这样一位夫人。孤王感谢王妃还来不及呢,怎会问罪于她?能软硬兼施治得张泉那小子服服帖帖,也不失为一种本事。此等良人,绝配于吾!”

见张绣双膝跪地,阎象和袁胤更是大惊,袁胤赶忙去扶张绣,却不料张绣推开袁胤道:“我大楚虽禁行跪拜叩首等奴性之礼,但不过止于政治而已。孤王此跪,是行家礼,叔父你此跪亦是家礼。叔向侄跪,自然不妥,若是叔父不肯先起来,本王怕也只能陪叔父对跪着了!”

袁胤这才猛然想起张绣曾明令禁止君臣之间行跪拜叩首之礼,不过却是不曾想张绣会如是说出这样一番话,顿时心里一股如洪热流流过,不知该说什么好,眼泪更是止不住往下掉,这次却是感激涕零了。

还是阎象提醒,袁胤这才极不好意思先起身,张绣倒也大方,直直落落站起来,三人对面,君臣之间不觉大笑出声。

当日张绣便是下令,让张泉以太子身份,每日仍参与朝会,且站于自己身旁。

张泉:……

楚国初建,虽然官制已经趋于完善,数月下来贾诩华歆王朗袁涣等人也是将张绣最初提出的官制改革有了具体的方案,各个官职府衙职责法权更加明确具体,也设立了一些新的具有开创性的部门官职。但是对于官制最大的改革,张绣还尚在酝酿准备之中。

在三公九卿的框架上,为了贯彻军政分离的原则,于是只留大将军一个武职列于三公九卿之中。至于列朝列代都在三公九卿之中的太尉之职,仅仅给了一个“位同三公”的待遇。

这并不是说太尉的职权遭到了削弱。而是张绣有意将三公九卿当做文官中的专属代名词。但从本质而言,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保留相当于后世三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的大将军留于三公之列。

这是文武官制的大改革。楚国上下施行此种模式乃至具有成效还需一些时日。除此之外,张绣还新设立了一些部门。比如在主管建设的司空府下,细分都水台(司)、行道台、城建台,类似于后世的水利部、交通部、工程部。并且增设技器司(台),设置技器大夫,钻研冶铁、水利、锻造、农作器具等等技术并专职制造发明器械,即古代版本的科技部。

除了这些,另一具有后世特色的机构也是被张绣提前发明出来——翰林院。与后世的翰林院涉及了政治不同,张绣设置的翰林院不得参预政治。虽然选进翰林院的人都必须具有特别的艺能学识,也称作大学士,但是只能为正式官员提供意见和咨询,不得干预政事。其实质就相当于后世的专家委员会。

大学士的待遇相当之高,甚至不比四品官员待遇差。但是却有不得干预政治这一条,所以理所当然成为楚国部分特殊人群的处置之所。

比如江东二张,张昭张纮,张绣极其不放心这两位江东元老,但是又不舍得让这两位满腹经纶学识的国士赋闲在家,便是委以大学士之名,作为专职专家顾问。

自楚国立国以来,张绣麾下的文臣谋士们便是突然发现,他们的主公张绣除了富有武略之外,在政治上也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仅如此,这位原本以勇武善战闻名的主公,在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稳定地盘后,很是热衷于革新政治。楚国新立,这位楚王便是提出了一项又一项新政举措,每当人们觉得新政显出了初效且将愈来愈好的趋势的时候,这位楚王便总会再提出一两项惊于世俗的改革措施。

这一次也不例外,张绣巡视沿江诸郡的时候,一来是看看华歆在荆南以及豫章等郡的安抚并化政策做得如何,另一方面也看了庐江郡、蕲春郡这些淮南旧郡新政推行的程度。最后的结果是令张绣十分满意的,于是张绣便是准备继续在政治改革上再下一剂猛药。

这一次的改革仍旧先以淮南九江、庐江、蕲春等郡先行推广,再推行至江东数郡,最后推行至豫章地区、荆南地区乃至全国。

其实这一次进行了改革并不复杂,相对军政分离明典刑罚等很是简单。但一般越是简单的事,涉及的利益层面可能更深。

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战(中)第二百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 折损过半第一百零七章 并州狼骑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一百六十五章 权欲熏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书达理第二百八十六章 张武陈孙第一百一十章 你来我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阵倒戈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战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许都第七章 游侠儿李通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三百一十一章第十八章 丧家之犬第二百九十一章 赵韪论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赔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汉栋梁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惨败第十章 收无赖耍流氓第五章 贾诩谋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掠桑女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战(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阵倒戈第九十一章 丹阳小山贼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无悬念第四章 另有隐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一百七十三章 气急败坏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师出同门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无战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文谄武蔽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欢喜第二十四章 桃园论世第二百一十六章 尽人事第六章 守门之犬第一百零六章 即兴演练第一百一十一章 猿臂神射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牺牲品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领军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虑全面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论第六十五章 轻功冒进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之殇第三百整章 李异事败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气第八十三章 私兵飞熊第二百七十四章 废儒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劫不复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败俱伤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之殇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败俱伤第五十章 内心成长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一百四十九章 将卑鄙进行到底第九十八章 二谈吕布之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汉栋梁第六十一章 终极对决第一百七十三章 气急败坏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县第一百六十章 两全其美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联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气急败坏第三百零四章 许攸献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顾陆两姓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一百章 子嗣之于社稷第七十章 淮南将春第五十二章 重回历史轨道?第四十二章 再绣下限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六十四章 折损过半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一百零二章 严父慈母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虚松懈第二百一十三章 狭路相逢第九十一章 丹阳小山贼第九十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三十一章 明枪易躲第十五章 蕲阳一战第十章 收无赖耍流氓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战(下)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八十四章 寿春留守第二百五十四章 战车冲阵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门失守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将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