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徐庶

郑玄和张俭都是当世大儒,若有这二人加入书院,书院将名声大作,其他名士必将接踵而来。

刘凡喜出望外,向二人作揖拜谢。

郑玄和张俭连道不敢,起身相扶,三人客气一番后,重新落座。

接下来,刘凡向众人阐述了自己关于洛阳书院的构想,即建一个全国最大的书院,书院教授的知识将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天文、地理、诗词、书画、测量、水利、军工、陆战、水战、骑射、刀剑、谋略、阵法等等,书院宗旨是为大汉各个领域培育源源不断的人才,最终实现少年强国之梦。

郑玄和张俭听得连连点头,抚须称妙,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这等书院若真的建成,必将名垂千古,在历史上留下一页辉煌的篇章。

戏志才眼前一亮,若说之前他是对刘凡刮目相看,现在则是彻底的拜服。他不甘人后,曾在心中立誓,此生只愿辅佐未来的天下之主,故才迟迟不愿出山,暗中观望。

刘凡能提出这等创想,足以说明他的雄心壮志,再加上他手里握着的大权,这是一代明主的征兆。

戏志才尘封已久的抱负蠢蠢欲动。

刘凡又道:“兴汉听闻颍川书院中名士众多,不知郑老能否替洛阳书院多拉拢几个先生,毕竟书院刚刚起步,还需要大量的富有才学之士到书院任教。”

郑玄沉思片刻,抚须道:“实不相瞒,老朽和元节兄乃是应水镜先生相邀前来颍川书院讲学的,故随时可以离去,这里的其他先生长期在颍川书院任教,只怕并不容易劝动。不过老朽既然答应出任书院院长一职,自当尽一切努力替书院请来才学之士!”

有了郑玄这番话,何愁没有名士来投,刘凡大喜,再次拜谢道:“兴汉谢过郑老!”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清越的高歌声从屋外传来,让人心头不由一振,歌中所蕴含的伤感和无奈却让人感到丝丝悲凉。

刘凡惊得站起,道:“屋外高人可是水镜先生?”

却听郭嘉笑道:“水镜老师一片冰心,怎会吟唱这种歌?这厮分明就是徐庶徐元直。”

戏志才也撇嘴一笑,朝外高喊一声道:“徐兄,你歌中的明主出现了,还不进来拜见?”

“如此打扰了!”

清亮的声音刚落,便见一个面色白净的青年慢悠悠走了进来。

只见他身穿一袭打满补丁的青色长衫,手中抓着一卷竹简,腰间悬着一把宝剑,虽然衣着朴素,但眉宇正气十足,神情十分悠然。

这人正是在此求学的徐庶,和郭嘉、戏志才是同窗好友。

郑玄指着身旁一个位置,笑道:“元直还不过来坐着,老朽替你引荐一人。”

屋外竹叶瑟瑟,送来清风徐徐,让屋中席地而坐的一行人感到凉快无比,纷纷深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待徐庶落座后,郑玄指着刘凡介绍道:“这位便是兴汉王。”

一听对面坐着的俊秀青年乃是大名鼎鼎的兴汉王,徐庶连忙起身,拱手作揖道:“山野之人徐元直见过兴汉王!“

刘凡对徐庶的大才也是早有耳闻,对他极为仰慕,不敢怠慢,起身相扶,客气道:“元直兄不必多礼,这里是朝堂之外,你我平辈论交即可。”

郑玄抚须,哈哈一笑道:“元直啊,你在颍川书院的学业也完成了,何不到处走走,不仅能增长见识,或许还能遇到你歌中的明主也说不定?”

刘凡心头暗喜,他如何不知道郑玄这番话的蕴意,后者这是在帮自己和洛阳书院拉拢人才了。

徐庶拱手施礼,恭声道:“郑老所言极是!只是家中尚有一年迈老母,若元直远走他乡,老母身边无人照顾,元直心中不安。”

刘凡知道历史上的徐庶本来是投靠刘备的,后来就是因为母亲被曹操掳去了,迫不得已才进入曹营,不过他虽然终身留在曹营,却不为曹操设一谋,留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不过,竟然让他遇上了徐庶,就断不会再让这事发生了!

刘凡站起来,朗朗道:“兴汉在洛阳创办了一间书院,现在由郑老出任院长一职,元直何不到书院暂任先生一职?家中老母也可一并同行,如此也有个照应。”

徐庶知道刘凡这一番话明面上是让他当个教书先生,实际上便是邀请他加入刘凡这一阵营,他面上先是一喜,接着面露窘迫,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刘凡见此,知道他是囊中羞涩,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袋子,递到徐庶手上,诚恳道:“这是书院预付给教书先生的酬劳,还请元直不吝才华,携家中老母前往洛阳,一展胸中抱负!”

见刘凡如此体恤自己,替自己解围,徐庶心中感动无比,弯腰拜了下去,哽声道:“公子如此看得起元直,元直此生定不负公子!”

郭嘉在一旁拍了拍徐庶的肩膀,嘿嘿笑道:“元直兄,嘉也是书院的一名先生,以后你我就是同僚了。”

戏志才凑上来,酸酸道:“书院先生的酬劳如此丰厚,戏某也要加入!”

郭嘉哈哈笑道:“现在郑老是书院的院长,你亲自和他说去!”

众人顿时哈哈大笑。

颍川书院这一行,刘凡可谓收获颇丰,不仅请到了郑玄、张俭这样的士林界泰山北斗人物,还意外收获了戏志才和徐庶两位智谋无双之士。

可惜,他并未见到水镜先生、庞德公和黄承彦这三位隐士,据说他们三人携手云游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果然如郑玄所说,除了郑玄、张俭、徐庶、戏志才外,颍川书院的其余先生都表示不愿离开书院,这让刘凡多少有些遗憾。

但刘凡也知足了,若将颍川书院的家底掏光的话,只怕水镜先生回来后会找他拼命也说不定。

在颍川书院呆了几日后,刘凡便告别了郭嘉和郑玄等人,让他们自行回京,他则继续跨上俊马往南而去。

第108章 枪王殒命第124章 戏耍蔡瑁第136章 将军府保卫战第102章 冲冠为红颜第3章 拜第一个师父第141章 将星陨落第113章 兄弟重逢第151章 左慈献策第2章 坑爹的小兵第38章 评天下英雄第75章 震天雷之威第64章 吕布之勇第41章 香儿发威第98章 虽远必诛!第139章 雷霆手段第41章 香儿发威第48章 危机四伏第77章 喜讯第161章 金城水战(下)第109章 驱狼吞虎第116章 强势的刘凡第59章 功高遭忌第26章 下狱第112章 三英战吕布第97章 联姻第99章 闭月第28章 中平四年第7章 黄巾之乱第78章 奇女蔡琰第26章 下狱第104章 权臣末路第123章 甘兴霸第2章 坑爹的小兵第98章 虽远必诛!第90章 破匈奴第89章 战匈奴第100章 墨家巨子第17章 桃花园结义第108章 枪王殒命第50章 北上草原第2章 坑爹的小兵第19章 兵痴高顺第79章 洞房之夜第106章 天煞孤星第149章 刁蛮小尚香第38章 评天下英雄第58章 血溅玄武门第76章 议和第47章 墨家初现第90章 破匈奴第17章 桃花园结义第88章 长蛇谷灭匈奴第131章 万箭穿心第100章 墨家巨子第68章 董卓入京第75章 震天雷之威第136章 将军府保卫战第117章 胡氏兄弟第23章 美人在侧夜难眠第126章 男儿的担当第44章 子龙一身是胆第160章 金城水战(上)第7章 黄巾之乱第146章 南下第84章 扬眉吐气第五十一 掌小月氏公主第39章 磨枪出击第36章 月旦评第78章 奇女蔡琰第60章 四象勋章第136章 将军府保卫战第81章 典韦第118章 春晓第29章 揽月楼,收周勇第81章 典韦第112章 三英战吕布第123章 甘兴霸第120章 戏志才第100章 墨家巨子第101章 朱雀台宴第119章 颍川书院第78章 奇女蔡琰第154章 救城之策第15章 貂蝉?第32章 喜获赵云第160章 金城水战(上)第137章 归来第11章 黄巾势危第150章 便宜女徒弟第55章 回京布局第98章 虽远必诛!第17章 桃花园结义第35章 朝堂争锋第153章 踢爆陈军卵蛋第61章 攻取白波垒(一)第7章 黄巾之乱第29章 揽月楼,收周勇第147章 周瑜第14章 送你归西第11章 黄巾势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