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子上谕

英法联军进逼通州,朝廷也迅做好战争准备,僧格林沁率一万蒙古骑兵,两万步兵镇守通州。工部侍郎兼正红旗副都统文祥和蒙古都统瑞麟率两万满洲八旗兵占张家湾,胜保率领两万京营也驻扎在两地之间。一时间,通州附近,清军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因为有兵力优势,所以怡亲王载垣,兵部尚穆荫和僧格林沁等人主战的思想又冒了出来。巴夏礼带队到了通州,僧格林沁暗中在堂下埋伏了五十侍卫,在外面暗藏了一千刀斧手,准备和谈不成就剁了这些洋鬼子。

这次多亏了李明峰多留了个心眼,否则又要吃一把亏。此时,巴夏礼还不知道这些。在他的观念里,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既是西方的外交准则,也是东方一向的行事方式。却哪知,今日僧王等人就准备破坏这个规矩了。

会谈开始,双方又在那两个老问题上纠缠不清了。

僧王刚刚因为大沽战败,被拔去了三眼花翎,扒去了黄马褂,此时正是盛怒时节,哪里肯和人静心谈判。谈了一阵,巴夏礼气焰甚高,僧王一怒,摔杯为号

当即,埋伏下来的侍卫和刀斧手就冲杀而出。一顿刀砍斧剁,一百多洋人就剩下三十六个。洋人虽然火器犀利,但是在近距离和人数多于他们十倍的士兵遇上,也是死路一条。

剩下来的,都是僧王早就打了招呼的,准备留下些领头的,好威胁英法联军退兵。巴夏礼被这阵势吓蒙了,也不知谴责辱骂,僧王下令将这些洋人全部捆起,交由载垣和穆荫带回北京。

载垣和穆荫将这些事情回报给了咸丰帝,咸丰虽然此时仍然战和不定,但是如今这两位都将事情做绝,他也没有办法挽回了,只能开战了,谁让他自己派了两个主战的去参加和谈呢?

主和派都是恭亲王奕?一党,咸丰帝一直对奕?这个弟弟猜忌颇深,所以有意的疏远这些主和派,所以才做出了让主战派参加和谈这样荒谬的决定。

现在是骑虎难下,咸丰在肃顺,载垣,端华等人的强烈要求下,颁下圣旨,正式对英法宣战

上谕写到:“朕抚驭寰海,一视同仁。外洋诸国,互市通商,原所不禁。英吉利,法兰西与中华和好有年,久无嫌隙。咸丰七年冬间,在广东遽起兵端,入我城池,袭虏我官吏。朕犹以为总督叶名琛刚愎自用,召衅有由,未即兴问罪之师也。八年间,夷酋额尔金等赴诉天津。当令总督谭廷襄前往查办。该夷乃乘我不备,攻踞炮台,直抵津门。联恐荼毒生灵,不与深较。爰命大学士桂良等往与面议,息事罢兵。因前请条约,多有要挟。复令桂良、花沙纳等驰往上海,商定税则,再将所立条约,讲求明允,以为信据。讵夷酋普鲁斯等桀骜不驯,复于九年驾驶兵船,直抵大沽,毁我防具。经统兵大臣僧格林沁痛加轰剿,始行击退。此由该夷自取,并非我中国失信,天下所共知也。本年夷酋额尔金、葛罗等,复来海口。我中国不为已甚,准令由北塘登岸,赴京换约。不意该夷等包藏祸心,夹带炮车并马步各队,抄我大沽炮台后路。我兵撤退后,复至天津。因思桂良系前年在津原议之人,又令驰往与之理谕,犹冀该夷等稍知礼义,但使所求尚可允许,亦必予以复容。岂意额尔金肆意要求,意欲婪索兵费,强增口岸。陈兵拥众,入我郊畿。凶狡情形,至于诸极。爰命怡亲王载垣、兵部尚穆荫,前往再三开导。并令将所请各条,妥为商办。逆夷犹敢逞凶,带领夷兵,逼近通州,称欲带兵入见。朕若再事含容,其何以对天下?现已严饬统兵大臣,带领各路马队诸军,与之决战。近畿各州县地方士民,或率领乡兵齐心助战,或整饬团练阻截路途。无论员弁兵民人等,如有能斩黑夷一级者,赏银五十两;斩白夷一级者,赏银一百两;擒斩夷酋一人者,赏银五百两;焚抢夷船一只者,五千两。所得资财,全行充赏。天津百姓素称义勇,务各敌忾同仇,明攻暗袭,以靖逆氛。朕非好武穷兵之主,凡此大不得已之苦衷,当为天下臣民所共谅。至该夷所掳闽广等处内地人民,皆朕赤子,如能自拔来归,或斩夷酋来献,朕亦必予以厚赏。该夷去国万里,原为流通货物,向来全由刁恶汉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决裂。并当谕令各海口一律闭关,绝其贸易。其余恭顺各国,各安生业,勿相惊扰。经此次剀切明谕,该夷倘能醒悟,悔罪输诚,所有从前通商各口,朕仍准其照常交易,以示宽大之仁。倘执迷不悟,灭理横行,我将士民团等,惟有尽力歼除,誓必全殄丑类,其毋后悔。将此通谕中外知之。钦此。”

这个上谕,就相当于战了,接到圣旨,不仅直、鲁、陕、豫诸省部队北调,就是江南的湘军也都陆续拔营北进。只要过个十天半个月,恐怕京畿附近起码能聚集起百万大军

得到消息,额尔金大怒怒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清军宣战,而是因为大清竟然明目张胆的绑架公使这在西方的战争与外交之中是绝对不可能生,也是绝对不可能原谅的

当即,额尔金与葛罗,分兵两路,一路取通州,一路取张家湾。

此刻,僧格林沁也在通州城前陈兵布阵,准备在野外与英军一决高下虽然在塘沽一战中,僧王吃了个小亏,但是多年来百战不败的僧王却仍然对蒙古铁骑充满了信心。只要在野外平原旷野,僧格林沁坚信,蒙古铁骑,绝对是无敌的

英军除去在舰队上和天津,塘沽留守的士兵之外,此刻约有七千士兵。僧王在通州城外,将一万骑兵摆成冲击阵型,整军等待英军来犯。另有两万步兵,僧王命手下六大猛将各自带领,布阵在两旁,准备在骑兵将敌人阵型冲乱了之后,再跟进屠杀手足无措的敌军。

一时间,通州城下,秋风肃杀,一场史上罕见的血战,即将爆

第343章 再见载垣第88章 北巡木兰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30章 初会二相(上)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2章 大成国第103章 庐州战役(一)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94章 入京第38章 靠山归来第331章 朝鲜局势进展(中)第162章 后膛枪第153章 柏葰案第183章 初战(下)第145章 醉仙楼(下)第310章 朝堂暗斗(下)第29章 授权谈判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37章 故人惨事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37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56章 整编第182章 初战(中)第312章 李氏朝鲜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44章 请缨第241章 太平门第67章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3章 身负血海深仇的大清贵族第265章 预谋裁军第4章 四国代表第143章 乾清宫第88章 北巡木兰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45章 抵达第307章 启程赴京第296章 挑拨第266章 内部矛盾第135章 白银攻略第58章 浮梁城第53章 夜谈(上)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250章 圣库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83章 初战(下)第22章 广州城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第312章 李氏朝鲜第16章 林家父子第146章 围攻崇文门第82章 长春园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1章 再遇秦诚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11章 夜宴第195章 婚庆第89章 战前准备第225章 曾国藩第98章 暂居林家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49章 撤退第111章 自相残杀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256章 李昭寿和李秀成第63章 景德镇之战(五)第153章 柏葰案第197章 麻烦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216章 反复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134章 火器初显威第136章 困境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261章 再见慈禧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74章 出访欧洲第310章 朝堂暗斗(下)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81章 局势变化第221章 开城投降第95章 礼部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17章 霉运连连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64章 景德镇之战(六)第288章 西征缘由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3章 身负血海深仇的大清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