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圭田:卿、大夫等人用于祭祀祖先的土地。
[19]馀夫:指一家人中,除了一位主要的男劳力以外,其他的能像成年人一样劳动的未婚男子。
[20]死徙:死亡和迁居。
[21]同井:指处于同一块井田里。
[22]守望:指防范盗贼、强盗等人。
[23]润泽:进一步加工。
【译文】
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
孟子回答道:“治理百姓的事是不能松懈的。《诗经》上说:‘白天去割茅草,晚上把绳搓好;赶紧上房修屋,就要播种百谷。’百姓中形成这样一条准则:有固定产业的人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等到他们陷入犯罪的泥坑,然后便用刑罚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布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国君却干陷害百姓的事的呢?所以贤明的国君必定要恭敬、节俭,以礼对待臣下,向百姓征收赋税有一定的制度。阳虎曾说:‘要发财就顾不上仁爱,要仁爱就不能发财。’
“夏朝每五十亩地赋税采用‘贡’法,商朝每七十亩地赋税采用‘助’法,周朝每一百亩地赋税采用‘彻’法。其实税率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的意思。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法,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差的。’贡法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取平均数作为常数,按常数收税。在大丰收的年成,粮食多得狼藉满地,多征些粮不算暴虐,相对说来贡法却征收得少;在疾患的年成,即使把落在田里的粮粒扫起来凑数,也不够交税的,而贡法却非要足数征收。国君是百姓的父母,却使百姓一年到头劳累不堪,结果还不能养活父母,还得靠借贷来补足赋税,使得老人孩子四处流亡,死在沟壑,这样的国君哪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滕国已经实行了做官的人家世代享受俸禄的制度,何不再实行助法,让百姓也得到好处呢?《诗经》上说:‘雨下到了我们的公田里,于是也下到了我们的私田里。’只有助法才有公田。由此看来,周朝实行的也是助法。
“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夏、商、周三代都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自然就会相亲相爱。如果这么做了,只要有贤明的国君出现,必然会效法的,这样就成了贤明的国君的先生了。《诗经》上说:‘歧周虽是古老的诸侯国,却新接受了天命。’这是讲的是周文王。请大王努力施行仁政之道吧,以此来发展大王的国家。”
后来,滕文公又派毕战来请教孟子井田的问题。
孟子道:“先生的国君打算施行仁政,所以派你到我这里来,你一定要努力啊!施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和确定田界开始。如果田界不正,井田的面积就不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污吏必定要搞乱田地的界限。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
“滕国虽然地方狭小,但也要有人做君子,也要有人做农夫。没有做官的君子,就没有人来治理农夫;没有农夫,就没有人来供养君子。请考虑在农村实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市自行交纳十分抽一的赋税。卿以下的官吏一定要有可供祭祀用的五十亩土地,对家中未成年的男子,另给二十五亩。百姓丧葬迁居都不离乡。乡里土地在同一井田的各家,出入相互结伴,守卫防盗相互帮助,有病相互照顾,那么百姓之间就亲近和睦。一里见方的土地定为一方井田,每一井田九百亩地,中间一块是公田。八家都有一百亩私田,首先,共同耕作公田。公田的活干完后,才敢干私田里的活,这就是分别君子和农夫的办法。这是井田制的大概情况;至于如何改进完善,那就在于先生的国君和先生的努力了。”
【阐释】
在这一章里,滕文公派大臣毕战来请教孟子关于井田制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井田制,井田制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制度呢?
根据史料记载可知,井田制从商朝就开始实行了,所谓井田制,就是“平均授田制”,跟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会出现井田制,是因为从尧、舜时期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因此,在几千年来,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始终是关注的重点,即使没有井田制,也会有其他的土地制度。井田制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它能够解决“平均地权”的问题。
前文已经说过,“平均地权“是由孙中山提出来的,而孟子也很关心井田制的问题。虽然孟子和孙中山在世的时间相隔两千多年,所处的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不同,但他们都在设法解决一个社会不公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占有大量田地的人,即使不耕种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而田地不多或者干脆没有田地的人的生活极其悲惨。为消除这种不公平,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孟子和孙中山提出了井田制和“平均地权”的主张。
孟子所处的时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君所有,国君只是把对土地的居住权、经营权等授予大臣或者百姓。正是因为土地归国君所有,因此诸侯们才不断发动战争以争夺更多的土地。因此,在土地已经高度集中的战国时代,重新实行井田制这一平均授田的制度,相当于是重新分配土地,这必然遭到以拥有大量土地的大贵族、大官僚和大地主为代表的权势集团的激烈反对,如果国家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或者国君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政治局势,这种是很难成功的。
此外,在滕文公亲自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时,孟子提到发展教育的主张。孟子说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其中,庠、序、校都是古代乡学的名称,学是国学的名称。“庠”有养老的意思,“序”有习射的意思,“校”有教民的意思。这表明,古代学校的教育对象比较广泛,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教育的重点是要教育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因为这才能让学生用学成的知识正确地服务社会。
孟子关于“设学相教,以明人伦”的思想在《孟子》一书中曾多次出现。这表明,孟子的教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培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君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这是很有意义的。不仅如此,孟子本人也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在《尽心上》中,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君子三乐”之一,由此可见他是一个“以教为乐”和“好为人师”的人。
尽管孟子提出的“设学相教,以明人伦”的育人谋略的直接目的是为统治制度服务的,但也蕴涵着重视教育的思想,值得肯定和提倡。
【原文】
有为神农之言[1]者许行[2],自楚之滕,踵[3]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4]而为氓[5]。”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6],织席以为食。
陈良[7]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8]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9]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10]。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11]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12]。”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13]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14],以铁耕乎?”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票易之。”
“以票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15];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16]皆取诸其宫中[17]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18],有小人之事[19]。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20]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1];治于人者食人[22],治人者食于人[23],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水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24],禽兽逼[25]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26]焉。舜使益掌火[27],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28]九河,瀹济漯[29]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30]。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31]教民稼穑,树艺[32]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33]。人之有道也[34],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35]为司徒[36],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37]曰:‘劳之来之[38],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39]。’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40]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41]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42]之,荡荡[43]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44]乎有天下而不与[45]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46],未闻变于夷[47]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48]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49]之。昔者孔子没,三年[50]之外,门人治任将归,人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51],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52],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53]之,皓皓[54]乎不可尚[55]已。’今也南蛮鴃舌[56]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57]。’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58],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59],国中无伪,虽使五尺[60]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61],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62]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
[1]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三皇”之一,主要的功绩是教人从事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家将他们的学说假托为“神农之言”。
[2]许行: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踵:至、到。
[4]廛:房屋。
[5]氓:移民。
[6]捆屦:编织草鞋。屦,草鞋。
[7]陈良:楚国的儒者。
[8]耒耜:木叉和犁头。这里泛指农具。
[9]未闻道:这里指没有听说农家的学说。
[10]饔飧而治:意为自炊为食,兼治国家大事。
[11]厉:害。
[12]冠素:头上戴着白色丝绢。
[13]害:妨碍。
[14]釜甑爨:金属制的锅;即用铁锅和甑子做饭。
[15]陶冶:制造瓦器的工具叫陶,制造铁器的工具叫冶。
[16]舍:相当于方言“啥”。
[17]宫中:家中。秦汉以前,房屋无论贵贱都称为“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的住所。
[18]大人之事:即替国君教化百姓。
[19]小人之事:指农民、工匠、商人和平民的事。
[20]路:奔波。
[21]治于人:被别人管治。
[22]食人:拿东西给别人吃,即供养别人。
[23]食于人:被别人供养。
[24]登:指庄稼成熟。
[25]逼:逼迫。
[26]敷治:分治、分管。
[27]掌火:指主管放火焚烧山林的事。
[28]疏:疏通。
[29]瀹济漯:意为疏通济水和漯水。济水和漯水是古代的河流名称,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
[30]江:大江。
[31]后稷:名弃,相传是周的始祖,为尧、舜主管农业工作。
[32]树艺:种植。
[33]育:养育。
[34]人之有道也:这里指做人之道。
[35]契:姓子,相传是殷的祖先,尧、舜时担任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