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谱的会元

这年头编撰一本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像罗洪先为了编撰《广舆图》,不知道查阅了多少书籍,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力,这都五六年了,他才堪堪完成一半呢。

杨聪之所以迟迟没有开始编撰《格物致知之理》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他一个人精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而这会儿他手底下根本就没什么会写书的,如果让他一个人来编撰,估计累到死都完成不了这样的鸿篇巨著。

不过,这会儿就不一样了,他正好有点空闲时间,又遇到了罗洪先这个对地理特别感兴趣的状元郎,所以,他决定先开始编撰《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至于其他的,还得慢慢聚拢人才方能开始。

为了有个好的开头,杨聪也是费尽心力,这些天他几乎早朝一结束就往罗洪先那里跑,两人商议了很久,还是决定做成那种对开的书页,一边是带符号的简略地图,一边是画着山川河流城池的地形图,两边一对照,看上去清晰无比,赛过以往的地图不知道多少倍。

至于整个地理篇的内容,当然不光包括大明境内了,整个世界都要包含进去,不过,杨聪也只是大概记得世界地图的轮廓和一些主要国家的大致方位,真正细致到山川河流道路城池等,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这个问题怎么办呢?

杨聪原本以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可能真要逮住几个欧陆来的商人,又或者直接跟殖民强国的海军干一仗,缴获了他的航海地图才能将世界地图慢慢补全,没想到,罗洪先却想到了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翻书。

他真是没想到,原来翰林院还藏有很多书籍,翰林院最前面的三栋阁楼全是藏书用的,里面的书简直浩如烟海,密密麻麻的书架上全是书,整整三栋楼的书!

罗洪先以前绘制《广舆图》的时候就是从里面翻出相关书籍做参考的,而他翻的只是记载大明疆域情况的书籍,其他的,他很少去翻,也没时间去翻。

杨聪发现,他真是捡到宝了,翰林院的藏书之丰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不但有地理方面的相关书籍,天文、器械、冶金、水利等等方面的书籍都有,三栋阁楼等于就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只是书籍太多太杂,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完。

他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关于这个时代的科技知识,基本都能翻的到,也就是说,只要他将后世的见闻和翰林院中藏书记载的内容结合到一起,一套《格物致知之理》就差不多完成了。

当然,这也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他这会儿还没法全面展开,现在,他能做的,也就是将藏书中关于地理方面的记载翻出来再加上自己后世的见闻,与罗洪先一起编撰成《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

这个工作量也相当的大,不过带给他的惊喜也很多,翰林院藏书里面不但有记载大明疆域情况的书籍,还有周边各个藩属国进贡而来的图册,还有郑和下西洋的详细记载,还有前朝北元时期的各种地理书籍。

这家伙,前朝北元可是横跨整个亚欧大陆的大帝国,他们不但有自己疆域的详细地图,还有敌对的欧陆国家的详图,有了这些书籍,整个亚欧大陆的地形地貌差不多都出来了,至于非洲和南北美洲,先大致标注一下就行了,反正那些地方在这个大航海时代基本就是欧陆各国的殖民地,地图上并不需要做太详细的标识。

杨聪原本还以为《坤舆万国全图》上关于亚欧大陆的地图都是后面西方传教士从欧陆带过来的,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大明原本就有相关的地图,只是没人把他汇总到一起,合并成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而已。

这个并不奇怪,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罗洪先这样痴迷于地理的花费了五六年时间也就绘制了半个大明的地图,他甚至都没时间去翻看大明疆域以外的地理书籍,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除非皇帝下旨,不然没人会无聊的去干这事,而《坤舆万国全图》之所以出世,正是因为万历对世界产生了好奇。

可以说,利用翰林院的藏书就能绘制出大致的世界地图,如果再加上杨聪后世的见闻,绘制出来的地图甚至比《坤舆万国全图》还要全面。

这个发现着实让杨聪和罗洪先兴奋不已,他们整天痴迷于《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的编撰,一晃半个月时间就过去了。

这天,杨聪还是如同往常一样,下了早朝,稍微休息了一下,便直奔罗洪先的值房,没想到,罗洪先那里却已有客人了。

这人是翰林院编修赵时春,也是个闲的蛋疼的家伙。

这个赵时春的事迹杨聪也听说过,这家伙可谓一个奇葩,他是嘉靖五年丙戌科会试第一,也就是会元,而那个时候嘉靖因为大礼议之争跟朝臣起了冲突,所以没有举行殿试,按道理来说,他这个会元就应该顺理成章的成为状元,却不曾想,嘉靖看过会试考卷之后却没有把他定为状元,而是将他定为二甲第三名。

这家伙,也不知道是正义感太强还是跟嘉靖对不上眼,刚刚步入仕途便跟嘉靖杠上了,有事没事便上奏批评嘉靖,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好吧,这年头你跟皇上对着干,结果可想而知,他的仕途差不多因此毁了。

嘉靖发起飚来谁扛的住,他上了几封奏折之后,嘉靖大怒,直接下旨将他关进诏狱暴揍了几天,而后便将其罢官削籍!

不过这事都过去快十年了,嘉靖或许良心发现还是怎么了,又将他复官为翰林院编修。

也就是说,他这么个二甲第三的才俊,步入官场都十余年了,还只是个七品小官!

这家伙,找罗洪先干嘛呢?

他还没来得及问呢,赵时春便献宝似的拿出份奏折,请他品评。

杨聪打开奏折一看,错点没晕倒。

这家伙,他竟然又想上奏批评嘉靖,不该迷信什么长生之术,而应该勤于政务信号令、广延访、励廉耻......。

大哥,你能不能靠谱一点,这奏折交上去你会有好果子吃吗?

你这是真想劝嘉靖勤于政务还是想打人家脸呢,跟皇上作对,你这不寻死吗!

第二章 糊弄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四十八章 艰难的创新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一八三章 诱饵第二二四章 进步第二二七章 羡慕妒忌恨的力量第一〇四章 东瀛浪人第五十章 盟友第九十八章 做贼心虚第七十四章 这下麻烦大了第一一八章 杀威第二一三章 改变整个世界第一二五章 国库一下就充盈起来了第九十八章 寻死第一八三章 诱饵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一六〇章 误会第一一六章 动手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复起了第一八〇章 喜从天降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一六四章 恐吓第九十四章 争端再起第一九二章 强盗思维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八十六章 这算是约会吗第九十三章 打赌第一九六章 不务正业第四十八章 梦想第五十章 盟友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讨第一五二章 稳打稳扎第三十八章 怎么和夏言斗第一八六章 东窗事发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三十三章 联姻第九十九章 倭寇很可怕吗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担忧第一八三章 取之于民第三十五章 争还是不争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二二四章 进步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讨第二三四章 张扬第一〇五章 荒唐第三十三章 老办法第七章 一起为国出力第一〇八章 海战之道第一七〇章 谋清化第一章 出巡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七十三章 提督学政大人怒了第三十一章 圣听第八十章 永宁卫城第二十一章 丈母娘看女婿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四十三章 放火第一八三章 诱饵第一七六章 石见银矿第一五五章 狼子野心第六十三章 鱼儿上钩了第五十一章 俺答汗第四十三章 贿赂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为作弊遭了雷劈第六十一章 义第八章 江南贡院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四十六章 为什么要起这么早呢第九十八章 做贼心虚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张狂第二一七章 传闻与名声第一八〇章 喜从天降第四十三章 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第六十五章 谁在明,谁在暗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七十四章 危机四伏第九章 宣府镇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十八章 往死里整第二三〇章 雨后春笋第九十七章 通风报信第一二三章 违禁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四十二章 落后的加工水平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三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一八五章 酷热第一章 出巡第一一四章 恶人先告状第十九章 喂狼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一七一章 谁是叛逆第一一〇章 恶有恶报第一七〇章 谋清化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