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教谕部长方信之,老怀宽慰李东阳

林林总总的说了一大通,口干舌燥的张小公爷甚至喝了好几杯茶都止不住。

这御书房里皇帝大臣们跟看金子似的盯着小公爷,都没人打断他的话了。

“……臣只想近乎于此,其余则由新任帝国庠序教谕部尚书负责了。”

总不能咱啥都干吧?!这特么是真看你们一群呆头鹅傻不拉叽的,小爷我才出手的。

不然在庄子里跟妙安姐姐、足利姐姐一块儿玩耍不更好么?!

唔……还能抽个空儿,揍个太子什么的。

小日子简直不要太舒坦了好伐?!

“哈哈哈……莫给朕藏着掖着了,且说说谁人合适担当此职?!”

御座上的弘治皇帝毕竟坐的高、看的远,一瞅马文升的脸上知道他要站出来了赶紧道。

但说完他就觉着,自己这话有些饿唐突了啊!

毕竟这方略是痴虎儿提出来的,若是再由他来指定人选担职难免有结党之嫌。

张升这个时候恰到好处的站出来,躬身作揖沉声道:“臣,荐前提学御史方志方信之担任此职!”

马文升本来还想站出来说让刘大夏来担任这个职务的,结果张升直接抢先一步了。

弘治皇帝刚才就是看出马文升有这个打算了,所以赶紧喊痴虎儿提名。

马文升见弘治皇帝点名张小公爷了,不由得停滞了一下。

就是这一下给了张升机会,却见张升完全不给马文升机会陈述径自道。

“方志提学多年成效卓著,此次回京述职又兼钦差迎往灾民功勋卓著……”

毕竟这种事情不是提名就完了,你总得说出个理由一二三来让人服气嘛。

“且新科进士履职前,其多有组织老臣等前往授课培训!此事多有经验……”

给张升这么一摆出来方志的履历,顿时马文升就没话说了。

毕竟刘大夏虽然资历在那里,却没有做过什么教谕方面的职务。

反观方志方信之的履历那可就太精彩了,泰半都是在担任提学御史、教谕职务。

培训方面人家也做过,去救灾安置十万灾民、现在二十余万灾民都做的有声有色。

面对鞑靼人家也没怂过,到底是没落跑不是?!

国朝终究得讲究一个有功必赏罢?!不然大家谁肯卖力任事?!

“臣附议!方志就任提学御史时,就曾斥于唐寅狷狂荒唐。”

却见刘健站出来,躬身道:“后又恢复其功名,取意让其心思收敛多加谨慎。”

“可惜……唐寅未解其意,以至于后来生出春闱大祸身受其灾……”

刘健说到这个事情弘治皇帝顿时有兴趣了,不由得问道:“哦?!还有此事?!”

谢迁这个时候站出来躬身应道:“确有此事,其时唐寅挚友文壁多方奔走方复其功名……”

“文壁之父文林为成化八年进士,累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后又起复温州知府。”

却见谢迁躬身作揖,沉声道:“文林与臣为乡邻,唐寅春闱案时多来书信询其痛惜其才……”

“亦曾在信中与臣提及此事,叹曰当日方志一片苦心付诸东流矣。”

弘治皇帝一听谢迁这话顿时心里一顿:哎哟~!还真是个人才啊~!

“诸卿可有其他人选否?!”

唔……假假的咱得问一下嘛,不然不是显得朕太过霸道了么?!

这话问了其实跟没问一样,马文升、刘大夏二人急切之间哪儿找来合适的人手啊?!

这朝堂上下现在受了玉螭虎好处的,囊括除了他俩的所有人。

甚至一定程度上说,他俩将来要是进了元老院也是受了玉螭虎的好处。

“臣,附议。”李东阳首先笑眯眯的表态,老头儿心里开森的就快要飞起来了!

为何啊?!因为之前他儿子李兆先李徵伯跑来找他请教,如何编撰一份幼童就学书籍。

当时他还有些莫名其妙,自家儿子没事儿折腾这个干啥?!

莫非是要往教谕方面发展?!可即便是往教谕方面发展,编撰幼童学书又有何用处?!

当时李徵伯也只是说这是恩师给他的课业,让他尽快编撰好提交上去。

李徵伯跟几个师兄弟参详了很久,又翻阅了多本古籍算是有了些许眉目。

但想到自家老爹也是熟读经书的宦海老臣了,于是赶紧趁着老爹在家来请教。

当时李东阳还只是以为这课业是锻炼孩子而已,可如今看来是玉螭虎早给自家孩子安排了路数啊!

李徵伯有着如此经验积累,只要这帝国庠序教谕部建起来怎能没有他一席之地?!

且现在徵伯学问大进,身体倍儿棒!按陈州同说的,考个武进士不敢说,但拿个武举子当不是问题。

身体倍儿棒、学问大进,又有编撰幼童书教经验。

到时候这教谕部成立起来必然他可在内任职,再科举考个进士及第直接任职教谕部。

那……卧槽!李东阳又想到,若是有教谕经验且任职教谕部那可是要官提半级的啊!

外放出去的话,还能职提一级呐!

说不准自己这就得父子皆入阁了,即便没有徵伯乃是编撰幼童书教第一人岂能不千古留名?!

一念至此李东阳就隐蔽的对着玉螭虎递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老头儿心里其实早激动的要崩了。

有啥比老父亲原本自家儿子都要挂逼了,如今却生龙活虎还即将千古留名来的宽慰?!

玉螭虎则是笑吟吟的隐蔽颔首,徵伯既然是我弟子自然要给他安排出路的。

他有心向学只是不耐于世间俗物,那做一个研究学问的大家亦无不可。

先让他在教谕部宦海里试试水,反正这教谕部是方信之在打理、大家自己人嘛!

有啥基本都能够兜下来,若是徵伯适应了宦海那身在朝堂也没什么不好。

若是不适应了,到时候再安排他去学院中专心研究学问、专心治学亦是名扬千古之事嘛!

“臣等附议……”

礼部尚书提议、三大学士附议,那其他人谁还有什么话说?!自然是附议的。

马文升、刘大夏二人见状,亦只能是俯身附议……

第六百四十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贰拾仨)第五百一十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十四)第五十一章 京师故事,倒霉钱能百福骈臻,千祥云集,福寿康宁,吉祥如意第二百一十章 计然一策初实战,三大车行露峥嵘(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闱之困终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一百一十七章 莲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七百零一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终)第二百七十三章 敌手底牌亦出尽,唯有一战决生死第八百五十一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下)第九十四章 富贵豪遮小公爷,皮条负责老津春第四百八十二章 熊娃铸钱解帝忧,又有敕建新部门(下)七百二十章 浩大工程山河镇,太子两脚吞金兽第七百五十章 断尾求生苟残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六百五十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叁)第六百六十一章 垂死挣扎两败将,无有傲气玉螭虎第七百八十九章 吾家太子初长成,老怀宽慰张痴虎第一百一十七章 莲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将有大用谢玉田,以身为饵玉螭虎第三百一十章 桃林不溅龌龊踪,但许肥堆准一见(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杠精天团马孟敏,噬人猛虎张懋公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风掀浪卷云起,怒海孤舟战碧涛(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红鸾星动春始至,云雨翻覆尽皆知(中)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定学堂立规矩,再入大内理战局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残余毒牙显,不顾生死为一搏(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临行之前平隐忧,粤北商贾挣一筹(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四大土司访羊城,各怀心思主意多(中)第三十八章 徐经拜师,码字换钱第三百零五章 京师纷乱初安定,请诛国贼七侍郎第六百七十六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伍)第二百五十七章 鞑靼即将袭扰来,戴义舍命陪螭虎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节欧罗巴,回师京城平乱象(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三十:终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径难于蜀,杀鸡儆猴取一寨(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两宫差人轻安抚,科研狂人朱厚照第七百零八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济黎民(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笔诗三味,不见刀锋亦伤人第十一章 正德欲来闹校场,钱到花时放恨少第四百九十五章 多方风雷骤然起,誓为天下朱寘鐇第四百零七章 黔路之难胜蜀道,张小公爷催人忙(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遥入京师使节团,冠绝群艳索非亚第八百一十九章 摆开龙门论货殖,摊开计利算盈余(中)第六百二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第五百三十章 女儿心思皆一般,万般计算火筛汗第五百一十六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十)第六百二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第一百三十二章 痴虎初发威,看我舆论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胆忠心张痴虎,可怜正德又遭殃第七百三十七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六百六十八章 扑买惊心杨石淙,抽丝剥茧李西涯第六百四十一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贰拾肆)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完)第八百五十三章 南洋晴日海风烈,明欧对峙第一轮(中)第六百零三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完)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叁)第三十八章 徐经拜师,码字换钱第七百五十七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叁)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风轻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红第四百八十一章 熊娃铸钱解帝忧,又有敕建新部门(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勋贵两宫皆纳捐,国朝上下俱惊诧第五百六十六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胆忠心张痴虎,可怜正德又遭殃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愿终得偿,钺式重型炮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规矩需有变,痴虎御前再献宝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将请一见第七百九十八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拾)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威并施平黔州,诸家头人尽入彀第二百六十八章 初对鞑靼玉螭虎,陷马坑阵显神威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两府地,文武双解元第二百五十五章 刀下无一是冤魂,皆有其人取死道第八百六十四章 刀枪无双玉螭虎,文武双憾欧罗巴(下)第九十五章 夫君欢喜,妾身亦喜第六百四十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贰拾仨)第八百一十五章 各怀心思各留驻,南洋诸国风云入(上)第八百四十章 庄前血战犹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完)第七百五十一章 断尾求生苟残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脸煞笔马伯颖,右脸青年刘叔舟第一百一十七章 莲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残余毒牙显,不顾生死为一搏(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拔除奸佞桃花坞,冲击公主众恶徒第六百零一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炮台收得朝臣志,毕业堪备新军服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汝使骚扰战,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齐开会,驴嘴跟前拴萝卜第十八章 铁杆粉丝在大内,皇帝老儿上门来第六百零九章 朝堂纷乱有信至,聪慧异常朱厚照第四百七十五章 两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职败者亡第一百三十二章 痴虎初发威,看我舆论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穷困老佀舞大义,少年痴虎独不惧第四百四十九章 粤北海潮渐平息,黔州风云将迭起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别粤北黔州路,挥手北归京师去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报传京师,螭虎终归来第二百六十六章 英国公府老亲兵,达延汗帐金狼卫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众弟子全猪头,集体送去挨顿揍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荣离扶桑,归程舱内授心术第四百九十八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六百零五章 学馆初成勋贵至,心甘情愿掏腰包第二百五十七章 鞑靼即将袭扰来,戴义舍命陪螭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