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刘尚书,拿出点担当来。

张昭心里一团火憋了两天,好不容易把事情弄到御前来。事情还没开始讨论,刘大夏就蹦跶出来。心里火气蹭蹭就上来。他明白,刘大夏这是将他当做“政敌”。

弘治皇帝并非性格强势的帝王,给朝廷重臣刘大夏质问,神情略微有些为难。

弘治十四年,刘大夏接任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后,就非常的受弘治皇帝器重。

在刘大夏回京之前,弘治皇帝最为倚重的大臣是马文升。

这并非说弘治三君子之一的马文升,如今就不受器重。而是马文升今年已经七十七岁,行动不便,听力下降。根本没有精力再付以国事。马尚书能有精力把吏部的事情理清楚就算称职。

这里涉及到大明的一个制度问题,就是朝堂高官们的职责,并没有绝对的分明。完全是看皇帝听谁的意见。

譬如:刘大夏在面圣时,弘治皇帝经常询问他兵部尚书职权以外的国事。大夏亦随事纳忠。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刘大夏每件事都尽忠为国的回答。

那么,请问刘大夏仅仅只是个兵部尚书吗?显然不是!

为什么弘治皇帝放着三个治世之能臣的阁臣不问,偏偏要去咨询刘大夏?这里还涉及到明代政治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秦汉的制度是: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唐朝时规定,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但是大明朝的辅臣们呢?全部都是翰林出身。

这就导致辅臣们最擅长的是“和稀泥”,水平臻至化劲。譬如,大明做官技术能排进前三名的申时行申阁老。耐弹的宰相,人称刘棉花的刘吉。

辅臣们一般处理政务都是因遁守旧,力求平稳,维持明王朝的运行。能够兴利除弊、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敢于驳回皇帝不合理的要求就算是贤相了。

皇帝真要辅臣们去办实务,那有点为难人。他们基本都是务虚不务实。说的透彻点,就是他们是批奏章的,要他们协调、纠集各方的力量去完成一件事或者一个目标,他们搞不定。

(当然,大明的辅臣都是天下最顶尖的聪明人。有例外的。譬如,太岳相公)

所以,弘治皇帝会倚重办事的大臣。事情总要人去做的。王恕、马文升、刘大夏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弘治名臣!

其实张昭也是这种制度下的受益者。如今弘治皇帝就非常倚重他来处理军务。

张昭办事的能力比文臣们经常念叨什么“军务十条”、“边事疏”要强得多。

而这恰恰就是刘大夏和张昭不对付的根本原因。张昭以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身份侵占了兵部尚书的权限!兵部尚书才是大明朝的军中一哥啊!

这刘大夏如何能忍?

弘治皇帝不吭声,张昭也不客气,上前踏出一步,质问道:“光天化日之下,走在京师的道路上却被歹人掳走。天子脚下,连白天走路不安全了,这是小事?那请问在刘兵部眼中,什么是大事?”

刘大夏在御前的站位,比张昭靠前,当即侧过身,对着张昭,他不是浪得虚名之辈,沉着脸,不疾不徐的道:“京师两三百万人,每失踪一个人,就说明京师不安全吗?朝廷设有司,就是为处理各种事务的。你小题大做,蛊惑君上,想要干什么?”

张昭的奏章被票拟,内阁的意见,或者说首辅刘健的意见认为张昭的处理意见是:借题发挥,小题大做。不如,镇之以静。

但是,弘治皇帝却偏偏召开御前会议来商议此事,弘治皇帝的态度可想而知。

在场的每一个人是官场小白。这种“送分题”谁不会?刘大夏直接指出张昭居心不良。

蛊惑君上,接着再扣扣帽子,搞不好就会群起而攻之啊!这个念头,书浮现在乾清宫西暖阁中的一众大佬中。姜还是老的辣。刘尚书连消带打啊!

张昭这两天也不是干闲着的,也懒得搞“演技”,他演技在老油条们眼中肯定不过关。翻脸道:“刘兵部遇事就只会推诿吗?京师中那年没有人被拐卖?顺天府衙解决了吗?

用你那生锈的脑子好好想想,你这次推给顺天府衙就能解决?刘兵部,你也是国朝名臣,拿出点担当来!

如果百姓在京师走路都不安全,那京师之外的地方是不是治安环境更恶劣?你连大明百姓的安全都保护不了,还执什么政,当什么官?早点辞官回家!

京师的治安环境如此严峻,怎么能无动于衷?现在要用重典峻法,方能刹住这股歪风邪气。还大明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这难道有错?”

张昭这火力有点猛啊。

礼部尚书张升看不过眼,讥讽道:“张昭,不要在御前空口说大话。行啊,现在按你的法子,严惩前日失踪案的相关者。你作为美食街的股东,管理者。美食镇里头搞出青楼、赌场来,那你是不是现在立即就该向陛下请辞谢罪?”

张昭呵呵一笑,他和张升早就翻脸,这会也没顾忌,“没错,我是美食镇的大股东。但是,我只是将店铺出租出去。店铺里的经营,我并未干涉。现在出了这样的问题,其经营者,该取缔就取缔,该罚款就罚款,该下狱就下狱。

另外,美食镇确实由我管理着,但它不是独立王国吧?大兴县、顺天府、户部这都能管到吧?按照张尚书的逻辑,这些堂官们都要辞职?

我好歹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想要做点事情补救。你张尚书在干什么?你的圣贤书怕不是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脑子里只装着党同伐异,看不到百姓。”

张升脸色瞬间变得很不好看。

张昭的逻辑是:我在解决问题,你在追究责任,搞什么?试问,此刻站在暖阁里的庙堂诸公是想追究责任还是解决问题?当然是解决问题啊!

一个街面上的混混犯案,难道还能牵扯到张昭这个层级的官员任免吗?这不是扯淡!

英国公张懋开口道:“张尚书,美食镇那里,我府中也有股份。确确实实是只出租店铺,不管经营的。总不能租客犯法,算到房东头上来。”

谢迁皱皱眉头。显然,英国公看出弘治皇帝想要支持张昭的意见,所以此刻在帮张昭说话。但是他们内阁的意见是不要动。正要出列时。

刘大夏转过身,向弘治皇帝跪下来,把头上的官帽摘下来搁在地上,“臣请乞骸骨。”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在门口看着这一幕。脑子下意思的想道:我去,这么刺激!

第六百一十章 此事和你无关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军心(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涟漪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发枪试射第三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改革(下)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荡第九十五章 是谁?第三百七十七章 开平中屯卫见闻第六百六十一章 论兵第二十五章 影响、名声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诈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难题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宽容第六百四十三章 总督制第两百八十九章 激辩(一)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场转移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四章 酒楼(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众多第四百六十一章 卫举人的决断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稳着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三百五十章 列强的套路第九十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六十二章 生员(二)-巨浪袭来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诈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灭哈达部第一百章 反打脸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三百五十章 列强的套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军将士书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六百六十四章 畅论第两百五十九章 书笺、女孩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传回京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三百一十七章 张昭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两百八十八章 弹劾奏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三百四十五章 变故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五百七十四章 终章(中一)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诈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半一半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态(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三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改革(下)第二十九章 考前准备(中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两百六十四章 冬季的日常(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三十四章 调动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发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一百零五章 张相公第六十八章 生员(八)-第二出第两百七十九章 拜访路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国公府出手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么谈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两百零七章 胡骑南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两百一十四章 我们的淬炼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种人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