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收、小镇。

钱宁离开了。

张昭带着感慨和遐思,坐在客厅的窗边醒酒,秋日午后的轻风徐来,庭院里清幽、安静。

他刚刚同意了钱宁的请求。钱宁都跪下来,他要拒绝那就是往死里得罪人。所以,搞得他现在很感慨:将正德朝的反派大佬收为小弟,他这算不算黑化?

静坐片刻,张昭大概理顺心情。他初来明朝时,虽然心怀壮志,还有着穿越者自带的傲气。这是很正常的俯视心态。但他心智成熟,行事很谨慎,如履薄冰。

从古至今,阴沟里翻船的事还少吗?他深知,穿越者可以在科技知识、商业模式、政治视野等方面有优越感。但真论智商、权术手段,他未必就比古人强。

他做事情低调一点,事前反复思考、推敲,这绝对没有坏处。

但是此时,他同意收钱宁为“小弟”,固然是有不得罪人得想法,同时还有另外一层缘故:他已经度过穿越的新手期,开始适应明朝,伸展手脚。

按照穿越者的视角,钱宁性情狡诈,品行低劣,舔资出众,无忠诚度可言。日后是锦衣卫指挥使,权倾天下。这种大佬要给我当小弟,听着就有畏惧感。

但从张昭此时的身份、资源去看呢?他和蒋太监有“联系”,在宦官这里的前途极好,全面碾压此时的钱宁。有什么不敢收的?

钱宁此时只是个锦衣卫校尉,并没有日后的权势。按照明朝此时的世情,是他占着优势。他有什么必要畏手畏脚?

当然,张昭不会傻乎乎的认为钱宁就是真心投靠,以其为心腹。一个人的性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张昭正独处、沉思着,张泰平从门外进来,身后跟着一名四十多岁的仆妇。

“少爷,我将谭大娘请来了。”张泰平再看张昭时,心里充满着敬畏。他刚刚亲眼目睹一个锦衣卫校尉跪地请求投效啊!这种场景对他而言冲击太大。

张昭住在小安镇中,张泰平时常要骑马往返青龙乡、南口村。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都是雇谭大娘照顾。一个月给8钱银子。

刚刚和钱宁喝了一顿酒,残羹冷炙需要收拾下。否则客厅中全是味道。

张昭伸手示意,道:“嗯。麻烦谭大娘了。”

谭大娘笑呵呵的道:“张少爷客气。这是份内的事情。”利索的将客厅收拾整洁,告辞回家。她就住在胡同尽头的小院中。她并非独居,而是和小姐、夫人住在一起。

回到略显拥挤的小院中,谭大娘给自家小姐回话,“那位张少爷中午和人饮酒,请我去打扫一番。夫人的病情怎么样?”正是因为府中拮据,所以她才会出去找事做。

“还是那样。大夫说这是心病。爹爹和两个哥哥流放榆林。娘心里难受。”说话的小姑娘一身白裙,坐在木凳上,身段婀娜。满脸忧愁,但其容颜殊丽,一双美眸漆黑如星。

若是张昭在这里自然能认出来她是谁。

进九月里便是深秋。清晨时,田野中铺着白霜。

南口村北面的蒋家庄丁管事带着七八名随从顺着乡中大道而来。他早预付酒钱,昨天老吴派人通知他可以来拿酒。快到村口时就见老吴带人正等着。

丁管事和吴春时见面寒暄着。两人是儿时好友。一边聊,一边往河边的酒厂走去。丁管事打量着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院落,感慨的道:“老吴,这才多久?我记得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吧?”

吴春时穿着件崭新的青布长衫,略带点自豪的道:“这都是我家少爷的功劳。这片是生活区。住在这里的都是酒厂中的伙计和家属。那边是新住宅。”

大半个月过去,张昭家门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已经消失。除开张昭的新住宅外,酒厂和生活区的院落都已大致建成。

丁管事微微点头。走到位于小河边的酒厂建筑群。首先闻到的是空气中传来的一股酒香。然后便看到侧院的空地处,一辆辆的马车、牛车拥挤着,等待着运酒。

这都是在青龙镇谈好批发价格来提货的经销商。知行商行将销售点设在青龙镇中。知行商行是张昭给“公司”起的名称。

丁管事跟着老吴从左侧的角门到一处仓库中。这里早就堆满着酒。全部都是十斤一坛的包装。趁着随从们搬运的空隙,丁管事忍不住问道:“老吴,你给我说个实数。从你们酒厂二十几日第二批出酒,这差不多快二十天,你们一共卖了多少斤酒?”

吴春时兴奋的嘿嘿一笑,压低声音叮嘱道:“老丁,我给你说了,你可别到处乱说。”伸出一根手指晃一下,“二十天生产出一万斤。卖掉的更多。”

“预售?”

吴春时点点头。

丁管事轻轻的吸一口气,由衷的道:“我的天。”心中震惊难言。上头早就交代他关注酒厂销售的情况。他知道二锅头卖的很火,但是没有预料到这么火啊!

那这酒给张昭赚了多少钱?

马蹄声来,马蹄声去。张昭在小安镇中的住处距离官道只有几百米而已。交通便捷。

而随着张昭在这小镇中居住的时间变长,胡同里的邻居都知道这位在此读书的张少爷似乎颇有财力。

九月十四日的下午,天阴沉着。形容消瘦的陈康在张昭院门前翻身下马。谭大娘手里拿着些木炭,正好准备回去。给陈康开门后,这才离开。

陈康一身棉袄,到后院里见张昭。

后院的书房里正烧着熏笼。暖洋洋的。张昭坐在书桌后揣摩八股文,进陈康进来,微微有些诧异,放下问卷笑道:“我才把平安打发回村里,你就过来。壶里有水,自己倒。”

陈康上个月底就来过张昭这里,他来帮张昭去买“考题”。所以,他刚才来时是熟门熟路。陈康笑着去倒水喝,说道:“少爷,你倒是不急我因什么事来?”

张昭笑着道:“我不得先收买人心嘛?”

陈康跟在他身边服侍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但却是他亲自教出来的学生。而且陈康年幼时失父,性格却是开朗、风趣。这就很难得。他很喜欢这个学生。

陈康笑一笑,肃容道:“少爷,董家正在图谋二锅头的生意。”

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会第五百九十七章 协商(上)第两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厂第六百六十章 双管齐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脱颖而出第五百三十七章 齐聚阿城(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颜卫的对策第三百八十七章 张昭的提议第七十七章 尾声(下)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台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敌第六百四十二章 应对第两百章 张昭的打算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决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红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结束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个团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楼(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获胜第二十七章 考前准备(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子监改革(上)第三百四十章 鼓动寿龄侯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九十一章 帝与后第七百四十一章 阳明悟道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五十三章 车中论述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两百一十九章 与子同袍(上)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六百二十三章 见张皇后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军心(上)--求首订第五十五章 成长(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谓名将第四十六章 未来的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胆气极壮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恶心不恶心?第四百七十章 过年第两百六十三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下)第七百三十章 点燃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三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改革(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区划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两百零四章 拜访王恕(上)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无头绪第八章 试探、诈唬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两百六十六章 不待见(上)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四百六十四章 调研(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战正酣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十八章 进京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六百三十二章 说法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七百三十四章 脱离剧本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闲生活(下)第两百一十五章 没有猪一样的敌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次陛见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门而入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