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现在在哪里。

李自成想知道,皇太极也想知道,当然,从真定城里带着万余步卒徐徐出击的顾君恩和陈永福也想知道。

小小的获鹿一隅,已经聚集了两支足可以征服天下的军队,而且在他们各自的后方,还有更多的兵马正在进一步加码进来。

顾君恩冒险带兵出城,真定城突然失去了超过一半的守军,随时可能倾覆。可他和陈永福都知道,真定城现在已经不是关键的胜负手,决定天下归属的地方不在于真定,而在于获鹿。

即便真定城丢失,他们也必须赶上获鹿的这一场决战……

万余步卒徐徐进军,他们小心前进,生怕不久前才从真定城下撤围的皇太极突然杀出一个回马枪。不过现在看来,皇太极果然把全副力量都用在了获鹿,用在了和李自成决一生死的方面,而忽略了真定的方向,使得这一支孤军居然顺利挺进到获鹿战场的东南侧。

陈永福的儿子陈德骑马冲到一处土丘上张望,一览无余的荒野上,是两支钢铁洪流一样的军队厮杀在一处,喊杀声犹如海啸,炮击声好似山崩,短兵相接,刀枪相击,铳箭齐发,万炮同鸣,整个战场如同沸腾了起来一般。

陈德还看到了李自成的御营黄盖屹立在战场的中央,跟随着那柄黄伞的号令,大顺军中央战线的主力兵马终于全力出击。

满洲人的牙齿都咬得咯嘣咯嘣响,连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勇士,也是第一次遭遇到这样的强敌,即便是松锦大战时的洪承畴也不能与之相比。

豫亲王多铎感到清军坚固的阵地战线,居然有了动摇之势,就沉下脸,横下心,拔出刀,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他命令自己的护军们发动逆袭冲锋,甚至不顾侍卫、亲信们的劝阻,狂舞着刀刃,想要冲到最前线去厮杀。

但满洲鞑虏们平时那么凶暴粗野的吼声,此刻完全淹没在了大顺军中营兵马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多铎派出去的护军骁骑,接二连三地被顺军击杀,惨叫着落马,人数急剧地减少。

大顺军虽然也有很大的伤亡,可是有李自成的黄伞屹立在战场的前线,连永昌天子都带着亲军们加入到修罗地狱一般的厮杀场中,战士们的士气、斗志,因此始终不衰。

陈德禁不住向陈永福感叹说:“父帅……陛下御驾亲征,这是大明朝快要有两百年没有出现过的光景了吧?我们也要快些搏一个从龙之臣的勋名啊!”

陈永福却眯着眼睛,盯住了清军中军大阵中那两面御帐大旗,喃喃道:“那是……一面是东虏的皇帝,还有另一面是崇祯皇帝吗?”

正在两军相斗的关键时刻,清军战线的南翼突然发生了一阵骚动,许多蒙古骑兵大喊大叫地从南翼冲往中央战线增援。

大顺军布置在南翼的只是一支偏师,主要是牛成虎率领的一些秦军降兵,战斗力和士气斗志都比不得顺军的老本兵厉害,一直都被当面的清军蒙古八旗和一部分汉军旗兵马压着打,以至于当中央战线的局势向顺军一边倾倒的时候,清军居然能够从南翼抽调兵力增援中央战线。

这时候顾君恩的眼里却射出了光芒,他感到胸腔里的热血飞速上涌到了脑颅、上涌到了双眼,兴奋至极地喊道:

“我们来到获鹿的战机,当真是恰如其分啊。陈帅,此刻出兵,牵绊东虏南翼兵力,必定可以一锤定音,打破僵局。”

获鹿战场上,眼看大顺军的中营主力在中央战线取得突破,清军除了从南翼抽调了许多蒙古八旗兵增援以外,还又一次试图依靠炮火的优势打击大顺军。

由于两军前排部队已经完全颤斗在一起,长达数里的战线犬牙交错,根本分不清敌我的分别。那些红夷大炮的炮弹也没有长眼睛,落到士兵堆里,虽然较多地打死打伤了顺军士卒,但也避免不了地误伤了许多清军的自己人。

只是战局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多铎也再也无法留手。他顾不得误伤自己人的可能,催促三顺王加紧发炮,又调遣来许多铳手,用火铳密密麻麻地向冲击过来的大顺军步卒射击。

铳弹像雨点一样,打得人抬不起头来。地面上冲起一片片烟尘,火器射出无数道火光的线条,耀得人眼光缭乱。

从南翼战场抽调过来的蒙古八旗兵,凭借着强大火力的掩护,飞速猛扑,顷刻之间就冲垮了数阵大顺军将士。

战场上尸骸枕藉,气氛压抑,多铎命令智顺王尚可喜集中了三顺王军队中几乎所有的枪炮,用上了绝大部分的铳弹火药,这才堪堪抵挡住大顺军中央战线的推进。

顺军火器数量明显不如清军多,枪炮火力很快就遭到东虏压制。将士们受到枪林弹雨的打击,只能看着自己的战友、自己的同袍被射杀倒下,依旧不敢脱队出击,搞乱大军的阵伍队列。

顾君恩知道这场大会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连声催促陈永福快速进兵,一定要抓住清军从南翼抽调走许多蒙古骑兵的好机会,立刻打击鞑子的侧翼。

远处轰响着喧嚣的喊杀声,地面都被震动了起来,无数顺军、清军的士卒举着刀枪,互相搏命厮杀。

豆大的汗珠从陈永福的额头上滚落下来,顾君恩催促的声音接连不断地在他耳边响起,他们这支部队全都是步卒,一旦出击,就没有退下来的机会了,现在真的是最合适的战机吗?

战场的烟尘实在过于浓重,陈永福也判断不出在清军的中军,在多铎那一条阵地防线的后方,皇太极到底还留有多少的预备队。

留给陈永福决断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个胆大心细的宿将居然感到双腿发软,数十万人的性命,难道将要由自己一力决之吗?

“陈帅,快快出兵啊!”

顾君恩着急地简直都快要跳起来了,陈永福双眼一闭,两道扫帚眉紧接在一起,沉稳有力地说:

“全军杀过去!我们打穿鞑子的侧翼!”

轰的一声,漫天的旗帜浮现在获鹿战场的东南面,给正在激战中的大顺军兄弟们以最为强而有力的一剂强心针。

万余步卒生力军及时赶抵战场,陈永福、陈德父子亲自带队迎击上来,陈德挥舞着长矛冲入清军战线之中,连续挑翻了好几名蒙古八旗兵,杀得好不痛快。

本来一直都在勉力支撑的牛成虎,看到万余援兵增援到自己负责的南翼战线上,原本愁眉苦眼的一张脸顿时转为大喜。

牛成虎和白广恩类似,都是农民起义军出身,后来受到明朝朝廷的招抚,又加入秦军之中作战。

他的为人性情又比白广恩更加厚道老实许多,是这些明军旧臣降将里面,差不多最为可靠的将领之一。所以在大同事变以后,李自成还敢于放手让牛成虎独掌一军,甚至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获鹿之战里,让牛成虎单独负责一条侧翼的战线。

只是牛成虎麾下的兵马称不上精锐,兵力也比当面的清军略少一些。两军开战以来,便是处处被动挨打,一直处于下风,甚至让对面的清军将领敢于抽调许多精悍的蒙古骑兵增援中央战线。

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十三章 随州夜第四章 于大忠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防线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辈分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十三章 随州夜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