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

当方以仁将牛金星自杀的消息送来晋王府时,这并没有让李来亨感到惊讶。

牛金星自尽是最好的选择,他和田见秀不同,没有掌握兵权,而且儿子牛铨在兵变过程中为李来亨掌控局势起到了极大帮助。

牛金星的做法,是用自己的戴罪之躯,换取了儿子牛铨的仕途坦道。

李来亨忍不住感叹道:“舔犊情深,启翁到底是一个做父亲的人……”

方以仁拱手说:“殿下,今后也是一个做父亲的人了。”

方以仁说的是罗颜清在太后寝宫中诞下一个男孩的事情,罗颜清生产的时间和兵变差不多在同时。好在李来亨早有准备,专门命孙守法带兵去保护皇宫,所以当兵变彻底平定以后,罗颜清都还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来亨心里对罗颜清既愧疚,又感到一丝欣喜。

他嘴角挂着笑容,说:“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还是照旧先瞒着颜清……一会儿孤还要去皇宫看她,颜清刚刚生育,身体不好,不能让她知道这些事情影响到情绪。”

方以仁暗自撇了下嘴巴后说:“牛金星如何处置呢?他已经自杀了,还要继续追究罪责吗?”

李来亨摇摇手说:“就这样吧。牛金星的用意,孤已经全然明白。乐山……将来你编写史书的时候,就说启翁是病死的吧!”

方以仁明白了李来亨这句话的意思,点了一下头。

李来亨接着说道:

“让史书上的启翁病死在兵变之前,他没有参与兵变之事。牛铨会满意的吧!大顺还要面临东虏南下的挑战,孤不能、也不愿意因为兵变的事情,再次伤害到大顺军上上下下的团结。

孤既然能够不杀田见秀和吴汝义,也就能够保全牛金星的名誉。

只有张鼐他……”

方以仁低头道:“张鼐之事,还需要殿下亲自去见他一面。”

李来亨苦笑道:“行了,乐山,你还是叫我府主,不要叫我殿下吧。”

“此乃君臣名分的大义,怎么能胡乱称呼?”

“唉!”李来亨感叹道,“好,我明白了,我去见双喜哥最后一面吧。”

方以仁微微躬下身子,他知道眼前的晋王,已经不再是三年前的那个少年郎了,在这漫长的血腥求生过程里,那个曾经淳朴、心怀恻隐的少年人,终于成长为了让方乐山感到满意的雄猜之主。

他知道从今天起,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一个臣子,包括方以仁自己在内,能够继续称呼李来亨为“府主”了。

方以仁低声说:“殿下,张鼐毕竟是先帝义子,于军中人望不下于田见秀,如何怀柔处置,尚需谨慎。”

李来亨脸上带着十分复杂的表情,叹道:“我……孤明白!”

他振袖而去,大步向前去见张鼐——去见李双喜的最后一面。在这一刻,李来亨一步一步向前走着,他每向前迈出一步,都能感觉到自己距离闯军、距离李自成最初的那个初衷,越来越遥远,可李来亨又明白,他必须贯彻自己的道义一直走下去,否则难道要坐视大顺重蹈历史上的覆辙吗?

李双喜被晋王特殊对待,他没有被软禁在义侯府中,实际上直到现在为止,李双喜还是没能再见到他的妻子儿女一面。

他被李来亨囚禁在了晋王府的一间客房内,每日的衣食待遇倒是和李来亨自己完全采用同一标准。

当然,众所周知,晋王殿下自奉甚俭,每日用餐,不过早上一碗小米粥、一碟酸萝卜和一碗鸡蛋羹,中餐只是简单对付了三个夹肉的馒头,晚餐稍丰盛些,亦不过是在米饭和馒头以外,新添一道羊肉汤馍。

李双喜被封为义侯以后,生活享受已经完全向明朝州府一级的官员靠拢对齐。不仅三餐珍馐,而且已经开始蓄养歌姬美妾,突然在晋王府内又重新回到了当年闯营的生活,李双喜吃着那过去闯营老兄弟们视若珍宝的羊肉汤馍,唯有潸然泪下。、

“双喜哥。”

李双喜霍的抬起了头,他看着晋王殿下,眼睛里面充满了复杂到难以言状的神色。在这一刻,李双喜终于清醒认识到了自己已经输掉的事实,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不知所措、矛盾至极的表情,像是在哭,又或者像是在笑。

“双喜哥,老白知道你被关押在王府上后,很关心你的处境。”

李来亨轻笑一声,命王府侍从们将白旺送来的锦裘、美食,全部放到了李双喜的房间里。

晋王坐在义侯的面前,说:“老白很想念你,自从随州一别以后,已然经年。他是实在没有想不到,终于有机会回到开封和双喜哥你重聚的时候,却会发生这种事情。”

义侯静静地看着白旺送来的礼物,又看着眼前这个在竹溪县被自己和白旺救下的年轻人,终于惨笑道:

“殿下!是我错了,的确是我贪得无厌,妄想得到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殿下,你将怎么处置我呢?”

李双喜接着说道:“殿下如果还记得竹溪之事……能否放过我的妻儿?”

李来亨充满感慨地说:

“兵变刚刚平定以后,孤就让孙守法孤我去了你的侯府,将嫂子和玄朗都保护了起来。双喜哥,你大可以放心,田见秀和牛金星孤都已经放过了,何况是你的家眷呢?

汝妻子吾养之,孤会对玄朗视若己出的。”

李双喜终于放下了心里最后的挂念,他再无牵挂,了然的摊开双手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从竹溪县到开封府,我们经历了这样多的事情,唉!来亨,杀了我吧,是用刀剑杀死我,或者是像许多史书上写的那样,给我一杯毒酒呢?”

晋王噗嗤笑了一声后,说道:

“双喜哥,你想的太多了吧!田见秀和牛金星,他们两人的罪责,谁不是在你之上呢?

田见秀,孤已经允诺他和吴汝义一起到武昌剃度出家了。至于牛金星,孤本想让他告老还乡,可是牛金星担心自己一直活着,会影响到他儿子牛铨在孤这边的仕途,才选择了自杀……

双喜哥,你是大顺军中一员无双的战将。孤不想,也不愿意让你死在囚笼之内。你的生命,终究属于沙场。”

李双喜有些疑惑:“晋王,不想杀我吗?可是兵变的事情以后,我又如何苟活于大顺之世呢?”

李来亨命人将一副地图取来,展开在李双喜的桌子上,指点道:

“你看,这里是太原城,这里是冷泉口。太原以北本来有三道藩篱,第一道是大同,第二道是雁门,第三道是太原城北的天门关。但是大同雁门之败以后,太原北面的藩篱尽失,已经很难守御了。

从太原往南一些,太谷、祁县、平遥、介休一线,也全都无险可守。我们即便出援太原,也会在这一线上遭到清军的肆意进攻,守军反而陷入易于遭到攻击局势里。

只有冷泉口,位于灵石县北三十里处,扼守吕梁山和太岳山的出口,从地理形势上来说,是比现在藩篱已经尽失的太原,更稳妥的一处防线。

双喜哥,我原来的意思就是将太原守军撤到冷泉口。但当时田见秀和牛金星都强烈反对,不过现在局势又有所变化,如今清军集中力量于陕西和山东,这是两个拳头展开打人,反而将东虏自己的胸膛暴露在了我们的面前。

太原就是直插入东虏胸膛的一把利剑,所以孤以为太原又有了坚守的必要。”

李双喜更加疑惑不解了,他问道:“晋王用兵自然没有问题,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李来亨哈哈一笑,说:“双喜!我准备派一支援兵前往太原,支援姜瓖,这怎么会和你没有关系呢?你恐怕是最合适的人选吧!”

李双喜惊讶道:“晋王殿下,臣还是戴罪之身,殿下,殿下放臣出城,让臣带兵救援太原,就不担心臣趁机叛投东虏吗?”

李来亨自信地说:“双喜,你会那样做吗?”

李双喜犹豫了一下后,终于坚定的说:“不,臣绝不会背叛大顺。”

“好!”李来亨站起身,拍掌道,“既然如此,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双喜,由你和陈永福一起带兵救援太原吧!”

李双喜尚在惊疑不定间的时候,晋王便已经自顾自出门而去了,晋王殿下一边走出门去,一边大笑道:

“双喜,好做、好做。”

等他走出门外以后,便让亲兵们将房门关上,对一直守候在门外的李双喜旧部党守素、邵时昌二人低语道:

“孤将命陈永福、张鼐统兵救援太原,你们二人进去和他好好说一说吧。让张鼐好自为之,为了大顺……为了维护大顺的团结,让双喜哥做出合适的选择吧。”

党守素刚想说既然如此,便让他一同和张鼐前往太原。可是邵时昌却用力拉住了党守素,对他摇了摇头说:

“党将军,您一直反对兵变之事,实乃大顺的股肱之臣。义侯错了,我也错了,为了维护大顺的团结,牺牲应该由犯错的我们来做。

党将军,您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着呢!今后,今后还请一直跟随晋王殿下,不使中营诸将的名誉消逝史册间。”

李来亨微微地朝党守素和邵时昌点点头,又深深的看了李双喜的房间一眼,最后终于忍不住说:

“把门打开,孤还有一句话要和双喜说。”

众人在惊讶中将房门重新打开,李双喜端坐在原地。晋王则站在门槛外,向他喊道:

“双喜哥,颜清和我生了一个男孩,你愿意为这个孩子起一个名字吗?”

李双喜露出释怀的神色,说:“好,叫他玄烨怎么样?”

晋王突然间大笑了起来,他被李双喜的这个回答直笑到了喘不过气来。

“好,很好。玄烨,和玄朗是同一辈的名字,烨是光辉灿烂的意思,这是一个意象极好的名字。这个孩子,今后就叫做李玄烨了。”

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十五章 身后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十七章 大顺开国!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二十章 即将定于一尊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章 裕州人第十章 李寨主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一百零九章 拜谢李过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四章 小徽柔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六章 雪花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