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社长的人选

吱呀~

随着一声轻响,包厢的门被轻轻人推开,随之又合上,高文采已经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主子,事情已经办妥了。”

此刻,高文采察觉到气氛明显有一些不对劲,到处弥漫着紧张之感,洛养性的神情更是有一些不自然,交出金牌令箭之后,就默不作声的站到了一旁。

尤其是感受到长官扫过自己的摄人目光,高文采的心里就是一紧,愈发的忐忑,同时有一些发蒙与疑惑,自己有干错什么事情了吗?

贾亦韬接过金牌令箭之后,并未理会高文采,而是侧头看向旁边的洛养性,淡淡地说道:“你也看到了,去将这位意外来客请上来吧,朕要见一见这位青年才俊。”

“是,皇上!”

贾亦韬再次转身看向窗外,洛养性离去之后,他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关于黄宗羲的一些内容,历史上记载的资料,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亦有“中国启蒙思想之父”的美誉,可谓是惊才艳艳,精通天文、地理、算学,还是一名教育家。

心中一动,在这一瞬间,贾亦韬不禁有了一个决定,皇家报社很快就可以开业,黄宗羲是一个不错的主编人选,兼报社的社长一职。

很快,洛养性将黄宗羲领了进来,贾亦韬并未直奔主题,而是转而问道:“你是怎么发现朕的身份的?”

此言一出,包厢里的人顿时露出了惊容,高文采的脸上更是流露出一丝明悟之色,多了一份惭愧与自责之意,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进来之时,气氛为何那样的冷清、紧张。

“学生见过皇上!”

黄宗羲先是行了一个跪拜之礼过后,缓缓站起身的同时,这才答道:“启禀皇上,学生只是觉得高将军来得蹊跷,也太及时了,皇上的口谕极有针对性,若皇上不在附近,绝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旨意。”

说到这里,黄宗羲的话语一顿,面有犹豫之色,最终还是说道:“而且,如果学生所料没错的话,一旦主审官反应过来,围观的文人冷静下来,想必他们也会猜到,审判逆党之时,皇上你一定在围观,始终在观看着审讯的过程,就在附近。”

一语惊醒梦中人,贾亦韬顿时露出恍然之色,明白的轻轻点头,没有继续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开始直奔主题,郑重的说道:“黄宗羲,朕有心想要委你重任,交给你一项重要任务......”

贾亦韬的话还未讲完,黄宗羲兴奋的难以自抑,就要跪谢接旨,以为自己一步登天,不用参加科考,就可以入朝当官,却被前者给阻止了,更是被接下的言语打回了现实。

“先不要高兴得太早,黄宗羲,朕先讲明一点,朕说得委以重任,并不是入仕当官,而是其他的任务,至于具体是什么事情,以后再告诉你,现在你只需要告诉我,愿不愿意替朕办事儿?”

不是入仕当官,也就意味着不能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即便心有抵触之感,十分的不愿意,但是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他黄宗羲有拒绝的余地吗?

“谢主隆恩,学生愿意!”

就在这时,一名乔装打扮的锦衣卫走了起来,边走边说道:“启禀皇上,消息已经打听清楚了,还有半个时辰,皇家拍卖行就开始营业了,举行首次拍卖,座位也已经订好了。”

贾亦韬转过头来,看着进来的锦衣卫,露出满意之色,轻轻一点头,询问道:“是大厅的位置吗?”

“嗯,是的,皇上,正是大厅的位置,那里虽然不能将行拍卖时的全部情景尽收眼底,但也能看到十之七八,还不引人注意。”

锦衣卫回答完之后,贾亦韬看向一旁愣愣发呆的黄宗羲,淡淡一笑,朗声说道:“走吧,朕带你去看一看皇家拍卖行,见一见京城有名的权贵,风流人物。”

不等黄宗羲回应,贾亦韬已经走了出去,当先而行,其他人连忙跟了上去,黄宗羲随即清醒了过来,连忙也跟了上去,路过高文采的身旁之时,报以歉意之色。

然而,高文采却是撇过头去,没有理会。

与此同时,皇城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办事房,使劲地盖上一方大印之后,张彝宪有一些发呆的看着用黄娟书写的圣旨,嘴里喃喃自语道:“徐显纯不是已经交到刑部审讯了吗?结果还没有出来,皇上怎么就先褫夺徐显纯的皇亲国戚之籍呢?真是怪哉...令人费解...”

张彝宪的声音很轻,旁边的锦衣卫只能听到一阵模糊的话语,看到这位司礼监头号人物,深受皇上信任的掌印太监张彝宪在发愣,迟疑地同时,眉宇间弥漫着丝丝忌惮之意,最终还是小声地提醒道:“公公,时间不早了,咱们是不是该去刑部,传达圣旨了?末将还要复命呢。”

张彝宪当即就反应了过来,神情有一些不自然,吭吭哧哧的回道:“好好,咱们现在就去,天色确实不早了。”

随着皇家拍卖行的营业,晚上举行首次拍卖,京城内早已是风起云涌,暗流涌动起来,引得权贵们竞相追捧,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轰动效果,不仅是巩永固的前期宣传造势,也不只是因为顶着皇家店铺这样的名头,而是因为,即将拍卖的珍奇古玩、名人字画这等名贵物品的新引力。

即便是没有明说,但通过种种渠道,以及诸多的小道消息,京城的权贵们已经知道,这些拍卖品几乎全都是魏忠贤收刮而来的宝贝,不仅价值连城,还极具有欣赏属性,艺术价值。

不管是京城的达官显贵,亦或是富商巨贾,当他们的权势和财富达到一定程度之时,就会更加的倾向于附庸风雅,珍藏名人字画。

因此,对于这样既有价值、又能彰显身份的宝贝,怎么可能轻易错过呢?

还有那些显贵子弟,以及在京的书生,如此富贵云集的场面,绝对是结交各界名流的最佳场合,如此盛世活动,他们怎么可能不凑凑热闹?

即便是无力于参加拍卖会,购买其中的一些物品,见见世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国丈府,书房之中,在婢女的服侍之下,周奎正在换着衣服,神情道不尽的喜悦,说不完的高兴,儿子周绎就站在一旁,满脸的谄媚之色,讨好般的不解道:“父亲,儿子实在想不明白,你既然那么喜欢魏忠贤留下的那些珍奇古玩,何不私下与驸马巩永固沟通一下,以低价购买?”

周奎依旧是喜滋滋的,并未予以回应,而周绎继续试探道:“父亲,以咱们家的地位,皇后的娘家,皇亲国戚的身份,你老乃是当朝国丈,只要言语一声,亮巩永固也不敢不给几分薄面,咱们何必花那么高的价钱购买呢?”

换好了衣服之后,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边向外走得同时,有一些无奈地回应道:“绎儿,你以为为父不想这么做啊?可是,皇宫里传出来消息,此次拍卖魏忠贤的那些珍奇古玩和名人字画,乃是皇上筹措军饷之策,怎么可能私下交易?”

“难道,父亲,事情就这么算了,浪费那么多的白花花银子?”

这个时候,周奎停了一下,回望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周绎,神秘的为之一笑,抛下一句话之后,转身就继续向前走。

“嘿嘿...当然不能就那么算了,为父自有主意......”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驿站第二十九章 国之大不幸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当然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二百三十九章 货币战争(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个开场白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四十章 贾亦韬的要求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环敌第四百零六章 杀猴儆猴第六百四十四章 联系之处第二百九十四章 忧心忡忡的徐光启第四十三章 立军威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五)第三百二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第六百零一章 灾难财第五百零五章 人为刀俎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统治的短板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二百六十二章 终于来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衅皇权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时机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调查幕后黑手第三百零三章 孙元化的好意第四百零五章 东南沿海商道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烟”非彼“烟”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驿站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贞营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书第七十一章 燧发枪和望远镜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六百四十四章 联系之处第一百八十七章 弃翰林院,转投皇家军事学院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亏为盈第二章 决定(求收藏求推荐)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赏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难题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万事开头难第二百三十九章 货币战争(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柜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烟”非彼“烟”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第九十四章 张扬而强势的郑芝龙第二百六十章 没有那么简单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压第六百二十章 国情不同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种手段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恶魔第二百八十五章 难言之隐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发达的火器第二百零零章 没有后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六百二十一章 抵触与亲近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九十八章 刹那的共识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愈天花的药方第三百零一章 胜者王侯,败者寇第五百六十二章 圣谕第四百二十五章 争吵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张书堂第三百三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七十二章 西南风起第二十九章 国之大不幸第三十九章 稳定辽东之策第三百零七章 豪气冲天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四十九章 “将军的摇篮”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条件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气魄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军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时机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来第七十二章 西南风起第五十七章 孙承宗的大局观第八十五章 反应不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钱的问题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八)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六甲海峡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优势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