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

辽东,沈阳城....

汗庭里,正上方的位置,皇太极与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并肩而坐,面朝南方,看着对面的诸多将领。

Wωω_тTkan_℃O 此刻,汗庭里的气氛是那么的凝重,近乎于压抑,身为后金的大汗,皇太极的神色更是难看不已,隐隐透着愤怒之意,正在倾听着萨哈璘的汇报。

“禀报大汗,三位贝勒爷,由于袁崇焕和满桂陈兵于林丹汗的左右两翼,并在南北两个方向布置了一个地雷极为密集的雷区,咱们的人根本无法与林丹汗取得联系,后者更无法摆脱明军的压制......”

然而,随着萨哈璘的汇报,尽管气氛越来越凝重,但又透着几分诡异之感,堂堂的后金大汗,一国之主,却与他人并坐于汗庭之中,共理朝政,总是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犹如傀儡一般。

就在这个时候,萨哈璘刚一汇报完,莽古尔泰冷冷一笑,瞥了皇太极一眼,不等皇太极作出回应,面带不满之色,抢先说道:“哼~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哪还顾得了林丹汗那个杂碎那里,谋划什么李代桃僵之计?”

“如今之时,毛蛮子已经打到了合兰城卫附近,在建州如入无人之境,肆意残杀我族百姓,若是再不能予以有效阻击,将其拦下来,并将其全部斩杀,恐怕父汗辛苦建立的基业,将会毁于一旦。”

“而且,金州、复州那边传来消息,辽东以东的区域,大半已经落入袁可立的手中,不日就会占领盖州,兵临海州,直逼辽阳。”

“既然明军已经察觉到了咱们的意图,想要林丹汗当替罪羊,让察哈尔部与大明内讧,瓦解同盟关系,大明并做出了相应的准备,防患于未然,现在这个时候,计划已经不可行,咱们应该是好好考虑一下,如何保住剩下的辽东之地?如何斩杀进犯建州的毛蛮子?”

莽古尔泰的话音刚落,阿敏紧接着开口了,帮腔的意味十分明显。

“是啊,三贝勒说得不错,既然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前的计划已经无法再推行下去,那么,咱们就应该好好想想,如何保住咱们在辽东的剩余地盘,而不是还在幻想着,让林丹汗能够成为咱们的替罪羊。”

“一旦再失去辽阳、沈阳和铁岭这些地方,若是全被明军占领,即便能够平安的撤回建州,保存实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要时刻面临明军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进犯建州。”

“既然如此,还不如尽可能地保住辽阳、沈阳和铁岭这些地方,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从而避免建州背腹受敌,咱们也可以全心地收拾毛蛮子。”

作为皇太极的支持者,同为三大贝勒,代善终于按耐不住了,看不惯两人的这副嘴脸,一副逼宫的架势。

“二贝勒,三贝勒,虽然这样说,但你们也要明白,今时今日的后金,不比从前,实力大损,结盟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少,不管是兵力方面,还是粮草补给,根本支撑不起同时两线作战。”

“若是退守建州,放弃辽东这些地方,就能够收缩防线,腾出更多的兵力,趁着明军巩固既得利益,加固城防,在这个空档,咱们就可以全力收拾掉毛蛮子,斩去明军一只臂膀,稳住咱们的大本营。”

“汉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不错,舍得舍得,唯有舍弃,才能够得到。若是贪多,又不具备那个实力,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处境愈发的艰难,恐怕最后连建州也守不住,到时候,可就真的愧对咱们的父汗了。”

......

渐渐地,紧张的气氛中透着的那种诡异之感,越来越明显,更确切的来说,现在形成了两股派别,相持不下,分别是以皇太极、代善和莽古尔泰、阿敏为代表的两方势力。

所有人都明白,为何会形成现在这种局面?

想当初,努尔哈赤时期的时候,四人并列为四大贝勒,极尽权势,都具有问鼎汗位的资格,尤其是身为大贝勒的代善,相对而言,更有可能成为后金的大汗。

然而,结果却是,实力最为薄弱的四贝勒,皇太极当上了后金的大汗。

同时,为了平衡各方,稳定局面,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皇太极,也就是当今的大汗,提出了四大贝勒共同主持朝政,俱南而坐,三大贝勒虽不是大汗,却与皇太极这个大汗平起平坐。

“好了,三位哥哥,不要相争了,现在正是后金的危急关头,关乎到日后的生死存亡,还是戮力而为,一致对外的好。”

皇太极当起了和事老,说话之时,神情是那么的情恳意切,根本就不像一个大汗,更像是一个苦口婆心的弟弟,在苦苦哀求,转了转头,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

这个时候,看到三人都停了下来,暂停了争执,不等他们作出回应,皇太极将目光投向了右侧为首的范文程身上,询问道:“范先生,以你之见,如今的后金,该做如何选择?毕竟,三位贝勒所言都在理。”

很显然,皇太极的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就堵住了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嘴,两人只能异口同声地纷纷称是,也将目光投向了范文程的身上。

“大汗,既然如此,三位贝勒相持不下,不如这样好了,二贝勒和三贝勒驻守于辽东,负责全权事宜,大汗你返回建州,和大贝勒一起围剿毛文龙。”

“毕竟,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毛文龙已经打到了合兰城卫,要是再任由其深入建州,只会使得建州变得人心惶惶,原本统一的女真族,再次变得不稳定起来,一些女真族部落的首领将会动起其他的心思,稳住建州的局面,才是目前最为紧要之务。”

这个时候,皇太极微微蹙起了眉头,隐隐有一些不满。

范文程的这番言辞,看似是在和稀泥,但更像是为莽古尔泰和阿敏说话,尤其是听到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大喝之声,皇太极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心里愈发的不是味儿。

“范先生说得不错,本贝勒同意这个方法!”

“我也同意!”

c

第四百七十章 岛上局势第六百零六章 大难题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三百三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四)第十八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试点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讨好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论潞王府?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满天飞(下)(五更)第一百五十章 壮观的早朝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卫所制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钱庄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题第二百八十五章 难言之隐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两京制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祸患第四百四十三章 纽带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种手段第一百八十章 浓郁的尚武气息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无绝对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五百八十六章 试验区第四十六章 优先原则第三章 免除三饷(求收藏求推荐)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机第五百二十八章 险恶用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对立面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余地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七)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钱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六甲海峡第五百零零章 磨炼心性第五十九章 杨景辰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传统的作战方式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胁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动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对劲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五)第四百零八章 诸多因由第四百九十四章 帅才?枭雄?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训没有那么大的约束力第六百二十七章 罂粟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冲突第十三章 微服出宫第九十八章 刹那的共识第一百零九章 事无绝对第五百五十二章 争执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愤怒的诸将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绑票打劫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三)第三十一章 势大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锐的洞察力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杀人第八十九章 很严重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冲突第五百六十四章 吏制改革第二百三十二章 热门话题第四百七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三百零五章 最为紧张的霍维华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无绝对第六百二十一章 抵触与亲近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构图第二百八十一章 诸多弊病第一百二十八章 储藏之处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荐)第四百零八章 诸多因由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统治的短板第三百零五章 最为紧张的霍维华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购买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九)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户幕府第十六章 社长的人选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第六十一章 敞开心扉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八章 圣意难测(求收藏求推荐)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二百六十九章 军中全面推行宝钞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两京制第四十章 贾亦韬的要求第四十五章 带头作用第二十二章 另一个重要任务第五百五十七章 矿监税使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六十章 没有那么简单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卖个人情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八)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