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反间(上)

夕阳把最后的余晖照射在江面上,反射出万道金光。

船只犁过江面,留下道道涟漪,那是明军船队得胜而返。

战场上,还有船只的残骸浮在江面上在燃烧,江道上空弥漫着青烟。

数十艘小船在江面上划动着,在搜救落水的士兵。

清兵水师仓皇逃走,把战场留给了明军,包括无数落水的绿营士兵。对这些人,原本最好的处置就是不闻不问,任他们丧生在鱼鳖口腹里。

然而平南侯仁慈,下令由水营副将吴平负责,尽量救援这些绿营兵。于是吴平只得派出数十艘小船,进行救援工作。

一场水战击败了清军水师,击沉烧毁缴获了战船二百余艘,清军的水师基本被打残,长江江道彻底控制在明军手中。

有长江在手,基本上就保证了立于不败之地,清军攻伐南京无法经由江道,绕道江西陆路进攻又会被切断退路,所以经此一战,南京已经彻底转危而安。

然而江战虽胜,想击败乃至歼灭八旗兵却非常之难。由于不擅长水战,阿济格派出的都是刚投降不久的绿营,虽然损失了两三万人,却对八旗兵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想彻底击败八旗兵,就要攻打他们的军营,以平南军的军力来说,这非常难。

好在时间站在明军一边,对明军来说,有南京为后方,有源源不断的后援。而清军远途作战,根本没有什么后勤补给,完全靠着就地抢掠,二十多万大军,每天都要派出数万人出去到处打粮。而对八旗兵来说,根本耐不住炎热的天气,就现在才五月,很多八旗兵已经热的不愿披甲,若是到了六七月的暑期,光是天气就能帮助明军杀败清军。

想明白这些之后,整个明军营地喜气洋洋,一派胜利在望的景象。

可是对于陈越来说,时间却是非常难熬,父亲陈江河重伤昏迷,现在完全靠着人参吊命,而自己却不能守在榻前侍候,这让陈越每日心如刀绞一般。

可即便这样,他还得强撑着处理军务,苦思着击败清军的办法。

是的,陈越不愿等到什么暑期,更不愿靠着时间击败敌人,他要尽快打败清军,最好全歼这伙八旗强盗,为父亲报仇。

为此,陈越忍受着对绿营兵这些二鞑子的厌恶,命令吴平派出船队去救援他们。

“侯爷,共俘虏了绿营兵五千余人,都关押在营地中,末将请问对这些人该怎么处理?”

夜幕降临,吴平回到中军帐中交令,随便问道。

“把将领和士兵分隔起来关押,先送些饭食给他们吃吧。”陈越随口吩咐道。

“啊!”吴平张大了嘴巴,不杀也就算了,还给他们饭吃,难道侯爷想收编这些兵痞不成?

在芜湖城北,城门和江岸之间一大片空地上,乱七八糟的坐着数千被俘的绿营兵,人人卸了盔甲,仅穿着单衣,武器也都被明军搜缴过去。

数千人席地而坐,周围有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卒恶狠狠的监视着他们,不远处城头,更有无数的火炮火铳对着这里。

这种阵势下,所有绿营兵都胆战心惊,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过了一会儿,数百名明军挑着担子走了过来,冷冷的吆喝着让他们吃饭。

黑乎乎的野菜搀米饭做成的饭团,清澈的江水,这就是绿营俘虏的晚饭。

饭食一般,可身为俘虏又哪里有资格挑剔,没有被杀还有饭吃,这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

吃着饭团,很多绿营兵心里安定了下来,看来明军并没有打算杀掉自己,平南军也不像传说中那么残忍。

“可能是想收编咱们吧?”有绿营兵悄悄道。

“在哪里都是当兵吃粮,只要能吃饱饭当清兵当明军有什么区别?”另一个绿营兵恶狠狠的啃着饭团,满不在乎的说道。

“也是,咱们只是小兵,跟着谁干不是一样?”其他绿营兵也都安定了下来。

普通的绿营兵当兵就是为了吃粮,根本没有什么家国概念,明清对他们没有多少区别,所以也就随遇而安了。

可是对张应祥、常登这样的绿营总兵来说,现在却食不下咽。

因为他们知道,明军也许会放过那些普通的绿营兵,可是他们这些将领就没那么容易过关。

吃着大明的饷当着大明的官,却投降了清军,大明朝廷不会轻易饶过他们。

“你说平南侯是不是想让咱们兄弟为他卖命?”张应祥再一次的问常登道。

“我哪里知道,也许让咱们吃饱喝足杀了祭旗!”常登垂头丧气道。

食不下咽的啃了半个饭团,便有一队明军士兵走了过来,不由分说的押着二人以及五六个被俘的副将参将就走。

原来真的是最后一餐!张应祥和常登等人顿时脸色发白。

被一行明军押着,在普通绿营兵惊骇的目光中,向着江边而去,然后被押入了一个巨大的营帐,被喝令跪在地上。

张应祥和常登跪在了地上,四周都是全副武装的锐士,他们骇的根本不敢抬头,只能用眼睛的余光打量着大帐。

看规模看摆设应该是明军统帅的大帐,难道是明军统帅平南侯要见自己等人?

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听着帐内的动静。

“侯爷,扬州钱主事派人来报,洪水已经退去,扬州城外露出了旷野。淮安知府徐大人正征调民夫,重新修筑洪泽湖大堤,堵住破损的缺口。

淮扬巡抚卫胤文卫大人则和扬州知府马大人一起,负责战后灾民救治。

据扬州府所报,因洪水影响,扬州府方圆百里之地颗粒无收,百万百姓嗷嗷待哺,扬州府根本拿不出救灾的钱粮,向朝廷求援的同时,也请求总督府拨付银两用于救灾。”

一个声音在禀告着,好像是说的扬州的事情。张应祥和常登等人顿时耳朵竖了起来。

“告诉扬州府,四海商行和盐行本侯都交给了朝廷,让他们有事情找朝廷去,要钱粮,本侯上哪里给他们弄去!”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语气中颇为不耐。

第337章 刘泽清之死第二十八章 生意来了!第863章 抵达金州第437章 俺们是大明锦衣卫(4000字大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场好戏第十五章 家丁第910章 撤退第827章 明军攻城第414章 覆手为雨第八十五章 编制成伍第八十五章 编制成伍第263章 撤退第613章 返航第三十七章 走门路第797章 江西见闻录(3,4)第845章 粮饷危机第506章 郑森在嫉妒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770章 入城第64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851章 战正酣第917章 凄凉第598章 这个荷兰人太讨厌了第483章 定计第852章 绝境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兴公主第263章 撤退第十二章 喜气洋洋陈江河第393章 朝廷的动静第339章 拨乱反正看吾辈第395章 恐慌第二十八章 生意来了!第234章 自缢(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车阵显威第634章 荷兰人投降第385章 陈越的条件第921章 事急从权,何罪之有第451章 顾君恩献策第872章 清廷失去了信心第558章 陛下圣明第一百四十七章 这下可解决了难题第463章 缺口激战第456章 撤退开个单章,说一下吧第一百五十四章 阴谋第441章 刘能的计策第866章 兵至觉华岛第230章 金蝉脱壳第653章 陈越的要求第999章 步步紧逼第883章 大战将起第372章 初到扬州第212章 天津巡抚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复房山第787章 消除郑家之隐患第957章 左懋第驾临福州第650章 崇祯病入膏肓第841章 洪承畴被俘第948章 合围(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城门难进第861章 李彦直请令第一百八十二章 幕后黑手第六十五章 激战(下)第961章 郑芝龙之死第772章 闯宫第285章 绝望的史可法第492章 石桥激战第1021章 阳光无限好,总统日迟迟第855章 大破清军为时不远第1018章 君臣交心第521章 百炮轰鸣显神威第474章 该来的总归会来第一百六十一章 满朝汹汹讨陈越第292章 船队南行第880章 激战第五十一章 疯狂的训练第624章 矮墙第926章 宁远城外的战斗第207章 范家的反击第1024章 牧斋公的选择第702章 拥立哪位藩王?第574章 水师学堂第546章 卖地筹饷第395章 恐慌第697章 武昌战局第729章 背叛第721章 刘能归来第718章 郝郑两军起内讧第477章 枭雄末日第423章 无题第666章 覆灭第523章 反间(下)第298章 孤注一掷第231章 血战棋盘街第四十六章 收了两个手下第650章 崇祯病入膏肓第391章 反击(加更求订阅)第463章 缺口激战第714章 白龙鱼服入鄱阳第928章 冒雨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