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秋后算账

巡按,代天子出巡,专门负责监察,权力极大。其职凡吏政、刑名、治安、档案、学校、水利、农桑、风俗无所不察,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故官职虽七品,四品知府在其面前也战战兢兢,能和一省巡抚分庭抗礼。

方名夏身为浙江巡抚,遇到陈越这种守孝期间却有美人相伴之举,自然有察问的权利。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虽然权责极大,论身份在陈越面前根本不够看,也没有胆量找上门去问罪,只能写下奏疏进行弹劾。

守孝期间眠花宿柳,这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大明以孝治国,一个人若是被扣上不孝的名声,他的前途也就黯淡无光。

方名夏不知道自己的弹劾能给陈越多大的杀伤力,熊熊燃烧的怒火也使得他顾不得多想。

奏疏从杭州发出到达南京,朝廷审阅之后再把处理结果送回杭州,一来一往最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这几天来,方名夏什么事都没有做,没有下各县察看,而是死死的盯着玉皇山。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数天之后,陈越突然乘船离开了玉皇山去了舟山,只把寇白门留在了那里。算过之后,方名夏才知道,原来陈越已经在墓前守够了二十七天,按理来说是可以随处走动走动。

眼下只有寇白门主仆二人住在江边的草庐,每天上午寇白门会准时去给陈江河上香,每天也都会有琵琶声从草庐里飞出,在江边飘荡。

方名夏带着两个随从站在船头,看着北岸的玉皇山,听着悠扬的琵琶声,仿佛寇白门清丽无双的面容再次出现在眼前。他很想命令船只靠上北岸码头,然后去看她一眼,最后的理智却让他没有动弹。

若是私会寇白门的事情传扬出去,会使得他弹劾陈越的奏疏威力大减,朝臣们会以为他是因为私情而弹劾陈越。

玉皇山上一处隐秘的林子里,数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江中的渡船,当看到渡船掉头离开时,陈岩恨恨捶了一下拳头,喟叹一声。只要姓方的敢上码头去见寇白门,会打的他连他妈都认不得他,使得他在杭州官场声名扫地,根本无颜再呆在杭州。

......

南京紫禁城

崇祯一如既往的勤奋批阅着奏疏,韩赞周小心的侍立一旁为他端茶磨墨,同时小心观察着崇祯的神色。

崇祯的精神比往昔好了许多,最起码比满鞑大军兵临城下时强了无数倍。

大明已经彻底的转危为安,在督师路振飞的指挥下,二十万明军渡过长江开始北伐,已经收复了荆州襄阳,把领土扩展到了淮河一线。

眼看着满鞑连番失败,中原一带心向大明的百姓纷纷举事响应,更使得满鞑疲于应付,现如今满鞑残军已经退缩到了河北。

前方接连传来喜讯,都是收复城池的好消息,这让崇祯每日精神都处在振奋之中,恢复旧土把满鞑赶出关外仿佛就在眼前。

虽然有闯贼余孽数万人盘踞在夔州夷陵一带,虽然还有献贼正在四川攻城掠地,不过在崇祯看来,那都只是疥癣之疾,早晚可平。

优先看完前线送来的奏报,剩下的就是各省地方送来的奏疏。看了这么久的奏疏崇祯神色有些疲惫,不过他还是决定再多看几本然后再休息,随意又取过一本来,是浙江巡按方名夏的奏疏,不由得精神一振。

因为陈越就在杭州守孝,这使得崇祯对来自浙江的消息十分关注。虽然前线战事节节胜利,可崇祯知道一旦遇到硬仗大战,还需要陈越这员虎将出马。

打开奏疏看着,崇祯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方名夏弹劾陈越共两条罪名,一是守孝期间眠花宿柳大不孝,二是开设水师学堂、许诺官职、逾越人臣本分、有不轨之心。

对方名夏罗列的第二条罪名,崇祯并不在意,以他对陈越的了解,若是肯老老实实守孝不折腾那就是怪事。设立水师学堂也算不了什么,也算是为大明培养些人才值得鼓励,至于陈越许诺的官职,七品武官的职位在崇祯眼里连个芝麻都不算。

真正让崇祯在意的是第二条罪名,守孝期间美人相伴,大不孝!

不孝只是其一,最让崇祯生气的是,他明明已经许诺等守孝之后会把坤兴公主嫁给陈越,陈越现在竟然搞出这样的事情,这让天家脸面何存?

“混蛋!”崇祯咬着牙,终于骂将出来。

崇祯手哆嗦着,很想写下圣旨命人把陈越拿到南京查问,却知道若是这样的话必然会使得君臣关系破裂,更会使得功臣寒心,须知在前线还有无数陈越的老部下在为大明厮杀征战。

“拟旨,把奏疏转给陈越,命他上书自辩!”崇祯咬着牙,从牙缝里迸出话来。

“是,陛下!”韩赞周恭声答应,快步跪在矮几前开始书写圣旨。

然而还未等陈越的自辩奏疏上来,有浙江巡抚王寅的奏疏送到,除了奏报浙江发生的一些事外,专门提了一件趣事,说有民女听闻忠国公为国捐躯葬在杭州之后,感动之下不远千里往杭州为其上坟祭奠,现在杭州城外已经出现了折子戏,讲的就是该女的义举,让杭州人津津乐道,当然折子戏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才子佳人,义女和忠国公之子之间恩怨瓜葛。

看过王寅的奏疏之后,崇祯不由得愕然,没想到事情竟然出现如此之转变。虽然半点也不信王寅奏疏中折子戏里面的剧情,他敢肯定这又是陈越搞出来的东西,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往好的方向发展,起码陈越的名声已经无碍,不孝的罪名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可是崇祯还是十分的不爽,朕的女儿还未过门,你就和其他女子拉拉扯扯,真不是个东西。

于是,崇祯亲笔写下圣旨,在圣旨中狠狠骂了陈越一顿,勒令他谨言慎行,收敛行为,若是再做出荒唐的事情传到朕的耳里,必然会和他算账!

第930章 攻克山海关第一百四十五章 席卷西山的风暴第232章 冲阵第892章 大破铁甲兵,吴三桂阵前反正第220章 势如破竹第523章 反间(下)第989章 出兵难第324章 勇于任事阮大铖第371章 朱国弼的礼物第474章 该来的总归会来第355章 号脉第714章 白龙鱼服入鄱阳第991章 是谁给你的胆量敢这么对我说话(两章合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席卷西山的风暴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314章 钱枫林议设幕府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396章 抢劫第一百三十章 七品兵备道(第四更)第1008章 大明帝国临时大总统第八十章 兵发西山镇第571章 必须得赚钱了第219章 大沽口第469章 扬州城已经做好了准备第275章 希望在,梦就在第二十章 建房第571章 必须得赚钱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磐石第556章 指点江山第745章 陈越要回京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一百五十四章 阴谋第891章 重甲步兵第252章 袭营第993章 不欲赶尽杀绝第一百五十八章第350章 巨大的缴获第928章 冒雨撤退第788章 可怜的小公主第362章 幺蛾子第724章 决战的时刻到了第498章 水攻之议(1)第1019章 谁嫁给谁?第二十四章 大明第一只蜂窝煤球的诞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溅第756章 唇枪舌剑(第三更)第456章 撤退第823章 熟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赏(第三更,为舵主修炼飞鱼的心酸加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对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940章 爵位大派送第871章 会不会有援军?第八十五章 编制成伍第617章 鸡笼之战第217章 冯元飏的嘱咐第215章 再闻坤兴公主的消息第266章 海上第599章 李国助的建议第987章 崇祯心里有些爽第519章 唯一亲人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传统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533章 断了满鞑后路第437章 俺们是大明锦衣卫(4000字大章)第483章 定计第611章 风将起第754章 谈判(第一更)第456章 撤退第948章 合围(第三更)第734章 阴狠第717章 战正酣强推感言第423章 无题第八十章 兵发西山镇第570章 谈判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圣谕第201章 万事俱备(第三更,求订阅)第749章 清君侧、安社稷(加更)第282章 马士英的决断第402章 粮船第288章 军中琐事第十四章 少年吴平第821章 围城第750章 齐国公反了第218章 竹杠敲不成第925章 这一仗不得不打第一百一十八章,何禄归明(第三更)第563章 安葬第294章 序幕第455章 分化第732章 捷报传南京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946章 安排(加更)第864章 围攻复州第655章 我有公主已长成第702章 拥立哪位藩王?第239章 坤兴哭了第216章 天津卫第770章 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