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九州风云_第255章:跋扈的太监



崇祯五年十二月初一,孔有德奉命来到马尼拉,见到了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劳恩则(Lorenzo de Olaza),递交了朱万化的信件和顺便带来的那个西班牙小老头的信件。

待总督劳恩则看完信抬起头来,刚要说话,孔有德先说话了,他说:“我代表大明帝国,为十一月二十二日西班牙舰队侵略、偷袭我交口行省金瓯地区的侵略行径,向西班牙王国提出抗议!希望此类事件今后不要再次发生。”

待翻译把这句话翻译完毕之后,总督劳恩则看到大明的外交使节都如此的正义凛然之态,有点震惊,知道大明不好惹,但是在马尼拉也常见生理人(中国人),态度都是和蔼可亲很少有这么强横的。原本准备斥责几句,现在看来还不是逞口舌之强的时候,只好用外交辞令说,船队偷袭大明的事情还需要调查,大明的要求过于无理,但是他还会呈报国王,请大明等候西班牙国王的答复。

只要信送到了,就算完成任务,谈判还早那。孔有德拱手,昂首阔步的走出了总督府。信的内容他当然知道,否则如何当这个信使啊?办这么提气的事还是头一遭,他心里那份得意美得很,也很佩服朱家父子,觉得自己没有跟错人。

谢鹏举上报的情况里不光是海上战斗和缴获,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有关郑芝龙的一些不妥当的做法。如何化解,朱万化还在考虑之中。但是有一条他认为应该立即提醒郑芝龙,那就是金瓯的政治地位。郑家到达金瓯已经快一年了,局面稳定了,地盘也扩大了很多,按说他早就应该上奏疏给朝廷,明确金瓯的地位。当初朱万化给他的参考意见就是建立南交口省,或者是交口省的一个府。但是这两条郑芝龙都没有办,他一方面打着官军的旗号扩张,一方面又迟迟的不明确金瓯的地位。这个做法就暴露了郑芝龙的野心,他有搞独立王国的意思,所以现在应该及时的提醒他。

朱万化当初安排郑芝龙到金瓯,也是考虑到这一点的。朱万化的观点倒是不在乎海外的土地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本土不丢就可以了。金瓯作为大明的一个省,对于郑家约束就会多一点,但是这个省恐怕也是独立王国。脱离大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归根结底有一条,就是不能做大,不能成为与大明抗衡的一方势力。所以,郑家的扩张要有一个限度,超过了就要分割他,把它分成小块。

现在提醒他应该作为大明的一个省或者一个府存在,就是对他的限制。为了增加限制的力度,朱万化提出金兰湾作为南交口的一部分共同组建一个行政单位,上奏朝廷,郑家、朱家上疏均可,两家商议着办。因此,朱万化写了一封亲笔信,委托南海舰队转交郑芝龙。

这实际上也等于给郑芝龙一个压力,你不上疏,我朱家就上疏,你最好争取主动。

这里顺便说一句,“奏折”“折子”是清朝的词汇,大明朝叫上疏、奏疏,历史再往前推,叫做上表、表奏、表章,所以明朝的官员说上表还凑合,说奏折就穿帮了,说报告更加大大的穿帮。

......

就在朱家兄弟算计着如何宰洋肥牛、养蚜虫的时候,十二月初五,远在北方的宁远城出了麻烦。电报打到济南大都督府,朱大典倒是有一些处置意见,但是,他的处置意见比较激烈,他怕误了事,又用电报征求朱万化的意见。

宁远出了什么事,惊动了朱家父子呢?惹事者何人?

惹事者乃高起濳也,就是御马监掌印太监高起濳。

太监的机构也很复杂,有很多部门,最有权的一个是司礼监,一个是御马监。司礼监是管理皇帝文案的,皇帝的玉玺就在司礼监的手里,司礼监还有代批奏章的权利,行话叫做“批红”,现在的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曹化淳,在崇祯一朝的太监之中曹化淳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好人。

御马监可不是养马的,他是管兵符将印的,是与兵部是对应的内廷官署,就是皇上亲自掌握的国防部。所以高起濳并非等闲之辈,历史上他在宁远监军有七八年之久,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在崇祯十二年时拜高起濳为义父。

历史上高起濳今年应该在山东剿灭孔有德的叛乱,之后便

任监军到了关宁前线。现在的历史变化了,孔有德的叛乱没有发生,关宁前线吃紧,他就提前到了关宁边关,职务当然是监军了,和朱万化是国防军的监军意思差不多。

历史上高起濳的劣迹很多,都是发生在崇祯六年之后,现在是五年,所以还没有发生。

具体的历史事实就不说了,归结几个字给予总结:号称知兵(懂军事),临敌怯战,割死人首级冒功。设奸计害死了卢象升,后降清。细微末节的还很多,从略。

高起潜的驻地在山海关,作为监军他初来咋到按说应该找机会见一见主要的部将,起码总兵、参将一级的应该见一见面,巡视一下防地。

在山海关一带尚可,锦州、大小凌河他是绝对不敢去的,虽然清国的军队已经撤了,也立宪了,言和了,没有了战争的危险。但是,祖大寿是何人?朝廷都奈何不得。祖大寿宣布辽东拥护基本法,执行宪政,朝廷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深管。高起濳说是监军,但是说到底不过是个太监、宦官,在听话的将领面前可以趾高气扬,面对不怎么听话的祖大寿,他可是没有底气,搞不好祖大寿能要了他的命!

宁远城是不是可以去呢?高起濳考虑一下觉得还可以去。宁远是祖大寿的老家,祖家的家眷亲属都在宁远,但是祖大寿本人常驻锦州、大凌河,宁远也是祖大寿的势力范围,当地的驻军是祖大寿的部将张弘谟,据说张弘谟待人和善,脾气好。

十二月初五,高起濳带着一队亲兵就来到了宁远城,名曰视察军务。

祖大寿是一个不听招呼的人,高起濳名义上是他的上司,以高起濳的脾气秉性,定然容不得祖大寿,此来是否有拉拢张弘谟,或者是寻找机会占据宁远,挤压祖大寿的势力和地盘呢?总之来者不善。

开始时高起濳还是加着小心的,见了张弘谟并没有颐指气使的态度,又是检查账册又是巡视军营,很像视察部队的样子。

在宁远城中高起濳看到了一个高高的木塔,觉得有些奇怪,就带人走了过去。

这里就是国防军设立的有线电报联络处。国防军广泛的使用着光通信,光通信有其便捷的优势,外出行动的部队,在很大的范围之内,只要带着一盏通信灯,就可以随时保持联系。因此,作为通信联络的枢纽,自然要建一个高高的木塔,来作为光通信的中心。高起濳完全不懂得这些通信知识,当然是看着奇怪了。

陪同的张弘谟赶紧解释,这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建立的联络地点,京城的电报预计明年正月开通,到那时,这个联络处就可以随时保持与京城的联系了。高起濳听了更是晕乎,完全摸不着头脑。

于是就入内查看,一到大门,就看到了岗哨士兵完全不同的军服和枪械。站岗的士兵手持的是新式火铳,本来国防军是不使用这种火铳的,为了与大明官军的接触中平淡一些,不过分张扬,所以部队中都有一些新式火铳,像这种岗哨就派上了用场。

作为大明的上层人物,高起濳还是知道国防军的,也知道他们很强悍,亲眼目睹国防军士兵,这还是头一遭,因此也是看着新鲜。因为不是上战场,岗哨穿的是绿色军服,不是花皮。国防军的礼节规矩是:国防军内部全部是举手礼或者持枪礼。对外,要按大明的规矩行跪拜礼。

张弘谟是本地的长官,他们是认识的,由他陪同而来的官员必定官阶更高,所以站岗的士兵一手持枪,行单腿下跪的跪拜礼,迎接长官,同时向内部通报。

联络处的头头是一个排长,听说有官员到了,赶紧整顿内部,集合队伍,并跑到门前迎接。

除了军装不同,礼节上一如大明的军营,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也不会执行国防军的报告制度。

按国防军的军纪,要上前敬礼,报告自己的部队番号和职务,对于大明的官员这个礼节就免了。不过他们的军服上都有标志,仔细看还是一目了然的,他们隶属于第四师(辽宁)第一团第32营。

高起濳对于这些士兵是不屑一顾的,不回礼、不说话、也没有任何表示,抬腿就往里走。张弘谟紧跟在后面,排长也赶紧起身跟着,大明的官员多

щщщ⊕t t k a n⊕C ○

数都是这么傲慢,他们也习惯了。

到了内部,高起濳一看,什么也不懂,完全看不明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没办法,问吧!

“你刚才说这是什么地方?”他问张弘谟。

张弘谟心中来气,刚才已经告诉你了,你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进来干吗?好玩啊?

心中有气,脸上还得陪着笑,说道:“这是为了与京城朝廷通消息,设立的联络处,现在京城的通信设施尚未建成,所以暂时没有使用。”

“什么,什么?与京城通消息?怎么通?”

说话是公鸭嗓,典型的太监腔调。

这个问题张弘谟就没有办法回答了,他倒是知道电报,因为觉华岛就有,为了军粮他还用过,向大沽口询问军粮何时到达。但是怎么通过去的,他就说不上来了。于是只好把国防军的排长推到了前边,让他解释。

对于什么都不懂的太监,的确很难解释,于是排长说道:“京城的通信没有建好,还不能通信,但是到大沽口码头是可以通信的,我们和大沽口试着通信一次,大人您在旁边看着,可以吗?”

排长不认识他,也没有见过太监,所以也不认识太监的服装,因此就不能贸然的就喊公公,只能称呼大人。

“好。”

于是,通信兵们开始开动机器,调试设备。由于有线电报开始使用载波电路,发报机有一部分电子管设备,所以驱动的动力就不是手摇发电机了,而是轻便小型的蒸汽轮机。由于这个通信点尚未正式工作,业务量少,所以每日是定时开机,现在的机器都是关闭状态,要重新开动,蒸汽机的开动是需要时间的。

在等待的时间里,排长书写了一份实验电文交给张弘谟验看,上面写着:“大沽口天气如何?实验电文。宁远联络处。”

高起濳拿过来看了看,拿起笔来重写了一句:

“询问高养性,何时回京?”

明朝的大太监多数不是文盲,读书写字都没有问题。

他看着使用的纸张和写字的笔,与常见的完全不同,今天到处都是新奇的事。

排长说道:“大人,这电报只是到大沽口码头,这个叫高养性的人在何处?”

高起潜怒喝:“放肆!高公公的名讳也是你随便称呼的吗?”

至于吗?一个太监而已,还什么名讳?笑话!

排长赶紧低头,不做声了。心里话说,我知道他是谁?不问明白了,电报送给谁?

“高公公就在大沽口码头的仓库,正在查验税粮。”旁边的随从赶紧解释。

高养性是司礼监的太监,是崇祯派出去督察各地仓库的太监之一,他现在正在大沽口仓库验收税粮。在山海关还有一个太监张国元,负责核查兵饷。

崇祯即位以来,第一件事就是铲除飞扬跋扈的太监魏忠贤,剪除其党羽。魏忠贤是大明一朝数的上的祸国殃民、罪恶深重的太监,号称九千岁,在全国到处建生祠,已经严重到威胁皇权,甚至威胁到皇帝生命的地步。打掉这个集团实属不易,是崇祯即位以来的第一个辉煌战绩。按道理说崇祯应该痛恨宦官干政才是,那想到,没有几年,崇祯同志就重蹈覆辙了,再次大量的派出太监到军队,边关、六部衙门等要害部门干预政务、军务。仅仅宁远到大沽口这么小的范围之内就有三个重权在握的太监。

在西北围剿乱民的官军中,每一个总兵身边都有一个太监做监军。

最过分的就是:司礼监太监张彝宪被任命为户部、工部二部的总理,监视中央政府的财政,这是对户工二部官员的极大不信任。

张彝宪小人得志,跋扈得很,他的恶行太多了,几千字也写不完,所以一概从略,只举出一个例子:崇祯七年,在崇祯的支持下,规定:地方官员进京觐见皇帝,必须先到张彝宪那里递手本(述职报告)。就是说,不管多大的官,哪怕是都督、巡抚,到了京城,都要先见他的面,在大堂上给他叩头!真是史无前例!

被张彝宪罢免的官员从尚书到侍郎到普通的办事员那就太多了。

--- 第255章完 ---

(本章完)

卷六:杨威天下_第447章:科伦坡会谈卷五:纵横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关卷四:九州风云_第284章:占领川北卷三:崭露头角_第190章:宪政卷一:藏龙卧虎_第2章:定计卷六:杨威天下_第438章:朱万化主义卷五:纵横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续)卷五:纵横天下_第404章:地广人稀的青海卷四:九州风云_第246章:上海滩卷四:九州风云_第326章:岳西军VS官军卷一:藏龙卧虎_第30章:新产品卷一:藏龙卧虎_第14章:火烧海盗船(一)卷六:杨威天下_第519章:通缉张彝宪卷二:初露峥嵘_第62章:养寇自重卷四:九州风云_第293章:醒悟的太晚了卷四:九州风云_第331章:新版满洲国卷五:纵横天下_第400章:崇祯南迁卷五:纵横天下_第419章:进爵一等公卷一:藏龙卧虎_第11章:交易背后的杀机卷五:纵横天下_第350章:孙传庭卷五:纵横天下_第387章:左良玉南行卷五:纵横天下_第351章:联省衙门(续)卷二:初露峥嵘_第68章:毛承祚授职卷六:杨威天下_第433章:进驻阳泉卷六:杨威天下_第430章:进入广东卷三:崭露头角_第166章:兴旺的工业园区卷二:初露峥嵘_第128章:辽宁建省卷二:初露峥嵘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二:初露峥嵘_第128章:辽宁建省卷三:崭露头角_第165章:炮艇生产线卷三:崭露头角_第150章:有人囤积粮食卷五:纵横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税卷二:初露峥嵘_第133章:收复台湾(二)卷六:杨威天下_第441章:强势的外交卷四:九州风云_第273章:不可预料卷四:九州风云_第258章:应变卷一:藏龙卧虎_第51章:送信人是谁卷四:九州风云_第332章:日本国乱了卷四:九州风云_第278章:入川卷二:初露峥嵘_第122章:刘爱塔兄弟卷五:纵横天下_第413章:嘉峪关成了焦点卷五:纵横天下_第398章:联宗卷四:九州风云_第302章:化整为零卷六:杨威天下_第459章:郑芝龙要称王卷六:杨威天下_第469章:高等婆罗门来了卷五:纵横天下_第336章:册封哲布尊丹巴卷四:九州风云_第293章:醒悟的太晚了卷五:纵横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六:杨威天下_第496章:虚君立宪(续二)卷三:崭露头角_第219章:金兰湾卷一:藏龙卧虎_第25章:剿匪锄奸卷六:杨威天下_第489章:勃勃生机的草原卷三:崭露头角_第211章:郑家的出路(二)卷二:初露峥嵘_第69章:是肥牛吗卷三:崭露头角_第220章:整体形势卷三:崭露头角_第188章:有罪还是有功?卷六:杨威天下_第474章:谷贱伤农卷六:杨威天下_第504章:疯狂卷六:杨威天下_第438章:朱万化主义作品相关_官府部队等资料卷二:初露峥嵘_第107章:政治平乱卷四:九州风云_第311章:南京救灾卷四:九州风云_第245章:河南之变卷四:九州风云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三:崭露头角_第214章:大凌河卷六:杨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国述职卷四:九州风云_第282章:荥阳大捷卷五:纵横天下_第343章:开枪为他们送行卷五:纵横天下_第360章:过一把火车瘾卷三:崭露头角_第162章:后金进攻朝鲜卷七:巍巍中华_第569章:疯狂的橡胶园卷三:崭露头角_第175章:天罗地网(一)卷一:藏龙卧虎_第42章:南阳战略地位卷五:纵横天下_第374章:一衙门两制卷三:崭露头角_第190章:宪政卷一:藏龙卧虎_第5章: 组建军队和通信(一)卷六:杨威天下_第491章:受邀访问清国卷四:九州风云_第283章:目标九州岛卷六:杨威天下_第426章:牧草之战卷七:巍巍中华_第570章:巡视海外领土卷一:藏龙卧虎_第40章:打靶场上卷六:杨威天下_第497章:新纪元卷六:杨威天下_第510章:追踪凶手卷二:初露峥嵘_第63章:遵化战的攻略卷七:巍巍中华_第558章:巡视各省卷二:初露峥嵘_第71章:宰肥牛卷六:杨威天下_第464章:会见熊文灿卷一:藏龙卧虎_第28章:炮舰卷四:九州风云_第259章:金华之行卷一:藏龙卧虎_第2章:定计卷六:杨威天下_第474章:谷贱伤农卷七:巍巍中华_第536章:遭遇战卷五:纵横天下_第384章:乔迁之喜卷四:九州风云_第277章:乱套了卷一:藏龙卧虎_第32章:明朝的拆迁卷二:初露峥嵘_第72章:大海上的潜规则卷五:纵横天下_第382章:安定北疆的要诀卷五:纵横天下_第338章:阚城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