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九州风云_第256章:太监不得干政



崇祯五年十二月初五,在宁远城内国防军设立的联络处,关宁边军的监军、御马监掌印太监高起濳,发电报给大沽口的高养性,以测试观看电报的通信能力。电报的内容是:

“询问高养性,何时回京?”

通信排长照此写出电文:“大沽口,仓库,高公公收。何时回京?发电人:关宁监军高。”

这个电文写的没有问题,高起濳点了点头。电报机已经开机,于是就滴滴答答的发了出去。

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他还是什么也看不懂,等待电报回复的时间,他又到院子里转了转,实际上他是在想心事。

这里到大沽口有六七百里,八百里加急快骑传驿也要一天,往返要两天,还不知道要跑死几匹马?这个通信有那么快吗?这不是成了神?

其实电报通信大明很多人都知道,特别是朝堂上的大臣都知道这回事。高起濳这等人,平时的心思都用到歪道上了,你就是告诉他,他也是左耳听右耳就冒出去了,那里会上心思?今天要不是闲来无事,加上好奇,他也不会关心这种事。

正想着心事,那个排长递过来一张纸,说是回电。

他拿过来一看,大吃一惊,这个通信是真的!

回电的内容是:“高公公收。公事未了哪能回京城。公公的寿礼已经派人送出,不日即到。大沽口仓库,高。”

ωωω¸ttκǎ n¸C〇

派出的太监哪有回京城的日期?皇上不下令召回,他就得老老实实的在那呆着。年关临近,他们没有家,在那里过年都一样,自然提不到回京的事情。还有寿礼,外人谁知道自己的生辰?他高起濳还没有到魏忠贤那个份上,他的生日别人很少知道,所以这个电报的确是高养性写的,通信的快捷是真的。

这么好的东西......他开始动了歪心思。可是国防军也不是好招惹的。怎么办?

逼着国防军迁移联络处?

于是他问道:“联络处仅此一处吗?山海关为什么不设?”

每人回答,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像是自言自语,没有点名问谁,当然没有人多这个嘴。

高起濳指着张弘谟说:“咱家在问你,你说!”

太监的脾气来了。

张弘谟说:“末将不知。”

“如果有需要送到锦州的消息怎么办?”

“末将已经得令,如果有关别处的公文,会立即快马传送,到锦州不过150里,一个多时辰就送到了。”

“到山海关呢?”

“到山海关也不过250里,最多两个时辰也送到了。”

那就是说除了宁远,别处根本就没打算设联络处。这就是高起濳问话的目的。

“你去给觉华岛上的国防军总兵官传令,这个联络处迁移到山海关,明天随我一起走。”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不知道他想过没有,觉华岛上的国防军并不归他管,他有什么权利发这个命令?人家能听吗?

这就是朱大典父子得到的情况。

这个情况一般,处理也容易,但是为什么惊动了朱大典,又惊动了朱万化呢?因为朱大典的处置不简单——他要杀高起濳!而且不是杀一个,还捎带着杀掉大沽口仓库监督税粮的高养性,和龙口的盐政监管太监郝纯仁!

这个时候的高起濳还列不出多少罪行,他要迁移宁远的联络处,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要是换了孙承宗(现任都师),朱家会顺利地把联络处移到山海关。

朱万化是怕麻烦的人,万事求稳,因此,他给朱大典的电报说:

“现在的高起濳挑不出来多少毛病,也就是骄狂一点,得罪了不少军官而已,杀了他恐怕不能服众,影响我国防军的形象,父亲是否重新考虑一下?”

当然这些电报都是

使用最高级的密码,避免泄密。

虽然很多事情尚未发生,但是他们父子都是知道历史上的高起濳干了多少坏事,这些事情就不必提了。

朱大典的电报说:“现在历史已经变化了,历史上的坏事他干不了了,这就使得未来成为未知,那么高起潜还能干多大的坏事?的确谁也不敢说。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杀掉他,以免他日后悔,谁让他送上门来了呢?我们杀宦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叫好,即便嘴上不敢说,心里也会痛快,因为这些宦官太招人恨了,只能提高我国防军的威望,不会有损害。”

朱大典不但看过明史,也看过清史稿,他还在电报里简单的叙说了后世清朝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杀安德海的故事,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想找个由头出去逛逛,抖抖威风,结果走到山东,让丁宝桢抓住,一刀宰了。

丁宝桢杀安德海列出不少罪状,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宦官不得干政。清朝有这一条规矩,大明朝也有这一条规矩,但是大明的皇帝们谁也没有当一回事,可以说都犯了这一条律法,宦官给大明朝带来了太大的损失。一个王振,一个魏忠贤,都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祸国殃民的太监。因此,清朝定鼎中原之后,头一个皇帝顺治,就做了一个铁牌子,立在宫里,上面的文字就是宦官干政就是死罪。客观的说,大清朝基本上遵守了这条规矩。

明朝的朱元璋同样也在皇宫里立了这样的铁牌子。

丁宝桢干的这件事大快人心,因此后世演绎出不少添油加醋的故事,最精彩的就是“前门接旨,后门斩首”。

说的是京城的慈禧为了救出安德海,八百里加急发来圣旨赦免安德海。在最紧急的时刻,圣旨到了。丁宝桢跪在前门接旨,圣旨宣读完毕,丁宝桢高喊:“臣丁宝桢接旨。”这时,后门的刑场已经斩了安德海,安德海的人头就送到了前门。

说故事总要有点悬念,为的是让人爱听、爱看。

实际上朱大典叙说的要点不再这里,要点在于丁宝桢杀了安德海,专断独行的慈禧老佛爷还得违心地奖励丁宝桢,指责安德海罪该万死。

朱万化终于被说服了,在这些事情上他远远的不如他的老父亲。但是他还是再三的劝告父亲,杀一个高起濳就算了,高养性和郝纯仁现在没有什么恶行,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毕竟历史上作恶也不多,还是放他们一马,杀一个高起濳同样能起到震慑作用。朱大典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

磋商已定,命令就下达到了觉华岛。

高起濳住在城里,今天返回山海关,张弘谟不敢睡懒觉,早早的就起来了。

十二月初六早晨卯正(6点),一封电报送到了刚刚起床的张弘谟手中。

展开电报一看,大吃一惊,这个内容可是不得了。电报如下:

“张将军,我军奉命,缉拿太监高起潜,卯正一过,我军将冲击南门,希望将军识大体,给予配合。否则,我军将强攻。”落款是32营营长任根伢。

任根伢,就是当初到金州给毛文龙送信的三名特务之一,现在已经是营长了。

张弘谟是祖大寿的心腹大将,副总兵,当然和祖大寿立场一致,他们因为袁崇焕被杀,始终与朝廷隔着心眼。国防军名言是缉拿高起濳,志在必得,不惜动武。他虽然犹豫了一下,还是照办了。毕竟动手的不是自己,担不了什么责任。

国防军这个安排有一定的风险,现在是十二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觉华岛到大陆依然被冰封,铺上木板采取措施,一般的轻步兵装备都可以顺利登陆,但是攻城的重炮是过不来的。一年前攻打大凌河的重炮暂时没有运走,就在觉华岛,但是过不来,等于没有。

宁远城是边关重镇,真要攻城,没有重炮肯定有损失,并且可能损失很

大。为此,作为补救措施,城内联络处的一个排已经出动,就隐藏在南门,一旦攻城战打响,他们将从城内攻击南门。不过这样一来,与张弘谟就翻脸了,要么事后占领宁远城,要么撤出联络处,后果不太好。

张弘谟一看时间,已经是卯正时刻,他急忙派出一队亲兵,骑马急速赶往南门,传达打开城门,放国防军进城的命令。

城里的国防军通信兵已经做好争夺南门的准备,这时城门开了。宁远城的城门刚刚打开,城外的国防军前头部队就进了城。

32营的营长任根伢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任根伢下令:一连进城,在联络处士兵的带领下突袭高起濳的驻地,反抗者全部击毙,目标抓获太监高起濳,活的死的都行。二连跟随进城,左右掩护一连,保证一连的侧后安全。三连占领南门,对于守城士兵尽量不要造成伤亡。指挥位置在二连。然后,任根伢就跟随二连一起进了城。

城中一处比较大的院落,围墙不高。院子并不孤单,它的左右也都有房舍,这就是高起濳的临时住所。一连在联络处士兵的带领下,从前后两个方向包围了院落。任根伢随着二连也上来了,看到这个情况,他命令一连长立即进攻,要达到突袭的效果,不能停留。他说:“手榴弹破门,攻破大门,前后一起往里冲,左右的院子立即进入占领。同时掷弹筒向院内射击搅乱他们,冲进去之后,掷弹筒就要停止攻击,注意不要误伤。”

话音一落,掷弹筒就开始轰鸣,一个连有十门掷弹筒,各打两发,就是二十发炮弹。院内的爆炸声不断,里边就乱了套。

高起濳的亲兵都是从京营选拔的,好样的兵当然会有,但是大多是都是混饭的纨绔子弟,总体没有什么战斗力,何况他们跟随监军,又不上战场,那里有临战的经验。他们刚刚起床,正准备吃早饭,炮弹就打了下来,胡乱的射击也会有伤亡,没有经过战阵的士兵,真的见了血,腿都哆嗦了,那里还能战斗。

进攻的国防军士兵,三个一组,分批的进入院子,按地势建筑,分散队形,按照巷战的打法,逐个房间清除。

到这时,喊话器开始喊话了。都是北方的士兵,喊话也方便,只要讲官话,所有人都能听懂。

“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蹲下!”

“投降不杀!反抗必杀!”

一遍又一遍的喊话,在枪炮的轰鸣声中,投降的兵丁被集中到一个角落。

进攻和清理还是很顺利的,只是伤了几名士兵,没有阵亡,顺利地拿下了整个院落。高起濳还没有起床,从被窝里就给绑了出来。

经过几伙人的辨认,确定是高起濳本人。其实太监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脱掉裤子就能分辨,但是为了防止有小太监跟随冒充,还是采用一个一个的派人辨认的方式。

确认无疑之后绑到院子里的一棵树上。营长上前宣布:

“太祖皇帝谕旨:‘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御马监太监高起濳,违背太祖旨意,论罪当斩!给你一个全尸把,枪毙!”

太祖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那句话,就是朱元璋立在皇宫中的铁牌子上所刻的文字,大明的历代皇帝都没有拿它当回事。

高起濳到这时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连忙喊道:“咱家是奉皇帝旨意,到关宁监军的,你们敢违旨不尊吗?”

“砰!”枪声响了,没人跟他废话。

任根伢把一份国防军的布告交给俘虏的亲兵小头头,告诉他带回京城上报朝廷。布告上就是刚才宣布的那一句话,加盖了国防军32营的官印。

国防军的战场救护兵给受了伤的俘虏兵包扎之后,国防军撤出院子,上街整队,顺序退出宁远城,返回觉华岛。

--- 第256章完 ---

(本章完)

卷七:巍巍中华_第575章:珍贵的水源卷二:初露峥嵘_第116章:剿匪卷四:九州风云_第273章:不可预料卷六:杨威天下_第488章:朝廷的转机卷三:崭露头角_第226章:修河堤有饭吃卷六:杨威天下_第474章:谷贱伤农卷五:纵横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四:九州风云_第259章:金华之行卷四:九州风云_第240章:政局大变卷四:九州风云_第242章:宪政时髦了卷一:藏龙卧虎_第8章:南霸天卷二:初露峥嵘_第119章:平台奏对(二)卷四:九州风云_第256章:太监不得干政卷七:巍巍中华_第539章:粮荒卷二:初露峥嵘_第57章:新武器新装备卷六:杨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六:杨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二:初露峥嵘_第101章:是异想天开吗卷七:巍巍中华_第556章:*战卷六:杨威天下_第440章:出征印度洋卷一:藏龙卧虎_第52章:捡来个媳妇卷六:杨威天下_第460章:长远布局卷四:九州风云_第315章:一箭双雕卷七:巍巍中华_第550章:又一个圣亲王卷二:初露峥嵘_第69章:是肥牛吗卷七:巍巍中华_第552章:出访属国卷五:纵横天下_第411章:用火炮偷袭卷四:九州风云_第255章:跋扈的太监卷一:藏龙卧虎_第8章:南霸天卷四:九州风云_第300章:武胜关卷二:初露峥嵘_第131章:新装备卷七:巍巍中华_第557章:册封孟加拉王国卷二:初露峥嵘_第106章:占领宜兰卷五:纵横天下_第380章:阿巴坎决战(四)卷二:初露峥嵘_第112章:激战和平岛卷二:初露峥嵘_第125章:朝堂舌战卷四:九州风云_第321章:活佛也有贡献卷五:纵横天下_第402章:黄河隧道卷二:初露峥嵘_第91章:攻克三屯营卷四:九州风云_第287章:占领北九州卷一:藏龙卧虎_第49章:暗流涌动的金州卷五:纵横天下_第417章:太子党卷六:杨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一:藏龙卧虎_第38章:编制卷六:杨威天下_第441章:强势的外交卷一:藏龙卧虎_第5章: 组建军队和通信(一)卷一:藏龙卧虎_第54章:截击毛文龙卷五:纵横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狱之灾卷二:初露峥嵘_第138章:疑似穿越者卷一:藏龙卧虎_第22章:过大年(二)卷二:初露峥嵘_第130章:潜水艇卷四:九州风云_第244章:汝州事件卷三:崭露头角_第225章:再入山西卷五:纵横天下_第384章:乔迁之喜卷六:杨威天下_第506章:决战乌里雅苏台卷五:纵横天下_第372章:进军雅安卷五:纵横天下_第387章:左良玉南行卷二:初露峥嵘_第146章:一只鸡引发的动乱卷七:巍巍中华_第556章:*战卷七:巍巍中华_第557章:册封孟加拉王国卷七:巍巍中华_第570章:巡视海外领土卷二:初露峥嵘_第68章:毛承祚授职卷六:杨威天下_第496章:虚君立宪(续二)卷二:初露峥嵘_第125章:朝堂舌战卷三:崭露头角_第195章:西路军进入山东卷三:崭露头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卷二:初露峥嵘_第107章:政治平乱卷六:杨威天下_第459章:郑芝龙要称王卷四:九州风云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一:藏龙卧虎_第27章:有了步枪卷二:初露峥嵘_第146章:一只鸡引发的动乱卷六:杨威天下_第425章:西伯利亚的枪声卷二:初露峥嵘_第135章:收复台湾(四)卷三:崭露头角_第205章:宣判卷五:纵横天下_第348章:形势大好卷二:初露峥嵘_第125章:朝堂舌战卷五:纵横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决战(二)卷一:藏龙卧虎_第54章:截击毛文龙卷六:杨威天下_第424章:高效农业卷一:藏龙卧虎_第30章:新产品卷六:杨威天下_第473章:高速双体船卷二:初露峥嵘_第98章:初办邮政卷六:杨威天下_第431章:绝妙的灵渠卷一:藏龙卧虎_第40章:打靶场上卷四:九州风云_第282章:荥阳大捷卷五:纵横天下_第355章:给罗汝才出路卷二:初露峥嵘_第131章:新装备卷二:初露峥嵘_第120章:平台奏对(三)卷七:巍巍中华_第576章:塞得港大海战卷三:崭露头角_第189章:掌握山东政权卷五:纵横天下_第382章:安定北疆的要诀卷四:九州风云_第256章:太监不得干政卷二:初露峥嵘_第121章:平定东江的谋划卷三:崭露头角_第236章:清理琉球国卷五:纵横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续)卷五:纵横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绿洲卷四:九州风云_第311章:南京救灾卷七:巍巍中华_第520章:石破天惊卷五:纵横天下_第382章:安定北疆的要诀卷三:崭露头角_第222章:航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