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纵横天下_第401章:济宁北接驾



崇祯九年二月十七日正午,皇家的船队接近了济宁北,三艘开道的小船之后就是崇祯的龙舟。龙舟上旗帜招展,主桅杆上悬挂着象征皇帝的龙旗,船上有两层船楼,整只船都油漆一新,以大红色为基调,色彩鲜艳,船楼顶部的飞檐都是明黄色,这也是皇帝独享的颜色。

前边已有传报,说联省的官员将在济宁北迎候圣驾。

按照身边大臣的意思,船只稍作停留,皇帝在船楼上,打开窗户接受联省臣子的礼拜,然后就继续开船。

但是温体仁反对,他说:“联省又不是洪水猛兽,有什么可怕的?万乘之尊这样做于理不合,反倒显得小肚鸡肠了,皇帝的威严何在?从安全上说,在船上与登陆上岸没有区别,花皮如若想加害圣上,则船上、船下那是一样的,我们身处联省境内,你们以为船山就安全了?陛下登岸接受他们的礼拜,方显得九五之尊严!”

温体仁几个月前到过开封,他自认为了解联省,在联省境内是绝对安全的。

崇祯深以为然,采纳了温体仁的意见。他也认为,有太子在南京监国,国防军不会加害他。纵然有危险他也不惧,与其这样苟活于世,不如以死揭开他金华朱家的真面目!另一方面,皇家的威严也应该展露给他们看看。

铁路隧道穿越运河的位置在济宁北的北部,船队尚未到达码头就要通过隧道处。崇祯从报纸上是知道运河隧道的,龙舟的船楼很高,可以看到两岸的景致,隧道在运河下方,当然是看不到的,但是他能看到运河两侧向远处伸延的铁轨,他叫过工部尚书刘遵宪问道:“刘爱卿,莫非这就是铁路?”

铁路开通的庆典,刘遵宪是作为朝廷的使臣参加的,他还乘坐过火车,朝堂的大员们都知道的,它也是刘遵宪闲来无事是经常的吹牛话题。

刘遵宪答道:“陛下,这就是铁路,可惜现在没有火车通过。”

这条铁路的长远规划,即从山东沿海直达西北,形成北方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这个远景规划是登在中华日报上的,这样的雄心壮志怎能不让国人动心、心潮澎湃。

还有,联省在开封修的黄河隧道已经开工,预计四年左右修通,这也是登在中华日报上的。这条隧道一旦通车,中国大地被隔绝的状态就消除了。

这些事情朝廷的大臣们都知道,可是谁也不敢在皇帝面前说。看着铁路,他们都在各自想着心事。

正在这时,西边远处出现了冒着浓烟的列车,尚看不大清楚。刘遵宪赶紧说道:“陛下请看,远处冒烟的就是火车了。”

崇祯向西方看了一眼,确实看到了,于是他喊道:“曹化淳!”

“奴婢在。”

“停船!看看火车再走。”

曹化淳应声出去了,龙舟慢慢的停了下来。

一列火车,大约五六节车厢的长度,由远而近,轰鸣声渐大,风驰电掣而来。80里(40公里)的时速相当于马匹的高速奔驰,对于古人来说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陛下,前面冒着烟的一节叫做火车头,就是它在拉着火车跑,车头后面,像个房子有窗户的那一节,是客运车厢,里面是乘客,其余的都是拉货的了。”

火车头一声长笛,列车进入了隧道,眨眼间从运河的东侧穿出,继续向前,然后慢慢的减速,在车站停下了。济宁北车站在运河东侧不远,可以看到车站上的乘客上下车,货物上下搬运。

在大家发愣时,崇祯说道:“开船吧。”声音显得有气无力。

同样的景象,大臣们和皇帝的感受绝对不同,并且差距巨大!

船队上的人远远的就看见码头主建筑的最高处飘扬着大明的日月旗。皇帝和大员们都是认识日月旗的,因为旗子就是大明的朝廷设计定制的,百姓们不认识,大臣们是认识的。说来也怪,代表大明的旗子,大明朝廷治下竟然没有人悬挂它。可是联省、国防军却处处悬挂

日月旗,他们叫做“国旗”,细想一想这个名称也对,代表国家之旗当然就是国旗了。国防军的军旗也是在日月旗的基础上设计的。

船队继续靠近码头,就听到了雄壮的乐曲之声。这个声音温体仁等少数官员知道,因为他见识过了,但是多数官员不知道。这声音不是丝竹之声,声音洪亮、雄浑。

这是军乐队的铜管乐在演奏迎宾曲。

距离再近就看到了,离岸不远的十几名身着大红官袍的官员已经肃立等待在那里了。

龙舟靠上码头,拴住缆绳,将将挺稳,一个宏大的声音响了起来:“联省衙门执政官洪承畴率领联省、山东官员恭候圣驾,敬请吾皇登岸接受朝拜!”

这个声音连喊了三遍,随后乐声又起。

如果皇帝不登岸了,官员们将对着龙舟三跪九叩,恭恭敬敬的送走就完事了。

不少官员都被这声音吓了一跳,这是人还是神?声音太大了。

崇祯皇帝心中稍安:没有朱万化和朱大典,他真是不想见他们!

龙舟搭上跳板,在大黄伞盖仪仗的伴随下,崇祯皇帝下船了,他身后尾随着护卫和大批的官员。

待皇帝的仪仗走到洪承畴他们等待位置的侧面通道处,皇帝正好处于联省官员的正北方向。赞礼官高呼:“联省官员跪迎圣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喊过后,洪承畴打头,行三跪九叩舞蹈跪拜礼。

“免礼平身!”崇祯绷着脸,勉强的说了一句话。

联省的主要官员来了五名,行礼时却是一大群,这是山东省底一个层次的官员,还有本地的知县等人,凑一凑就是一大群。联省官服的品级也很明显,但是朝廷大员一般不会分辨,所以他们也看不懂这里都有谁,只有洪承畴、卢象升二人有很多官员认识。

洪承畴起身来到崇祯面前,介绍了其他四位联省主要官员,然后说道:“联省官府的欢迎仪仗在码头前面,恭请陛下检阅。”

说着伸出右手,亲自引路。

联省的官员依照顺序跟在后面,皇帝的侍卫、大臣在另一侧紧紧跟随。外侧的国防军岗哨都是面向外站立警戒。

给皇上引路也是个苦差事,引路人还要落后皇上半部,还要引路,的确够累的。

不过没走几步,洪承畴就不必辛苦了,进入广场就有大红色的地毯铺就的通道,眼下的通道就通向正中一个一尺高的台子,那里就是检阅之处。

皇帝一人加一个擎着黄罗盖伞的太监和四名侍卫沿着红地毯行走,洪承畴还是侧面引路,其他的官员都被请到两侧的观礼位置。

待皇帝和他的盖伞登上检阅台,洪承畴在台下侧面站定,吩咐一声:“欢迎仪式开始。”

赞礼官高喊:“国防军仪仗队进场!”

乐队的迎宾曲停止,奏军乐进行曲,军鼓的节奏很强,仪仗队进场。西洋军鼓的声音不同于传统的大鼓,它的下面鼓皮上有一排弹簧,每一敲击都会有复合之声,好像千军万马在行进,因此,这个声音就更有气势。

这种仪式不管看过还是没看过的官员们,都足够的震撼。划一的动作,整齐的踏步声,闪亮的银枪,绝对叹为观止。当队伍行进到检阅台前时,仪仗队枪下肩,改为双手持枪,步伐变为正步,更是展现了威武的军容。走正步的同时仪仗队士兵整齐的高呼:“万岁!万岁!万岁!”喊声震天。仪仗队绕场半周,在检阅台的正前方停下来,向右转、立正站立、步枪落地。

“唱国歌!”

临时国歌乐起,三名男高音高唱:

“江河之水东行,

崛起中华之龙。

天高高,

海滔滔,

日月光华普照。

佑我中华,

万万年!”

看得出来,临时国歌又有修改。

后就是洪承畴引导着皇帝检阅国防军仪仗队、仪仗队退场。到此礼仪完成。

洪承畴请皇帝陛下训示,崇祯什么也没说,转身向码头走去。

赞礼官高喊:“恭送皇帝陛下!”

联省的众官员伏地跪送。

码头上,联省准备补充物资也已经搬运上船。

对于崇祯来说,原打算下船摆一摆皇家的威严,哪成想是这么一个结果,这一套仪式与其说恭敬的迎送他这个皇帝,还不如说示威!联省太强大了!皇帝还有克制的办法吗?

......

二月二十日,朱万化视察黄河隧道工程,同行的有工房侍郎周延儒。

朱万化升格工房为工部的动议正在讨论之中,尚未实施,因此,周延儒依旧是工房侍郎。

今年的黄河隧道工程错过了工期,开工比较晚,本应去年九月开工的工程,因为没有规划,仅仅做了勘察论证设计工作,打算九年秋季开工。但是到了去年年底,由于救灾形势紧迫,紧急启动一批基础工程,这才仓促上阵。工程的负责人是章世照。

由于开工晚了,为了在汛期前结束工程,就要缩小工程量,原定第一年修建三里长的隧道,缩短为一里。

朱万化知道崇祯九年,北方将大旱,黄河汛期的水量就会减小。但是做工程不能心存侥幸,汛期之前必须完工。何况黄河上游的水来自康藏高原的冰川雪原,北方干旱,河水还是涨,只是没有严重的汛情而已。

从工程角度说,这一里的隧道意义同样重大。这一段工程能否承受住汛期洪水的考验,还是至关重要的。

工程十二月初开工,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两个半月。工程的结束期为四月中旬,还可以施工两个月。

这么重要的工程朱万化一定要亲眼看一看,否则不放心。

朱万化现在是督军的身份,他一出动定然是前呼后拥的跟随大批的随员护卫,周延儒的工房也会有不少的相关的官员随行。因此这个队伍就是上百人,十几辆马车,也算是招摇过市了,搞得朱万化直皱眉头。为了不要在工地上引起大的轰动,他们到达黄河大堤时,朱万化裁剪了人员。他仅带两名机要秘书、十名护卫,周延儒带上两名官员,其他人原地等候,所有的人都脱掉了官服,换上了工作装,他们在章世照的引领下向工地走去。

登上黄河大堤,就看到了工地,场面的确宏伟,黄河的河道中人山人海,彩旗飘扬。朱万化问道:“世照,工地的民工有多少人?看着是无边无沿啊!”

章世照答道:“督军大人,”

他是朱万化的大舅哥,从前章世照是直呼“万化弟”的,现在是不敢这么叫了。

“民工总数每日都在变化,准数没有,大约的数字是一万四千人,每三千人编一个工程大队。主隧道工程用一个大队三千人;为他们准备石料和其他材料另有一千七八百人,这一千多人不在这个工地,在各地材料场。隧道周围的辅助工程一个大队;挖掘河道用一个大队;外部护堤也是一个大队。”

“这些民夫都是什么待遇?”

“管饭,一日三餐,粮食标准是每人每天一斤半粮食,另外就是蔬菜了。粮食是杂粮,有面粉、大米、玉米、小米、高粱、地瓜还有豆类,肯定饿不着。此外工钱是每月每人一两银。大工匠、工头按实际水平和需要,他们的工钱要多,例如最好的工匠头,一个月有五两银。”

朱万化心中默算,民夫在这里干四五个月,家里就省了一个人的饭食,几个月工钱合计四五两能买三四石粮食,省吃俭用一点,添加一些糠菜,一家四五口人一年的生活有了保证。一万多民夫,算上家属就是五六万人,这就达到了救灾的目的。河南、山东、陕西、甘肃这几个省都是工程众多,今年的救灾就轻松多了。

说着话,他们就向工地走去。

--- 第401章完 ---

(本章完)

卷七:巍巍中华_第531章:火攻卷六:杨威天下_第471章:开辟雅江航路卷二:初露峥嵘_第60章:近海舰队卷二:初露峥嵘_第112章:激战和平岛卷二:初露峥嵘_第134章:收复台湾(三)卷五:纵横天下_第340章:意外的支持卷四:九州风云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六:杨威天下_第439章:欣欣向荣卷四:九州风云_第330章:清国版闪击战卷四:九州风云_第278章:入川卷一:藏龙卧虎_第53章:金州之变卷四:九州风云_第268章:路在何方卷六:杨威天下_第488章:朝廷的转机卷三:崭露头角_第188章:有罪还是有功?卷二:初露峥嵘_第83章:直筒子赵率教卷四:九州风云_第264章:后退一步卷二:初露峥嵘_第115章:闻香教余孽许汤卷五:纵横天下_第334章:稳定陕北卷四:九州风云_第259章:金华之行卷五:纵横天下_第368章:又一只猎鹰卷七:巍巍中华_第545章:和平取襄阳卷三:崭露头角_第206章:新官服卷二:初露峥嵘_第144章:海盗不是对手卷四:九州风云_第257章:小日本的挑衅卷五:纵横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关卷三:崭露头角_第226章:修河堤有饭吃卷六:杨威天下_第428章:衙门装电话卷六:杨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军卷三:崭露头角_第149章:大政方向卷五:纵横天下_第374章:一衙门两制卷一:藏龙卧虎_第5章: 组建军队和通信(一)卷三:崭露头角_第201章:德州战火卷四:九州风云_第309章:黄雀在后卷七:巍巍中华_第568章:跨越喜马拉雅山卷一:藏龙卧虎_第52章:捡来个媳妇卷一:藏龙卧虎_第37章:整编护路队卷六:杨威天下_第514章:强攻坦盖尔卷六:杨威天下_第471章:开辟雅江航路卷三:崭露头角_第215章:攻克大凌河卷二:初露峥嵘_第115章:闻香教余孽许汤卷六:杨威天下_第459章:郑芝龙要称王卷三:崭露头角_第223章:募捐修河堤卷一:藏龙卧虎_第38章:编制卷六:杨威天下_第510章:追踪凶手卷三:崭露头角_第223章:募捐修河堤卷五:纵横天下_第343章:开枪为他们送行卷二:初露峥嵘_第84章:红衣大炮的威力卷三:崭露头角_第176章:天罗地网(二)卷四:九州风云_第247章:剿灭水匪卷三:崭露头角_第199章:初见卢象升卷六:杨威天下_第431章:绝妙的灵渠卷一:藏龙卧虎_第26章:枪炮系列卷七:巍巍中华_第538章:占领镇江卷三:崭露头角_第152章:东北的疆界卷四:九州风云_第290章:兵至汉中卷六:杨威天下_第439章:欣欣向荣卷三:崭露头角_第194章:奇怪的战争卷四:九州风云_第316章:梦想陇海路卷三:崭露头角_第178章:biang biang面卷三:崭露头角_第163章:封锁边界卷六:杨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湾的石油卷三:崭露头角_第235章:登陆种子岛卷六:杨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军卷四:九州风云_第318章:澳王国卷三:崭露头角_第151章:粮食之战来势汹汹卷三:崭露头角_第163章:封锁边界卷二:初露峥嵘_第145章:占领金门卷五:纵横天下_第401章:济宁北接驾卷一:藏龙卧虎_第44章:水利为本卷五:纵横天下_第343章:开枪为他们送行卷六:杨威天下_第467章:三官旗牌卷五:纵横天下_第375章:原始的电话卷四:九州风云_第288章:减丁卷七:巍巍中华_第528章:先下手为强卷一:藏龙卧虎_第55章:不应有的海战卷五:纵横天下_第387章:左良玉南行卷五:纵横天下_第341章:联省衙门卷一:藏龙卧虎_第46章:造访南阳府卷三:崭露头角_第172章:大海战(三)卷五:纵横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绿洲卷七:巍巍中华_第545章:和平取襄阳卷六:杨威天下_第504章:疯狂卷三:崭露头角_第186章:首遇乱民作品相关_官府部队等资料卷二:初露峥嵘_第113章:攻克萨尔瓦多城卷三:崭露头角_第200章:千秋万代卷五:纵横天下_第409章:包围之势卷六:杨威天下_第482章:绥查之变卷六:杨威天下_第421章:占领乐山卷二:初露峥嵘_第71章:宰肥牛卷六:杨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湾的石油卷三:崭露头角_第188章:有罪还是有功?卷一:藏龙卧虎_第46章:造访南阳府卷二:初露峥嵘_第91章:攻克三屯营卷五:纵横天下_第418章:进爵风波卷五:纵横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五:纵横天下_第406章:沉重的历史卷三:崭露头角_第164章:朝鲜军收复江界卷五:纵横天下_第345章:要精于计算卷三:崭露头角_第232章: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