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攻闽

就在扬州大战一触即发,连沈廷扬的船队,也就注意力放在江北了。没有精力骚扰江南了。而在宁波,张轩蓄势已久的一场大战,也拉来了帷幕。

这就是攻闽之战。

张轩与曹宗瑜正在做最后一次分析。

“这一战的目的,不在于攻下福建。”张轩说道:“福建八分山水一分田,本就是一个穷省,虽然海贸发达,但是而今没有时间在福建多浪费,故而福建这一战,是征服之战。”

“只要让郑芝龙知道,他没有与我们作对的勇气,只要我们愿意,他在海上固然奈何不了,但是他在陆上的基业,就要付之一炬了。”

“故而,这一战的关键,不在福州,不在泉州,而在南安小县。”张轩手指点在地图之上的南安说道:“待我问候一下,郑老夫人。”

郑芝龙的家就在南安,在南安有一个巨大的宅子,规格之大,不下于一座小城,是郑氏的根基所在,也是郑家的贸易中心所在,张轩估计在郑家家宅之中所存放的白银,就有数以百万两计。

“大人,我一直担心一件事情。”曹宗瑜说道:“如今郑芝龙还不肯臣服怎么办?郑芝龙的真正根基还是在海上。而不是陆上。”

张轩也沉吟起来。

别的不说,郑芝龙只要将家小往厦门岛上一搬,张轩自然拿他们无可奈何。

张轩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一场赌博,赌的是郑芝龙的气量,赌得是郑芝龙的决心,赌得是郑芝龙的野心。

郑芝龙固然可以将势力迁到海岛之上,但是郑芝龙的贸易网络却是迁不到海上的。

江南这边的贸易虽然会给郑家带来额外的利润,但是郑家扎根于整个福建的贸易网络,才是郑家的根本。毕竟福建在张轩看来是一个穷省,但是那是要看和谁比的。

与江南一带比,自然是穷省,但是与海外南洋日本相比,福建所产的茶叶,铁器,丝绸,都可以作为货物贩卖。即便比不上江南,但是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张轩之所以敢赌。也是后车之鉴了。

郑芝龙雄踞福建拥立隆武帝,当时,未必不能协天子以令诸侯。成就一番大业,但是他却在一败之下,拱手以降清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郑芝龙固然是一时豪杰,但却不是能成就大事业的英雄。

张轩就不信了,郑芝龙投降清廷,不投降他。

清廷当时的名声未必比曹营现在的名声好。而且罗汝才许出的筹码,也不小,世镇福建如云南沐氏,他不信这个条件,郑芝龙还会咬着牙给跟他死磕到底,这样的风格,不是郑芝龙的,而是郑成功的。

但是张轩却不能这样给曹宗瑜说道。

张轩沉吟一会儿说道:“你觉得我与郑芝龙相比,谁更坚韧一点?”

“属下不知道。”曹宗瑜说道。如果是别人,一定会拍张轩的马屁,但是曹宗瑜却不会在张轩面前说这样的话。

“我觉得是我。”张轩说道:“如果郑芝龙真的冥顽不灵,我就自请领兵如闽,倒是你就算是给我打前站的。让战事在福建爆发,也好过郑芝龙在舟山阴魂不散,到时候经营三五年间,我就不相信,我不能将郑氏连根拔起。倒是可就是不死不休了。”

曹宗瑜觉得张轩这个说法,不足以说服他。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这个办法,也是唯一的破局之法,也就绕过这个问题说道:“我这一去,带步卒万余,骑兵万余,几乎将宁波一带的主力清空了。郑芝龙大举进攻,我担心-----”

“你担心我守不住?”张轩大笑道:“各部卫所都已经授过田了,每一个卫所最少有千余士卒,算是这些士卒,整个宁波大概有三万新编士卒,不让他们野战,让他们固守一方,我带临颍营,西平营左右支援,郑芝龙即便是全军而来,我也能给他打崩了,你就不用担心我,我倒是担心你,福建毕竟是一个大省。有一二能臣如路振飞者,就能拉出数万大军,或许进攻无力,但是防守却是可以的,而且福建多山,福建水师又能沿海调动,恐怕倒是你进退两难。”

曹宗瑜说道:“请大人放心,我曹宗瑜从小读兵书,就是为了这一刻。”

张轩自然知道,他一直觉得曹宗瑜用兵之能,或许还自己之上。不过,很多时候,有才能却未必能受到重用。即便张轩自忖自己的能力配得上他的现在的位置,但是他更明白。

他之所以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是罗汝才的女婿。

张轩这边送出了曹宗瑜,那边舟山岛上就得到了消息。

郑芝龙大怒道:“张轩这是没有将我放在眼里。传令下去,调集人马,他既然敢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在。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郑芝龙立即传令张名振,王之仁等部,再加上郑家的本部人马,大举出动,这一次直接进攻定海,准备从定海逆流而上,直扑宁波城。。

“大伯,是不是该与曹营那么商量一下,问一问这是怎么回事?”郑彩说道:“毕竟,定海的货物可是不少。也算是先礼后兵。”

郑芝龙有些犹豫。

这一段时间,郑芝龙与张轩交易了好几次,张轩获利不少,有了这大笔利润的流入,张轩才装备起三万新军。也才能支撑起曹宗瑜入闽之战。

但是郑氏的利润更是在曹营之上。郑芝龙对于这大笔利润也是很满意,也给了张轩一点优待,这优待并不是其他,而是放缓了对沿海的骚扰,当然了,郑氏放缓了,对于张名振与王之仁的举动,郑芝龙却没有刻意限制。

如果可以,郑芝龙想让这样日子一直持续下去。

“你去问问吧。”郑芝龙说道。

“是。”郑彩说道。

郑彩再次来到蛟门山之中,只是这一次张素却姗姗来迟了。

张素见了郑彩漫不经心的说道:“却不知道郑将军急急忙忙叫我过来,有何贵干,毕竟大军入闽之事,千头万绪,我正忙着的。”

郑彩听了张素的话,一时间有些怒极,阴沉的说道:“我就是为此事而来,我们两家合作的好好,尔等为什么要入闽?”

张素听了,不由的哈哈大笑,根本直不起腰来。

郑彩脸色更黑了,说道:“你笑什么?”

张素收敛笑声,说道:“我笑郑将军你幼稚。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且不说,你我之间所谈的,从来没有涉及福建。就是说了,我曹营志在天下,也不是一日两日。怎么你今天才知道吗?”

郑彩顿时觉得自己失言了,说道:“怎么才肯撤回大军?”

郑氏对福建的军备是相当的了解的,福建最厉害的军队,不是别人,正是郑氏所部,但是郑氏所部在陆上,从来没有占过曹营的便宜。不过是不是以多打少。

曹营这一次大军南下,福建能不能抵抗得住,郑氏有一致的判断,不可力敌,只能坚守。

否则郑彩也不会如此恼怒,郑芝龙也不会决定大举攻宁波。

概因郑芝龙下意思将福建当成自己的了。

“军令岂同儿戏,岂能朝令夕改。”张素说道:“说你幼稚,你还不信,这话是一个将军说的吗?不过,我家张将军也不想将事情做绝,只需郑将军上表臣服,大家都是一家人,又何必动刀兵?”

“不可能。”郑彩说道。

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发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七十九章 联姻之谋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十八章 胜负之数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画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七十一章 凤阳地动三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八十一章 夹河对峙第二十七章 黄河一水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华扬州城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忧二第一百零八章 战斗间隙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二十四章 饵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五十四章 余波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汝才之心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三十章 将变第七十六章 焦链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八章 局面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六十一章 时疫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华之变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军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九章 搬家第十一章 张献忠与罗汝才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五十三章 覆军杀将十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六十七章 瓮城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七十九章 吴自兰来投第十一章 罗玉娇的愧疚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三十六章 反击与甬道第二十七章 西平营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六十章 武昌之难二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四十七章 天下锋锐罗玉龙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四十九章 年轻气盛李郎君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二章 撤军第二十四章 饵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十一章 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