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

九江。

虽然双方交战的地方,在长江湖口段,但是双方主力却在之地,却没有在湖口,曹营驻扎地在彭泽,而官军主力驻扎地,却是九江。

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东西。

他从不为谁停留。

罗汝才老了,但是左良玉也不年轻了。

左良玉依旧身穿盔甲,看上去威武非常,麾下将领,在左良玉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个。但是左良玉自己知道,当初视如无物的盔甲,现在已经成为了他沉重的负担。

以至于他每走一步都要细细计算。

计算不在众人面前出丑,又要保持体力。

左良玉坐在主位之上,下面的人议论纷纷。说得并不是别的,就是张轩的计划。

即便张轩严格保密,这么大的动静也瞒不过左良玉。

“好了。”左良玉集中精神,轻喝一声。

众将顿时不敢有丝毫言语了,一时间大厅之中静了下来。

左良玉说道:“黄将军。”

黄蜚说道:“属下在。”

“如果贼人这将郑氏的船运到鄱阳湖之中,你能怎么抵挡吗?”左良玉说道。

黄蜚苦笑说道:“国公,下官无能。”

什么也不用说了,左良玉也明白。

如果黄蜚能打得过郑芝龙,现在的局面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而鄱阳湖水师,到底是一个怎么回事?不过是临时征召的一些民船,再加上一些从长江下游败退过来的水师结合在一起而已。

这样的水师,欺负一下没有船的张轩,还是可以的,但是让郑氏入了鄱阳湖,那么只要数条战船,鄱阳湖天险,就会变得两方面共同分享了。

而且看曹营的意思,是决计不想与他们分享的。

左良玉说道:“如此,也没有什么好议论了,各部整顿人马,五日之内,入主湖口。”左良玉冷笑一声,说道:“曹操想和我决战,我也想与他一决雌雄。”

左良玉一声令下,九江城顿时为之一空,数日之内,无数船只从鄱阳湖上转运,大军都进入湖口县。

湖口县本来就是双方的一个附属战场,之前一日,也被数次围攻。

不过,依赖后方几乎源源不断的支援,才保住湖口县,不过即便如此,湖口县城之外,也变成一片焦土。

这数日之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左良玉主力大军到来,区区一县根本装不下来。一座一座营寨都湖口县城之外展开。密密麻麻的炊烟,笔直的伸向蓝天。在天空之中划出一道道痕迹。

而左良玉这么大的动静,张轩这边岂能不针锋相对。

曹营大军不住的收缩,各路人马从四面八方而来,沿着规划好的河道西侧,一字排开列营,鼓角相闻,旗帜参天。

湖口县所在地面,可以说一个半岛,北面是滚滚的长江水,南边是滔滔鄱阳湖,而西面就鄱阳湖与长江联系的水道。三面临水。而湖口就是靠着长江附近。而此刻这个小小的半岛之上,军事密度分外密集。

双方主力加在一起,就在一二十万之间。

这一战的胜负,将决定江西,武昌,南直隶的归属问题。

罗汝才也坐不住了,从彭泽也来到了张轩大营之中。

曹营高级将领除却少数外派的,如张应元,袁时中等人,几乎全到了。

“拜见大王。”众人纷纷下拜。

“免礼。”罗汝才说道:“坐吧。”

哗啦啦的铁甲碰撞之声,众人纷纷落座。

罗汝才说道:“张轩,这一战是你的提议,到底该怎么打 ,你来说吧。”

“是。”张轩说道。

张轩深吸一口气,这一场战事,不仅仅是决定南方归属的大战,也是决定张轩在曹营位置的大战,如果张轩此战能够胜利,他不敢说成为曹营军中第一人,但也是军中不可忽略的巨头。

即便将来罗玉龙登基之后,也未必能改变这一点。

张轩手一挥,郑廉与胡澹两人,在罗汝才面前拉开一张地图。罗汝才眼睛轻轻一扫,顿时目光凝住了,有些迟疑的说道:“这是此地的地图?”

“正是。”张轩说道。

这是张轩数年来培育画师的结果。

是一张比较精准的军事地图,有等高线,有海拔,有比例尺,等等。虽然因为时代的因素,很多计算,未必没有错误,但是张轩敢说,这是湖口这一带,从有历史到现在,最精准的地图了。

张轩随即给罗汝才解释了图上种种线条的标志。最后放在挂在墙壁之上,让所有人都能看的清楚。说道:“从地势上来,看从湖口到我们这边,是一路向上走的,是仰攻。”

“而且如今着急的是左良玉,不是我们。”

“所以,我的大战略是以守待攻。”

“各部骑兵。”张轩看向几位骑兵将领,说道:“都在后方待命,到大胜之后,追击的时候,才是诸位出场的时候。”

这一点,很多人都有预感了。

无他,这战场太小了一点。

湖口附近的平原,倒也不小,但是要看与什么比,作为一场大会战的场地,根本没有迂回的余地,而骑兵是离合之兵,真正拿骑兵硬冲军阵的都是傻瓜。而这样大面积,骑兵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

张轩说道:“我准备,各部设垒,令火铳兵驻守。”

“火铳兵?”张轩此言一出,很多人议论纷纷。

曹营大规模训练火铳兵之后,火铳兵的数量倒是不少,但是都是被当做辅助兵力。看押俘虏,镇守粮道,震慑后方,这些事情才是火铳兵改做的,但是此刻张轩拿火铳兵当主力却大出大家的意料之外。

张轩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我已经与郑将军商议过了,将从郑将军船上借调火炮与炮手,从这里。”

张轩在地图之上一划,说道:“挖一道壕沟,侧面垒一道矮墙,火铳手在矮墙之后,大炮在后面一点骑兵在后机动,分兵各处,一旦前线有警,听令支援便是了。”

在张轩的规划之中,这是一道长达十几里的战线。几乎分为三层,看上去疏能走马,但是实际上却密不透风。

不过,这种详细到几乎每一哨士卒的位置都标注到地图上的指挥方式,注定要让一些人不是很习惯。不过,大家商议了一会儿却没有怎么反对。

无他,将火铳兵放在一线,让诸将放心了不少。

进攻长江湖口段的战事之中,各部人马损伤不少。而火铳兵却因为不被人看中,并没有打过多少硬仗,此刻将火铳兵派到前面当炮灰。正合这些将领的想法。

“这样防御之下,官军久攻之下,就是我们反守为攻的时候,到时候直接攻下湖口县,将左营主力全部赶下湖游泳,到时候即便是不能连通鄱阳湖,官军也没有胆量在这里与我们对峙了。”

张轩细细分解下来,整个作战计划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罗汝才心中微微一动,心中暗道:“张轩打仗的本事,远远比得他这纸上谈兵的功力。”

“如果左良玉不来会?你准备怎么办?”罗汝才问道。

“那就等。”张轩不假思索的说道:“我们固然是进退两难,但左良玉同样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好一个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罗汝才说道:“说得好,今日一战,我或许还有退路,但是左良玉却是没有退路了。”

罗汝才时时刻刻的关注北方战事,左良玉不关注吗?闯营如果在陕西站稳脚跟,对左良玉还有一些好处,但是闯营大军倒灌过来了,左良玉哪里有功夫在这里对峙。

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三十五章 攻闽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八章 拷饷第四章 岳阳二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三十九章 傅宗龙第八章 夹河对峙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二十六章 儿戏的造反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忧二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五十二章 破临颍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十三章 铸炮计划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二十七章 夜袭南津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六十七章 郑大财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五章 城陵矶之战六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三章 代为号令第十八章 扎营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四十九章 年轻气盛李郎君第五十五章 滔滔黄河水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章 吴王六部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七章 覆军杀将四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七十一章 凤阳地动三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四十九章 年轻气盛李郎君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十八章 血溅腊八宴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来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别临颍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三十章 倔强的罗汝才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一章 家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四十二章 下书决战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九十七章 犹斗第三十九章 故人内讧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贵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