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发

十月分的天气,有一些清冷。

左良玉一行人千余骑护送,在曹营阵前数里的地方一掠而过。

这数量的骑兵,在这个距离之上,足以保证左良玉的安全。

左良玉身边的诸位将领都跟在后面,一水的棉甲头上红缨招展,看上去很是威武。

左良玉冷笑道:“看起来罗汝才是吃定我了。”

黄澍说道:“区区小阵破之易也。”

“哦?”左良玉说道:“黄先生觉得该怎么破?”

黄澍说道:“一看就是一字长蛇阵,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欲破之,派两位将军粘住首尾,大军从中间将斩成两段,这此阵可破。”

左良玉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在左良玉心中,黄澍所言的不过是一些正确的废话而已。

如果有可能,左良玉不愿意强攻。

不过,现在情势不一样了。东虏大破闯营,将来的战事如何,左良玉也有自己的判断,他的判断是估计李自成刹不住脚,他不看好潼关一战。

左良玉是辽东人,与东虏早就打过交道,对东虏的战力心中有敌,在他内心深处比较,对闯营的战力与东虏的战力比较之中,也绝对东虏的战力稍稍占优。

但是这优势并非是绝对的。

只是代入现代的情势之中,李自成屡战屡败之下,太伤军心士气了。东虏又穷追不舍,两面夹攻。

他必须做好,李自成败退下来的他该怎么办?

要知道襄阳还在闯营手中,武昌马士英也是看出了这个风险,已经屡次写书信来,要左良玉主动出战大破曹营,即便不收复旧都,也要保证东侧无忧,将主力调到西边来。

黄澍的策略在兵法之上并没有问题,毕竟牵制两侧,猛攻中间,也算正道。但是看着简陋的阵势,左良玉心中却不知道怎么心中有一种心惊的感觉。

微微一叹,说道:“走吧,明日正是进攻。我左良玉不发威,天下都不知道我左良玉的手段了。”

左良玉视线所及之处,也有一队人马正在阵后遥遥相对。

不是别人,正是张轩与贺虎头。

张轩说道:“看来,左良玉来看你了。”

贺虎头说道:“不是来看我的,而是来看姐夫你的布置了。”

张轩微微一笑,说道:“如此看来,大战就在今后数日之间,这一战,我心中也不是完全有底,军中数万火铳手,大多都是你训练出来的,你给我一句实在话,你训练的怎么样?能不能担当大任。”

张轩为这一战,可以说思量很久了。

战壕,胸墙,火铳手在胸墙之后列阵,后面还有炮火压阵。比在无遮无掩之下,排队枪毙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这种种手段,都归根结底到最后,都是要看士卒的训练水平。

贺虎头说道:“姐夫你放心,我为人如何,你不知道吗?你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我又怎么能辜负你的期望。”

的确,今日之战,的确是贺虎头的舞台。

贺虎头作为一个新晋的将军,统领万余火铳兵,向来都是辅助战场之上效力,如果没有张轩这一次的计划,根本不可能这么快有挑大粱的机会。

贺虎头的保证,张轩不敢全信,但是一线统兵官,有这样的自信,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姐夫,北边的战局你觉得怎么样?”贺虎头说道。

张轩听了立即反应过来,贺虎头一直没有忘记杀父之仇。

一时间张轩心中有一些柔软,说道:“你放心,闯营不比当初,潼关之战,闯营赢的几率不大。”

贺虎头重重的一拳砸在胸墙之上,眼睛之中恨色流漏出来。

张轩说道:“怎么了,如此不好吗?”

“不好。”贺虎头说道:“这样一来岂不是没有亲手了解闯贼的机会了?”

张轩说道:“闯王一时还死不了的。”

“如此最好不过。”贺虎头说道:“待打下武昌之后,我就请命为先锋,进攻襄阳。我一定要----,一定要---。”

贺虎头虽然话没有说完,但是张轩如何猜不出来他后面的话是什么?

张轩本想说些什么,似乎想到了什么只有微微一叹。

即便闯王真的兵败之后,贺虎头真能杀了闯王吗?张轩并不看好。

不过李自成落魄到什么地步,闯王这个招牌还是有几分号召力的,即便李自成势穷来投,罗汝才未必会杀李自成,用李自成的名义收降李自成残部,岂不是再好不过了。

到时候,恐怕没有人在意一个少年的恩仇。

快意恩仇这四个字,是侠客的专属,却不是成大事之人能做的。

张轩已经看出了这个苗头,却不知道如何宽慰贺虎头,说什么能化解杀父之仇?

如此不共戴天的大仇,又如何能化解得了。

张轩只能在心中微微一叹,将这事情按下不说,走一步算一步,或许李自成根本没有那一天,在路上就被清军给杀了。这对贺虎头来说,或许是一个好结果。

左良玉回营之后,将左梦庚叫过来,说道:“明日一战凶险异常,如果能大胜也就罢了,如果不胜,你就带着你身边亲兵向北投大清去。”

“爹何至于此?”左梦庚大吃一惊说道。

在他心中左良玉从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即便有种种败绩,也是因为旁人拖后腿,而不是左良玉的真实能力。

左良玉说道:“住口。”

左良玉看着他这个胖乎乎的儿子,顿时怒火中烧,看左梦庚,再看看罗汝才的儿子,罗玉龙,女婿张轩,看看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张献忠的四个义子,哪怕是看努尔哈赤的儿子们,让左良玉顿时有一种虎父犬子的感觉。

随即这怒火就消散了。

事已如此,又能怎么样?左良玉还能将左梦庚给塞回去不成吗?

“朝廷的局势岌岌可危,如今朝廷大军都在九江,纵然明日能胜,一时间也脱身不得,而清军或者闯营从西来,朝廷拿什么来阻挡?朝廷为了而今之一战,已经竭尽府库,扫地为兵了。”左良玉用冰冷不带任何感觉的话说道:“朝廷完了。”

“不亡于曹营,即亡于闯营,不亡于闯营,即亡于大清。”左良玉说道:“即便我能大胜曹营也不能改变这个局面。”

“而我左家与曹闯之间,仇深如海,我年纪大了,无所谓,做几年牌坊而已。到时候你该怎么办,恐怕你前脚离世,你后脚就跟过来了。所以只能投降清廷,知道吗?”

“孩儿知道了。”左梦庚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这么多的信息,说道:“事情真到了这么地步了?”

“黄先生。”左良玉说道。

吃了黄澍心中也心思百转,不知道左良玉与儿子所这样私密话的时候,留下他是什么意思。听左良玉说话,立即说道:“下官在。”

“我儿愚钝,我不求他大福大贵,只求他能活下去。”左良玉说道:“我左良玉在天下间,还是有些薄名的,我想让我儿拜先生为师,从此对先生言听计从,还请先生他日带我儿北上,投奔清廷。保他一世平安。”

黄澍心中突突乱跳,一时间明白过来,左良玉的意思很明白,他左良玉的名声,政治资本,乃至于余部什么,这些人脉都交给黄澍,只求让黄澍在清廷站稳脚跟之后,保全左梦庚。

黄澍也从一文不名之人,立即成为左氏的代表。身价立增,倒是在清廷之中,也好升迁。

“大人吩咐,学生岂有不答应之礼。”黄澍微微低头,他的眼睛之中也闪烁着名叫野心的光芒。

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三十二章 南阳第十章 绿帽子第八十一章 留守凤阳?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六十六章 李际遇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三章 夺麦第二十七章 拖刀计三第八十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休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九十七章 各自筹谋第一百一十九章 关公庙中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第二十九章 斩尽杀绝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第六十章 铸炮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第二十二章 炮战第三十七章 威远城下三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七十九章 吴自兰来投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十章 装备第七十六章 决心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谁之过也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十六章 拔营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八章 凤阳民情第七章 樊城关之陷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六十四章 临颍炮第二章 决河之意二第七十章 督师伏兵欲屠龙第四章 贫贱夫妻百事哀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第一章 成军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波城二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第四十章 水战四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约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四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第三十九章 姚启圣第五章 猛镇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八十六章 何腾蛟的选择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华军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四十五章 与妻书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四十四章 覆军杀将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六十一章 大军过临颍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烟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八十六章 何腾蛟的选择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二十章 伏击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三十一章 请缨第九十六章 困兽四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