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金钱战争

老百姓一向很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家又不傻,哪怕再不明白,钱这个事关命根子的东西,每天给地主老爷扛活一天,稍微想喘口气有眼神狠毒的地主婆在那盯着,还根本不给钱,只有那些最辛苦的活儿,或者要贿赂管家老爷后,才能让你去干的活,才有那么一点点的钱。

这个,如果还要克扣,那可丧尽天良了。

因此,出现于江南地区的又一次币值缩水,也是真正的通货膨胀,也顺理成章了。

而老百姓虽然不懂经济学,但是到手的钱不值钱了,能买的东西少了,这都是客观事实。

因此,都刻意开始拒收崇祯通宝,那些无法拒绝发给你劣质钱币的,如在县衙门口摆摊,几乎无法拒绝差大哥喝茶吃茶叶蛋一天后丢下的一点点钱。

而共和通宝因为其可是实实在在的白银啊,而且防伪技术先进,虽然现在也很难辐射乡村,但在苏杭吴县这样的地方,接受度已经开始超过了崇祯通宝,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里面既有经济随着力量下降,导致那些贪官污吏必然在货币面打坏主意,也有防备改朝换代下,需要进行的一些投机。

任何时候,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多的多。

南通这个地方,最有名的不仅仅是其所在的地带,而是那对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对联,只要是看过古装片的,尤其是那种人的片子,基本这副对联必然出现。

作为南北联通要道,南通的经济特点也很显而易见,靠着古运河的优势,以及过去依存的漕帮人马,南通依靠运河,居然也得到了不少北方新鲜货物,当然了,以成本来说,世界没有任何运输体系可以与长老们最新建立起来的,天津港对外的几条航路成本还要低廉,但运量还是有限,如果可以减少剥削的话,那么那些较紧俏的时尚好东西却也可以卖的价钱。

而在这个过程,由于帝都的长老绝对不收任何的崇祯通宝,当然,人家给钱的时候也是非常光棍的给银元,所以哪怕再奸猾的商人,也只能想办法贿赂一下,看看能不能稍微通融一下。

长老们对于彻底摧毁南明金融体系的决心非常强烈,坚决不会允许,为此还让几个倒霉蛋吃了一顿牢饭,其的博弈也相当精彩。

而现在,在南通乃至于江南崇祯通宝和共和通宝的兑换已经让人难以接受了。

本来,作为实验性的银币,共和通宝大概有4克,个头不大,官方认可的币值例,是一个共和通宝兑换20个崇祯通宝,这倒也不是欺负他,毕竟一个是白银一个是铜钱,不过这种例也只是一开始的理想例,到了后来,他们发现大明官绅的腐败真是触目惊心,原本朱元璋时期定好的铜铁例早已被抛弃。

使用崇祯通宝的人,那是要被歧视再歧视,根本没得话,哪怕是最简单的帝都铜子儿,也是一毛钱价值的新铜钱,也是以三倍的价钱兑换崇祯通宝的。

当然了,这几乎是原价,而现在,逐渐被杀死的南明造币体系早瓦解了。

哪怕是长老们,也是看着这种情况欣喜不已,甚至在海开办铸币厂,专门收购了江南的存银后,直接变成银元,这一出一进哪怕利润小一些,但是转换速度快啊,进来的是白银,出去的是钱,连卖都不需要,直接花掉是了。

当然了,这似乎又激进了点。

但是对于通州知府马良儿来说,这不是事儿!

原因很简单,在他治下,共和通宝早已取得了完胜,哪怕是他自己,也存了不少的银元,而对于南京那边出来的崇祯通宝,是越看越不待见了。

这是纯粹的趋利避害,马良儿理解不了什么叫做热钱外逃的危害,只是以一个长期在江南这种商业氛围浓厚的地方为官,任何经济问题,肯定是奸商又在坑害无辜百姓,以及他这样的官老爷了,可是这次奸商为什么不来事先和他勾结一下,这样大家一起坑穷鬼的钱,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不过,今年的夏粮,马良儿确确实实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有两个心腹师爷,那是这几年用习惯的了,一个刑名师爷,一个钱粮师爷,当然了,在实际业务,两个人都可以出主意,因此有大主意的时候,总是一起讨论,而这些年人越来越不值钱,外围的小案却也是无法参与到这个活动。

马良儿得意洋洋的将自己“夜读春秋”想出来的妙计说了出来,他才不告诉别人,这是在书房里,新吃下的丫鬟一句无心之语的妙计。

两位师爷看了一眼对方,为老爷这可怕的脑洞而震惊,不过他们马想到的是其的利润,这两年兵荒马乱,虽然买丫鬟小妾仆人的价钱少多了,但相应的捞钱的机会也少,穷人连打官司的心思其实都淡的很,还不如直接拼刀子呢。

所以,两位师爷的进项也大大的减少了,如果真按照这法子办,排除其他危险,这其的利润抽成可是美滋滋的啊。

他们似乎也没有主意,城可不仅仅是有知府,什么知县通判,还有驻扎在城的守军,那可都是本地人为主的啊。

“大人,此事还要从长计议啊。”

“怕什么,我想过了,现在帝都是太子监国,将来是可以登基的,我们也没有投靠过去,只是那南京那边铸币的太监们太黑了,为了民生考虑,从今日起,无论是各种税赋,只收取帝都来的共和通宝,还有共和铜子儿,至于钱从哪里,运河可不少,你当我不知道,现在连山西人的钱铺子都不愿收大明的银子了。”

“那样,我们该多拉一些人进来,也该有多些的准备时间了。”

江南市面的白银足够多,但现在这个混乱时期,自然有人在其搅和风雨,原本应该做出反应的部门也开始装聋作哑,如果是北方敌人大兵压境,还有可能振作一下,稍微吃相好看一些,起码做个样子给老百姓看看,但现在,一切风平浪静,帝都的军队据说都没有进入山东……

也是听说,长江游四川那,张献忠那个乱贼似乎一直在想着打出去的主意。

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捞钱自然成了南明官场的主旋律。

马良儿的主意很简单,既然大明的钱的含铜量越来越次,认可度越来越差,那么干脆,从今天起,收税啊什么的,干脆用共和通宝是了。

当然了,给司缴税,以及用钱购买老百姓手里的东西,雇佣苦力方面,自然也是要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花是大明钱了。

马良儿计算过,收钱的时候,按照的是原本十枚银元兑换一两白银的“官方”定价,但这是帝都方面才能的定价,银元被运过来千里之外,如果是换银子,还可以稍微良心一些,九枚换一两,已经算不错了,当然了,真正想换的,还是那些铜钱。

帝都方面对于前明钱币的态度是,留一部分做纪念品,要知道,南明时代,大明朝铸造了多种非常珍贵的钱币,到了后世都是可以换一辆车的好东西。

其他的,哪怕吃了一点亏,但是对于银币的认可度已经足够高了。

后世的国,用了30年培养了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里,再用30年教育老百姓钱不能存在银行里而是要买房,不过长老们仅仅用了三年,让老百姓习惯了使用银币,甚至很快准备出一枚含有45克白银,币值相当于一两的银币。

当然了,这些回收前明货币,并且打击使用前明钱币这种“心怀怨望”“心向前朝”的作死行为,也是本身应该做的。

当然了,一个府内,大小官员还是不少的,彼此制衡,也是应有之义,而要想赚取利润,自然是拉下水的人越多越好。

当下,两位师爷开始不由自主的献计献策,充分显示了什么叫嘴说不要但身体很老实的本质,同知、通判,还有本地一个千户所,都是需要好好勾搭的地方。

当然了,理由也很充分。

“你们说了,不用帝都的银元,要屠城,邢夫人的手可黑着呢,当然了,千万别让人知道是咱们传出去的话,只要撑过这一年,到时候老爷我也可以换个地方为官了。”

马良儿新近手下的丫鬟,算账却是顶呱呱,给马良儿出的主意简直棒极了,按照她的规划,以他目前的本钱,这样几出几进,捞几万两是不成问题的。

再加别的进项,做完这一票,也该想办法换个地方当官了,现在南明的地方不大,读书人却极多,几乎没办法安排,因此也只能想办法暂时搁置,当然了,已经有人的呼声满满开启在南京开会试,选进士了。

在金钱面前,无论男人女人的效率都是极高,一方面几位师爷先通过师爷圈子的关系把消息散出去,尽量争取盟友,另一方面开始了研究如何操作,可以捞取最大的好处。

城山西人和安徽人开的金银铺子是重点,长老们的出现使得北经商的航路成为了非常时鲜的利润来源,起过但单方面输送大量粮食,而很难满载而归的漕运,现在倒是对南方粮食的需求大减,而江南可以供应北方的东西,远远不那些小贩运输回来的。

这也算是一种倒转。

正如扬州盐商本身没有多少是扬州本地土著一样,依靠着几次成功的运作,共和通宝已经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流通货币,毕竟其易于计算,方便携带,不易伪造的特点,使得人人追逐使用,如果搭配那些小铜钱和少量纪念金币,是非常完美了。

当然了,真正的金币都是长老们自己铸造,基本没有公开发行,而是人手一套的建国纪念币,预计这套纪念币存储几代后,基本都是要发达的。

目前来说,黄金属于储备货币,想换可以,麻烦。

货币是极其危险而敏感的东西,每一个朝代灭亡,总是伴随着币值升天,物价飞涨,而南明的问题是效率低下,难以与帝都的生产力相。

目前来说,如果以贸易而论,长老治下的帝都可能是自从南北经济倒转以来,第一次北方入超的时刻,毕竟在消除了粮食缺口这个大杀器,坐拥辽东平原的土地后,缺乏粮食是不可能的,从沈阳装车直运天津的粮食,可以把价钱打到最低,活生生让许多江南粮商赔掉裤衩。

当然了,这种倒转的取向也不可能长时间,未来江南也会建造各种工厂,但大方向面,帝都工业区生产各种精密仪器,大型机械,好像以长老们的主持的国有企业,生产芯片,战斗机,高技术含量的各种产品,而将那些繁琐,需要大量精力的各种民用工业外包出去。

技术外流是挡不住的,无论是工业技术还是金融操作技术。

不止一个人说过,这银元是乱贼盘剥河北百姓的,但谁用了都说好,毕竟人家花钱用银元,收税也用银元,信用也建立起来了,而各种优秀商品也必须使用银元。

最关键的是,过去两年,是一个南方白银开始朝北方汇聚,最后变成银元回流的过程。

难怪长老们也垂涎这种利润,加入某些金属后,铸造银币是一件非常赚的买卖。

当然了,铸造机长老们暂时不可能外售。

但白银兑换价开始浮动起来的最初,普通老百姓是毫无所觉的。

虽然最近两年苛捐杂税多了起来,毕竟现在收了多少税不再是属于崇祯皇帝的了,而是儒生老爷们自己的,他们阅读四书五经那么辛苦,难道不该多吃多占一些吗。

也是因为不必大量的把钱粮耗费在漕运,而使得粮价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线,还好没有让江南百姓也跳起来。

第290章 妥协之道第102章 钱家兄弟第458章 居心正直,不拜何妨第344章 通牒第93章 日记第337章 山雨欲来第72章 吴梅村第827章 进击的左梦庚第510章 孔兴燮第62章 四公子第479章 到达伦敦第654章 森长一和古美门第597章 厨房里的战斗力第519章 酒席上就说了百年事第17章 起兵第304章 一股而下第9章 交流第135章 范文程的两难境地第456章 招供第755章 广南省开发第169章 卫生教育要搞好第639章 东印度公司第674章 儒生废柴第597章 厨房里的战斗力第515章 舆论武器的威力第2章 崇祯之死第80章 前途第615章 郭怀一第651章 反杀第762章 赵棒槌相亲3第765章 姜大哲的哀鸣第157章 你们去通知第72章 吴梅村第292章 孤胆4第65章 孙大头第211章 拜访第686章 阎应元第607章 自以为没事第728章 文根英第128章 李自成的算计第785章 金钱战争第225章 朴德欢见闻录第237章 无心第58章 监国第178章 汤若望的惊喜第663章 孙之獬第152章 下岗职工第185章 洗脑与英国小说第630章 天网第236章 五年计划第316章 焦头烂额第676章 骑兔下扬州第94章 吴名第408章 孙良在江户对近来更新的一点说明第235章 铁路规划第608章 所谓巨婴第346章 非常教育第612章 我的狗腿子第61章 侯方域第392章 合金刀与武士刀第255章 暴露秘密第505章 范进在澳洲第156章 火耗是什么第263章 逻辑与成本第469章 行吧渴第201章 宣告第626章 诬告第362章 大麻烦第294章 劳改劳工的意思第420章 打炮第657章 小篆战争第120章 方师爷2第852章 烧冷灶第857章 当机立断的李定国第22章 一片石之战2第7章 谋划第760章 赵棒槌相亲1第265章 于成龙的算计第69章 柔柔第380章 高杰之死第355章 争水第805章 张岱在帝都8第249章 不当孩子王第255章 暴露秘密第22章 一片石之战2第631章 王胖子第866章 胡三七的故事6第547章 未来的伦敦大火第489章 齐三多第263章 逻辑与成本第459章 文化胜利第466章 约翰法雷尔第175章 鳌拜在行动第195章 审问第50章 母亲河第328章 孩子,未来,在人间第295章 特务们第205章 抵达第223章 少女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