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成功在即? 9/10

bookmark

对于沈一贯来说,浙党并非是他一个人的浙党,他既是浙党的领袖,却也同时身在浙党之中,享受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受其制约,他很清楚的是,一旦他背离浙党的话,那么他的下场只会惨之又惨。

而浙党一直以来的政治立场都是支持皇长子上位,到时候挟拥立之功,便可以一举打败齐楚两党,成为朝堂当中真正的巨无霸,而且拥立皇长子,是从前前任辅王家屏开始,就提出来的,一经提出,就受到无数朝臣的声援,礼法,就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

浙党正是基于此,才决定全力推动皇长子晋储,因为如此一来,自己既可以得到拥立大功,又不虞被政敌因此而拿捏到把柄,需要得罪的,只是皇帝而已。

而事实证明,一旦形成党派,皇帝对于文官的威慑力就不够了!

毫不客气的说,皇帝这些年退居后宫,看似是赌气之举,但是也不乏因为朝中党争严重,难以完全掌控的因素。

落到沈一贯的身上,浙党不是他一个人的浙党,不是他说怎样就怎样的,拥立皇长子的政治立场不会动摇,毕竟浙党已经在其中投入了无数的力量,而且这个政治目标也渗透进了每一个浙党人的心中,就算沈一贯想要改,也不可能了。

所以这一次他的行为可谓冒险的很,联合郑承恩算计张位,的确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如今的内阁当中,除了自己,就剩下张位和王锡爵,王锡爵是皇帝的心腹,想要对付他的话,看看孙鑨的下场好了!

反倒是张位,根基不足,捡便宜得了个辅之位,若是能够将他扳倒的话,自己就可以顺顺利利的再进一阶。

基于此,沈一贯才布置了这次行动,但是如今皇帝的问话,又是什么意思?

朱常洛的奏疏他自然是清楚的,事实上,就在皇上欲让皇长子前往应天府读书的事情下朝议之后,第二天朱常洛的奏疏就递到了内阁当中。

写的很清楚明白,拒绝!

至于,身体羸弱,难以长途奔袭,希冀能够继续在京师尽孝,更重要的是,其后更是说明,如今储本未定,自己藩王之躯,无有理由前往应天……

这番拒绝早在沈一贯的意料当中,毕竟皇帝想要将皇长子赶出京师的意图实在是太过明显,对方绝不可能坐以待毙。

而朝中近来也屡屡拿朱常洛的这封奏疏说事儿,更有大胆的御史请皇上正皇长子太子之位,太子坐镇应天府,才是礼法之合!

凭借于此,一干大臣蠢蠢欲动,似乎又想跟皇帝掰一掰腕子,着实是让朱翊钧头疼的紧……

站在沈一贯的角度,他自然是要支持皇长子留在京师的,这也是他背后的浙党的诉求,但是问题是站在沈一贯个人的角度,他想要往上爬,就要扳倒张位,而要扳倒张位,皇帝的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此刻他要是表态支持朱常洛的话,很有可能会得罪皇帝,到时候若是皇帝坚持不让张位致仕,那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是若是不表态的话,回去又没法子解释。

着实是让他纠结的紧,不过皇帝问话,自是不能耽搁的太久,片刻之间,沈一贯就做出了抉择。

“回陛下,太子乃国之本也,不可擅定,皇长子尚未进学,恐难当此大任,然礼法所在,不可违之,臣以为可将殿下封国改换南直隶,一则遵藩王就藩祖制,二则以此令皇长子于应天府进学,亦名正言顺!”

相比较回去之后受到责怪,明显还是眼前的利益最重要,所以沈一贯毫不犹豫的把朱常洛给卖了。

不过说到底,沈一贯还是浙党中人,不可能将后路堵死,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不过如今储位空悬,皇长子虽为藩王,但却不同于平常藩王,臣请陛下宽宥,允殿下南直隶行走之权,准岁末朝觐,并延请南京六部教授殿下,以正长子名分,平群臣悠悠之口!”

这就是沈一贯在耍小聪明了,或者说在谈条件了。

想要给朱常洛一个去应天府的理由容易的很,给一个未就藩的藩王换个封地,不过是皇帝一道诏命的事情,虽然南直隶有些麻烦,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自成祖皇帝靖难以后,明朝对于藩王的态度大大改变,出现了无数中限制藩王权力的手段。

比如卫士不得过多少人,不得不奉诏私自出城,不得经商,不得私自进京……还有最著名的王不见王,就是说两个藩王不能相见,防止其勾结串联。

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沈一贯还是皇帝,都一直没有提起让朱常洛就藩一事,因为他们知道,朝臣根本不会同意的,单单是不能私自进京这一条,就是朝臣不可能同意的,若是真的就藩的话,不奉诏不得进京,也就是说,没有皇帝的召见,朱常洛一辈子也不能进京城。

这么一来,立国本也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但是沈一贯这么一说,就缓和了许多,先让朱常洛就藩,将他赶得远远地,遂了皇帝的心愿,再准他南直隶行走之权,可以让朱常洛自由在封地和应天府之间来回,这样可以让他在应天府当中接受六部尚书的教导,虽然比不上阁臣,但也是太子才能享有的规制,如此可以安慰朝臣,也可以堵住朱常洛的口。

至于最后一条,准岁末朝觐,就是沈一贯最后留的小心眼了,他知道,若是朱常洛远离京城的时日一久,成为太子的可能也就低了许多,如此一来,他背后的浙党绝对会心生不满,甚至让他来承担这个责任,而准岁末朝觐的话,无疑是确定了他的地位,沈一贯甚至想着,等他的地位稳固之后,可以趁着朱常洛回京的时候,将他直接推上太子之位,如此挟拥立之功,将再无人可以阻挡他接任辅……

而且他也相信,这是如今来说,最好的法子了!

“如此,倒也并非不可,只是……南直隶未有分封藩王之制啊……”

在沈一贯期待的目光当中,皇帝微微沉吟开口说道。

这一句话却是让沈一贯心中狂喜不已……

ps:道声抱歉,今天的章节有一部分是存稿,有一部分是现写的,但是很不幸有些卡文,原计划十点最后一章,看来是赶不上了,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最后一章正在写,今天肯定赶出来,只是可能会延迟一会,请大家见谅,再次抱歉~

 amp;荣耀,梁可凡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四章:温纯的无奈第三百零二章:各有盘算第七百二十二章:科举和国子监的公平之争第四百三十章:意外第七百四十二章:内阁论战第四百四十章:抵达建州第三十一章:搞定土豪,第一桶金第三百八十章:真正用意!第328章:密信第八百一十五章:辽东第七百七十五章:第四百九十九章:宫中有变第七百四十四章:皇家内务第六百三十五章:被嘴炮了第337章:安抚郑氏第四百四十章:抵达建州第六十四章:空手套白狼第六百五十八章:老狐狸也会犯小错?第三十章:少年慕艾,九曲连环第四百四十八章:这事儿没完!第一百零四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第六百三十七章:新皇登基第403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二百三十六章:狮子大张口第五百一十章:入宫觐见第六百三十三章:朝臣的态度第四百二十八章:李植的绝望第三百九十五章:羞愧的梁永第六百七十九章:韩爌的真本事第七百零二章:震撼人心的番薯第三百零八章:求情第七百六十章:狂妄之徒?第四百三十二章:杀了他!第四百四十九章:去叶赫城?第六百八十八章:内宫五巨头第七百七十六章:耍脾气的皇帝第六百八十四章:被贬的韩爌第六百一十章:难捉摸的皇帝第六百四十四章:谁也不是好欺负的第五百九十七章:御前论辩第一百三十章:后宫议政第四百零二章:狡猾的李三才第八百二十六章:愉快的达成一致第二百二十六章:刀兵相见第一百三十八章:谈正事第八百三十七章:国之栋梁,生当如是第五百四十五章:解决方法第六百五十章:一条鞭法第四百四十四章:撤军!第一百五十五章:魏国公府第三百九十六章:鸿胪寺前的冲突第二百八十八章:宫门前的冲突第二百一十一章:说服沈宏第二百二十五章:针锋相对第三百四十六章:入宫第五百四十六章:如何收场第403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六十七章:欲哭无泪的沈应文第八百三十三章:仁慈的皇帝陛下第五百八十九章:朝中有变!第六百六十九章:皇上自有办法第七百八十二章:泼一盆冷水第二百七十一章:下马威第四百三十四章:邢玠第六百五十五章:转变的态度第七百零四章:授官第三百六十七章:考校 2第六百四十五章:转变的未免太快第二百六十九章:争吵……第五百五十二章:烫手的山芋?第七百八十六章:权衡第六百八十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第182章:无妄之灾……第七百七十三章:短暂的胜利第二百零二章:柳暗花明第三百七十一章:威逼利诱第二百零三章:番薯之物第五百三十四章:审案第七百六十二章:立决无赦!第六百五十二章:我说我的,你们谈你们的……第二百九十四章:坤宁宫密谈第二百六十五章:内奸带来的消息第四百八十章:进宫第一百九十二章:议税第七百六十九章:个中原委第七百九十九章:天子的手段第七百一十章:不能再等了第165章:王府长史第六百一十一章:试探?第五百六十九章:眼馋了第六百三十二章:内阁的决议第六百四十九章:故弄玄虚第八百三十一章:大节大义第五百六十九章:眼馋了第四百九十二章:沈一贯的反击第六百零二章:此情此景,似曾相识第二百章:悲催的杨荣第二百九十一章:山外青山楼外楼第四百三十章:意外第十九章:交易谈妥,憋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