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请君入瓮

李啸心下算得很清楚,如果能从黄县与招远两地中,整理出25万亩能种粮食的荒地,以及8万亩桑田和13万亩经济作物田的话,将可安排大量的流民。

按李啸军原先的授田规则,种粮荒地每户授田20亩,那25万亩荒地就可以安排12500户流民,以一户家口最少3人计算,则可以安排3万7千5百人。

而8万亩由轻盐碱地改良成的桑田,以每户承包30亩计算,则可至少安排2660户人家,最少可安排8000人成为桑蚕户。

至于13万亩由重度盐碱地改良而成的经济作物种植地,也与先前一样,以每户人家承包60亩计算,可至少安排2160户人家,人口数为6480人。

这样一来,可以算出,这些荒田全部开发出来的话,总共可以至少安置51980人的流民人数。

李啸心下喟叹,如果朝廷早点将黄县与招远两县,赏赐给自已的话,也许,自已根本就不会去想在武定州安排俘虏种植烟草一事。毕竟,现在已有足够的土地安排自已那4.5万名俘虏了。

“这样吧,本官令金汤城总管安谦,将聚集在金汤城外大批的健壮流民,招揽到赤凤卫来。若土地仍有富余,再从河南与山东本地招揽流民,努必要在开春化冻前,备齐人手,从而整治土地,早日安排生产。”

李啸想了想,又对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说道:“流民招揽后,具体如何改良与分拔土地,便由你二人,以及桑蚕课课长郑如宝,三人共同负责,要尽快将荒地与盐碱地整治好,不可耽搁。”

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站了起,向李啸应声领命:“请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尽快办好此事。”

荒地之事谈完,许秀清以一种说笑的语气,对李啸说道:“李大人,近来在黄县与招远两地,多有谣言传出。说大人打算兼并没收地主乡绅的土地,并要把这样土地分给流民与贫农,却不知,大人真有此心思否?”

许秀清说完,看到李啸的眼神,骤然变得深沉。

“哦,竟有这般流言传出,以本官看来,应是有人为了特地挑拔本官与乡绅的关系,才说这般无稽话语吧。”李啸淡淡地说道。

“以学生看来,确是有人存心与我军作对,方传出这般挑唆流言,大人可要彻查此事?”陈子龙在一旁说道。

李啸摇了摇头:“这等流言,查之无益,只要我军并不真正没收那些地主乡绅的土地,这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李啸顿了顿,眼中却是凛光一闪,他缓缓说道:“不过,既有这般流言传出,我军却可正好借势发力,好好整治一下那些占据了膏腴之地,富得流油的地主乡绅们了。”

陈子龙一惊:“莫非李大人,真打算就此没收乡绅土地么?我军力量尚是有限,这触犯众怒之事,恐怕不好吧。”

李啸笑道:“卧子多虑了,本官当然不会傻到与这些乡绅硬碰硬的地步。不过,本官有一计,名唤请君入瓮,却可让他们,将土地乖乖交出。”

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惊愕相视。不会吧,这李大人,竟有这般手段?!

“请大人详言之。”两人齐声道。

于是,李啸微笑着,将心中的计策说出。

陈子龙许秀清二人听罢,皆大笑起来,纷纷连称好计。

“二位既皆赞同,那么这事,就这般处理吧。”李啸笑着一锤定音。

。。。。。。

“顾兄,顾兄,赤凤卫李总兵下了通告了,说市面上所传扬的,要没收乡绅土地一事,纯属子虚乌有,乃是有人恶意造谣,还要我等勿要轻信呢。”

王升桐手中拿着一张从街面上偷偷撕下来的布告,一脸笑容地来到了顾之道府上。才刚进门来,便急急地对正在抽水烟的大地主顾之道大声嚷道。

王升桐窜到顾之道面前,正欲将手中的布告递给他,却被顾之道一把推开。

顾之道斜了他一眼,淡淡地笑道:“管家早已将此事禀告于我,王老弟得到消息,却还晚了些。”

王升桐讪笑道:“看来,当初我等杯弓蛇影,倒是自个吓自个了。也不知哪个乱嚼舌头的家伙,编排出这等流言来惑乱人心,实是可恶。”

顾之道脸上亦泛起得意笑容:“我就说嘛,那李啸,也不会是个完全不计后果的愣头青,定要这般强横与我等乡绅地主作对,现在此事官府既已出布告说明,便算是揭过了。”

王升桐点点头,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又轻声问道:“顾兄,不过这布告后面,说甚官府要各家出示田土地契,以核查登记土地,却为何故?”

顾之道笑道:“咳,这还看不明白么,以小老儿看来,这定是李啸当日来招远剿匪,让我等上交粮草供应,尝到甜头了。现在黄县招远皆归其下,他必定还想如上次一般,让我等根握各人所据的田亩数额,上交军粮。这家伙,这算盘打得好啊。”

王升桐急道:“那这样一来,岂不是我等地主乡绅,要与那些平头百姓一样,上交大批赋税了么?”

顾之道叹了口气:“正是如此。李啸这厮,从来不是什么善类,只不过,相比全部上缴土地,他这般收取赋税,却已是从轻之举了。”

王升桐连连摇头道:“若是这般,那老弟我可就亏大了。我听说,那赤凤卫中,每家农户,按每亩二斗收税,一年分夏秋两季收取,在下那家传的5000亩地,可就一年就是2千石米粮啊,这般上缴,可要心疼死我了。”

顾之道冷哼一声:“你这家伙,慌什么,古话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有政策,我们自然也会有对策。”

“顾兄你的意思是?”

“王老弟,你怎么这般傻,他要你上报土地田契,你难道就不会少报瞒报么,这样一来,要缴的粮税,自然要少得多。”说到这里,顾之道阴阴地笑了一声。

听了顾之道的话,王升桐顿觉眼前一亮。

“顾兄真是老谋深算,端的好办法。这下,李啸想打咱们的主意,算是狗咬猪尿泡了。”王升桐嘻嘻而笑。他想了想,又压低声音对顾之道说道:“那顾兄打算瞒报多少?”

顾之道微笑着伸出了一根指头。

“哦,顾兄只瞒报一成?”王升桐有些惊讶。

顾之道摇摇头:“一半。”

“啊,一半?”

“嗯,我家一万二千多亩地,若只报一半,一年可就少交2400多石粮食呢。”顾之道笑道。

“好,顾兄好算计,那老弟我,也瞒报一半。”王升桐咬牙道。

。。。。。。

十天后,黄县、招远、以及原赤凤卫内的地主与自耕农们,将土地田契,全部在农牧司备案核查。

那些农牧司官员,根据各人提供的田契,给各人划定了土地田界,并重新换发了盖有赤凤卫官印的新的土地田契。

与此同时,李啸将新划入赤凤卫的黄县,下分为5个乡,招远县,下分为6个乡,分别派出民政司分所,负责各乡的政府运作。

然后,诸如村长、里正之类的基层半官方人员,也均指定了一批当地素有名声的老者担任。从而实现了对各乡镇的彻底管控。

至于黄县与招远县城,李啸则分设为黄镇与招远镇,分别派出官员管理县城,管理县城收取商税。商税额度也与赤凤卫一样,取每个月的销售额数的八分之一。

果然,在以上诸事皆办妥后,赤凤卫官府随后下令,以各人所定的田亩数,与赤凤卫一样,按每亩二斗的标准,分夏秋两条上交田税。

大地主顾之道,中等地主王升桐等人,见李啸的伎俩不过如此,皆心下庆幸暗喜,为自已早作了防备而高兴。

其中顾之道在官府的备案,只有5000亩土地,比他原定的6000亩还要少得多,足见其为人之贪婪。

而王升桐胆子小,他思来想去,还是犹豫着报了3000亩土地。尽管他刚与官府核查完土地就开始后悔,不过亦是无可奈何了。

最终,土地清查的结果出来了,竟然有一大半土地亩数,与原先李啸让人统计的土地数额对不上。

原先,赤凤卫登计的地主与自耕农土地有18万亩,结果核查后,却只有10万亩土地得到确认,另8万亩土地属于无主之地。

而新纳入赤凤卫的黄县与招远县二地,原先统计的59万亩土地中,竟只有27万亩土地确认下来,竟有多达32万亩的土地,属于无主之地。

这样算起来,共有40万亩的土地,属于没有确认的无主之地。

得到这个结果,李啸大笑起来,具体统计的陈子龙与许秀清等人,同样是满脸的笑容。

“大人,你这请君入瓮之计策,果是妙极,这样,我军收回那回无主之地,那帮地主乡绅,可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陈子龙捋须而笑。

“最啊,李大人这般好计,足足多出一个县的土地出来,而且,那些乡绅瞒报的土地,多为上田与中田,这样一来,这样精于算计的家伙,损失可就大啰。”许秀清亦是一脸喜色。

李啸一脸笑容地叹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这般家伙,费尽心思想偷报赋税,现在却正好自缚其身,亦是可叹。”

李啸沉吟了一下,便陈子龙说道:“这样吧,卧子,这段时间,由你与农牧司人员一起,并由我派遣军兵,配合你等工作,将那些无主之地,全部收归公有。如有反抗闹事者,就地擒拿,决不轻饶!”

陈子龙笑着大声应诺。

李啸笑道:“等这批土地收归公有后,再如先前一样,将我军有功将士家庭,优先每户授田40亩,若还有土地剩余,再授给当地的贫农与流民们,这样一来当可又安置不少的百姓下去了。”

陈子龙一脸昂奋之色,他拱手大声道:“大人,在下定会为大人放好此事。大人您就放心吧。”

。。。。。。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

顾之道正悠闲地在院中吃水烟之时,管家从外面带着哭腔跑了进来。

“看你这慌张模样,什么大事不好了?”

看到管家这哭丧着脸的样子,顾之道皱起眉头。

“老爷啊,外面来了大队官兵,要将我府上那些瞒报的土地,统统没收呢。小的连忙派手下阻拦,却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军兵一举擒下,小的好不容易,才跑回来报信啊!”管家一脸凄惶地喊道。

“啊!”

顾之道五雷轰顶,有如被蛇咬了一般,从藤椅上弹地站起。

“快带我去看看!”

顾之道扔下水烟,扯着管家衣襟,便往外急奔而去。

饶他这般年纪,却是跑得飞快。可见,当他知道自已要失去这多达7000多亩土地时,估计所有的身体潜能都在这瞬间爆发了。

方跑不远,顾之道便远远地看到,大队的官兵,与农牧司的官员,正在丈量那些所谓无主之地。

顾之道顿时脸如土色。

很快,越跑越近的他看到,一名身着玄色布衣书生模样的人,正指挥着农牧司的人员核对土地,而他顾之道府中的几名家丁,则是垂头丧气地被一群面色凶狠的官军抓着,一动也不敢动。

“陈赞画,陈赞画,且听小老儿一言啊!”

顾之道看得清楚,这名书生,便是当日在赤凤城官署中见过的,李啸的幕僚陈子龙。他远远地便朝陈子龙大声地喊了起来。

“哦,原来是顾乡绅,却是何故跑得这般急切呀。”陈子龙见到喘着粗气跑近的顾之道,故意以一种惊讶的语气问道。

顾之道心下暗恨,娘的,装什么大头蒜,什么事你小子不清楚么!

只是他心下虽这般想,脸上却是硬硬地挤出笑容:“陈大人,你等误会了,这些土地,乃我家祖传之地,非是无主之地啊。”

“哦,这样啊,待我先看看田契。”陈子龙装模作样地打开一份副本样式的田契册子,细看了一番,便以一种惊讶的语气说道:“不对呀,按田契所示,顾乡绅你家的土地田界,不是在那边么?本官没有搞错啊。”

顾之道心里苦极,却脸上还硬陪着笑:“陈大人,这些土地,确是我家的。估计是当日上报土地有错,顾某家中还有原先存下的老田契,还请大人过目。”

听了顾之道的话,陈子龙脸上却是一沉:“顾乡绅这是什么话!当日,官府重新颁发田契时,便专门提出,为恐有错漏,准予尔等五天时间内,前来官府重新报备。现在时间已过近十天,也未见顾乡绅前来官府,提出土地划分有误,要重新堪测之请求。且当日丈量土地之时,顾乡绅也亲自前来确认过田地边界,怎么今天却说出这等话来!”

陈子龙说到这时,故意加重语气冷哼一声:“莫非,顾乡绅心存不良,竟欲与官府作对,吞没这无主之地不成!”

见得陈子龙装糊涂还给自已脸色看,顾之道肚中的肠子都悔青了。

后悔啊,要知道当时为了少交点田税,却是要把自已祖传的土地给断送的话,顾之道说什么也不会瞒报土地了。

“这,这。。。。。。”顾之道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抓耳挠腮,却无有对策。

“顾乡绅,若无他事,请自回吧。我等丈量土地事情紧急,却无闲暇与你细谈。”陈子龙冷淡地说道。

顾之道嘴唇哆嗦着,脸色涨如猪肝,大冷的早春天气里,脸上竟有冷汗渗出。

他一急之下,再也不顾体面,竟如一个无赖一般,一下子冲到那些农牧司官员前面,就地撒沷打滚:“天地良心啊,各位大人,这些土地确是我的!你们不能这般使诈拿走啊!”

见到身为招远数一数二的大地主顾之道,竟这般不顾身份地当众放赖撒泼,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六十三章 火器论谈第二百二十章 瓮中捉鳖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丑剧第五百二十七章 痴呆皇帝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后皆溃第二章 伏击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软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袭成功第六百零二章 献堡归降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谈为假,谋利为真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杀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该配英雄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袭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袭第五百三十章 铁骑突出刀枪鸣第二百零六章 长子诞生第九百一十七章 弑父归降第八百七十章 劝降不成,重炮齐轰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军来攻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赃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远征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杀第四十六章 操练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亲子劝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艰难谈判第七百九十四章 红河平原决战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决断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议谈妥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数第四百一十五章 进攻马尼拉第十八章 军令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约签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岛海战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冲阵,何人可敌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国灭 西川一统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谈,层层加码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战(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战幕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萨摩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军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兰人的野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万两开拔银子第二章 伏击第二百零四章 郑彩来访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锋第八百一十一章 轰降黄骨岛,迎敌孔廷训第六十一章 交换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条应对之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将雄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八十九章 机会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军之威第二十六章 拉拢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穷,安可回头第五百二十七章 痴呆皇帝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东南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归降,围攻大顺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掷雷第二百七十五章 杨嗣昌来访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体绞杀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狱之骑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让旅顺,为见面礼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杀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冲阵,何人可敌第一百零四章 鞑子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惊魂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篱下,定居亲漂辛第九百三十九章 紧急求援 正面搏杀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夹击,一鼓而灭第一百零一章 镇压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九十八章 汇合第九章 祖府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三百七十章 兵临复州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九百零六章 合围击溃,一路追杀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吕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货,一手交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六十一章 交换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劝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八百三十二章 惨胜守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顺结盟,再谋大西第七十二章 终胜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见缅王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两路,东攻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