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亲往台湾

崇祯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平妻祖婉儿为李啸生下了一个女儿。

身体虚弱的祖婉儿,听到接生婆子与一众丫鬟欢笑着跑来告诉自已,生了个大胖千金之时,她脸上的笑容,多少有些僵硬。

祖婉儿在心里,其实是一直想给李啸生个儿子的。

她曾无数次地幻想过,自已如果生了儿子出来,也一定会象李啸一样英武雄俊,人中豪杰,自已在这李府之中,也就会更有地位了。

自已虽是平妻,只是现在正妻朱媺姵已生了儿子,而自已却只是生了女儿,祖婉儿感觉自已一下子就被朱媺姵比下去了。

那李啸,会不会就此看轻了自已。。。。。。

她心乱如麻,最终在心里轻叹了一声,唉,为什么天不遂愿呢?

只不过,当产婆把孩子包好在襁褓中递给她时,看到孩子那颇似自已的粉嫩可爱的小脸蛋,祖婉儿心头母爱大起,原先的不快已去大半,她把这个从她身体里分裂出来的小东西,左看右看,一脸痛爱,完全已是爱不释手了。

而在这时,李啸已在一名丫鬟的带领下,快步进入产房而来。

“我的宝贵闺女呢,快抱给本官看看!”

李啸一入房内,立即笑着大声喊了起来。

“嘘,你小声点,别吓着孩子。”祖婉儿微支起身子,向快步走来的李啸,轻声嗔怪道。

李啸快步过来,轻轻抱起放于祖婉儿一侧的孩子,反复细看,边看边笑,边笑边亲,一脸喜悦至极的表情。

“好家伙,足有六斤多重呢,以后一定是个壮实的好姑娘。”李啸嘻笑着,一边轻轻地捏了一下孩子的小脸,孩子被他一弄,顿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你看你,叫你好生抱着,这下可把她弄哭了。”祖婉儿瞪了他一眼,嗔语道。

不过,祖婉儿话虽这么说,便看到李啸对这个女儿这般喜爱,心下还是十分高兴的。

“李啸,我问你,你可要说实话。”

祖婉儿想了想,还是轻声对李啸说了一句。

“哟,看你这严肃的小模样,你说吧,为夫一定从实而答,哈哈。”李啸完全不以为意,继续笑着逗抱在怀中的孩子。

“你,是真心喜欢她吗。。。。。。”

李啸脸上的笑容一顿,他立刻在心里,明白了祖婉儿在担心什么了。

他扭过头来,微笑着对祖婉儿说道:“婉儿你呀,什么都好,就是一直有点小心眼,实话和你说吧,为夫可不是重男轻女之人,无论男孩女孩,我皆是同样喜欢,你别多想了。”李啸轻轻地放下孩子,疼爱地抚摸着祖婉儿散乱的发丝。

祖婉儿轻嘤了一声,便有如一只温柔的小猫一般,在他怀里享受爱抚与温存。

不多时,朱媺姵、卓那希、英格玛等李啸的一众妻妾,皆跑入房中看孩子。每个人都对李啸这个女儿疼爱有加,互相小心地传递观看,一边叽叽喳喳地评论着。

“看这孩子的脸蛋与小嘴,跟婉儿多象啊,长大了呀,一定是个小美人呢。”

“就是啊,这孩子皮肤也好,又白又嫩,真是惹人喜欢,让我多抱抱嘛。”

“你们看,她虽刚出生,却一头青丝如墨,极有富贵相,以后呀,一定能嫁个公子王孙,哈哈。”

看着妻妾们和乐融融的样子,李啸心下极为欢喜。

这时朱媺姵抬起头来,向李啸笑着问道:“夫君,可想好了,给我们的小美人取个什么名字么?”

李啸略一沉吟,想起了前世所学的一首古赋,便微笑道:“张衡《思玄赋》中,有语句为,舒妙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以我之见,就将孩子命名为李婧吧。婧者,柔美贞洁之意,其意甚好。”

朱媺姵笑道:“夫君这名字取得真好,来,让我再抱下小婧婧。”

各名妻妾你争我抱,整个房间一片欢声笑语。

。。。。。。

三天后,郑彩的船队抵达了赤凤卫龙口港。

此时,从北直隶,宣府镇,以及山东当地的招揽流民的官员,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招揽,已全部率领流民返回,据民政司统计,总人数竟达到36万3千多人,比李啸预定的人数,差不多翻了一倍!

负责招揽流民的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向李啸解释道,各所以有这么多流民,主要是因为现在陕西与山西等地流贼猖獗,导致大批的秦晋流民,背井离乡逃入了宣府镇与北直隶等地,故在李啸的这次招揽活动中,与那些因鞑子入侵而成为流民的当地居民一起,被一并接收过来。

明白了原因的李啸,倒也没有细究什么,毕竟台湾有大批荒地等待着移民来开垦,这36万多人完全可以容纳得了,而这些流民,历经辛苦,千里跋涉来到赤凤卫投靠自已,自已自然也不可能将他们再加以遣送回去。只不过,在乘船南去的时候,会更加拥挤一些罢了,另外需要供应的米粮,也会相应增加不少。

不过,这些困难,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他遂下令,把这批流民,暂时全部在赤凤城外搭建帐篷居住,就地休整三天,然后前往台湾拓殖。

李啸同时决定,这次运送流民,他要亲自前往台湾。

毕竟只有自已亲自去了台湾,才能更加了解实情,也能更好地对台湾将要如何经营,作出判断和决策。

在郑彩郑联兄弟到来后,李啸热情款待了他们。宴席上,宾主互相劝酒,觥筹交错,气氛十分和乐。

酒足饭饱之后,李啸向郑氏兄弟,特别推荐了赤凤卫所产的中华牌香烟与雪茄。

对于这两样东西,郑彩与郑联倒没有与那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一样,那般充满好奇与兴趣,因为这种卷烟,他们早已见过。

早在十六世纪二十年代之时,这香烟与雪茄,荷兰人在印尼等地就有生产,不过荷兰的香烟价格要昂贵一些,卖到台湾的批发价,基本为3.5钱至4钱银子一条。

在品尝过李啸的卷烟厂所制的中华牌香烟后,郑彩与郑联惊喜地皆发现,李啸这里所产的香烟,与荷兰人所产的相比,味道完全不比其差,更是多有过滤嘴这个小东西,大大降低了香烟烟雾的呛鼻感觉,却是更高档也更健康。

而最让郑彩郑联二人高兴的是,这样看起来更高档的过滤嘴香烟,李啸给他们报了个更优惠的价格,那就是与当天报给沈志祥的一样,香烟每条2钱,雪茄每条4钱。

见李啸这般大方,郑彩与郑联二人皆极为十分欢喜,立刻爽快加以同意。

郑彩迅速地想到,如果把这批香烟转卖到南洋或日本,完全可以翻个三倍的价格,而且这个外型看起来更高档的香烟,应该会比荷兰人制成的没有过滤嘴的普通香烟,更受烟民市场欢迎。

从十月初正式生产到现在,李啸总共生产了约200万条香烟,130万条雪茄,除了沈志祥买走的20万条外,另有40多万条被山东、北直隶、南直隶、河南等地的客商买走,另有40万条卷烟,运往了宣府镇金汤城,供应宣大地区及蒙古诸部。

而现在剩下的230万条卷烟,郑彩见李啸报价优惠,且北来山东一趟不易,便要将全部剩余的香烟,统统买走。

李啸见他竟然要全部买走,自是十分欢喜。随后,他复与郑彩商定,这次运送流民,李啸自已,将会亲自带领移民集团前往台湾,路上伙食自理,就以一个流民2两银子的运价相抵,这样总价为约57万两。李啸再算个整数,包括再要装运的粮食,商货,以及护卫人员一起,总共的运价为60万两。

而郑彩采购的这230万条卷烟中,包括150万条香烟,80万条雪茄,总价为62万两银子,李啸再度慷慨表示,零头就不计了,就以这批香烟的货款,来抵消郑彩船队的运费。

因为流民人数众多,李啸与郑彩约定,这次南去台湾,需至少空出300多艘船只来运送流民。等李啸复乘郑彩船队北返山东后,再用香烟抵消运费。

郑彩对李啸的这个条件毫无异议,他甚至还在想着,等下次船队再来山东之时,李啸这边应该又生产了大批的香烟与雪茄,自已却正好同时买了回来,然后再大肆贩运转卖到南洋与日本。

达成协议后,宾主双方感情更融洽,毕竟这年头,没什么能比利益与财富,更能笼络人心的了。

崇祯九年十一月初二。

这一天天气十分寒冷,暗云低垂,海风凛冽,细微晶莹的雪花,从空中飞扬而落,海天之间,充满了苍茫萧瑟的味道。

李啸带着李浩然的百余人的护卫队,以及1200名辅兵,率领着28万3千流民,以及大批的医士与建筑工匠,再带上了早已采买准备好的500万石粮食,600万两银子,以及大批的各类赤凤卫出产的商货,登上郑彩的船队,南去台湾。

运送粮食商货银两等物资的船只,早在前两天便装上了船,共装运了近一百艘大船,郑彩等人采购的卷烟、铁器、呢绒、生丝,绸缎等商货,则也装了150多艘大船,总购货额达到三百多万两银子。

其余的350多艘船上,赐分别装运这36万3千名流民。平均每条船上乘坐了1000多名流民,虽然多有拥挤,却还基本乘坐得下。

同时,李啸给这600艘船只,每艘船上配了20名辅兵,以和郑军士兵一起维持秩序。而全部的医士与工匠,以及护卫队,则全部与李啸一起,乘郑彩所坐的那艘最大的一号福船南去。

36万流民上船的规模极其浩大,幸得民政司早作了规划,给每批流民都划分了具体的船只编号,这才使得流民上船时的队伍,忙而不乱,虽规模宏大,却井井有条。

一时间,码头上哭声一片。

流民们这般伤感,其实亦是情有可原。因为每个流民都知道,此去南行万里,今生今世,恐再难回北方的家园了。

只不过,在残酷的生存问题面前,一切的乡愁,都只能被悄悄地藏在心里。

一户户流民,衣衫褴褛,拖老带小,带着仅存的一点家当,分别上了船,随后消失在满船的人海中。

据史传,整个明末的流民数量,前后相加多达近千万,在李啸眼里,这36万名流民,能有机会去台湾谋生,其实是还是难得的幸运儿呢。

如果李啸没有穿越到这个世界,这些流民的命运,估计会相当悲惨,不是死于饥寒疾病,就是死于刀剑砍杀,最终在这一片战乱与饥荒的血腥年代中,默默死去,成为史书了一个冷冰冰的死亡数字。

而现在,李啸相信,这些流民,却有如一颗颗种子一般,被自已撒拔向遥远的异域,然后在那里生根发芽,自此之后,流民得以休养生息,繁衍子孙,而那些被汉民百姓们辛苦开辟的异域土地,就会永远地成为中华固有的领土了。

从流民开始上船,到全部船只离岸而去,整整花了近一个白天的时间。

而李啸,亦在码头处,与自已的一众妻妾相拥告别。

因为祖婉儿尚在坐月子,故没来送别,只有朱媺姵、卓那希、英格玛三人前来。想到女儿李婧刚出生不久,还未享受多少父爱,自已便要离她而去,李啸心下颇有些愧疚。

妻妾们看着腰佩宝剑,肩披红艳披风,一身高级武官打扮的李啸,每个人眼中都满是深情与不舍。

“夫君,你此去台湾,大概要呆多久?”头发被凛风吹得有些散乱的朱媺姵,一脸牵挂之色地向李啸问道。

“从赤凤卫到台湾,来回便宜两月,另为夫在台湾,恐至少也要呆上两个月,大概要四个月后方可返回山东。”李啸沉吟了一下,又对她轻声说道:“姵儿,为夫此去,就拜托你好好照顾成儿了。”

朱媺姵凝视着他英俊的面孔,轻轻点头,柔声道;“夫君你放心吧,成儿我会好好照顾的,我们一起在赤凤城等你回来。”

“李啸,那你去了台湾,我在山东呆了这么久,也该返回土默特部去了。就等你下次再来草原时,我们再相见吧。”朱媺姵刚说完,英格玛对李啸朗声笑着说道:“我可记得,你说过,要把我从土默特部风风光光地娶过来哦。”

李啸大笑了起来,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李啸言既出,行必果,看看明年此时,我亲去土默特部,向你父汗与母后提亲,将你风风光光地迎纳进家门!”

英格玛飞给他一个媚眼,却同时狠狠地在李啸腰间猛掐了一下,疼得李啸呲牙咧嘴。

“夫君,你此去台湾,千里迢递,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已。”一直没说话的卓那希,声音怯怯地响起。

李啸扭过头,看着卓那希娇小柔弱的身影,又看着她满是关切的神情,心头又暖又涩。

这个身世悲惨,被自已幸运救起,现在已成自已小妾的满洲女子,总让李啸充满了保护的欲望。

“嗯,我会的,现在天气寒冷,你们几位也要多加保重。要知道,你们可是我李啸,在这个世界上,最为牵挂之人哪。”李啸深情说完,给了每名妻妾,一个深深的拥抱。

在将近傍晚时分,与一众妻妾依依不舍的李啸,终于登上那艘领头的一号福船而去。

海风萧萧,细密的雪花已是漫天飞舞,南面的龙口港越来越小,天地之间,一片茫茫都不见。

在这样的空旷单调的环境里航行,李啸感觉脚下的船只,倒仿佛静止了一般,似乎永远地停滞在这越来越昏暗的海天之间。

凭舷而望的李啸,任凭冰冷的雪花抚摸过英俊的脸庞,他目光深沉,表情严肃,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与变数第三十五章 心声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与爱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争渔篓的螃蟹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二章 伏击第四百一十二章 惊险夺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穷,安可回头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个**的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杀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第三十七章 惊变第九百一十四章 横行西域,两国震怖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夺城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三十八章 追敌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战死 余部归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终至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汤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旷野决战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约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一十一章 轰降黄骨岛,迎敌孔廷训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约第六百六十章 复县之困第七百七十章 先灭三国,再来图你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阵,进逼木邦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八百章 迫取升龙,割划安南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仪还是安禄山第六百八十七章 两县立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华牌卷烟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国,唐顺和议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难辨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夹击,一鼓而灭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败的辽西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无路吴三桂第二百七十九章 凤凰楼设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经敌人,将来盟友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三百七十一章 剥皮揎草第五十七章 报仇第八百零七章 突袭与诱敌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报非君子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阵,进逼木邦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归降,围攻大顺第九百三十九章 紧急求援 正面搏杀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应对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谈,层层加码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十二章 赤凤堡第四十章 祖宽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动心第一百三十章 盐碱地也是宝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罗网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七百七十章 先灭三国,再来图你第五百五十章 阴沟翻船第六百一十章 和谈为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啸 必先诛心第八百零八章 不杀豪格,难解我恨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进营囗第六十一章 交换第二百五十章 目标,江华岛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复京师 返都北京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四十六章 操练第二百五十三章 败逃摩尼山第七百九十五章 两倍迎敌第一百一十七章 长线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八十二章 监抚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刘良佐的选择第一百二十五章 劲敌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军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六十八章 面试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压岛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运获救第三百八十章 吴三桂来访第八百二十一章 诱歼郝摇旗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关头 援兵终至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颜面何存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虏安置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四百五十一章 联楯攻城,燃煤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