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

有如一道呼啸的白色闪电一般,唐国公李啸亲领的百人护骑队,向清军阵中的豪格,猛冲疾驰。

这只人马皆着精心打制的亮白色精钢铠甲的护骑队,是整个唐军中装备最为精良的骑兵部队,在高速冲击状态下,吼叫前冲的护卫骑兵,锐不可挡,几乎就在转瞬之间,便冲到了豪格的一众护卫身旁。

“鞑将,纳命来!”

李啸手中,一柄精钢打制的重型虎刀左砍右劈,连杀了两名清军骑兵后,胯下踏雪宝马一纵,直冲到豪格面前,怒喝一声,手中血淋淋的虎刀,便是当头劈下。

豪格大骇,惊慌之中举枪一架,只听得当的一声脆响,在李啸这势大力沉的攻击下,豪格手中的精钢虎枪,竟被生生砍成两断!

豪格这拼死一挡,虽改变了李啸的虎刀前进方向,但其刀势不减,虎刀刀尖向下狠狠斜劈,坚硬锋利的刀刃,瞬间割开了豪格的大腿上的甲片,直透入肉,又狠狠划出。

刀尖一出,豪格的右腿上,立刻鲜血狂飙而起。

豪格一声惨叫,痛得几近昏厥,他大口吸着气,在一众护卫的拼死保护下,急急后退到安全处,嘴中便大喊道:”撤!快撤!“

说完,他这名清军主将,率先拔转马头,在一众护卫的保护下,转身向清军本阵逃去。

原本就是在苦苦支撑的清军,听到主将这道命令,又见主将率先逃跑,顿时再无战意,纷纷拔马转身而跑。

三千余名清军骑兵,在前面顾头不顾腚地逃跑,六千余名唐军骑兵,则是士气如虹,呐喊着在后面奋力追杀。

刀砍枪刺,一名又一名逃跑的清军骑兵,惨叫着掉下马来,随及被后面纷至踏来的马蹄,踩成肉酱。溃逃中的清军旗帜与兵器,亦是扔了一地。

”可恶,豪格果是无用,这么快就败下阵来!“

多尔衮放下手中千里镜,脸上满是愤怒与惊骇交织的表情。

”传我军令,立刻放弃攻打涿州,鸣金收兵,全军全力回防本阵!“

望着朝本阵方向,不断溃散逃来的自家骑兵,多尔衮终于咬牙下达了这道命令。

”嗻!“

很快,鸣金声大作,尖锐刺耳的鸣金之音,响彻涿州内外。

听到自家大营中传来的鸣金声,攻入涿州城的清军,几乎都不相信自已的耳朵。

怎么回事?

这胜利已成定局之际,竟然还要我们退兵?!

”混蛋!多尔衮怎么搞的!这涿州已是唾手可得,为何竟要放弃退兵,他这个主将,莫不是疯了不成?!“正率兵猛攻南门明军的阿巴泰,脸上气恼的神情几乎无以复加。

”饶余贝勒,军令不可违啊!“旁边有亲兵在小声提醒。

阿巴泰暴怒地挥刀猛砍了一下城墙的堞垛,砍得火星直射,然后恨恨道:“罢了罢了!撤吧!撤吧!”

在南门的清军如潮水般退出城去之时,正率兵奋力攻打东门的贝子尼堪,同样恼怒至极。

“入他娘,多尔衮这厮恁的无用!这么多满州骑兵合力出击,竟被这些远道而来的唐军骑兵打得大败,简直丢尽了大清的脸面!现在本阵危急,就又要放弃这唾手可得的涿州城,真真气杀我也!老子回盛京后,一定要参他一道,让皇上好好治治这厮!”

“贝子爷,这金声大作,我们还是赶紧撤吧。”

“撤撤撤!他娘的,这涿州城,他多尔衮作为主将都不要了,我们这些打下手的,还去争个屁啊!可叹啊,这明将卢象升,本是本贝子囊中之物,竟还得以逃出生天,惜哉惜哉!”

尼堪嘴中骂骂咧咧,却是无奈地退下城墙而去,复率军从北门撤走。

弃了攻城器械的清军,撤退的速度极快,有如汹涌的潮水一般,从四面城墙处,迅速退出,径返本阵。

在唐军骑兵追击到离清军本阵只有一箭之地时,4万余名清军,已就地列好防守阵势。

“吁!”

李啸勒住马蹄,右手一摆,全体唐军停止了追击。

“全军停止追击,径入涿州城,与守城明军汇合!”

见清军主阵已稳,偷袭已不可能,李啸眉头一皱,大声下达了新的命令。

“得令!”

马蹄隆隆,一众唐军骑兵,掉头直奔涿州城而去,从涿州东门,鱼贯进入涿州城中。

此时,率军溃退回清军本阵的豪格,在多尔衮面前,勒住马蹄,忍着右腿伤口上剧烈的疼痛,翻身下拜。

“禀奉命大将军,唐军悍锐,士卒用命,又有数量优势,我军力不能敌,请大将军责罚!”

豪格违心地说出这番话,心下的恼恨无以复加。

耻辱啊!

纵横辽东无敌手的八旗铁骑,竟会被这些唐军骑兵彻底打败。要知道,就算敌军的数量确实多了些,但以往与明军对阵时,这一众八旗精锐骑兵,莫说以一敌三,就是以一敌五,直至以一敌十,都是常见。而且战斗的结果,全部是明军彻底溃灭,惨败而逃。清军要做的工作,仅仅只是一路追杀,将逃跑的明军斩尽杀绝。

这场败仗,堪称自八旗铁骑建立以来,第一次在大规模作战中的彻底惨败。自此之后,八旗铁骑战无不胜的神话,将会彻底消失了。

望着向来与自已不睦,一直暗中与自已争斗的豪格,在自已前面几步外的草地上,颡首伏跪,多尔衮心头,却并没有多少快慰的心情。

如果要赔上八旗骑兵的一世英名,如果要以这场让大清骑兵赫赫威名彻底抹杀的惨败,来换取豪格对自已这番言不由衷地求罚话语,多尔衮绝对不会同意。

只是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多尔衮心头隐痛,努力控制的表情中,还是隐现了一丝狰狞,又夹杂着无可言说的痛苦。

他极想立刻杀了面前这个败军之将,但他虽身为主将,却不能这么做。

因为豪格是皇太极长子,又是安插在自已身边的监督者,这样的人,永远只能是自已名义上的下属,而不会受自已真正的统领。因此,自已当然不可能真的去处罚他。

于是,脸上胡须颤动的多尔衮,在沉默良久后,还是缓缓地说道:“豪格,你此番战败,丢尽了我大清铁骑之颜面,实是罪无可遣。然为免临阵处罚大将,以致军心动摇,士气消沉,你此番战败之罪,权且记下,容你日后戴罪立功。且待返回盛京后,再行惩治!”

“嗻!谢大将军法外开恩。”

跪在地上的豪格,咬着牙,从喉咙中闷出这句话。

多尔衮厌烦地挥了挥手,一旁的护卫,急急搀扶着受伤的豪格退下,随即令随军医官诊治不提。

豪格退下后,阿巴泰与尼堪两人,脸色阴沉地走了过来。

阿巴泰正想开口,被多尔衮伸手阻止。

随及,多尔衮冷冷道:“此处人多眼杂,不是说话之处,二位且随本将入帐说话。”

说完,多尔衮一撩披风,率先转头离去。

阿巴泰与尼堪对望一眼,亦不多说什么,两人各自冷哼一声,随着多尔衮进入中军大帐。

进得帐后,尼堪率先喊道:“睿亲王,我军破城在即,为何这般急令退兵,却是何缘故?!”

听到尼堪言语不善,多尔衮冷冷地扫视了他一番,方道:“怎么,本将之令,你心下不服么?”

“当然不服!这涿州城中,不过仅存三千来名明军还在拼死抵抗,连明军主将卢象升亦被我砍伤,已是奄奄一息弹指可毙。战至此时,我军攻打这涿州城,可谓须臾可下,几可立得!却为何在这般要紧之时,竟鸣金退兵,以至我4万攻城大军,不得不就此退出城去,以致功败垂成,倒是白白折了许多军兵与攻城器械!尼堪心下,着实恼恨得紧!”

见尼堪毫不客气地顶撞起来,多尔衮亦是变了脸色,他从官帽椅上腾地站起,一双棱角分明的三角眼中投出的目光,有如两把尖锐的刀子,直直地戳着尼堪愤怒的脸上。

“尼堪!本将乃是皇上亲任的奉命大将军,这如何作战行事,自是由我全权决断。你不过是本将手下一员副将,如何敢在本将面前,指手划脚,口吐狂言!你这这般顶撞,就不怕本将重重责罚你吗?!”

听了多尔衮这语气凌厉的威吓之词,尼堪心下恼怒非常。

年轻气盛的他,如何肯服,正梗着脖子欲与多尔衮相争,却被旁边的阿巴泰一把拉住。

“尼堪,不可造次,大将军这般行事,自有其道理。他的军令,你身为副将,听令行事便是,又何需多问。”阿巴泰冲着尼堪斥责了一句,眼角的余光,却是瞥向了一旁的多尔衮。

多尔衮如何会看不懂阿巴泰的眼神,他咬了咬牙,却是惨笑一声道:“饶余贝勒,你也是打仗打老了的老将了。怎么连这识时务,懂进退的道理都不明白么?现在我军骑兵大败,根本无力阻止唐军之进攻,那唐军挟战胜之威,直攻我军本营,情况可谓危急万分。而我全军主力,全部往攻涿州,大营中仅剩千余骑兵驻守,实是空虚至极。要知道,我全军之辎重钱粮,以及入关以来的大批掳获,皆在大营其中,这等紧要之地,却是万万不可稍有闪失啊!”

多尔衮一声长叹,又道:”若本营有失,让全部的辎重钱粮,落入唐军之手,那纵然我军能攻下涿州城,又岂非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你们以为,本王放弃这唾手可得的涿州城,就不难过,不心痛吗?!只是这形势比人强,就是打落牙齿,也得和血吞啊!况且,唐军只是骑兵先至,又有谁能知道,还有多少后备唐军步兵,尚在赶往涿州的路上呢?!在那敌情不明,我军本营又如此空虚之际,本王作为领军大将,又如何能不慎之又慎,以防万一啊!“

多尔衮这番话说完,阿巴泰与尼堪两人皆陷入沉默。

他们必须承认,多尔衮这番临机决断,还是很有道理的。

若真的本营不保,丢了全部的辎重粮草,就算打下这个小小的涿州城,在全军没有粮草与援兵的情况下,又能支持多久呢?

”睿亲王,那现在唐军骑兵,已径入涿州城中据守,依你之见,我军下一步该要如何行动呢?“阿巴泰捋着浓密的胡须,低声问道。

”那还有啥说的,那唐军既已入城,咱们再重新组织兵力,再度攻城便是。反正现在大营也稳了,却不怕唐军复来偷袭。“未等多尔衮说话,一旁的尼堪急急言道。

让尼堪没想到的是,多尔衮却是皱着眉头,缓缓地摇了摇头。

”不可。我军此次挫败,良机已失,这涿州,已难于攻下了。“多尔衮长叹一声说道。

”睿亲王何出此言?!“见多尔衮说出这话,尼堪顿是大为不满:”我军虽然骑兵战败,但主力未损,犹有4万余众的庞大兵力,而那入城唐军与残余守城明军加起来,亦不足万人,我军以近4倍兵力攻之,何愁不胜?!“

听了尼堪这气昂昂的话语,多尔衮斜了他一眼,冷笑道:”尼堪,本王且问你,现在我军虽然兵力尚多,但攻城器械大半丢失于涿州城外,这仓促之间,又如何得以重新制作?更何况,就算是这几天我命全军工匠加紧制出攻城器具,只怕是,那唐军步兵,亦会紧急赶到,则涿州守城之兵马,怕有两三万之众。那敌军数量,当可我军在伯仲之间,且其又有守城优势,我军想要立刻取胜,谈何容易!“

多尔衮顿了下,复叹道:”若是我军久顿坚城之下,师老兵疲,久久无功,则一来大妨此次入关快速掳掠之本愿,二来有违皇上要我军立刻径往山东,去攻打李啸老巢之谕令。如此一来,各地明军得以喘息,百姓得以脱逃,而我军却上违圣意,下已自困矣。“

尼堪瞪着眼,喉咙涌动了几下,最终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多尔衮说得对啊,这战场作战,良机稍纵即失。现在唐军已然大规模来援,敌我形势已彻底改变,若还硬要攻打涿州,只怕这入关清军的结局,真会如多尔衮所说那般不堪了。

多尔衮来回踱了几步,便转头对阿巴泰说道:“于今之计,只能让我军赶紧往东南方的静海县撤去,追上岳讬那一部兵马,然后两军合力,直取山东。”

多尔衮停了下,便又急急道:“要知道,现在唐军主力已来入援涿州,那这山东之境,兵力只会愈发空虚。我军却正好给他们来个声东击西,打那狗贼李啸一个措手不及!”

多尔衮的话语,让阿巴泰频频点头:“睿亲王所言,甚是有理。我军若就此放弃涿州,南下与岳讬合兵的话,这近十万大军往攻那兵力空虚的山东,必能一扫千里,势如破竹也。”

“睿亲王,你不怕我军南下之时,那唐军会尾随追击么?”尼堪却在一旁,皱着眉头追问了一句。

多尔衮冷笑道:“尼堪,李啸现在只有骑兵远道而来,兵力大为不足。况且经此一战,唐军虽胜,但亦是疲累不堪,在他们的步兵还未赶来汇合之际,断不敢出城追击我军。”

“哦,那我军何时退兵前往静海,去与郑亲王部会合呢?”尼堪又问道。

“现在已近中午,传令全军将士,打点行装,尽皆饱食,然后全军整队,趁唐军步兵主力尚未到来之际,立刻径往静海而去。“多尔衮昂然下令。

”嗻!“

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军覆灭,全力攻城第五十五章 夺财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二百八十章 一针见血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战二顺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厌诈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议和 力攻西藏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难辨第一百七十四章 后金之乱(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负尸脱城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七百二十五章 强攻九江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来袭第八十八章 时局第九百五十章 北门失守,退守内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给满清打个棺材钉第一百二十五章 劲敌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强敌,何以应对第七百四十六章 唇亡齿寒 重兵往救第七百五十一章 掷杀阿巴泰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啸第一百零八章 寻仇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一百零一章 镇压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袭 大破施琅第七百零一章 万炮轰南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联合楯车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掷雷第四百七十章 猎杀游戏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劝封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极的决策第四百二十章 杀父篡位第四百零二章 扩军平南镇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来取尔狗命第一百零八章 寻仇第八百五十章 一击之威第一章 穿越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约签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头痛击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报非君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歼敌第三十四章 雏形第七百八十一章 杀夫求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后金之乱(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满清龙脉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四十三章 杀机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九百五十章 北门失守,退守内城第二十三章 诊治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六百三十九章 负尸脱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临岫岩,骑兵初战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战,往击多铎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封其爵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东南,得意西北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遗嘱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一百四十七章 铁龙城之战(一)第二十五章 升赏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万精锐尽覆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将自刎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六章 选择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计只为赚你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啸 必先诛心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怀心思第十二章 抢马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访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东易,撼李啸军难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来袭第一百四十四章 计擒李定国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杰来投第三百四十章 东海侯第一百七十四章 后金之乱(四)第四百九十三章 辽西大溃败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三百零四章 锡林城危急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寻仇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二十六章 拉拢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歼敌第四十章 祖宽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问题第七百零五章 鲸吞江南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战幕府第四百九十一章 图库拉围歼战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