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敌我皆杀

听到皇太极这句话,原本心如死灰的阿巴泰,眼中顿是光采一亮。

什么意思?

老八不杀自已了?还要给自已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竟有这样的好事?

阿巴泰急急抬头,向皇太极大声应诺道:“请皇上放心,你下令吧,在下保证尽心尽力完成皇上交待的任务。”

皇太极微微一点头,沉声道:“那朕命你,再率2万精兵,增援多尔衮,无论如何,无论付出多少的代价,也一定要拿下这西面城墙,先行夺占整个海参崴堡外城!”

“嗻!在下遵令!”

阿巴泰从地上重新站起后,已是一脸的意气丰发。他随即转身告退,立即去选拔军兵,准备出击了。

见到飘飞的雪花中,阿巴泰昂然离去,皇太极面寒如铁,却是最终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一旁的儿子豪格,皱着眉头,一脸不解地向他问道:“汗阿玛,阿巴泰这厮丧军失将,竟至折损了近六千人的兵马,实是大挫我军军威,大损我大清的颜面。为什么汗阿玛不重惩此人,反而要重新给他重立新功的机会呢?”

皇太极一声长叹,他摇头道:“临阵斩将,向来乃是兵家大忌。况且阿巴泰此次大败,也多有我军准备不足低佑对手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说,朕亦有失误在其中,又如何可过于苟责阿巴泰一人。”

豪格沉声道:“汗阿玛,那这样的话,我军可是要全力攻打海参崴的西面城墙,以求以此为突破口,然后夺占这海参崴堡是吗?“

皇太极道:“正是如此,现在这海参崴堡,东南北三面皆有唐军水师船只守卫,我军想图之,十分不易。可见这海参崴堡最为薄弱的地方,便是这西面城墙了。因此,这西面城墙,乃是我军唯一的突破口,故朕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从这里突破,最终占领整个海参崴堡!“

皇太极说完这话,脸上的表情,紧绷如铁,大饼脸上的横肉都在微微颤抖。

战到现在,清军业已孤注一掷了,除了2万余名骑兵,基本上全部的清军步兵主力,都投入了战场。由此可见,皇太极想拿下这海参崴堡的决心有多大,又多么舍得下本钱。

而皇太极之所以这般疯狂地投入兵力,下定决心要拿下这海参崴何,他的心下,其实也是憋着一口气。

那就是,自从这个有如天生克星般的李啸,一路发迹以来,他与李啸的每次作战,竟然几乎都是以李啸的获胜,和清军的战败而告终。从开始交战到现在,清军始终生活在此人的阴影之下,故皇太极也真是憋了一口闷气,不彻底打败一次这个李啸,就无法去除这个心病。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不怕牺牲,不惜本钱,也一定要拿下这外满重镇海参崴堡,来给李啸这厮,来一个沉重的毁灭性的打击。

再说了,若是清军集中全力,占尽天时地利人合,却连这尚未建成的海参崴堡,都拿不下,都占不了,这岂不是绝对的耻辱么。更何况,这海参崴堡拿不下来,再想去夺下李啸军守备更加森严,兵力更加充足的庙街堡等地,岂不更是更会碰一鼻子灰。

更何况,在整个军阵后面,还有俄罗斯的督军戈洛文,以及由两千五百名火铳兵和五百名哥萨克骑兵组成的俄军,虽因为天气原因无法参战,却也皆正仔细地观看此战呢。若真的大清攻不下此堡,就此铩羽而归,那大清的脸面,可真要彻底丢尽了。

可以说,攻打海参崴堡,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单单事关大清的脸面,更关系到大清的国运。

十万清军,连个小小的,尚未建好的海参崴堡都攻不下,那大清永远也没资格,再提与李啸的隐形帝国争雄之事了。

在阿巴泰再度率领2万清兵,沿着攻城梯不停上爬,朝海参崴堡的西门城墙上继续进攻时,城头的清军,经过多时苦战,已开始渐渐占据优势。

从城头攻上城墙的清军,凭借优势兵力,不断地将拼死作战的唐军士兵挤压得不断向后退去,全体守城唐军终于再也坚持不住,疲惫交战的盾兵与枪兵们,以及奋战到精疲力竭的横行哨,皆被推得不断向后退,露出的空缺,已是越来越难于补上。

只不过,饶是如此,在主将李定国的亲自监阵下,没有人胆敢擅自逃跑或投降,虽然在西门城墙上的守城唐军,其人数仅有清军的数分之一,却还是拼死不退,死战到底。

不断地有唐军士兵倒下,惨叫着摔倒在城头那溢过脚踝的血泊中,或是径直从城墙上摔落,成为一团血肉模糊的肉饼。刀光剑影中,他们鲜血喷涌,残肢乱飞,头颅滚滚落地,战况堪称惨烈至极。虽然战斗如此惨烈,这些唐军士兵却依抵死不退,用性命与勇力,践行着一名唐军士兵的忠诚承诺,维护着那隐形帝国的尊严与荣耀。

而战到此时,唐军枪兵,来自澳洲的毛利族人叨劳忽然发现,随着身边同伴的纷纷战死,仅剩下他与数名唐军士兵,还在垂死挣扎。

而与叨劳一起,加入唐军的数名毛利族士兵,此时已全部战死,只剩他自已还活到了最后。

叨劳来自西澳省,在他们部族,他是地位最为低下的奴隶。而他之所能改变历史的宿命,还是幸得唐军占领澳洲后,对整个澳洲的土著,实施了强制同化策略。

那就是,在攻占整个澳洲后,李啸下令,对整个澳州十余万土著,全部采用强制汉化的政策,对这些部落强制派出汉人官员,把整个部族的结构全部打散,让这些原本还处于奴隶社会的毛利族人,进行读汉书,着汉服,识汉礼的强制同化。

唐军丝毫不担心,还会有部族胆敢反而唐军的强制同化政策,因为有勇气反抗的部落,早在唐军入侵澳洲之际,就被唐军斩尽杀绝了。现在剩余的毛利人部落,早已有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对唐军的任何政策,都不敢有任何一个字的反对。

正因为唐军这般政策,象叨劳这样的部族奴隶,才得以从残酷的压迫中解脱出来,与普通的部落居民一样,有了结婚生子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叨劳对于能改变自已命运的唐军,可谓极度的感恩戴德。

接下来,唐军在澳洲休整,随及扩招兵员,也正因为唐军的民族同化政策,叨劳与数名同部族的毛利年青奴隶,才得以有机会一道加入了唐军。他从一名小小的辅兵开始干起,最终凭自已的努力,成了为一名唐军枪兵。

随后,叨劳等人所在平南镇甲营,被李啸一纸调令,从遥远的澳洲,一路北调,先到济州岛,在当地休整了数月后,在松锦大战发动前,全军再度北调,来到这海参崴堡处,开始就地建堡,直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爆发。

他连连喘着粗气,喉咙极度干渴,布满血垢的黑脸上,浅褐色的眼瞳中,映出许许多多四面围来,同样杀得满身是血的清军,叨劳忽然感觉,在心下,原本的紧张与恐惧,在这一刻,仿佛突然消失了。

他突然想起了唐军监抚司的那些文官,那每天高强度的洗脑宣讲,在日复一日的洗脑子宣传中,让这个毛利人的士兵彻底记住了,只要为唐军奋勇作战,努力杀敌,那么,这样的尽忠而死的战士,死后一定能上天堂。

天堂。

多么美好的地方。

如果能去那里,该是没有任何苦痛,忧愁,战乱,纷争和厮杀了吧。

如果真的能去天堂,我宁愿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只愿长久入睡,永不醒来……

“杀鞑虏,上天堂!“

美丽的天堂,血腥的天堂,极乐的天堂,残酷的天堂,朝思暮想的天堂,幻灭与希望叠加的天堂,我,叨劳,就要来了……

在这西门城墙的一个小小角落,叨劳与剩余的几名唐军士兵,虽然已是人人受伤,却是个个奋起余力,吼叫着向四面围来的清军发起了自杀性攻击。

一阵短促的交战,各名唐军纷纷阵亡,三柄沾满鲜血的虎枪,同时刺中了他,两柄刺在腹部,一柄刺在胸口。

叨劳发出一声哀惨至极的嚎叫,剧烈的痛疼让他险些昏厥,胸口与腹部皆是血喷如柱的他,还想要鼓起全部的勇气,再向清军发起最后一次攻击,这时,一柄刀面上沾满鲜血的虎刀,从他背后呼啸袭来。

嚓的一声轻响,锋利无比的虎刀,平直地从叨劳脖颈处划过,在喷涌如柱的颈血冲激下,他的头颅一下子腾空窜起。

这一刻,叨劳突然发现,原来脑袋被砍掉,并没有自已所想象中的那般疼痛,此时的他,忽然感觉自已的身体变得无比轻盈与透明,他发出有如鸟儿般的欢叫,向躲藏在漫天彤云中若隐若现的天堂,径直奔去。

叨劳的残酷战死,只不过是全体唐军,在城墙上奋勇作战的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缩影。

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人情、道德、良心、法律的制约,只有如同野兽般的厮杀,只有你死我活的争斗,只有尸积如山,只有血流成河,只有刀剑的铮鸣,只有濒死的哀嚎,这就是真实的战争,残酷的战争,剥去一切美化血淋淋的战争!

两个新兴帝国的争斗,就是这样的惨烈无情,你死我活。

唐军主将李定国,在一众亲兵的拼死保护下,且战且退,从血没脚踝的西面城墙上,侥幸撤退下来。

李定国身先士卒,在城头亲自与清军交战,在连接杀死杀伤了十多名清军后,他的大腿中了一枪,鲜血如注,他的一众护卫见情况不妙,才拼死保护着他,从绞肉机一般的城墙上退了下来。

这时,刚刚打败了阿巴泰部的唐军副将祖宽,见到李定国受伤下城,便急急迎了上来。

“李将军,你的伤势……“祖宽一脸关切之色。

“不碍事。“李定国喘着粗气,满是血污的脸上目光如刀:”祖宽,那部意欲偷袭我海参崴堡东门的敌军,你可已将其击退?“

祖宽听到李定国这般发问,脸上闪过一道亮光,他向李定国拱手禀道:“李将军,现在在下已率弩兵,与水师配合,彻底打败了那部企图趁机偷袭我海参崴堡的清军,据在下估算,怕有至少五千人的清军命丧我军之手。只不过,现在我等要如何行动,还请李将军紧急示下。”

李定国直直地盯着祖宽,沉默了一下,眼中却是一道冷光瞬间划过。

“祖宽,外城的守卫,你就先别管了。我令你带上全体辅兵,入内城守卫,这些弩兵,就交给本将亲自指挥吧。“李定国冷冷下令。

祖宽犹疑了一下,虽然不知道李定国为何下这道命令,但他还是立刻回答道:“下,在下遵令。“

随后,祖宽带领残存的800多名辅兵,进入内城守卫,而城外多达六千余多的弩兵,都开始由李定国亲自指挥。

这些弩兵,被李定国全部集中在西面城墙下,离城墙不过数十步的距离。

李定国怔怔地看了看全体沉默站立的弩兵,又扭过头去,看了看城头正在拼死作战的,与清军绞杀成一团,几乎敌我难辨的残余枪盾兵与横行哨,脸上痛楚的神色,几乎无以复加。

终于,他长吸了一口气,冰冷而清晰地下令道:“全体弩兵听令,朝城头敌军打放弩箭,将城头的清军全部射杀!“

李定国这道命令一下,全体弩兵瞬间变了脸色,人人脸上满是惊愕震怖的表情。

不是吧?!

现在西面城墙上,敌我打得这般犬牙交错,密不可分,清军都再不敢抛射箭矢了,我等这般射发弩箭,那岂不会是,把敌我双方一同被射杀了么?

这,这简直是……

李定国仿佛看穿了各人心中的犹疑,他厉声喝道:“战事紧急,尔等速速执行命令!如有违者,格杀勿论!”

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让旅顺,为见面礼第一百二十五章 劲敌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断水,再下毒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战,往击多铎第一百四十八章 铁龙城之战(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萨克第五十七章 报仇第六百九十九章 骂晕史可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缘何效死第五百六十章 诱敌白狼谷第八十八章 时局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无过李啸第一百四十章 鲁王之邀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缅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见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顺结盟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与爱情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军如虎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二百三十二章 钢材与制炮第五百一十七章 联合楯车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四百零五章 龙之复仇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战,往击多铎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十五章 升赏第八百二十八章 孙可望投降第八百一十三章 阵斩孔廷训,直逼庄河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萨克第二百七十九章 凤凰楼设宴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强敌,何以应对第三十五章 心声第六百八十三章 风沙攻城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结束,正戏开始第五百零六章 海陆联合作战第一百四十章 鲁王之邀第四百八十章 兵进赫图阿拉第三百四十章 东海侯第二百五十章 目标,江华岛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郑芝豹,横扫东南亚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线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选拔第五百零六章 海陆联合作战第九十九章 去处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夺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为侍女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汉人第九十三章 铁龙城第十八章 军令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阵,进逼木邦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来袭第五百五十章 阴沟翻船第四十九章 千户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见第三百九十一章 渐占上风第八十六章 车马行第五百七十六章 压服追杀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国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见第八百九十八章 众臣劝进 黄袍加身第三百七十章 兵临复州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与富余田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动第九百二十五章 与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军突至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剐豪格,难消我恨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称监国第三十八章 追敌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汉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叙州争夺战第七百四十六章 唇亡齿寒 重兵往救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达沈阳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第五百四十四章 铁心叛逃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战第六十三章 火器论谈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极称帝,建立大唐第一百四十八章 铁龙城之战(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岛津之计第八十七章 马车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绝境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辽阳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封其爵第六十二章 赤凤堡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狱之骑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