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

“泽衍!”

山海关总兵祖大乐,拼尽力气,冲着南门方向厉声大吼,他悲凄的声音,迅速消散在一片嘈杂中。

接下来,祖大乐远远地看到,南门处迅速打出白旗,自已的儿子祖泽衍,亲领一队护卫,出城去迎接清军入城!

危难关头,最为信任的亲生儿子,竟然叛父投敌,简直是有如万针扎心般的疼痛!

这一刻,祖大乐去死的心都有了。

真没想到啊,在这战斗的最关键最危急的时刻,自已的亲生儿子,竟会率先叛变,开门迎敌,这简直是一个黑色幽默般的巨大讽刺。

祖大乐忽地想起这几天,儿子的怪异表现,心里一下什么都明白了。

千古艰难唯一死,这个家门败类,定是认定敌强我弱又困守孤城,那么,再怎么反抗也无济于事,因此,在清军攻城之际,趁机献门迎敌,被他认为是最好的投降保命之道。

大难来时,父子反目,这令人无比痛心的一幕,就这样真实发生在自已眼前,让身为父亲的祖大乐,是简直无法承受之巨大痛苦。

就在这时,从攻城梯上缘爬而上的清军,已纷纷跳到城头,立刻有如凶兽一般,对已是惶乱一团的守军,大砍大杀。

“顶住!顶住!一定要把鞑子杀下城去!”

祖大乐厉声大吼,他身先士卒,接连砍杀了两名冲过来的清军,意图以自已的勇毅之态,唤起近乎崩溃的守军们,那残存的斗志。

只不过,在南门开城迎敌,清军已然蜂拥而入的情况下,他所做的努力,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

清军蜂拥入城,与城中的预备队迅速地开始短兵相接。

而自已的亲生儿子祖泽衍,虽然还未彻底泯灭良知,去与清军一起,屠杀这些与曾与自已朝夕共渡的兄弟,但他与其一众部下,在一旁沉默观战的模样,却足以令人极度寒心。

祖大乐的目光中,写满了绝望与悲哀。拼死杀敌的他,几乎在心下肯定地认为自已,即将命丧于此了。

而在两军酣战,守军已渐渐不支之际,交战双方,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这晨光熹微光线昏暗的清早,远处那看上去依然黑沉沉一片的海面上,近乎无声无息地来了数十艘舰船,有如一群沉默的海狼。

这些船只,皆是唐军的水师舰船。

这些舰船,从山东装运辎重返回辽东后,那唐军兴中镇镇长田威,立刻遵照李啸指示,令副镇长刘国能,亲统约一半的舰船,带上六千兵士以及相关给养,从营口港出发,直驶山海关,去搭救祖大乐等人。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清军开始正式攻城的早晨,一路疾速前行的唐军水师舰船,碰巧赶到了山海关附近的海面。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也许,这就是冥冥天意吧。

一柄精铜所制的千里镜,在久久观察后,缓缓放下,微茫的晨光中,显露出一张男人刚毅而凝重的面孔。

这个人,便是亲率舰船而下的兴中镇副镇长刘国能。

他从千里镜中,清楚看到了守军与清军激烈交战境况,也大致看明了山海关的守卫布局,此时的他,心头既庆幸自已来得及时,同时又感觉颇有些莫名失落。

因为从战局上看,清军现在能全力攻打山海关,那就说明,宁远城已然沦陷,那宁远总兵吴三桂,极可能已经在早些时日就投降了清虏。那么自已接下来,也就只有这山海关的祖大乐部可救了。

唉,一路疾赶,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完成李啸的安排,解救出宁远的吴三桂部兵马,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

刘国能一声轻叹,立即沉声发布命令:”全军准备,径直朝山海关东门驶去,到达东门后,舰队一字排开,集体用舷炮攻击清军,务必将清军阵形拦腰打断,并为我军登陆创造良好条件!“

”是!在下遵令!“

五十多艘舰船,有如黑色的幽灵,在熹微的晨光,一路西进,迅速逼近了山海关城东门。

正率部与蜂拥而上的清军拼死作战,杀得一脸一身都是鲜血淋漓的东门守将祖大弼及其部下,第一个发现了海面上的异常动静。

“祖将军,快看,海上有船来了!”

一名亲随护卫,手指遥遥地指着目光尽头的海上来船,语气满是惊讶与震颤。

杀得性起的祖大弼,皱着眉头望了一眼,便急急退后几步,抹了一把满面的血水,便从怀里摸出千里镜,搭眼急观,很快他的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又欢喜至极的表情。

“入他娘!是唐军的旗帜!是唐军的水师!老子没看错,老子绝对没看错!这帮狗入的,来得可真是时候哇!”

祖大弼狂喜的叫喊声,立刻引来了连绵的欢呼。

整个东面城墙上,那些原本只剩垂死挣扎的军兵,现在绝境逢生,立刻人人有如打了鸡血一般,人人欣跃,个个争先,争相向涌上来的清军,奋勇对杀而去。

而这阵城东响起的如雷欢呼,立刻让北面城墙,以及城中守备队这些同样与清军苦苦死战的守军,皆是精神大振,无比昂扬。人人瞬间精神百倍,拼死向蜂涌而来的清军继续缠斗砍杀。

目睹了亲生儿子叛变,又见城头清军攻势难挡,已然心如死灰的主将祖大乐,同样大为振奋精神抖擞。

此时的他,一扫颓气与原本只求速死的消极状态,双眼放光的他,用尽力气大声叫喊道:“各位兄弟,唐军来了,咱们有救啦!只要唐军靠岸,清军必溃,各位兄弟拼死清虏这番攻击,这山海关城,终归还是属于我们!”

他的叫喊,同样引来了如雷般的回应,明军守兵挥刀舞枪,人人奋勇作战,就连溃下城去的炮兵与铳兵,也纷纷拾捡了刀剑,重新返回城头拼杀,或是就近抵挡从南门突入的清军。

此时,一直在城外密切观望战争进展的清军主将阿济格,见到城头那些基本可以倚而立败的守军,忽然大为振作死命抵抗,心下不觉大为诧异。

当然,他迅速地知道了答案。

当他从千里镜中,看到海面上,随着升起的朝阳,越驶越近的五十多艘唐军舰船时,他的脸色瞬间变成惨白。

不是吧?!

自已运气这么衰?!

就在山海关城快要拿下之时,这唐军水师舰船就要赶到,这,这简直是天灭大清啊!

怎么办?

是继续战下去,还是就此撤退?

理智告诉他,在唐军水师这般急速迫近的时候,撤退应该是最好也是最安全的选择。

毕竟守军经过这番苦战,又缺乏骑兵,根本不可能还有能力有勇气进行追击,所以,现在自已及时撤退的话,当可保万全无虞。

只不过,一个退字,说起来容易,但真的要去做的话,何其艰难!

要放弃这块几乎已经吞入肚中的肥肉,放弃这座几乎已被自已拿下的雄关,心理上那一道关卡,如何可以轻易过得去!

毕竟,胜利近在眼前,城池唾手可得,让任何人做出就此放弃并撤退的决定,都是极端痛苦而难受的,身为统军大帅的阿济格,当然更不例外,感受也更为深切。

相比就此撤退,阿济格内心之中,亦还存在着一点幻想。

那就是,万一自已能赶到唐军舰船到达前,或者在他们的军兵登陆之前,就能去把这些不知死活的守军给全部消灭,把这天下第一关,给抢先夺占了下来,那这局面,不就彻底改变了吗?

若是那这样的话,自已手下有八万兵力,足以凭关固守,唐军舰船纵来此地,亦无能为也。

进,还是撤,两种完全不同的决策,在阿济格的脑中天人交战,令他一时间左右为难。

“英亲王,唐军舰只突然前来,敌兵得此强援,只恐这山海关,不易拿下啊!”

在阿济格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之际,旁边与他一同观战的宁完我,亦是一脸恐慌,他小心翼翼地向阿济格询问了一句,希望他能速做决断。

阿济格当然听得出,宁完我这厮隐藏着的小心思。他紧绷着脸,脸上每条肌肉都在微微抽搐。

这条该死的汉狗,事到临头,便想逃跑保命,真他娘的窝囊!

哼,本王现在这般模样,难道你他娘的没看出来,老子正在紧张思考吗,催什么催!

最终,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夺下山海关再固守的侥幸想法,战胜了赶紧撤退以求自保的理智。

阿济格咬了咬牙,沉声下令:“传本王军令,令全军加紧进攻,务必在唐军舰船到来之前,一举拿下山海关!”

“得令!”

有了主帅阿济格的这道命令,全体攻城的清军,愈发疯狂地攻城作战,每个人都勇悍非常,有如搏命而嗜血的野兽。

而与他们交战的守军,亦是拼尽全力,奋勇搏杀,一时间,整个山海关城上城下,刀光剑影,血肉迸飞,惨叫连连。

就在守军与攻城清军拼死相搏之际,唐军的五十条多舰船,终于赶到了海岸边。

望着面前清晰可见的城池,与城池上下蜂涌交战拼死搏杀的两军,刘国能内心中无比激动,那近乎原始的嗜血欲望,被瞬间点燃。

他娘的,老子来得正是时候!

“传我军令,全部的虎啸级舰船,即刻集结于山海关东门外,一字纵队排开,给本将死命轰击这东门外的清军!“

”得令!“

”告诉他们,务必给老子将东门外清军彻底底击溃,还要将那南面清军,与北面清军主力彻底阻断!”

“得令!”

二十余艘虎啸级大型舰只,沿着东门外的海岸,迅速一字排开,然后,每艘战船的三层舷板上,那一门门舷炮纷纷打开炮盖,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岸上那些阵型密集,尚未散开的清军。

在唐军舰船排开阵型,同查紧急加装火药装填炮弹之际,久场战阵的阿济格,见到这般场景,心头顿时大惧。

他当然知道,二十多艘大型舰船,这番舷炮密集齐射打放出来,对于正全力攻城的清军,意味着什么。

这基本上意味着,唐军能对自已,实施一边倒近乎毫无反抗余地的彻底屠杀!

无边的悔意,在这一瞬间,迅速漫上心头。

操!早知道清军攻城不力,不可能在唐军舰船到达之时,就彻底消灭城中的守军,自已又何必如此执着,自误良机,以致让现在的清军,陷入了全面崩溃的巨人险境之中!

阿济格瞪着血红的眼睛,冲着旁边传令的巴喀什兵大声喝道:“速速传令!着全军不得再与城中守军纠缠,全体尽速撤回本阵!”

“嗻!奴才遵令!”

刺耳的鸣金声,立刻大声连绵响起。

听到这鸣金之声,正在攻城的清军,人人脸上,皆满是震惊不已的神色。

不是吧?!

在这山海关就要拿下之际,英亲王阿济格竟然下令撤退,这,这是不是自已的耳朵听错了?

只不过,鸣金声连绵不绝,尖锐刺耳,告诉了所有人,阿济格下的这首撤退命令,是绝对真实的。

攻城的清军万般无奈,人人脸上满是不甘,他们不得不且战且退,攻上城头的清军,重新从攻城梯上退下梯去。而从南门攻入的清军,则不得不复从向南门方向边战边撤。

当然,撤得最快的,还是那些推着攻城楯车进攻的家伙。

除了开门迎敌的南门外,东门与北门处,他们皆是费尽力气,好不容易才把这巨大而沉重的攻城楯车,艰难地运过护城河,还未来得及撞击吊桥,便听到这撤退的号令,真真丧气之极。

当在,他们现在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就此弃了这楯车,空着双手,以最快的速度退回本阵,这倒是一个他人所不及的难得优势。

见到清军就此撤退,祖大乐祖大弼等人,则是人人脸上满是遗憾。

本来,在清军开始遵令撤退之机,城中守军当可趁机反杀,甚至大肆追击这些溃逃而去的家伙,以扩大战功。

但战到现在,城中几乎每名守军力气皆已耗尽,几乎人人都是有伤在身,根本就无力再去追击,而只能喘着粗气,眼睁睁地看着清军从容撤走。

清军有如潮水一般,从山海关城处朝本阵撤退。在这一片混乱的时节,准备完毕的二十余艘舰船,终于全部装填完毕。

“预备,开火!”

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缅甸 移民桂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九百一十三章 准军覆没 僧格战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择第六十四章 筑城规划第六百章 攻心诱降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敌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战死 余部归降第七百一十八章 叙州争夺战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发兵第八百八十三章 丧权辱国的苟活协议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辽阳 援兵突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铁龙城之战(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汉族第八百四十一章 梦破缅甸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马铃薯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汉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争渔篓的螃蟹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四百五十一章 联楯攻城,燃煤烧之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凤卫指挥使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溃灭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场第七百八十三章 马吉翔出使缅甸第三百三十一章 岛津之计第二百七十三章 勋章制度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陇望蜀第八百五十七章 袭杀暴君,献城投降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见缅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铁龙城之战(六)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彻底溃败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与归化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复原第七章 攒典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岛规划第二百零七章 协议达成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请第四十七章 崇祯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让旅顺,为见面礼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袭指挥使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围山海关第八十七章 马车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谈,层层加码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为前部第三百零六章 刘国能归降第一百零七章 忧思第六百九十三章 与城俱亡第八百章 迫取升龙,割划安南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一百七十三章 后金之乱(三)第三百四十章 东海侯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创皇太极第三百九十三章 准你自尽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见缅王第五百八十一章 肃杀之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凯旋北归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处第六百零八章 拥立顺治第五十三章 一箭双雕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顺建国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墙轰破 奄奄待毙第八百零七章 突袭与诱敌第六百九十四章 黄得功来援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劝封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为强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弃京城,全力西逃第六百九十九章 骂晕史可法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创皇太极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么谈第七百四十七章 挣脱铁链的猛兽第九百三十二章 劝降不成,天雷轰门第九十章 引寇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绝境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负尸脱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园召对(上)第六十六章 独特优惠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啸不死,大清难安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战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买卖在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后患无穷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东易,撼李啸军难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零五章 以进为退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树倒猢狲散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