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劝降

见到城下叫唤,城头的守军顿是大惊,急急前去通报。

此时,因为昨晚巡城到深夜,现在黄得功尚未起身,正在城中官署半寐而眠,这时砰的一声,官厅大堂的大门,被猛地推开了。

黄得功猛地睁眼,只见一个气喘吁吁满头是汗的报信小兵,蹬蹬地跑了进来。

连日熬夜的黄得功,难得休息一下。此番这军兵闯入,搅了清梦,心头不由得怒火腾起,他瞪着血红的眼睛,怒喝道:“你这厮为何这般无礼,竟敢不加禀报就擅闯入官堂,可是要讨打么?!”

“禀将军,大事,大事不好了!”小兵见他恼怒,也顾不得许多,他一脸惊恐地大叫起来。

“何事不好,可是唐军要开始攻城了么?”黄得功心下一凛,急急下床,立即开始穿衣着甲。

“主子,城外有唐王前来,说,说要与靖国公当面详谈。”小兵抹着脸上的汗珠,急急禀道。

听到这名小兵这般话语,黄得功顿是变了脸色。

不是吧,那唐王李啸,不是远在山东济南吗?他,他怎么会突然来到了扬州城下?难道是,他这几天,从山东疾驰而来,一路南行到这扬州城处么?

黄得功迅速想到,唐军之所以这些天一直对扬州城围而不攻,难道,仅仅是在等到唐王李啸的到来?

情况变化太快,黄得功一时感觉,自已的头脑有些运转不过来,他想了想,便对小兵立即下令道:“你,速去通禀史大人,让他与本公一道上城与唐王叙谈。”

“得令!”

很快,穿衣着甲完毕的黄得功,带着一众护卫,匆匆向扬州西门通济门走去。

黄得功才走上城墙马道,就听到身后有纷杂的脚步声传来,看到衣衫都不甚整齐的兵部尚书史可法,亦快步向西门大步奔来。

“靖国公,可是那李啸来了么?”已得到消息的史可法,遥遥地看到黄得功,便立即大声喝问。

黄得功停下脚步,待他稍稍走近,便叹气回道:“正是。现在唐王就在城外,要与本公对话,却不知道,他要……”

“哼,这还要多问么,李啸此来,必是为了劝降。”史可法一脸阴郁,又急急说道:“李啸利嘴伶牙能说会道,靖国公此番上去与其谈话,可需要好生应对,切不可轻易着了他的道啊。”

听史可法这样一说,黄得功心下顿觉不快,他冷冷地回道:“尚书大人,黄某虽读书不多,智识浅薄,但如何与人谈话,却是不消吩咐。尚书大人若是信不过,但可与本公一道上去,一齐与唐王面谈便是。”

被黄得功这番抢白,史可法脸上颇有些挂不住,他讪讪地站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道要如何回话,方为合适。

见史可法这般尴尬,黄得功亦不多言,掉头径往城墙上走去。而史可法见他径自上城墙,他略一犹豫,牙关一咬,亦跟着黄得功后面,快步上得城墙而去。

上得城墙,黄得功一眼就看到,西门外一箭之地处,那身材雄健,面目英俊,一身钢制冷锻瘊子甲华贵明亮,风中飘荡的披风如血般鲜红,被一众全副武装盔铠明亮的护卫簇拥着的人,不是唐王李啸,又还能是谁呢?

这一瞬间,见到威震天下的唐王李啸真容,黄得功忽然感觉,自已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没想到啊,这位重兴朝的大明唐王,太子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竟然,就这样出现在了自已面前……

而在他旁边,史可法见到唐王英姿飒爽,气派非凡,心下亦是又敬又畏。

他暗叹道,唐王李啸这般气度风范,这整个大明朝中,只怕再难找出第二个了。哪怕光看外表,就与那个在南京城中,肥胖如猪,只知道令百姓捉蛤蟆炼春药的弘光监国朱由崧,都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说是天壤之别,亦不为过。

这时,黄得功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颤声喊道:“在下黄得功,来者可是唐王么?”

望着城头向自已高喊的黄得功,李啸一声冷笑,仰头大声回了一句:“正是本王。本王久闻黄闯子大名,今番得见,本王亦甚是欣慰。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本王今天得来扬州,却是有一番衷心之语,要对将军你说来。”

黄得功在城墙上拱手抱拳:“在下何德何能,安敢劳唐王千里远来鄙地相教。却不知道,唐王此来,却是有何话语相教在下?”

李啸见他言语谦恭,又由得会心一笑,他朗声回道:“闯子,本王知道你是个直爽人,故本王今天所来,也不想与你多绕弯子,就是想跟你说,望将军你识时务者为俊杰,能认清大势,早作打算,归附我军。不要再这般危局之下,还为那弘光伪朝愚忠效力了。将军乃是忠勇善战之辈,乃是本朝难得之良将,万不可再明珠暗投,自误前程啊。”

听到李啸说得这般直接,黄得功一脸尴尬,他下意识地望了旁边的史可法一眼,却见史可法一脸怒色,一张老脸都气得通红。

未等黄得功回答,史可法上前一步,抢先对李啸说道:“李啸!你身为唐王,不思为国效力,反而引兵南下,自起内乱,还要在这里,说出这般大逆不道之语么?!”

李啸斜眼一见,只见一花白头发的老者,正一脸怒容地看着自已。他心下不觉暗忖,此人这般言语,应该是弘光朝里派来的官员吧,却不知道,此人是谁。

黄得功见史可法抢先回答,又对李啸这般无礼,内心甚是恼火。他见李啸不语,以为其已生气,故忙劝道:“唐王,这位乃是朝廷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大人是也。史大人一时言语激愤,口不择言,还望唐王宽大为怀,勿予计较。”

李啸哈哈一笑,回道:“原来是史阁部啊,听说,弘光伪朝派你为江北督镇,前来监督江北诸镇军事,却没想到,能在这扬州城处得见汝等,倒亦是机缘巧合呢。”

他略顿了下,未等史可法回话,便神情一变,厉声回道:“史可法!本王拥立太子登基,成立重兴新朝,尔等不思为新朝效力,反助那福王朱由崧沗位监国,成立伪朝,割据地盘,对抗朝廷,潜谋作乱!这般无耻罪孽,你还有脸来说本王!”

“你,你……”史可法本不擅言辞,被李啸突然一反激,顿时急得说不出话来,他手指颤颤地指着李啸,一脸急怒相交的模样。

李啸冷冷地睥视着他,复道:“史可法,本王拥立先帝太子,登其为帝,乃是大明无可非议之正统。这新朝初立,尔等不思为国效力,反而窃据南方,拥立那朱由崧成立弘光伪朝,公然与朝廷对抗,这般反逆之举,难道不应该加以讨伐吗?难道还要再放纵尔等下去吗?想来国朝初立,万事维艰,之所以一直未对尔等加以讨伐,实是本王念及同胞之谊,不忍轻加刀钁,只望尔等能明悟前非,幡然归顺,孰知这大半年过去,尔等在南方我行我素,擅立官府,盘剥百姓,对朝廷号今置若罔闻,将这南方经营得有如独立王国一般,这般反逆行径,这般悖乱之举,安可不加讨伐,安可再放任下去么?!”

李啸这番话,说得黄得功沉默无言,史可法虽依然怒容满面,却已隐隐可见尴尬之色。

他们不得不承认,李啸这般话语,其实说得还是甚有道理的。

要知道,李啸拥立的,乃是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这位人物,无论是在血统还在继承关系上,都远甚那福王一系的弘光监国朱由崧,李啸抓住这一点来对自已大加痛挞,其实正好击中了弘光伪朝最大的软肋。

史可法迅速地思考了一番,便沉声回道:“唐王,你这般说辞,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我等拥立福王,成为监国,其实亦有不得已这苦衷。唐王肯听老臣一言乎?”

“哦,有何苦衷,你且说来。”李啸面无表情。

“唐王,这话其实不该老臣来讲,但现在这般局面,老臣若不直说,也没甚意义了。”史可法一声轻叹,便道:“唐王,你可知道,你虽拥立了太子登基,但在南京之处,各们大臣却依然是闲言甚多,群臣大多不服……”

“为何不服?!”李啸冷冷地插问了一句。

“因为,因为……”史可法犹豫了一下,便咬牙说道:“因为唐王先前反逆朝廷,还与朝廷兵马,在宣府北路狠狠打了一仗,乃是崇祯皇上钦定的反贼,虽然后面君臣和解,但唐王这般反逆之举,乃是最大污点,故你依旧被群臣视为犯上作乱,居心叵测的乱臣贼子。甚至还有人说,唐王去京城之中,虽救下太子,扶其登基,非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而是野心勃勃,想如当年曹操控制汉献帝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故为了保全大明的江山与宗脉,我等南都守臣,最终决定,扶立弘光监国,以正朝本,以安天下……”

“哈哈……”听到这里,李啸忽然纵声大笑起来。

史可法被他笑得发愣,不知道自已说错了什么,他讪讪地站着,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如何说话。

而见史可法愣神之际,李啸敛起笑容,神情顿是变得十分凌厉,他大喝道:“史可法!本王一心扶助社稷,一心救亡图存,却没想到,被你们这帮腐儒说得如此不堪,真真可恶之极!”

李啸一动怒,史可法与黄得功二人,俱是心下大畏,二人皆愣在原地,一脸不安地听李啸继续往下说。

“史可法!本王告诉你,当日本王与朝廷之战,乃是先帝受小人挑拔,一时不明事理,非欲夺本王这基业,本王万般无奈,方与先帝有此过节。但随后,君臣和解,两无猜疑,本王为报陛下之恩,随即发兵北上,往攻清廷,打得清虏连战连败,就连其祖宗发家之地赫图阿拉,都被本王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为我大明君臣百姓,长出了一口积郁数十年的恶气。后来,本王复将鞑酋皇太极炸毙于海参崴堡,让清廷内斗不休,随后又趁清廷内乱之机,攻下辽中营口到海城的广大地域,这般赫赫功业,非我李啸,何人复能做到!非是本王自夸,休说这国家危难之时,就是在本朝开国之初,又有何人能与本王比肩!本王这般伟业,如此功绩,难道南都诸臣的眼睛,都是瞎了看不到的么?”

李啸说到这里,脸上愈发满是不平之气,他怒喝道:“过去诸事,本王可以先揭过不提。但在流寇猖獗,横扫北境,直逼京都之际,除了本王率其精骑护卫,从辽东千里迢迢赶回援救之外,可还有一兵一将,前来救援京师么?京师这般危急,先帝如此危难,那衮衮朝中诸臣,那各地的边镇军将,难道皆是草木泥偶,还是皆已坐化成仙,所以不能前来救援么?若非本王不顾生死前来,拼死入城搭救,则非但先帝遭难,那太子与公主,也必将统统死于流寇刀剑之下,安可有一人得以保全乎?可叹本王赤胆忠心,苍天可鉴,拼却一死救下太子、永王以及昭仁公主等人,却没想到,竟有恁般小人,半点力气未使,半点功业未建,反而一口咬定本王对大明有异心,何其可笑,何其可悲,又何其可恨!”

李啸说到这里,双目之中精光一闪,复对史可法大声说道:“史可法,告诉你,本王之所以在拥立太子登基为帝后,没有来立即讨伐你们,并不是对你们纵容不管,而是出与先攘外再安内之策,以免我大明百姓,复受流寇与鞑虏荼毒也。现在,本王已在山海关处,在宣府北路,连挫流寇与鞑虏的联合进攻,彻底打掉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这才有时间腾出手来,南下消灭这弘光伪朝,再来收迟南都的诸个宵小。你且听好了,尔等反逆之辈,一个个都逃出不本王的掌心!”

第七百零二章 联络外力,共抗李啸第二百二十章 瓮中捉鳖第二百一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几内亚平定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劝封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七百零三章 迁都之变第三百八十三章 济南危急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贼之墓,再攻乌思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获岳讬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劝封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进扬州第七百一十八章 叙州争夺战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兴公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三百零五章 以进为退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七百三十八章 瓮中之鳖再难脱逃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惨灭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五百三十章 铁骑突出刀枪鸣第七百零九章 哭庙与廷对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获岳讬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吕宋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啸不死,大清难安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杰来投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凤卫指挥使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墙之堡第一百章 到达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七百三十二章 残军立溃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军的条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机弩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夺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顺第一百三十章 盐碱地也是宝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师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战 胶着厮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杀李啸,誓不为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埚炼钢第五百二十一章 惨烈近战第三百八十章 吴三桂来访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狱,索尼自尽第三十二章 拜访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难 我当亲救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齐攻 全面开战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军投降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关第三百章 笼络曹变蛟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埚炼钢第一百一十一章 敌至第九百一十五章 劝降失败,重炮佯攻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炼铁第二百七十五章 杨嗣昌来访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第一百九十九章 请君入瓮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丑剧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掷杀阿巴泰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三十章 规划第四百九十五章 议和之议第五百六十一章 丧权辱国的盟约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国,唐顺和议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变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岛覆灭第九章 祖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潜入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约签定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声桓投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为干戈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进营囗第六百七十二章 坚壁清野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无间道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宫自尽第三十二章 拜访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剐豪格,难消我恨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军来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贝勒全家自我了断第五百八十八章 铩羽而归第四百三十五章 从夔州去南洋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顺建国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墙 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