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奇耻大辱的议和

bookmark

布木布泰与多尔衮商议既定,立即派出范文程为正使,宁完我为副使,一道出使辽阳。

临行前,布木布泰又专门召见二人,特意向他们交待,只要能与唐军进行谈判,到最终达成协议,那么哪怕付出相当的代价,亦是可以承受与答应。

范宁二人领命而行,在数名护卫的带领下,一路匆匆南下,昼夜兼程,仅过了一天,便到辽阳城下。

二人向唐军表明来意,想要求见唐军统帅安和尚,却没想到,不多时,上面传下令来,准他们入城去与唐王李啸相见。

二人大吃一惊,皆是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没想到啊,唐军李啸竟然就在城中,他,他到底是什么来的?

其实,不单是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不知道,就连安和尚在内的唐军将士都不会想到,就在昨天,唐王李啸,悄然抵达了这辽阳城中。

原来,自唐军拿下海城后,原本在南京的李啸,意识到辽中即将迎来大战,为更好地坐镇局势,以及安排将来可能会与清廷进行的和谈,故带着亲随赞画陈子龙,亲自从南京出发,一路乘水师舰艇北上,终于在十多天到达营口。

在李啸心下,其实也是认为,国中局势更为重要,而对清廷的战斗,即便稍缓,亦无妨大局,这才决意前来,亲自坐镇局势。

从营口上岸后,唐军刚刚攻克辽阳,李啸一行人遂直奔辽阳而去,却没想到,才到辽阳一天,清廷便派出使者前来求和。

李啸略一思忖,便立即同意在府邸接见他们。

wWW▪ тTk án▪ ¢〇

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在唐军军兵的带领下,一路穿街过巷,直往辽阳官署行去。

这一路上,二人只见到这辽阳城中空空荡荡,百姓与降兵早已被转移安置,城中只有大批的唐军兵马栖驻其中,到处都是唐军操练的口号声与军歌声,整个偌大辽阳,已成唐军的一个巨大兵营。

这一刻,回想这辽中重镇辽阳昔日在清廷治下情景,恍如昨日,二人不觉心下黯自神伤,却又不好表露出来,只得跟着领路的唐军一路行去,不多时,便到了辽阳官署处。

见到官署上那高高飘扬的唐军军旗,见到门口那些戒备森严的卫兵,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皆觉一凛,心中亦是更惶恐,只能闷闷地跟着领路的军兵一路行进,很快就来到客厅之中。

二人一入内,便看到稳居上座的唐王李啸,他头戴紫金冠,一身鲜红蟒袍,腰缠青犀玉带,足蹬黑革履,整个看上去气宇轩昂又成熟稳重,虽然面色平静,却有一种久居上位者的不怒自威。

此时的李啸,正端坐在一把虎头椅上,在他旁边,则是坐着他亲随赞画陈子龙。

两人入得厅来,在离李啸约数步开外,急急跪下。

“大清文馆大学士范文程,拜见唐王。”

“大清文馆编修宁完我,拜见唐王。”

李啸斜了这打扦下跪的二人,眼角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摆了摆手,淡淡道:“二位来使,且起身说话。”

范文程宁完我二人起身后,李啸命人看坐赐茶,然后,便自端茶碗,十分悠闲地自饮起来。

见李啸这般淡然之态,反令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尴尬不已,两人下意识地对望了一眼,一时间却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说什么话了。

还是陈子龙轻咳两声,打破沉默:“二位专程前来辽阳,到底所为何事啊?”

听得陈子龙发问,范文程与宁完我又对视了一眼,便一起从椅上站起身来,扑通一声跪于地上。

“唐王,陈赞画,我等此番专程前来,实是希望贵军能与我大清就此议和,息弥争战,再不起刀兵纷争矣。”范文程以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向上座的李啸与陈子龙拱手告道。

“是啊,大清与贵军相争到今,可谓损失惨重,难堪再战,故特派范学士与在下前来,冀望能与贵军达成和平协议,从而息弥刀兵,两国长相和好,当为最好之事。”一旁的宁完我,同样哀哀以告,其话语之间,倒是更见可怜。

李啸缓缓放下茶杯,轻轻一笑便道:“怎么?贵国现在想到要求和了?你们先前与顺军结盟,要一道来打我唐军时,怎么不见现在这般模样?”

范文程一脸赧然,脸上更觉躁热,他强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谄声道:“唐王,先前是我大清受顺贼迷惑,不识天兵之威,强与贵国相争,以致于今日战败之耻。现在想来,何其惭愧,又何其后悔!只不过,这些不快,俱成过往,唐王你大人大量,也就不要多提了。”

他刚说完,宁完我亦接过话来:“是啊,唐王,凡事但看长远,何必一直纠结于过往不放呢?现在我国确已认识到与贵军之战,乃是极为错误之事,切不再持续下去,故派我等前来求和谈判。我等这般前来求见,实是真心诚意,万望唐王勿要见疑。”

李啸微微点了点头,便轻声道:“既如此,那你们打算提出什么条件,来与我唐军议和呢?”

范文程眼中一亮,便急急道:“唐王,摄政王说过,只要贵军愿意与我大清讲和,愿意退出辽中辽南一带,那摄政王愿意重金酬答贵军,复与贵国通商往来,永结为兄弟之邦,互助盟好,永不背弃。”

听完范文程的话,上头的陈子龙却是一声冷笑:“范学士,你这算盘,未免打得太好了吧。”

“哦?陈赞画之意是?”

“哼!你也不想想,我军连月血战,好不容易方得了这辽中辽南一带,岂可因你一句话,就这般轻易拱手让人!更何况,辽中辽南一带,本是我大明故土,现在被我军收回,更是理固宜当。你若再提收回,那这谈和,再也休提!”陈子龙话语强硬,声音冰冷。

听了陈子龙这般话语,范文程心凉了半截,额头竟有冷汗渗出,这时,旁边的宁完我又谄笑着接过话来:“陈赞画,若依贵军之意,到底要何条件,才同意我国与贵军进行谈判呢?”

陈子龙冷冷斜了他一眼,便道:“依我军之见,清廷若要想讲和,那就得首先将辽中辽南一带,永久收回给我军,然后向我军赔偿损失费一百万两银子。同时,复向我军称臣纳贡,国中官员任命与将领安排,皆要向我唐军报备,得到我军认可,方可使用。另外,其国中要地,皆由我军派出部队驻扎,军资费用,皆由尔国提供,从此之后,永为藩属,再不可起任何异心。”

听了陈子龙的话,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有如五雷轰顶,两个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不是吧,唐军胃口竟是如此之大,这简直就是要将清朝一口吞下的节奏啊。

就在二人思虑着要如何反驳之时,唐王李啸放下茶叶,悠悠开口道:“陈赞画说得很好,不过了,还有两点议和条件未曾与尔等说明,现在孤便来说说,你们也都得好好记清楚了。”

范文程脸色惨白,额头冷汗涔涔,却还只能强自挤出笑容道:“唐王还有哪两个条件?”

李啸斜了他一眼,沉声道:“你二人听好了,我军的另外两个条件,一是,要尔等称臣纳贡后,全国人员,无论官员还是百姓,无论满蒙汉或其他族类,皆要如我明国百姓一般,全部改为汉式蓄发,生活日常亦需改为汉服,同时,要在国中废除满文,广建汉文学堂,教习汉语,传授汉文。二是,要你国兵马,从此之后,皆受我唐军调遣安排,如有征召,定需按时保量来到我军部下,随我军一道征战,断不可推脱不从。”

李啸话语一毕,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皆是脸色惨白,汗落如雨。

奶奶的,这样的和平谈判,与屈膝投降还能什么两样!这,这简直欺人太甚!

范文程心下懊丧不已,终于鼓起勇气,对李啸笑道:“唐王,恕在下直言,贵国的这般讲和条件,未免太苟刻了。只怕在下回禀之后,摄政王定会暴怒非常,到时……”

“到时他不同意的话,就让他带兵马来与孤对战吧。”李啸冷冷地打断他的话:“告诉你,多尔衮只要不是个十足傻瓜,就会明白,他现在除了答应我军要求,亦是断无其他办法可选。更何况,这场战争若一直拖下去,虽然盛京一时难克,只怕熬到明年,这座清朝都城,亦将被我军彻底收复,又复能拖到几时!到时候,盛京一旦城破,玉石俱焚,鸡犬不留,你们的清廷与其宗室,菲说官位与财产,只是怕连性命,亦不得保了。”

范文程听到李啸冷冰冰的话语,内心有如刀割,眼中亦是热泪盈眶,几乎滴下泪来。

如此强横的所谓谈判,如此冰冷的所谓善待,与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复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在李啸这般强势的表态下,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安敢说半个不字。

客厅中,顿是一片沉寂。

李啸轻咳一声,复开口道:“好了,余话不多说,你二人就此回去禀报吧。如果多尔衮同意我军条件,再来通禀我军。孤将在辽阳之地,与他对面而谈。如果此人执迷不悟,决意不从,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只管带兵马来与我军交手便是。不过,孤告诉你们,孤的耐心有限,包括今天在内,总共给你们五天时间,若五天后依然没有回复,那我军将永不会复与清廷谈判,你我两方,就在战场上决一胜负吧。”

听了李啸这咄咄逼人的话,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已是心如死灰,再不敢多言一句,只得唯唯诺诺而退。

直到从辽阳城离开,范文程才仰天长叹道:“唉,这般和谈,简直是耻辱至极!真没想到,我大清立国数十年,到现在竟是这般狼狈局面,简直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老汗王若是在天有灵,怕也要给气活过来呢。”

宁完我亦是一声惨笑,摇头道:“唉,范学士,我等在其位,谋其职,这局势将来如何变化,又岂是你我所能预料。我等还是尽快赶回盛京,向太后与摄政王如实禀报,以免误了时辰。毕竟唐王说了,五天之内若无回复,将永久停止与我大清进行谈判呢。”

宁完我说完,与范文程相视苦笑,二人再不停留,立即跃马扬鞭,急急赶回盛京。

次日凌晨,一路昼夜兼程的二人,总算赶回盛京,此时早会才刚刚开始,二人遂立即入崇政殿中,当众向布木布泰与摄政王多尔衮禀报。

“禀摄政王,我等入得辽阳,正逢那唐王李啸亦在城中,听完我等来意后,那李啸已同意与我大清进行和平谈判,只不过,他们的条件……”一脸风尘仆仆的范文程,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李啸到底开了什么条件,你倒是说呀。”见唐军同意谈判,多尔衮心下闪过一丝喜悦,急急追问。

范文程嘴唇嗫嚅,表情尴尬,一时却说不上话来。

这时,一旁的宁完我一声轻咳,便接过话来:“禀太后,摄政王,李啸说了,除非答应他们以下这几个条件,才可与我大清谈和。在下以为,这几个条件若要谈起来,未免太过苟刻……”

“你且从实说来,本王绝不怪罪。”见他吞吞吐吐,多尔衮心下一凛,却还只能刻意安慰。

宁完我深吸一口气,便道:“李啸说,第一条,是要我大清割让辽中与辽南一带,承认这些地方,自此属于唐军管理,与我大清再无关系,另外,需得赔偿银子一百万两,作为战争赔偿。”

多尔衮听到这里,顿是眉头大皱。

不是吧,唐军要大清割让其领土内最为丰腴富饶的辽中辽南一带,那大清将会国将不国了吧。

这,这番条件,能答应吗?

就在他十分为难之际,垂帘后面传来布木布泰淡淡的声音:“宁学士,这条暂且搁下,你且说唐军的第二个条件,又是如何?”

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阵,进逼木邦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满清龙脉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言以述第五百三十八章 树倒猢狲散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挡之,唯有求和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汉族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啸中原 何人可挡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敌于岸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尔头颅一用第四十四章 暗计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两县第四百二十三章 马京达努之挫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挡之,唯有求和第四百二十章 杀父篡位第九百四十章 全军崩溃 无力回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杨嗣昌来访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园召对(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崩溃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托第一百四十八章 铁龙城之战(二)第九十三章 铁龙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发表忠第六百八十三章 风沙攻城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对决第四百一十三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二百零四章 郑彩来访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与变数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罗网第七百五十九章 离间君臣,借刀杀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军围歼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种人生第四百三十一章 贼氛大炽第一百零一章 镇压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战幕府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残军归降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郑亲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决断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访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称监国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齐突,全力攻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杀李啸,誓不为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锋下的顺从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啸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矿 扩军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离死别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八十一章 处置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运第三十二章 拜访第五百零七章 敌我皆杀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歼二王,剥皮孔有德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争第三百八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协议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亲巧遇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岛攻击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岛攻击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战是降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劝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掷杀阿巴泰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头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辈子做你的女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勋授田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狱之骑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敌于岸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四百八十章 兵进赫图阿拉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军突至,准军大溃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个**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溃灭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决战第九百四十一章 长子战死 兔死狐悲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还是逃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极之梦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五百四十四章 铁心叛逃第三百二十一章 无奈之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为干戈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变故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围马尼拉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齐突,全力攻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军阶考核第三百四十五章 东征虾夷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称监国第一百五十一章 铁龙城之战(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进庐州第六百九十九章 骂晕史可法第五百四十二章 谋劝祖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