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

bookmark

宁完我长叹一声,才吭赫地回答道:“禀太后,唐军的第二个条件,便是复向我军称臣纳贡,国中官员任命与将领安排,皆要向唐军报备,得到他们认可之后,方可使用。”

这句话,有如一枚锋利的匕首,深深地捅入多尔衮的内心。

好么,唐军非但要割我大国最富饶丰腴的国土,还要让我国向他们永远臣服,称臣纳贡,这天下之耻,还有甚于此乎!

多尔衮呼吸粗重,脸皮开始涨红,双拳不觉紧握。

不料,未等他发作,宁完我又低声补了一句:“另外,唐军提出,我大清国中要地,皆由唐军军派出部队驻扎管理,而其军资费用,皆需由我大清国提供,从此之后,永为藩属,再不可起任何异心。”

多尔衮的额头,顿是青筋条条紫涨,牙齿竟亦不亦不觉咬得格格响。

他娘的,真真欺人太甚!

若是这般,这大清的地位,简直连南宋都不如!完全就是唐军的傀儡,这般条件,莫说同意,就是去与其交谈,都羞煞先人,愧对祖宗了。

于此同时,整个朝堂之上,亦是众议纷纷,群情激愤。

阿济格率行冲出朝班,他恨恨地一跺脚,震得水磨地板都嗡嗡直响,与此同时,厉声吼道:“贱贼李啸欺人太甚!他竟能开出如此折辱我大清之条件,实是欺我大清无人,实是蔑我等有如蝼蚁一般,真真气杀我也!请太后下令,着俺统十万兵马前去辽阳,定要与唐军杀个你死我活,不决输赢,誓不还朝!”

ωwш .ttκǎ n .CO

阿济格厉声喊毕,礼亲王代善亦快步出班,表情十分峻厉:“太后,摄政王,唐军这般条件,简直是蹬鼻子上脸,在猛抽我大清脸面啊!这般丧权辱国欺凌至极的条件,若要答应,老臣第一个不同意!”

“对!不能同意!”

“唐军辱我大清太甚,是欺我大清无人乎!”

“大清宁死,亦不忍辱而生!”

“我等愿效死大清,死保盛京,与唐军决一死战!”

两位亲王与一众朝臣慷慨激昂的叫喊,让摄政王多尔衮热血上涌,一脸如涂满猪血般涨红,他刷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料,多尔衮还未说话,垂帘之后,布木布泰清冷的声音再度传来:“摄政王,休要急躁,且让宁学士将话讲完,看看唐军还有甚条件。”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努力抑制住心头怒气,复对宁完我道:“你说吧,那李啸还对你说过什么话,尽可全部说出。”

宁完我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也实在不知要如何讲出李啸的最后两个条件,这时,一旁沉默的范文程一声长叹,接过话来:“唉,还是微臣来说吧,那唐王李啸,最后还提了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我等称臣纳贡后,全国人员,无论官员还是百姓,无论满蒙汉或其他族类,皆要如明国百姓一般,全部改为汉式蓄发,生活日常中,亦要穿着汉服,成为全国百姓的标准式样。同时,要在国中废除满文书写,广建汉文学堂,教习汉语,传授汉文,同样要以此为标准,不可更改。”

范文程说到这里,长吸了一口气,又道:“其二么,便要我大清国兵马,从此之后,皆受唐军调遣安排,如有征召,定需按时保量来到唐军部下,随唐军一道征战攻伐,断不可推脱不从。而且,以上的条件,需得在三日内做出决定,否则,唐军将永远关上和谈大门,从此两军阵上厮杀,非死即亡,再没有任何谈判的可能。”

范文程这番话一说完,整个崇文殿内,有如一瓢冰水浇入滚热的油锅,顿是彻底炸开锅了。

阿济格暴怒得如同一只愤怒的狮子,他挥舞着拳头,厉声大吼道:“入他娘!当婊子立牌坊,还提恁般条件做甚!干脆给大清给全部吞并得了,还摭摭掩掩做什么!好哇,要老子蓄发换服,要老子得到唐军的任命才能当官,真真气死俺也!”

阿济格双眼血红,又厉声喊道:“太后!摄政王!李啸这个杂厮贱种,都蹬鼻子上脸,欺辱到家了,你们还在犹豫什么!就请下令,让本王统兵前去,去与唐军痛快厮杀。本王就算再无能,也愿以一腔热血,血祭大清,不负祖宗!”

“太后,摄政王,本王虽年老,亦愿披挂出征,断不苟活于世。”须发皆白的代善,亦是沉声喝道:“本王愿与阿济格一道出征,携统十万兵马,去与唐军决一死战,若侥幸能胜,自是大清之福,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亦足以含笑九泉。”

“对!我等誓死不同意李啸条件,愿与大清共存亡!”

“拼却俺一条性命,也要与唐军对战到底!”

“不就是一死么,为国而死,余愿足矣!”

“誓死不同意与唐军这般议和……”

殿中亦是群情激奋,一眼看去,所有人都在揎臂高喊,一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的模样。

见在朝堂之上的群臣,有如疯魔了一般的一同叫喊,龙椅上的小皇帝顺治被吓得不轻,他迷惑地看到下面的人群,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只不过,现在的他,倒是没有哭泣,只是下意识地瑟缩身子,绻缩靠向龙椅的椅角,有如一只瑟瑟发抖的小兽。

此时的多尔衮,亦被众人心绪所感染,他握紧拳头,面目狰狞,从牙缝中吼道:“李啸欺人太甚,真真把我大清当成猪狗一般肆意玩弄!各位都能为大清效死,本王何惜这区区一身乎!我意已决,定要与唐军一决雌雄,定要……”

“摄政王,还望冷静!”就在多尔衮慷慨激昂,意欲发表一番鼓动人心的话语时,从垂帘后面,复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摄政王,凡事皆需冷静,万万不可动怒。哀家想知道,现在的局面这般不堪,摄政王真的打算拼掉我大清最后一丝元力,去与唐军立争短长吗?”

布木布泰这番话,有如一瓢冰寒的冷水,从多尔衮头顶直浇而下,让他原本想要喷口而出的激情言语,瞬间消失得了无影踪。

是啊,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现在唐军之所以如此强横,如此对大清蹬鼻子上脸,还不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实力。有这样强横的实力做后盾,李啸才敢对自已予取予求,把自已往死里作践。

只是,这样的耻辱,难道也能忍受么?

若是全盘答应了李啸的要求,那大清与亡国又有什么区别?

多尔衮内心极度痛苦,牙齿咬得格格响,拳头攥得极紧,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时,原本喧哗如鼎沸的殿堂,亦完全安静下来,一时间一片死寂,倒是连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

在短暂的沉默后,英亲王阿济格却是忍不住地喊道:“太后,唐军这般逼迫,把我大清弄得形近亡国,把我等欺辱得无以复加,难道,还真要听从他们的要求,去行这般耻辱之事,这,这简直……”

“英亲王,哀家说过,现在不是意气论事之时,此事到底要如何应对,还要各位仔细商议,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怒,而致终生之悔。”垂帘后的声音,依然十分冰冷。

阿济格尚未答话,布木布泰的声音又冷冷传来:“礼亲王、英亲王、你二人若真有本事,又如何会只能在这个朝堂之上大喊大叫。你们说,要带十万精锐南下辽阳去与唐军争锋,你们就没想过,这般强去争斗,以十万士气低迷毫无战心的兵马,去跟兵马是我等两倍,士气如虹、久历战阵、装备精良、又有大批火器助阵的唐军对战,其最终的结局,只怕是百败也难求一胜。你等倒是可以落个为国尽忠的美名,但这十万兵马,乃我大清帝国最后一丝元气,若尽折于辽阳城下,我大清岂非接下来只能束手待毙,再无任何兴复的机会与可能?这样的愚蠢而莽撞的行动,岂非是自取灭亡,自行结果了我大清江山了么?你们说,哀家如何可以同意!”

布木布泰说到这里,显然动了感情,垂帘后面,竟传来她低低的饮泣之声。

多尔衮此时业已冷静下来,听到垂帘后的情人这般哭泣,他的心下十分不滋味,脸上的表情,更是十分复杂,还有难以形容的扭曲。

怎么办?

真的要以这般屈辱的条件,去与唐军求和么?

这,这简直比杀了自已还难受啊!

就在多尔衮万分尴尬又无比愤怒之时,沉默许久的范文程终于开腔了。

“太后,摄政王,以在下看来,那唐军虽话语咬得这般之死,但其实,若我大清真能与其诚心交流,刻意卑伏做低姿态,也未必没有让李啸松口的可能。”范文程低低地说道。

“哦?范学士有何想法,尽可直说。”垂帘的声音,急急地回了一句。

范文程轻咳一声,遂继续道:“太后,摄政王,你们看,唐军的条件,其实也有轻有重,这些条件,我们完全可以先答应几句,其余的,再在和谈中与他们进一步协商,到时候……”

“放屁!这等协议,还有哪一条可以答应!”阿济格怒气冲冲地打断了范文程的话语:“李啸要我大清称臣纳贡,要在我大清驻扎兵力,要为我大清任命官员,要让我大清蓄发易服,要让我大清兵力听调,这条条件件,哪样不是亡国之举,又有哪样可以开口答应!范文程这个汉狗,莫不得得了唐军甚么好处,才这般……”

“阿济格住口!”垂帘传来愤怒的声音,厉声道:“你休私心揣度,让范学士将话讲完。这定夺与否,自有哀家与摄政王一齐把握,轮不到你来这里大放厥词!”

听到布木布泰这句愤怒的斥责,阿济格一脸羞恼,眼红得几乎喷血,却亦再说不出甚话。

范文程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方继续说道:“英亲王,唐军这四点条件,以在下这两日的仔细思虑,其实在李啸看来,最为关键与重要的,一是称臣纳贡,二蓄发易服,三是征调军队,至于指派官员,驻屯军队,废弃满语之类,对于唐军来说,其实倒并没那么迫切。”

“哦?范学士何以这般认为?”多尔衮追问了一句。

“禀摄政王,其实李啸之所以愿意与我大清和谈,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他现在的首要目标,还是闯贼李自成及其大顺国,相对的,对我偏居一隅的大清来说,还仅仅是次要目标,并不是要急于对付的敌人。这才是李啸同意与我大清谈判的基础所在。”

范文程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所以,他现在的目标,应该是要全力攻灭大顺,而对我大清,则以尽力控制为主。这样的话,他若想要控制我大清,则称臣纳贡这一点,李啸必会强迫我大清答应,这是毫无疑问之事。”

“至于征调军队,则是李啸希望在攻打大顺之时,一可借助我大清的兵马,二可免去其后顾之忧,故这一条,他亦会要求我大清加以同意,故这一条,我等亦难与其周旋。”

说到这里,范文程一声长叹,脸上显出莫名悲切之色:“而蓄发易服,在微臣看来,则是李啸为泄私愤之举,才力推之策。毕竟,在老汗以及先帝的时期,我等对汉民压迫屠杀太过,李啸为激励其国中人心,鼓舞军兵士气,才刻意对我大清提出这般要求。”

“只是唐军这般要求,乃是变更我大清之习俗,改去我祖宗之根本,我大清安可答应呢。”礼亲王代善在一旁忧心忡忡地回了一句。

“为什么不能答应?当年勾践为得夫差信任,连其粪便都肯尝,仅仅改换发式服装,又算得了什么。”范文程沉着脸,立即回了一句:“蓄发易服,虽改我大清外表特征,但我大清之内在与国家之根本,其实在短期之内,并未有真正的损失呢。”

“哦?是么?范学士何以这般认为?”代善不觉好奇地反问了一句。

与此同时,整个朝廷之上,亦是鸦雀无声。包括多尔衮在内的全体朝臣,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想听听范文程到底能说出一番怎样的道理出来。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宝地第五百二十一章 惨烈近战第八百一十三章 阵斩孔廷训,直逼庄河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墙 难以为继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罚银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万不可弃城啊!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敌于岸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穷,安可回头第四百三十五章 从夔州去南洋第五百六十章 李啸的三项条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剥皮揎草第八百零八章 不杀豪格,难解我恨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潜入第五百六十一章 丧权辱国的盟约第二百零六章 长子诞生第八百八十三章 丧权辱国的苟活协议第七百零五章 鲸吞江南第八十五章 赎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货,一手交人第三十九章 对冲、骑战第三百八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变故第二百二十四章 进京面圣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墙之堡第一百七十三章 后金之乱(三)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战迫和,进兵那曲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岛规划第二百二十章 瓮中捉鳖第七百三十八章 瓮中之鳖再难脱逃第二百零三章 财源滚滚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九十三章 铁龙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关键之机,雷霆救援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决战第七百九十二章 唇亡齿寒,入援莫氏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数第八百一十四章 东取庄河,西攻岫岩第九百三十章 异变突起,乘夜而反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军的条件第六百四十九章 关山如铁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八百五十七章 袭杀暴君,献城投降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处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乐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丑剧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围马尼拉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动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潜伏第七百三十二章 残军立溃第四百二十章 杀父篡位第八百一十章 惊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营兵马入援足矣第五百八十六章 杀主求降第二百二十章 瓮中捉鳖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内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笼将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国灭 西川一统第七百零九章 哭庙与廷对第八百零五章 清顺合力,共抗李啸第八百五十七章 袭杀暴君,献城投降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八十章 奇耻大辱的议和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与扩军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围赤嵌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两县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门混战 生死一线第六百八十五章 减兵围城第七十九章 鸿门宴第四百一十二章 惊险夺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还是安内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萨城破 儿子自缢第二百六十章 谋取济州岛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国,南收乌思藏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营兵马入援足矣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动心第五百六十章 诱敌白狼谷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见缅王第七百八十三章 马吉翔出使缅甸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机弩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摄政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软了第九百章 迁先帝,灭宗藩,覆顺贼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五十九章 尾随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围兴京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镇远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