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日本端木瑞

第一百零六章,巡抚日本端木瑞

很多学者都说过,明亡于白银流入中断,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连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也是白银持续流出的原因。

这个问题,只要大明用一天白银,就是无法根除的。

除非大明能发现一个大银矿。

而且即便有一个大银矿,也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情。

不过,大明现在有一个现成的大银矿,那就是日本。

日本问题,因为钱荒的问题,变得非常之重要。

刘定之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臣听闻日本伪皇在入京的路上了,日本足利家未必能震慑日本,他答应的事情未必做准。臣以为当加大日本驻军。”

刘定之也很明白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日本金银,那么大明的经济就很容易出问题,一旦银荒,就是百业凋零,甚至让百姓恢复到以物易物,这可情况,还谈什么变法。

在这个现实的问题之上,刘定之也不顾什么道德了,他没有直接建议吞并日本,已经是留有余地了。

至于他为什么相信日本有大量金银,却是有佐渡银矿的先例在前,毕竟佐渡银矿每年上交内库的银两,在一百万两到两百万两之间,再加上已经开始开采的黄金,一个佐渡岛,每年为大明贡献了超过一省的财政。

很多省份的赋税,也未必有这个数目。

让刘定之不得不相信朱祁镇的情报,再加上他的消息渠道之中,虽然没有发现什么大银矿,但是日本古来就盛产金银却是有所传闻的。

让他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朱祁镇沉吟片刻。

说实话,他此刻有些后悔了。

他后悔将天皇搞过来了。

当然了,他将天皇搞过来,其实也是有唯恐日本不乱之意,唯有日本内乱,大明吞并日本才花费更小的成本。

足利幕府才更加依靠的大明。

只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比起占领日本的远期利益,稳定大明银价更为重要。

而想让日本人老老实实的为大明开采银矿,却是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日本幕府的。就好像西方列强更希望清政府存在的原因一样。

只是而今事情做都做了。

朱祁镇后悔也没有办法了。

他想了想,说道:“不。日本驻兵一个营为维系足利幕府,已经够了。再多未必有用,甚至还有反作用。”

“想要日本人乖乖的白银交上来不是这一个办法。”

朱祁镇说道:“端木瑞现在什么地方?”

刘定之想了想,说道:“应该在海西,作为海西布政使。”

端木瑞从少府调出来之后,几乎一直在原地踏步,他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能到了三品官已经相当不错了。

想要更上一步,已经是不可能了。

他今后的仕途,也不过是在大明各个省之中,来回的调动而已。

而海西省在与瓦刺大战之后,地位急需下落。

这也是难免的。

在与瓦刺大战的时候,海西是大明在东北关外总要支撑,自然是该怎么加强,就怎么加强,哪怕是砸钱也要支持。

但是在瓦刺到了中亚,战争的威胁彻底解除之后,人们发现,与海西的联系实在太不方便了。

要么从辽东走山路,还有走海路。

看地图上,似乎海西省要距离大明内地核心,要比海东省近,但是实际上,往往是通过海东才能到海西。要么是从辽东北上,绕过长白山才能到海西,那一条路都不好走。

在人们的意思之中,海西几乎是大明遗忘的角落。

而且海西的百姓不过几十万人而已,大多还都是朝鲜人,女真人,连汉人数量都不是太多了。

如果不是朱祁镇要将这里称为一省。海西一省,还比不上内地一府。

这样的官职在官场之上,却是十足的苦差事。自然没有人愿意要了。

端木瑞这样没有根底的人才会派过去,挂着布政使的官职,干着知府的活。

朱祁镇说道:“将他调回来。驻守日本,至于挂什么衔,先生安排就行了。”

刘定之说道:“是。只是日本之事?”

得到了日本开采之权,与将日本的银矿运到大明是两件事情。其中要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朱祁镇说道:“这一件事,朕自有安排。”

什么安排?

自然是军火销售了。

既然维持足利幕府如此艰难,干脆就换一个想法。日本人不是想打仗吗?大明就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打一个痛快。

少府打造的大明制式武器,成本已经压得很低了,只需加一两个零,自然有日本人买单。

什么不买单?

那么就让灭了他的人买单的。

如此一来,日本的白银自然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明,更不要大明自己派人去主持银矿了,当然了,朱祁镇也担心日本银矿技术水平不行,也是要派出一些少府的专家却视察一二。

至于这样会不会让日本强大起来。

朱祁镇一点也不担心。

首先,大明在日本的驻军,加上长崎郕王的护卫,已经海东海西驻军,在一两月之内,就能动员数万大军入朝。

以而今日本的人战斗力,是万万抵挡不了这数万大军的。

其次,即便日本提前出现一个织田信长,统一本州,没有水师,也不足以威胁大明。日本统一之后,大体不过一个安南而已。

倒是大明也可以从容调兵遣将,除掉日本。

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以日本而今的分裂程度,几十年之内,是绝对不会什么是统一的冒头的。

日本战国时代,有得仗打。想必有了大明的支持,他们打得只会更加惨烈。

这也是为什么郕王一脉,用了数代人才吞并日本,就是日本战国打成一团浆糊,成为大明的钱袋子。

即便是大明的亲王,也不能轻易动。

而将来大明发现,有别的地方有金银。与西方殖民者接触之后,日本的地位不再那么重要了,才在政治上倾斜于郕王一脉统一日本。

当然了,大明中枢在日本金银特权,更是延续到了他的结束。

这些都是后话了。

刘定之虽然不清楚朱祁镇是怎么想的,但是却没有再问。刘定之在朱祁镇始终缺乏了底气,做不到与其他大臣一般据理力争。

随即,朱祁镇又处理了几件事情。

最紧急的应该是湖广的旱情。

湖广整个冬天都没有下一场雨雪,也就是在开春之后,一场大旱是必然的。刘定之就已经开始调配赈灾物资了。

朱祁镇见状也不由一叹。

这几年总体上老天爷给面子,朱祁镇也不能忘记之前的数次大灾。只希望这一次湖广的旱情能到此为止。

否则乐子可就大了。

还有重庆公主的大婚,就在年底。

这也是京师的一场盛会。

毕竟当今嫁的第一个女儿,朱祁镇特别掏出了十万两作为陪嫁。

倒不是朱祁镇不想给太多,一来给的太多,给将来的皇帝留下沉重的阴影。很多祖制都是这样留下来的,二来,朱祁镇也实在没有钱了。

因为最近四个王爷之国,朱祁镇总要给儿子们一大笔钱,纵然朱祁镇的内库有少府支撑,但是今年下半年一口气支出数百万两,也有些吃不消的。

而且十万两已经不少,足够重庆公主过一辈子了。虽然在皇家,钱皇后教育儿女还是很勤俭的。

这一场盛事,不仅仅是皇家的盛事,也是大明商家的盛事。特别是那些大商人都来了。一来冼家与他们在一个圈子里面。彼此之前也是交情,没有交情也是有所耳闻的。

二来,冼景想要做的事情也少不了这些人的支持。

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第四十章 思任发之死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零五章 银荒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辅的奏对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岳的机会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东北战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东的灭顶之灾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第六十四章 杨士奇与于谦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杨士奇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东胜卫之战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报速报第五十六章 灾情汇总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零四章 行猎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七十章 父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余波第一百四十章 黄河决口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八十五章 族产第六章 圣心如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十五章 李实的办法第七十七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宫侍卫换血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卫武学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三十七章 杨溥难题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四十三章 正统历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师大出血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圣公第九十二章 朱祁镇的惧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网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杨荣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