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

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

武英殿之中。

朱祁镇早就令王振张开大幅地图,这副地图,就是蒙古地图。

从辽东到西域,蒙古万里草原大漠都在地图之上一一标注。

这是朱祁镇这数年来的准备之一。

一部分乃是大明王朝的积累。

要知道,永乐年间,朝廷对草原数次用兵,即便而今北京城之中鞑官遍布,即便是眼前的张辅,少年时候,也是在元朝的岭北行省待过的。

所以,这个时代的大明从不缺少了解草原的人。

同样,这一副地图,也是锦衣卫与东厂数年辛苦所致,不知道不少锦衣卫的探子,扮成商人出入大漠之中,就是为了摸清草原情况,为大军先导。

张辅进来之后,一看着地图。就知道朱祁镇在这上面下了大力气了。

朱祁镇见张辅进来,一挥手,让所有人都出去,王振走在最后,关上了武英殿的大门。一是武英殿之中,静谧极了。朱祁镇请张辅落座。说道:“英国公乃我朝柱石之臣,今日就在武英殿上,朕想请英国公说一句实话,瓦刺可伐否?”

三大殿刚刚开始重建,想要重新修建好,大概还是需要好一阵子的。即便三大殿修好了。真正用的频率也不会太多的。

而文华殿与武英殿两座偏殿,就是皇帝处理事务的常用宫殿之一。

当然了,每一个皇帝习惯也都不一样,比如正德皇帝,喜欢在豹房。嘉靖皇帝喜欢在西苑,崇祯皇帝接见大臣喜欢在平台。

等等。

但是一般来说在,文华殿与武英殿的本意,就是一文一武。两处大殿在紫禁城的格局之中,就能看的出来,隔着三大殿与紫禁城城中轴线。东西相对。

只是朱祁镇之前活动,一直在文华殿。

这也谁朱祁镇第一次启用武英殿。

可见朱祁镇对这一次召见张辅的重视。

一上来就问张辅如此重大的问题,张辅也满脸严肃,说道:“陛下相问,臣不敢不答,瓦刺不可伐也。”

朱祁镇对这一个结果,并不是太意外的。

因为这个结果,朱祁镇自己也知道。

不过,他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未必与张辅一样。

朱祁镇说道:“国公请讲。”

张辅说道:“瓦刺之不可伐,有三。”

“时机不对。”

朱祁镇点点头,麓川战事方兴。朱祁镇自己也不原因两面作战。

张辅说道:“朝廷准备不足。西北之战,已经说明问题,蒋贵出塞击阿岱汗,前锋不过三千骑而已。即便加上后军,也不过万余骑而已。”

“陕西甘肃如此,宣大,辽东大抵也如此,加上京营可以出塞的骑兵,不过十几万,又不能全部出塞。”

“而瓦刺四万户,加上鞑靼四十万户,这四十四万户,可以抽调骑兵,决计在二十万以上。”

张辅仅仅泛泛而谈,

准备不足。

但是朱祁镇岂能不知道,这个准备不足后面,有多少事情?

北方粮食不足,塞外的据点一一不可维持,如大宁城一般,全部放弃。

在洪武永乐年间,漠南蒙古,也就是而今行政区划分之中的内蒙。大多是无人区,明军不能占据,但是蒙古人不敢南下。

用了古话说,就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一点也成为大明的马场。

但是随着大明在草原上的军事存在不足以维持。

大明对这些地方的控制,也越来越鞭长莫及了。

如此一来,这一带又恢复到了蒙古人控制的地带。

这也是正统以来,长长有边患的原因。双方的缓冲区就没有了。

再加上卫所缺额一百二十万之多。

各种问题纠结在一起,军中缺马,仅仅是一个表现,而在这个表现之下,却有着极其复杂的机理。

不是一个准备不足,就可以说清楚的。

但是朱祁镇也明白,张辅能说道这分上,已经够坦诚了。

五军都督府乃是大明三百多卫所的领导机构,而以张辅为首的大明勋贵,从来是占据着五军都督府的领导权。

这里面很多事情,都是摆不上台面讲的。如果单单是准备不足,内库太皇太后准备的三千多万两银子,就可以砸进去。

绝对够打一场大战了。

只是不行的。

这些事情,决计不可能是砸钱就能解决的。

张辅继续说道:“瓦刺实力也不足轻辱。”

朱祁镇心中一动,他对这个非常感兴趣,说道:“请国公为朕解说一些瓦刺的实力如何?”

说实话,朱祁镇对瓦刺很多方面,都还是比较了解的。

比如瓦刺的来源,瓦刺的权力结构,等等。

但是瓦刺人的战斗力,却不是朱祁镇能知道的了。

能打不能打,只能打过再说。

没有亲自交过手,很多事前的猜测都是仅仅是猜测了。

但是张辅却不一样,他是跟随太宗北伐的老将了,对付瓦刺这个老对手,并不陌生。

张辅沉吟一会儿说道:“陛下,我大明与瓦刺最大的一次大战,就是忽兰忽失温之战。臣有幸,跟随太宗皇帝亲历此战。”

朱祁镇打起精神,在张辅干巴巴的言语之中,去揣摩当初大明在漠北最后一次战略级别的决战。

“太宗皇帝追到瓦刺双泉海,遇见瓦刺先锋,太宗意思到瓦刺大军,就在附近,随即阿鲁台请参战,为太宗所拒。”

“臣追随太宗本阵,北上追击瓦刺。到了忽兰忽失温。瓦刺伏兵大出,共三万骑,任一骑数马,仅战马就是十几万匹之多。”

朱祁镇听了,心中顿时感到强烈的不满。

而今朝廷可以动用的战马,估计比瓦刺在忽兰忽失温之战动摇的战马多不了多少。与而今占据整个草原的瓦刺战马,更是不可能相提并论。

一瞬间,朱祁镇感到自己太穷了。

张辅也不住地朱祁镇心中是怎么想的,他继续说道:“马哈木严阵以待,以重骑数万,冲太宗本阵。我军重骑比瓦刺人少,太宗乃令故融国公柳升带领神机营列阵以带,以火炮轰击瓦刺重骑-----”

朱祁镇说道:“等等,你说朝廷重骑,不如瓦刺?”

张辅说道:“臣不敢妄言。”

朱祁镇说道:“这怎么可能?”

瓦刺骑兵多,朱祁镇可以理解。因为在草原上的养马成本,与农业种植区的养马成本,是不一样的。

这种成本上的差距,造成了同样数十万匹马,中原王朝就要穷尽国力,但是草原王朝却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铁骑重甲,却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国家国力组成。

唯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才能打造出这样的军队。

瓦刺三万重骑,其中用多少铁,要知道中原地区的铁,与草原上的铁,是完全不同的价值,特别是早在太祖皇帝时期,就有禁令,连一口铁锅都不能卖到草原之上。

瓦刺的重骑兵是怎么打造的,是怎么样的国力才能让瓦刺打造出超过大明精锐的重骑兵部队。

这完全不符合朱祁镇的认知。

他一直认为,瓦刺骑兵就是那牧民征集起来,没有什么甲胄,但是非常机动灵活的,轻骑兵部队。

而今从张辅的口中,却听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瓦刺。

让朱祁镇不得不对瓦刺进行重新衡量了。

张辅说道:“臣在战后也俘获不少甲胄,一部分都是当年元廷的甲胄,令一部分甲胄,应该来源于西域,不是中原工艺,至于是怎么来的,臣也不是太清楚的。”

朱祁镇心中暗道:“元朝与西域?”随即他心想很多,也解开不少疑惑。

第二十章 真相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八十章 西宁第一百零七章 杨溥秉政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寿几何?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儿皈依真主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实力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六十七章 勋贵之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实学思想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报速报第九十六章 开海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临朝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零七章 杨溥秉政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六十三章 无人能破的张辅纪录第一章 瑞雪兆丰年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十二章 长乐未央不夜城第六十七章 银币铜钱两级体系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犹豫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九章 刘定之与李贤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策进退第一百零五章 朝鲜延边之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贵圈子的烂事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十三章 三杨解体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驰道可解忧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医学院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监国第一百一十二章 东胜卫之战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三十四章 辽东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