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

杨士奇说道:“江南重赋问题,也是争论好一阵子了,况钟与周忱两人争论不休,老臣一时间也难以决断。”

“不过,朝廷粮饷大半都来自江南,江南一乱,则天下动摇,况钟与周忱两人的操守,老臣是信的过的,只是地方事务想来复杂之极,老臣也老了,这一件事情,只能让陛下圣裁了。”

“如果况钟与周忱,真合不来,自然要有一人调离江南。两人都是人才,还希望陛下保全之。”

朱祁镇说道:“朕听过这两人。”

况钟与周忱都是大明一等一的良吏。名声在外,在外面的地方官之中,两人治行不下于于谦。

朱祁镇自然是留心的。

只是他没有听过两人闹矛盾了,一时间无数疑惑心中冒出来。

正如杨士奇所言,两人的操守朱祁镇也是新的过的,况钟作为杭州知府,几次离任,都被百姓上京联名挽留。

官声很好。周忱也不错,所过之处,都有好名声。

他们两人在百姓心中都是好官。

只是好官与好官之间,也是会有矛盾的,他们主要矛盾就在于江南重赋的处理办法。

如何处理江南重赋,朝廷到地方意见差不多一致,就是减免一些。

但是怎么减免,减免谁的,不减免谁的?

这就要闹出问题来的。

关系别人的钱,自然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关于自己的钱,一分钱也要争得清清楚楚的。

朱祁镇疑心,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就是因为这个。

“陛下,前些年下令,将黄册搬到京师来在,在三海子之中,寻一岛屿,如后湖例存放,臣已经下令安排了。”杨士奇说道:“只是有些事情,臣不敢隐瞒陛下,黄册之数,除却洪武永乐前期之外,其余的都不作数。大多是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删删减减而成。”

“什么?”朱祁镇大吃一惊。

朱祁镇对这情况并非不知道。

毕竟这样几乎是公开的秘密,锦衣卫不敢不告诉朱祁镇。

但是朱祁镇不知道杨士奇为什么这样说。

杨士奇说道:“老臣七十有五,即便而今立即死了,也够了,在这样大事之上,臣不敢隐瞒陛下的。”

朱祁镇说道:“因何如此?”

杨士奇说道:“无他,人手不够。”

“朝廷十年一编黄册,但是编一次黄册需要多大工程,几乎要寻访天下所有的百姓,一一过问,但是各地县衙之中有多少人?”

“收税之事,委任粮长,一个县衙有编制的三百人就算多了,但是有些大县有十几万人之多。”

“这些人想要将这事情给办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太祖年间,编黄册之事,还多派国子监学子,而今国子监大不如前了。”

朱祁镇心中暗道:“未必是这个原因。”

有些事情开国的时候能做,后来就不能做的事情,朱祁镇也见多了,自然明白,杨士奇所言未必全部正确。

但是朱祁镇不下严令,加派人手,这编黄册是事情,就是水中花,井中月一般,却是一定的。

黄册太重要了。

可以说,国家征税的基础,就在这黄册之上。

一切财政收入的源泉所在。

黄册有误,不知道多少该给国家的钱,被私人纳入腰包之中了。

朱祁镇心中一动暗道:“对了,定额。”

他又将这一件事情给忘记了。

太祖皇帝为了防止后世子孙横征暴敛,早已将各地方面税额给固定了,大明洪武年间最好的年景,收入粮食三千多万石。

但是太祖皇帝担心,这样的好年景不是年年有的,所以规定了每年赋税二千四百万石。各地户口数量其实与赋税之间,已经脱钩了。

这或许也是大明黄册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不过即便如此,黄册还是很重要的,最少徭役之事,就是要按黄册上来的。

太祖皇帝为了均徭役才建立黄册,百姓十年轮一次徭役。

但是黄册有误。

岂不是有些人不用服徭役,有些人要多次服徭役。

朱祁镇还没有接受这个问题,杨士奇又说道:“陛下欲将顺天府衙役世袭制度改掉,臣以为善之善也,只是于谦在北京征房课,下面很多京官都怨声载道,朝廷俸禄本来就不多,还多以宝钞代之。”

“京城居大不易,于谦又征收房课,京官处境更加难熬了。”

朱祁镇此刻也算明白一件事情了。

杨士奇并不是想用难题压垮朱祁镇,而是向朱祁镇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治天下需要用文臣。

朱祁镇之前,一直纠结于杨士奇抛出来的这些问题。没有抓住杨士奇的言外之意,杨士奇也只好一直说。

反正那国的政府没有一点问题。

杨士奇秉国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大明情弊在什么地方,真让杨士奇说,杨士奇能说一天一夜不带重样的。

当然,大明有这么多的问题,并不代表杨士奇无能。

细细听就知道,杨士奇所说的,大部分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问题,都不是在杨士奇手中才有的,都是积累下来的。

而且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制度性问题,牵扯方方面面极深,并不是杀几个,挑选几个官员,就能办好的。

但凡是这样办,就能办好的事情,杨士奇都给办了。

朱祁镇说道:“先生的意思是?”

杨士奇说道:“陛下,欲用力于瓦刺,重用武臣,臣没有怨言,但是大明不可能一直打仗。即便打仗,陛下所在意的也是善后。不能再出现如同安南一般情况。”

“陛下欲为武帝,则请早培养皇储为昭宣,陛下欲为太宗,则皇储则为仁宗,则天下安定,朝廷无事。”

“如果陛下用兵于北,他日皇储又用兵于南,天下连绵战事,则天下危矣。”

“陛下立大本堂,以待国本,臣知陛下于国本之重,然纯用武臣,臣担心将来有不忍言之事。”

“老臣年事已高,不知道何时,就要去见太宗,仁宗,宣宗于地下了。”

“故此,敢不冒昧以死闻之,请陛下慎重。欲用力外者,必先安其内,欲成大事者,必谋之长远。”

朱祁镇听了,只觉得杨士奇哪里是没有怨言,而是怨言爆棚了。只是杨士奇转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让朱祁镇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

政治是高于军事的。

即便他想要拉拢勋贵,也不能倾向性那么明显,否则的话,这一堆事情,谁给他处理?

朱祁镇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是做不完的。

朱祁镇说道:“朕知道了。先生今后有话直说,这样吧,先生挑选翰林学士作为大本堂讲师。不过,大本堂多为勋贵子弟,只需讲解史书,激励忠义即可。朕而今尚没有皇子,将来有皇子,定然由先生挑选讲师。”

朱祁镇心中一转,说道:“如果先生家中,有子弟不成器,读书不成的,也可荫为大本堂学子,也算朕酬先生之功了。”

杨士奇听了,心中不由一动。

杨士奇可以荫不少官,但是大多是闲置,比如锦衣卫指挥使,尚宝监,真正的锦衣卫指挥使自然不能交给他们。

只是吃一份俸禄而已。

不过,这大本堂学子却不一样,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一分人脉就不错了。杨士奇正愁身后无人,这一封赏赐正中杨士奇之心。

杨士奇说道:“臣谢过陛下。”

朱祁镇说道:“只求先生,不要弃朕而去,天下还少不了先生。”

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七十章 年关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东北战略第八章 千秋万寿宴第五章 天马来兮从西极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战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三十一章 交趾与西洋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八十一章 黄河水患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三十九章 钦州黄氏之战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九十五章 任礼出镇甘肃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团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阁变化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零七章 迂回计划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四十一章 天下风潮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五十三章 福建乱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六十二章 于谦入京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七十章 年关第十五章 香港第九章 蹇公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十二章 徐有贞眼中的机会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五十三章 处置曹吉祥第九十一章 开海三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寿几何?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九十五章 任礼出镇甘肃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十一章 朝鲜靖难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开始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四十九章 贡品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第十一章 朝鲜靖难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杨荣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三章 灾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二十六章 换讲官之意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八十四章 云贵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