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

这个时期,太宗皇帝留下的锦衣卫,实力还在,最少没有到后世,根本不能用了。权力倾轧中是一把好手,真让他们办一点事情,却是不能了。

于谦在河南的所有消息,几乎是一天一报的形式发到北京城中。

让朱祁镇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四五天前的于谦的一举一动,已经河南旱情的情况。

只要翻开史书,旱灾大概是最为频繁的灾难了。

很多时候,人对旱灾的印象,大概是赤地千里,大地开出数迟的口子,无数人争夺水洼中一些浑水。

河流枯竭,水井干涸。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大旱。

但是很多时候的旱灾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简单的一句话,如果从正月以后到五月之前,老天爷没有下雨,这就是旱灾,如果说到七月下旬,还没有下雨,就是大旱。

青黄不接,就是指开春之后。

经过一个冬天之后,百姓粮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但是小麦还没有成熟,很多百姓在这个时候就会断炊。

但是如果之前一直没有下雨的话,就说明五月这一季粮食,大抵要减产,或者说是绝收。

如果到了七月多还没有下雨的话。秋季的粮食收成,很可能也要绝收。

很多时候,一季粮食绝收,就足以让百姓不堪承受,更不要说一年粮食绝收了,自然是大旱。

很多时候,这样的旱情,也做不到赤地千里,河流断流,水井干涸。

但是即便是这样,人都承受不住了。

河南的旱情,就是这样,开春以来,河南就没有下过一滴雨水。大部分农田都没有收成了。

于谦到了河南之后,第一件事情,并非赈济灾民,而是想办法将靠水的农田维持下去,而今能多收一斗麦。就是多活一个人。随即于谦跑遍了,几乎所有的受灾的县,一个一个的视察,回到开封之中,分派粮食。视旱情多寡而定。

好几次百姓闹事,都是于谦一个不带任何护卫,去说服饥饿的百姓。

朱祁镇看了心中感叹。历史上于谦能脱颖而出,绝非侥幸。

这个时候三十多岁的于谦,已经显露出自己的才华。

朱祁镇自忖易地为之,决计不能比于谦做得更好了。

甚至从他手中的情报上就能看出来了。安插在于谦身边的暗桩,对于谦的称呼也慢慢变化,之前还是巡抚于谦,后来是于大人,再后来是于公,也多有为于谦说好话的地方。

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锦衣卫之中,虽然有不少人汲汲于名利,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自然也有普通人的爱憎。

到了五月之后,朱祁镇从书信之中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于谦带过去的赈灾粮已经派完了。

但是绝收已经成为事实了。

区区十万石,根本不够用。

朱祁镇也让马顺派人打听了,却是京城用粮紧张。一时间户部也挤不出粮食来,朱祁镇心中着急,向李时勉请了一天假,就去见太皇太后了。

也将这十几日,所有从河南发过来的密报,全部带上了。

太皇太后对着阳光,眯着眼睛,细细的看着这些密报上的文字。读了近半个时辰,才算是读完了。

太皇太后轻轻的将这些密报放下说道:“身为人君,当光明正大,这些手段,却是有失体统,倒不是说下面的人上奏的文书都能信,但是你用这种手段,难免先入为主,觉得锦衣卫才是对的,外面的臣子都是错的。”

“但是锦衣卫就不会撒谎吗?”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

太皇太后一看就知道朱祁镇其实并不明白,说道:“你要知道,凡是能站在你面前的大臣,都是欺君的好手。算了,你现在还不明白这一点。你让我看这个,就是因为河南赈灾粮款不够吧。”

朱祁镇说道:“孙儿打听了,京师的粮食紧张。拨不出粮食来。”

太皇太后说道:“那是自然了,北地之中,也就河南河北一带,算是粮仓,朝廷早就定了,河南河北的粮食,大多是调往九边的。”

“如今这边大灾,定然要从京师的仓库之中,先行补上,总不能让将士们不吃饭吧。”

“如此一来,京师,通州的粮仓之中,虽然还有粮食,但却不能轻易调用了。”

朱祁镇明白,这些粮食就是北京城的底气,如果让北京城的粮仓见底了,比河南旱灾影响还要大。

朱祁镇说道:“难道北京城粮食就如此短缺,少有差错,就粮食不继吗?”

太皇太后说道:“这就是仁宗皇帝为什么将都城迁回到南京的原因。”

“建都北京,粮草都从东南而来。平江伯总督漕运,最多的时候,一年能运过来五百万石粮食,而今每年能运来四百万石粮食。”

“这四百万石粮食,就是京师的生命线。”

“且不说,百姓开河转运之苦,单单说,将一国兴衰寄予一河之上,就有一点太儿戏了。”

太皇太后微微一叹,不过她也知道,而今她再有怨言,也没有办法了。木以成舟,大明朝将太多太多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在北京之中,乃至于政治格局之上,在北京也稳定下来了。

迁都是一个大动静。

皇帝尚小,她没有精力也不可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再说了,她的丈夫,她的儿子都葬在北京城外,她还能去什么地方?将来也是要入天寿山的。

不过,北京依旧是行在,而不是北京,大抵是她最后的倔强吧。

“那为什么不能海运,前朝不就是海运,而且郑和船队能远到西洋,不可能不能从松江到天津吧。”朱祁镇忍不住问道。

太皇太后说道:“两个原因,一个是倭寇。”

“海上倭乱也是有些年头了,这些倭乱就好像是苍蝇一般,大队船只就避开了,但如果小队船只,就会劫掠。”

“太祖的时候,从江南运往辽东的粮船都被劫掠过。”

“如果派人护送,清剿,所花费要比漕运要高上不少。”

“其次,海上风浪太大,很容易伤及人员,也太容易漂没了。”

朱祁镇心中一转,说道:“奶奶,你觉得这些漂没,真的是损失在海上了。”

“自然不是。”太皇太后说道:“我虽然老了,但是眼睛不瞎。岂能看不出来这里面的猫腻,但是看出来容易,但是怎么处置啊?”

“风浪不时,真有损失,难道往死里追究?百姓本来就视大海为畏途,如果再以苛政,谁来承运?而且在海上一船人,太容易串供了,再加上海上小岛众多,上岸之后,说是有风浪,漂没了。”

“谁能查明?”

“朝廷处罚官员,总要是有证据吧。”

朱祁镇说道:“莫不,多加一些额度,让利承运之人。如果有了损失,就让他们获利里面补充便是了。”

太皇太后说道:“如此一来,你何以面对文武百官。国朝的俸禄本就不厚,但是这小吏以承运之机暴富。”

“这本就不好平衡,再者,人心总是贪得无厌的,今日给他一寸,明日给他一尺,他就未必满足。”

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议麓川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网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岳的机会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五十一章 晒盐法的进展第七十七章 日食将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六十八章 铁路伏笔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一百零九章 甘肃在行动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一百一十八章 杀一是为罪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杨士奇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五十二章 给他们死亡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九十章 少府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东胜卫之战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第九十八章 来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二十九章 兑子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六十三章 辽南府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总方针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二十六章 陈文的杀手锏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义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贤思路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数字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诏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将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一十三章 请修大明会典以安社稷疏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计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药苦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第七十章 年关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赈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九十六章 开海八第四十九章 科学之种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