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粮仓案

第五十章粮仓案

周忱可以是从最下面一步步上来的,混过中枢,走过基层,对大明太了解了。

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猫腻,利益特别重要的地方,这猫腻也就特别多了,大明京仓存放朝廷大量粮食。

其中猫腻太多了。

周忱用脚趾头想,其中就有问题。

比如收入新粮放出旧粮的时候,稍稍抬手,比如将粮食耗损多加一点。有太多的办法,可以靠着京仓粮库赚钱的。

这也是周忱,为什么不直接要委派别人管,他自己不管的原因。

周忱在得朱祁镇信重之后,一心一意奔政治前程,对于这些可能脏了他的手脚的东西,向来是不大管,而且他如果将户部之中老人一网打尽,其中阻力不仅仅在户部内部,也在户部外部,真以为户部的这些官员就没有后台了。

而京仓,特别是经过周忱调整之后的京仓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肥差。周忱已经将太仓银库握在手中了,就这京仓来安抚这些人。

排队队分果果,安抚各方利益,这是周忱的强项。

只是周忱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愚蠢到这个地步。

在周忱想来,有太多太多,不动仓中的粮食,就能楷一笔油水的办法了。而且这种办法,风险也小多了。

但是周忱远远低估了他们的贪婪,也高估了大明例行检查的震慑力。

如果这一次不是锦衣卫参与,甚至如果不是锦衣卫指挥使王裕新官上任,他们大概率还不会暴漏。

北京很大,大多有一百多万人,但也很小。

锦衣卫虽然很厉害,但是锦衣卫群体之中,并非每一个人都是光鲜靓丽,挂着绣春刀。而京仓的小吏们,恰恰是跟锦衣卫群体一样是世袭罔顾的。北京仓库可不少。这些小吏也不是一个小群体。

这样的两个群体在人口百万的北京城之中,能没有交集吗?

所以他们搞定来检查的锦衣卫,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搞定王裕。

说实话,王裕能当锦衣卫指挥使这一件事情,放在一年之前,谁也不相信,包括王裕自己。

王裕但凡有后台有关系,就不用跟着南征军去云南,出生入死了,又是化妆,又是潜行,还是深入敌后。

真正有关系的锦衣卫,谁干这事?

王裕忽然被调入京城,担任指挥使之后,他也是战战兢兢的,唯恐什么事情做不好,被皇帝给划拉下去了。

所以凡是皇帝交代下面的每一件事情,在京城范围之内的事情,王裕必定亲历亲为,至于在外地的,王裕也必定挂在心上,每天必问。

所以,他们能收买下面的锦衣卫,却收买不了锦衣卫指挥使。

王裕在平麓川之战中做的事情,就看得出来,王裕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想要瞒得过他的眼睛,可就太难了。

这些人也是迫不得已,只能烧粮仓了。

“臣罪该万死,请陛下给臣一点时间,臣一定将这里面的事情查得清清楚楚的。”周忱咬着牙说道。

朱祁镇看着周忱,他也信的过周忱。知道这一件事情,与周忱是没有关系的。

原因很简单,周忱是一个聪明人。他有太多办法捞钱了。只要他想捞钱,在江南巡抚任上,就能捞得盆满钵满了。

但是周忱却没有。

因为朱祁镇太清楚的大明社会的本质了,这是一个权力社会,钱只是权力的附加值而已。只要有权力,还怕没钱。

而且对很多人来说,钱多了也没有用。他们更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负。能够执掌天下,青史留名。

这就大明第一流人物的选择,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这选择一直都没有变过。

只有第二流人物,才想着怎么搞钱。

凡是站在他面前的文官大佬,大多都是第一流人物。

一来是大明的俸禄虽然少了一点,但是对顶级文官佬来说,也不算少了,比如杨溥而今食三俸,赐宅院。一年近两千石粮食,要知道明代的石比汉代的石要大多了,换算成汉代的石,是近万石了。

即便是放在汉代也是顶级收入了。

而且宫中各种赏赐,杨溥也是第一个。

二来,大明整体政治生态还没有瓦解,大家还都是清廉为荣,贪污为耻,还不至于到万历之后,似乎做官不捞钱,就是无能。

大明核心层,除却王振之外,大抵是没有一个贪官,即便有些不清不楚的地方,也是一些小节的问题,决计不会滋生如和珅一样的大贪污犯。

朱祁镇说道:“朕信得过爱卿,不过朕的信任是有限度的。”

周忱说道:“三日之内,臣一定会给陛下一交代。”

wωw тTk an ℃O

朱祁镇不在看周忱了,说道:“好。”

周忱行礼之后,缓缓的退了出去。

朱祁镇也无心看奏折,心中不由再沉思一件事情,暗道:“是朕比不过太皇太后吗?为什么太皇太后在的时候,并没有出这样的事情?”

周忱回到户部之中,他根本不去调查,直接将户部侍郎李暹叫到值房之中。关上门,什么也不说,只是冷冷的看着李暹。

李暹五六十岁,乃是监生出身,一辈子都在户部当差。由于不是进士出身,担任户部侍郎,已经是他一辈子的高光时刻了。

是户部老人的领袖之一。

他也是心中有鬼,周忱晾他一会儿,他就有忍不住了,说道:“大人,通州仓的事情与我没有关系?”

周忱淡淡的说道:“我说有关系吗?”

李暹心中咯噔一下,知道自己失言了。

周忱本来是怀疑,但是此刻已经确定了,李暹即便不是主谋,一定是知情的。

周忱也不准备问详细案情了。这种事情周忱用脚趾头想,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周忱甚至估计李暹是上了船下不了的那一个。

周忱说道:“你我共事多年,我今天仅仅是想和你聊聊陛下?”

李暹已经提高了警惕,说道:“以臣论君,不好吧。”

“无妨。”周忱说道:“出你之口,入你之口,又没有其他人知道,怕什么?”

李暹总不能说,我怕的就是你吧。

在朱祁镇眼中,周忱是一个理财能臣,但是有些圆滑,不能坚持自己的政见。杨溥评价最多当一个次辅,不适合当首辅。

因为他没有在皇帝面前坚持自己意见的品格,而这个品格对首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以大道佐君王,就不能称为大臣。

而在周忱下属眼中,周忱分明是笑面虎,就是那种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说。到用的时候,一下子将你钉死的。

没事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事的时候,就是翻脸无情的时候。

李暹此刻心中有鬼,与周忱谈话,自然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一丝把柄被周忱抓住。

周忱轻轻一笑,说道:“李大人,不想说,我来说,当今陛下,乃是不出世之明君,雄才大略,明察秋毫。有人想瞒过他,怕是不容易啊。”

“所以这利弊权衡,就好好掂量了,陛下唯有不好的地方,大概是年轻,有些拿捏不住轻重,王振之死,固然死有余辜,但是你看到王振义子的下场没有,此辈不过是从犯,但也难逃一刀。天子之怒,流血千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有些人一把年纪了,怎么不为自己的子孙想想啊。”

周忱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似没有逻辑,但是每一句都好像是大锤一下砸在李暹心上。让李暹的脸色微变,几乎崩不住脸了。

第五十五章 奴儿干都司第二百零九章 双方退兵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七章 议政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九十四章 内外新结构第十三章 刘定之入阁第二十六章 陈文的杀手锏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报速报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序章 我, 朱祁镇第九十四章 明军东来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八十三章 说客张文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八十三章 说客张文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八十七章 钱氏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一百零七章 迂回计划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七十七章 有惊无险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二百章 马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旧接替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圣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间再无亦失哈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九十五章 西军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兴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杨士奇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一百六十九章 卢沟河水情第三十七章 何以养民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广西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为之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三章 都掌蛮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零八章 不负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一百二十四章 杨士奇最后谏言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会昌伯爵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训子第七十四章 缓与急第二十章 三世说与大同世界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十五章 预修大典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东北战略第十七章 李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