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

第一百二十九章如鲠在喉

只是双方打得虽然看上去很激烈,但是彼此都没有动真格的。

孟瑛站在一处高台之上,这个高台的底座乃是好几辆马车拼凑在一起的。高出地面一一两丈左右,四处看去,能将大部分战场收入眼底。

他车阵最中间,就是数万骑兵,解鞍下马,蓄势待发。

只等孟瑛一声,就能大军突兀而出,杀到瓦刺的弱点之处。

而也先也在数万骑兵的簇拥之下,料敌观战,瓦刺铁骑也都解甲以待。毕竟重甲骑兵负重很高,即便瓦刺铁骑战马质量,要比明军高出一大截。越是临战就越是要放松一些。

只是也先终究没有砸出自己的杀手锏。

因为彼此都没有看见自己的破绽所在。

也先心中暗道:“当日没有除恶务尽,方有今日的麻烦。”

虽然车阵,有些麻烦。

但是只能守备,所谓久守必失,也先就有太多的办法,即便一时间打不下来,也可以团团围住,长时间围困。

但是明军却有数万骑兵,这数万骑兵,隐藏在阵中,看似毫无作为,但是也先考虑任何问题,都不可能忽略了这一支战斗力。

而且明军骑兵的战斗力,并不比瓦刺铁骑差。如果长期围困之下,明军突兀反击,瓦刺铁骑也未必能支撑的住。

而且与明军比物资消耗,长久对峙,困顿于一处,这对瓦刺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是什么时候了。”也先叹息一声,拔马向西而去,说道:“撤吧。”

随着也先带着本部人马向西而去,瓦刺各部如同流水一般,呈百川归流,一点点的汇入滚滚骑兵洪流之中。

大队瓦刺骑兵,分成两股洪流,虽然在撤退之中,但是最后瓦刺骑兵还在警戒之中。

孟瑛远远的看见,这滚滚烟尘之中,若隐若现的锋芒。就知道此刻放出骑兵追击,不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看似明军最大的依仗,不是看似铜墙铁壁的车阵,而是随时可以突出的骑兵。

孟瑛传令下去,就地扎营,今天不移动大营了。

如此休息一夜,第二日孟瑛继续向西,阳和卫城就在眼前了。

阳和卫城的士卒,远远的看见了大军的到来,呼喊之声,惊天动地,派人来迎接自然不提。

孟瑛也知道了,昨天,瓦刺大队骑兵根本没有在阳和卫城下停留,而是匆匆的向西侧而去了。

孟瑛心中有一丝犹疑,暗道:“瓦刺大部去了什么地方?是去大同?南下山西?还是其他地方?”

不过,随即孟瑛心中松了一口气,暗道:“无妨,瓦刺是十几万骑,并非几十骑,如此大队人马总是能找到踪迹的。”

“而大同,雁门关,紫荆关,乃至偏头关,还有各卫城,都安排了人手,只要没有内应,坚持十日之上,却是没有问题的。”

对孟瑛来说,而今这个局面虽然很坏,但是只要不更坏下去,就是一个利好消息。

对孟瑛来说,这样的局面,尚可维持,但是对也先来说,这却完全不可接受的。

为了覆灭成国公所部,也先费了不知道多少心思,很多安排,整个战事规划,在三年前,也先与成国公对峙时候,灰溜溜的撤军,就在也先心中谋算了。

数年辛苦,才有猫儿庄畅快淋漓的大胜。

但是打胜仗,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为打胜仗而打胜仗,如果不弄清楚这一点,那么国虽大,好战必危的道理。

也先很清楚,打仗是获取利益的手段。

但是,猫儿庄之战后,他获得了什么?

哦,近十万明军的盔甲武器,当然了还有不少战吗,但是对瓦刺来说,这并不稀罕,因为明军骑兵之 中,有一部分战马,还是瓦刺卖到南边的。

也就说,瓦刺本部挑剩下的战马,到了明军这里就是上好的战马了。

除却这些东西,由于明军的坚壁清野,大城都防守严密之极。难以攻克。

至于,荒野乡村的财富,在一些穷困的蒙古部落,大概觉得很好。

能得一点粮食,得一点铁锅,或者抢一些奴隶,抢一些女人,对于这些部落,就是再好不好的事情了。

但是对于也先来说。

这都是蝇头小利。

虽然很多人口,都在乡下,但是真正富有的人群都在城中,宣大之地的财富,都聚集在几座大城市之中。

别的不说,单单是攻破天成卫,就让瓦刺好好吃了一顿。要比在野外与边军到处做迷藏要赚的多。

如果没有孟瑛所部。

也先定然会先易后难,一座座城池的硬壳给敲开。只是孟瑛的出现,让也先难受之极。

简直是如鲠在喉。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有意不去管孟瑛,但是虽然也先已经将大明边防给打成筛子了,但是大明的边防依旧还在,阳和卫,距离阳和口根本不远,而沿着山势,一连串好像珍珠一样的城堡,卡住很多通道。

而今瓦刺势大,这些城堡仅仅能够自守而已,自然不能干预瓦刺的自由出入,但是一旦得到了孟瑛的支持,这一连城散成一片的城堡,就会被孟瑛这一根线给串起来。

虽然未必能将瓦刺大军锁到边墙之内,毕竟这一条防线有些太长了一点,但是瓦刺的后勤线也会受到影响。

瓦刺虽然游牧民族,南下之后更是因粮于敌,谈不上什么后勤,但这不是抢到东西了,很多部落,包括瓦刺本部,都要将抢劫过来的东西,运输回去。

就聚集成一道道从大同地区向北方的运输线。

因为这一条运输线的存在,瓦刺不可能甩开孟瑛南下突进。

因为如此一来,即便抢劫了太多东西,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因为运不回去。

也先当然想将孟瑛给消灭掉,再重复一场,类似猫儿庄之战大胜,那时候就不是仅仅为威震宣大地区了。

北京兵力一空,恐怕宣大地区很多城池都会坚持下去了。

宣大之地在之前,是什么地方?乃是燕云十六州中山后之地,这个地方在之前的几百年都属于汉戎杂居的地方。

在汉人的统治之下,才不足百年,虽然在太祖太宗多次迁移百姓,比如太祖因为北元尚强,就将这里的百姓给迁移到南边了,在太宗时期又要加强这些地方,就百姓迁移回来,再加上很多卫所军民迁移过来。

但是总体的文化氛围,虽然改变了很多,但是骨子里很多东西还没有改变。

如果明军与瓦刺第二次会战再次大败,当地很可能出现,大规模投降瓦刺的局面出现。

几百年来这里的百姓,早已学会什么叫做务实,恨归恨,但是活着的人,还是要寻找活下去的办法。

大明不能保护他们,他们自然要找其他能保护他们的人。

那么是仇人。

既然再次大胜明军的好处如此之大,也先在心中一直在筹划这一件事情。

他思来想去,想了好一阵子,心中才打定注意,暗道:“我宁斗智,不斗力,我就不信,你能一直如此沉稳下去。”

也先发现一个孟瑛最大的缺点,就是北京。

一旦北京受到了威胁,保定侯孟瑛还能坐得住吗?

即便他能够坐的住,那么北京那位皇帝能坐得住吗?一旦北京下令孟瑛回援,孟瑛还敢有这样慢吞吞的速度吗?

孟瑛大军行军速度一旦加快,他们的阵型还能如此无懈可击吗?一点破绽也不漏吗?

孟瑛心中定计,立即找来自己最信任的将领阿刺知院。

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九十五章 开海七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第六章 李贤的作为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吴瑾扬名第九十八章 来自江西的暗箭第六十八章 铁路伏笔第三十七章 何以养民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零一章 定风波四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组第十五章 香港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辅的奏对第七十三章 试行天下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东北战略第一百一十八章 杀一是为罪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计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五十九章 松潘旧事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三章 此长城非彼长城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第四十章 雨夜夺城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杨士奇最后谏言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烟尘第八十九章 御前会议之余音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团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十七章 西北驰道第七十七章 有惊无险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五十五章 送别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三章 灾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宁化巡检韩铁城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一百二十六章 宁化黄氏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营造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九十五章 大明军制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实力第一百八十二章 吴瑾扬名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三十九章 钦州黄氏之战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战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一十九章 杀人是为罪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战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二十一章 卫河入海段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十一章 微山湖计划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