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

第二十章郕王之意

朱祁钰顿时一缩头,不敢说话了。

朱祁镇看着朱祁钰眼神有些复杂。

说实话,他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朱祁钰还是一个小娃娃。几乎是朱祁镇看着长大的,虽然朱祁镇没有怎么照顾朱祁钰。但是朱祁钰的时候,他也一直放在心上的。

甚至朱祁钰是按照朱祁镇安排大明皇族教育流程教育出来的第一人。

在大本堂与功臣弟子一起读书,然后在武学待了三年,谈不上文武双全,但是经史子集,弓马骑射都有涉猎。

对战争,也不是太陌生的。

而原本历史上的事情,让朱祁镇心中有一个疙瘩。

虽然他明明知道,历史早已不一样了,但是朱祁镇也发现自己似乎得了皇帝的职业病,那就是多疑。

虽然他现在还能自我克制,将这种没有来由的怀疑,压制在心中,不吐露出来而已。

朱祁镇此刻忽然没有教训朱祁钰的心思,一摆手,让人将太子送回去,兄弟两人一前一后,信马由缰的在湖边逛着。

朱祁镇说道:“一晃这么多年了,当年在父皇灵前,仿佛还是昨天,你就长大了,连见浚也比我当年大了。”

朱祁钰说道:“父皇如何看见皇兄现在,一定会很欣慰的。”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欣慰什么,我就不想了,只要父王不骂我就行了,罪己诏还在太庙的,不说我了,今天是来说你的事情的。”

朱祁钰说道:“我的?”

朱祁镇说道:“朕将襄王叔封到了麓川,听闻他最近过得并不是挺好的,缅甸也是今年才算安静下来,南方的气候让我们这位王叔吃尽了苦头。”

“现在又将西北四位王叔迁到北京来,只是让他们闲居,每年万石俸禄,比之在封地,落魄了不知道多少倍,连子弟如果没有功劳,连一个郡王都没有了。”

“外面人说朕苛待诸王,已经到了容不下的地步,简直是荒谬。”

“朕既是大明的皇帝,又是朱家的族长,岂能不为我家着想,父母之爱子为自己计长远,而镇身为一族之长,也要为家中计长远。”

“天下没有不亡之国,我大明亦然,而今所谓之藩王不过是囚徒而已,不仅仅不能给国家带来好处,反而是朝廷的拖累。”

“寻常百姓之家,还不养闲人的。而且这不是养不养闲人的事情,一旦我大明天下有土崩瓦解之时,而今之藩王谁能为光武?”

“恐怕谁都不可能。”

襄王据说已经命不久矣,却是南方的天气让襄王这个在北方长大的人吃不消,更不要说,大战不多,但是小战不断,襄王操劳过度。久在床榻之间。

而今已经是襄王世子秉国政了。

而西北四王,却是瓦刺与大明交恶之后,也先见宣大之间攻之不动,也就息了一战而定北京的心思,反而转攻西北,西北打了一阵子,虽然战事规模不大,但是西北四位王爷就有一些吃不消了。

屡次请求迁藩国到潼关以东。

朱祁镇自然不愿意了。

就拖着。

最后四位藩王答应朝廷,从此只领藩王俸禄,至于藩王以下,要藩王负责。也就是除却藩王嫡子继承之外,其他儿子就没有爵位了。

同样朱祁镇也同意四家王族子弟出仕。

毕竟这四位藩王,都是太祖封出去的,距离皇家血脉太远了,不管皇帝怎么变动,都论不到他们。在某些问题上,反而比近支皇室可靠。

当然了文官方面,暂且不好说。毕竟没有功名,想当上大官是不大可能,倒是这些藩王子弟都进入大本堂到武学,现在还没有培养出来。

但是将来,朱祁镇估计大明高级将领之中,有宗室将领的一席之地。

这也算是巩固皇权的另外一个措施。

之前朱祁镇仅仅是截留了藩王俸禄,而今通过西北四王,打开了一个缺口,看下面藩王的反应,对于朱祁镇来说,大部分藩王,朱祁镇都准备迁回南北两京,有些实在不想回来的也行,不过俸禄没有那么多了。

朱祁镇对于大明的藩王制度,一直在矢志不渝的推进,随着朱祁镇的大权在握,这速度在一点一点的加快。

郕王说道:“臣弟明白皇兄的深意。皇兄是想让大明藩王封在远服之地,将来中原有变,各地藩王还有勤王之功,这是太祖之本意。”

朱祁镇说道:“我不指望他们有什么勤王之心,只求将来真有那么一天,有人能为光武就行了,实在不行,做刘备,也算是对得起我们这些泉下之人的良苦用心了。”

“朕之前一直没有让你就藩,不是准备让你在京城当富贵闲人,而是想让与襄王叔一般,为我大明镇守一方,之前是朕没有开疆扩土。不知道该将你封到什么地方?今日却是一个机会。”

朱祁钰立即会意说道:“是朝鲜?”

“对。”朱祁镇说道:“就是朝鲜,我这一次最后一次问你,你如果不想去,也可以不去,但是今后却只能在京城,与西北四王一般了。”

“臣弟去。”朱祁钰说道:“臣弟从小跟随皇兄练习弓马,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为大明效力,臣弟明白皇兄的苦心,如果让臣弟困在一座城池之内,一辈子当富贵闲人,臣弟宁可死。”

只有尝过权力的滋味的人,才知道权力的可贵。

郕王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从小就在权力场中长大,如果他一辈子就注定与权力无关,他也没有那么多想法了,但是当他知道,他有一天能够接触到权力。

他心中野心就按捺不住了。

就好像历史上一般。

朱祁镇说道:“好,有些事情,你要往外面说,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你就能住进汉城之中,因为朝鲜李家会绝嗣,到时候你就是朝鲜王。”

“你的任何很重的,朝廷要对付瓦刺,不可能留很多精兵给你,而朝鲜又是海西的大后方,将来很多人力物力都要在海西征召,你要安抚百姓,为大明所用。你都要用心。”

朱祁钰说道:“臣弟明白。”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有一件事情我要先说明白,那就是你这个朝鲜王当不了多久的,朕不是小气,而是朝鲜距离北京太近了。”

wWW¸ тт κan¸ ¢〇

“从朝鲜到天津,不过一两日水程。朕自然不担心你,甚至你侄儿也不会担心你这个王叔,但是我们都会老会死,不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对谁都不好。”

“朝鲜以东有一个国家,将来会是你的封地,在那里,你家可以万世一系。”

朱祁钰说道:“可是日本?”

朱祁镇说道:“正是。”

朱祁钰还没有到朝鲜,对朝鲜也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故而丝毫不在意。说道:“臣弟明白。”

朱祁镇两人走纵马而行,朱祁镇忽然看见一处农庄,乃是他当时建立的试验田,他所有关于农业的想法,都在这里实验。

朱祁镇说道:“走,我们去看看。”

两人下马,进入庄子,立即有主管太监出来行礼。

朱祁镇丝毫不以为意,只是一挥手,就大步走了进去。却看里面各种庄稼长得相当旺盛,还有各种各样的菜蔬,各地新奇作物都能在这里找到。

朱祁镇看了一遍,知道下面的人还是挺用心的,朱祁镇忽然问道:“青贮之事,进展如何?”

这是朱祁镇一直心心念念的农业技术,也是朱祁镇心中用来征服草原的神兵利器之一。

所以每次到这里都会问上一问。

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马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十四章 李满住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学新三甲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五十六章 襄国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圆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八十九章 陆永的抗争第一百二十五章 杨溥之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一百一十二章 议麓川三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庄之战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临朝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九十七章 开海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铁都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谦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五章 京卫改革第八十二章 凯旋阅兵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三十三章 卢沟河第一百零四章 铁甲铿锵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鲜女真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岳的机会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七十一章 朱见治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九十三章 开海五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图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一百二十五章 杨溥之死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贡马第二十章 出京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四十八章 关山飞渡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给他们死亡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五十三章 于谦归来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一百一十章 阮炽的谅山撤退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八十四章 沙县民变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