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嘴皮子贼溜

对于明日上朝,周正已经从李恒秉的嘴里知道,只是没想到他的效率这么快。

周正神色如常的挥退姚童顺,坐在椅子上,研究着李恒秉等人的弹劾奏本。

李恒秉等人的弹劾奏本相对有理有据,要么是周正自身的入仕缺陷,经营贱业,要么就是那件万里之外的案子。

李恒秉等人的奏本没有说他‘狂妄之言,以邀名望’之类,更没有说他妄议国事,大言不惭。

周正暗自点头,李恒秉还没有出格,一切都还是恪守着规矩,不曾恶意构陷,肆意栽赃。

周正仔仔细细的研究,从头到尾的看,一遍又一遍,想要从中找出破绽。

但李恒秉即便盛怒,依旧没有出格,没有失去理智,奏本上没有什么破绽可寻。

“看来,还得想其他办法。”周正合上奏本,轻声自语。

这一天,周正的班房很安静,没人打扰,饭菜都是姚童顺送入班房。

到下班的时候,所过之处,尽皆是怒目而视,好些人忍不住想要冲上来暴打周正,都被人给拦住了。

周正旁若无人,一如往常的下班,先是去了周记,而后又到周氏牙行走了一圈。

生意难免受到影响,好在问题不大,每日依旧盈利不少。

上官勋已经回苏杭,相信在年后会有一大笔可观的银子进入周正的口袋。

之后周正便回了周府,晚上周家父子三人围坐吃饭,周正将明早上朝的事情随意般的说了。

周清荔面上凝重一闪,旋即淡淡的说道:“嗯,你想好就行。”

周正嗯了声,没有再多说。

周方欲言又止,或许是感觉到饭桌上的凝重,他闷着头没有出声。

周正瞥了他一眼,看到他脸上的落寞与颓丧,也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却没办法安慰他什么。

官场上,哪一个不是趋利避害,明哲保身,讲什么正义,道德,礼义廉耻?

讲这些的,早就尸骨无存了。

吃完饭,周正就回了书房,如常的看书,练字。

刘六辙在门口徘徊一阵,还是进来,站在周正书桌前,仰着脸道:“二少爷,老爷在洗他的官服,就是他书房里一直挂着的那件。”

周正抬头看着他,默默一阵,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刘六辙看着周正,好半晌又道:“二少爷,你能不能辞官?”

周正一怔,抬头看着他,见他双眼有些红,深吸一口气,道:“躲不掉的。”

这件事有了开头,已经由不得周正退缩了。更何况,民乱渐起,建虏入关大明存亡就在眼前,周正还能往哪里退?

难不成十几年后,他们齐齐打碎膝盖,叩拜建虏主子,做一辈子的奴颜婢膝的奴才?

刘六辙自然无法理解周正的心情,抿着嘴角,重重的嗯了声,转身出去。

周正看着他的背影,眉头拧起,转头看向他一边挂着的官服,顿了一会儿忽然走过去,取下来,又拿过毛巾,仔细的擦拭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周正看着这件官服,目光幽静的轻声的道:“我喜欢站着。”

……

第二日一大早,周正就穿戴整齐,没有吃早饭,径直出府。

周家不少人起的很早,目送周正的背影。

周清荔,福伯,周方,刘六辙,上官清等等,他们表情各异,不约而同的是凝色。

周正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朝,到了都察院,点卯,排队,站在李恒秉身后,等着时间,随着大部队进宫。

胡清郑这次没敢说话了,老老实实站在周正左手边,目不斜视。

黑夜中,看不清李恒秉的表情,他抱着手,一如上次那样在假寐。

没多久,钟声响起,都察院的大人们从后面出来,打着灯笼,脚步从容,脚步声都轻的不可闻的向着外面走去。

李恒秉,胡清郑,周正三人依次跟着,周正注意到,这次一起上朝的不是江西道,而是湖广道。

周正不认识,一路上都默然无声的一路走向皇宫。

一如上次,周正等人根据时间,一步一步挪到了皇极殿前。

有监察御史负责纠察仪表,但这一次没人为难周正,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大殿内。

天启还没有来,大殿里的气氛似乎没在外面那么肃重,有不少人交头接耳的低声交谈。

李恒秉站在周正面前,他没有说一句话,抱着手,眯着眼,安安静静。

他们是品级最低的监察御史,只能在远离龙椅的角落里。

胡清郑小眼睛一直眨,直视前方,从来没敢看一眼周正,更没有一句话,一个暗示。

周正屏气凝神,一样没有声音,安静的等着。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走过来,径直看着周正,语带教训的道:“你就是周征云?我问你,你说辽西之地不可弃,那我问你,建虏已知道我朝虚实,若是复来,必倾力进攻,如何守?你保证能守得住吗?守不住的话你知道要损失多少钱粮,死多少人吗?”

在明廷看来,袁崇焕守住宁远是一种侥幸,辽东糜烂不堪,建虏战力彪悍,侥幸守住一次,肯定守不住第二次!

这是大殿里很多人的想法与观点,有人问出口,很多人的目光就都看向周正。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周正拦住了阉党,东林营救王化贞,谁不知道周正上了一道关于彻底改革辽东的奏本?

有人嘲讽,有人不屑,有人严厉,有人警告,有人漠然,有人平静……大殿里只有六十多人,却仿佛全天下的表情都能在这里看到。

周正抬头看着眼前的人,神色不动,道:“大人官居何处?”

这个人冷哼一声,道:“本官户部左侍郎郭允厚。”

周正没想到居然还是位大人,按照明朝六部尚书的更换速度,这位用不了多久就能位列堂官,甚至入阁都说不定。

周正沉默片刻,道:“想必大人经常有收不上来的税,是不是就直接不要了?大人别急着反驳,不说辽西走廊的重要性。单说这种随意放弃国土的行为,我大明的威严何在,天威何存?建虏的气焰必然更加嚣张,越发轻蔑我大明。没了辽西走廊,山海关就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门户,更像一面锣鼓,建虏敲一下,京城就要抖三抖,他们随时都能敲……大人,你想想那个画面,确定受得了如此这般的提心吊胆,心惊胆战?”

郭允厚被周正这一连串的话驳的哑口无言,最重要的是,周正预设了一个无比可怕的后果!

如果建虏真的得到辽西走廊,时不时的攻打山海关,京城的日子还怎么过?

如果,如果山海关破了,可就如履平地的直奔京城,再无阻拦了!

“哼,巧言令色!”郭允厚一甩袖子,转身走了。

满殿的人审视了周正一眼,没有人再说话。周正的话,自然触动不了他们。

如果,毕竟是如果。

李恒秉面无表情,身形向后倚了倚,低声道:“这种手段可胜不了我。”

周正刚要说话,丹陛之上的侧门打开,一个内监走出,望着下面尖声喊道:“皇上驾到!”

第二章 打人啦第一百九十二章 廷前威胁第四百三十九章 孙传庭第十八章 怼御史(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乱之争第六十三章 鲸吞第一百六十八章 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五十一章 沸沸扬扬第一百七十八章 全胜第八十二章 摊牌第六百七十二章 风气第两百九十八章 我的要求并不高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狱第五十一章 唇枪舌剑第四百零七章 杀入黄台吉大帐第六百零一章 杀气腾腾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场哲学第五百七十九章 动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看你来不来第六百八十七章 沸水难静第一百零五章 连章抟击第六百七十三章 安排第三百零一章 饿狼在侧第五十二章 登闻鼓响了第两百四十八章 搞事情啊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势越发急迫第六百八十二章 豪赌第两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七十一章 登门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个雏形第三百三十六章 目不暇接的变幻第六百九十四章 晋国公第两百三十七章 大明官员的立场第两百四十三章 宫里来人第五十三章 皇帝要你接第三百九十四章 建虏围城第两百章 得做些事情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你坐牢去吧第二十六章 载入史册的合作第六百八十二章 豪赌第两百五十四章 两百万也不够第三百七十二章 校武场的震撼第七十八章 上奏第六百八十九章 更替第五百九十六章 烈火处第五十三章 皇帝要你接第六百一十二章 软刀子杀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突围方向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与行动第七百二十九章 进攻第八十章 御批第两百零七章 人有多大胆第一百六十二章 该动手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最后的山海关第三百二十九章 绝不背离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号第三百七十八章 令人窃喜的包办婚姻第八十二章 摊牌第四百八十九章 背后影子第七百零七章 归来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銮殿行刺第五百五十九章 扩大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狼之顾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启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三章 分功定赏第两百七十四章 一击致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使建虏?第五百八十四章 奇形怪状第五百零九章 要结束了第三十章 周记第四百四十四章 鏖战第两百二十八章 给你们送一根搅屎棍第三百二十一章 落案第两百四十一章 真的是狠第五百二十八章 鸡犬升天第九十九章 东林人的德性第五百一十二章 跌宕第六百八十六章 内忧外患第五百五十一章 沸沸扬扬第一百五十一章 禽兽不如的东西(求订阅)第四百八十一章 日薄西山第四百三十九章 孙传庭第七百零八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东林之态第六百七十五章 假的第一百零六章 得天眷顾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都该杀第七十七章 风情一脚(求收藏~)第七百零四章 了局第五百零六章 进击第四百五十六章 匪乱坐大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势越发急迫第六百零二章 不会有第三百九十八章 防守反击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狼之顾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一百二十七章 话不投机第七百零四章 了局第四百二十章 孔有德叛乱第六百九十章 骑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