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轩经过认真考虑才做出这个决定。
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不是公平的,它虽然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却是由一群瑞典文学院的院士评选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个奖项掌握在一小撮人的手中。
他们的评判标准并非只是看写作才华,还有很多的因素。
个人的喜好,对欧洲以外国家作者的偏见,以及政治因素等等。
林子轩过于年轻,还不到拿奖的时候,就算是入围也只是陪跑,所以他干脆拒绝了。
他想要提名并不困难,他相信,明年之后,他在世界文坛一定会声名大噪。
一旦《1984》这部小说在西方社会出版,无论是赞誉还是抨击,都会让他成为焦点人物。
到时候,诺贝尔委员会的那些人就不会对他视而不见了。
富有争议性的小说往往是作家成名的捷径。
比如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儿子和情人》和苏联作家纳博科夫《洛丽塔》等等。
《1984》正是这样的小说,自从出版之后一直备受争议。
对于林子轩来说,这或许是好事情,能够让他真正的扬名,和法国的罗曼罗兰,以及苏联的高尔基一样,成为国际知名的人物。
正所谓有人诋毁,就会有人热捧。
在西方,肯定有人因为这部小说把林子轩捧上神坛。
Wωω▪ тт kán▪ C〇
《蝇王》让他在西方文坛有了一席之地,《1984》就是一部封神之作。
当然,封神只是开始,想要神格稳固,他还需要继续写出更多的经典作品来。
这对林子轩来说,并不是难事,所以他对斯文赫定透露的消息兴趣不大。
林子轩给北平发去电报,申明了自己的立场,绝不能为了一个提名而牺牲国家利益。
为了避嫌,即便斯文赫定说了他的名字,他也会拒绝。
那位上海的史学家接到电报,不由得肃然起敬。
这可是诺贝尔文学奖啊,就这么放弃了,即便不能获奖,有个提名也好啊。
他正在北平,身处漩涡之中,非常明白斯文赫定透露出来的消息给北平文化界带来了多大的震动,众人都在议论纷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其中,梁启朝的呼声最高,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领袖人物,在学问和资历上无人能及。
他这么多年收了不少弟子,结交了无数朋友,在中国文坛具有深厚的人脉关系,自然有人为他造势,就连新月社的不少人都对他推崇不已。
胡拾不在国内,提他的人不多。
刘半侬倾向于鲁讯,只是鲁讯在厦门,而且事情还没有定。
也有人支持林子轩,不过数量极少,这里是北平,不是林子轩的主场。
上次林子轩从国外归来,报纸上都在报道他什么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好像众望所归一样,其实,那只是报纸为了销量瞎起哄,当不得真。
那是媒体的意见,不是文化界的意见。
现在真有了这个机会,就开始各自盘算开了。
这可是诺贝尔文学奖,即便是提名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北平的纷纷扰扰对林子轩影响不大,他不打算干涉别人的行动。
只是如果有人敢在和瑞典考察团的谈判中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来,他不会置之不理。
洪慎已经从广东回到上海,林子轩把心思放到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上来。
洪慎非常精明,为了完成电影,他在广州的时候打着拍摄一部北伐战争电影的旗号拉了一批群众演员,这些演员根本不知道拍摄什么片子。
洪慎告诉他们拍摄的是军阀杀人的场景。
只有他从复旦大学戏剧社带过去的学生才知道内情,这些学生扮演日本军人。
那段彩色镜头让洪慎费尽心思,彩色胶片购买回来,但怎么都拍不出想要的效果。
他最后把场景中的房子和街道都刷成黑白色,演员穿上黑白色的衣服,整个镜头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黑白色。
当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走过的时候,看起来非常诡异,好像是恐怖片一样。
林子轩第一次看都被吓了一跳。
如果有电脑软件做后期处理的话,会更自然一点,在这个年代也只能这样了。
一切都在秘密的进行。
最终的剪辑工作由但杜予完成,他可是电影行业的全才。
这部电影剪辑出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糊弄日本人的删节版,一个是真正放映的版本。
林子轩制作了五盘拷贝,在电影没有放映前就把其中一盘拷贝寄往美国,另一盘拷贝卖给了经常合作的南洋片商,剩下的电影拷贝才留在上海放映。
这是为了防止电影被租界当局禁映。
林子轩对外宣称电影完成,并邀请新闻媒体参加电影的试映会,好为电影做宣传。
他知道日本人一直没有放弃刺探情报,想要看到电影的成片,这正好是一次机会。
在试映会上,日本东方通讯社的社长波多博亲自前来,此人是宗方小太郎的学生。
1923年,宗方小太郎过世,由波多博接任东方通讯社社长的职务,他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是个中国通,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
比如《神州日报》的余达雄,曾经在日本留学,办报纸很有一套,后来成了汉奸。
林子轩给新闻媒体放映的版本是删节版,虽然宣传爱国主义,却恰到好处,没有刺痛日本人的神经,让波多博颇为满意。
波多博看罢电影,不由得放下心来。
无论是质量还是宣传,明星电影公司的这部电影都没办法和他们的《中日海战》相比。
所谓的中国大片不过是个笑话,这一次,林子轩会一败涂地。
就算如此,他还是对电影中不少情节提出了抗议,认为是在丑化日本海军,要求林子轩进行修改,他这是没事找事,给林子轩制造麻烦。
为了打消日本人的疑虑,林子轩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充分展现了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波多博气急败坏的离开,扬言会给林子轩好看。
两人都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1926年12月31日,《甲午风云》会在法租界的夏令佩克豪华影戏院首映。
日本人选在同一天放映《中日海战》,将在公共租界派克路的卡尔登豪华大戏院首映。
当两部电影的首映日期刊登在《申报》上的时候,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这两部片子故事情节相似,投资巨大,都号称是中国大片,还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首映,到底先看哪一部电影成为了不少人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