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大买卖

英国大使馆的专员来找林子轩商议文化交流的事宜。

一旦牵涉到两个国家的事情,就需要正规起来,有一定的章程,英国人要向英国的文化部报备此事,所以要先达成一些共识。

如今北伐军还没有攻破上海,孙传方没有时间管这些事,北洋政府更是乱作一团。

英国大使馆只好和林子轩联络,反正这件事由林子轩负责。

说实话,林子轩不喜欢这种安排,他更希望以民间的形式宣传中国文化。

他对官方渠道有一种排斥心理,不想牵涉到政治因素,英国人推动文化交流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想缓解中国人对他们的仇视。

林子轩不太愿意接受这种交换,但其他书局不这么想。

英国政府的官方邀请和自己跑过去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档次和待遇会有很大区别。

既然英国人愿意,咱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上海出版行业内部的会议上,绝大部分人都赞成英国大使馆的提议。

林子轩清楚官方和民间的区别,有了英国文化部的支持,书展会在伦敦营造出一股声势,这对上海各家出版社非常有利。

为了宣传中国文化,他只好放下心中的芥蒂,同意进行这次官方的文化交流。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为了更好的目的,需要不断的妥协。

接下来的时间是进行准备工作。

在和英国使馆的专员商量妥当后,以前的计划只能推翻了,这毕竟是一场官方活动,书展的规模要比刚开始扩大好几倍。

有了英国政府的背书,上海的出版社放下心来,加班加点的赶制新书。

还有书局想把书展拖延到下半年,如此才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林子轩绝不通融,他发现事情一旦超出控制就会出现各种让人不愉快的场面。

无论别人怎么样,他在三月下旬一定会离开上海。

由于要参加国际笔会,他要找国内的作家同行,这是一次和欧美各国著名作家交流的机会,不能只有他一个人前往。

他还要把中国作家介绍给世界文坛。

同行的人要懂得英语,要有写作才华,还要善于交流……

徐至摩自然是首选,他在英国有不少朋友,交游广阔,文采飞扬。

下一个是郁达浮,郁达浮在1926年12月离开广州,回到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的事务。

1927年1月,他在《洪水》半月刊上发表了《广州事情》一文。

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郁达浮在文中揭露了广州国民政府的种种弊病。

“实际上这国民政府内在左右政治大局的,只有几个人,几个和民众漠不相关的前世纪的伟人,在他们的统治下,广州当然还是没有得到改造的旧社会。”

对于这篇文章,创造社内部分歧严重,郭沫偌和成仿伍都写信批评郁达浮。

成仿伍写道:“我只在这里预告一声,《洪水》将要特别注意选稿,我宁可它马上停刊,不愿它再有此类文字登出。”

郁达浮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觉得有话就要说出来,算得上是一位激进分子。

他在广州待了大半年,看到了各种阴暗面,不吐不快,认为自己没有错。

然而,在北伐如火如荼的当口,这篇文章非常的不合时宜,难免被人抨击。

这应该就是创造社分裂的开端。

林子轩把郁达浮拉去英国,是想让他暂时远离这个舆论漩涡,等事情平息下来再说。

他欣赏郁达浮的直言不讳,因为他自己做不到如此毫无顾忌,如此不虚伪。

林子轩清楚自己无法成为鲁讯和郁达浮那样的人,但不妨碍他保护郁达浮。

进入三月份,战争进入最后的阶段,北伐军分三路进攻上海和松江,由宜兴包抄苏州,由宁波夺取浦东。

租界拉起铁丝网,全面封闭,只留有几条通道,没有通行证严禁进出。

3月12日,上海各团体举行临时市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临时执行委员会。

提出组织市民代表会议,受国民政府节制,接收上海政权,建设民选市政府。

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暴动,北伐军进驻上海。

3月22日,下午2时,西门公共体育场举行上海市民欢迎北伐军大会,50万人出席。

至此,这场在上海周边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上海的出版行业做好了准备,在3月29日带着大批图书前往英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正是在这一天,宋子闻来到了上海。

他来上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江浙财团的主意,说白了就是向银行要钱,充作军饷。

林子轩临走前和宋子闻见了一面,把整理好的有关美国经济危机的资料交给他。

宋子闻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还在华尔街的银行里工作过,他翻看了之后就明白了林子轩的打算,不由得瞪着林子轩。

意思很明显,你是开玩笑的吧?

林子轩很认真的和这位广州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解释了一遍,他让宋子闻先看资料,等他从英国回来再说。

要不要做这趟大买卖还要看宋子闻的决定,如果宋子闻不做,他就自己单干。

“你准备出多少?”宋子闻询问道。

“一百万。”林子轩说了一个较为保守的数字。

这是他预备在1929年投入美国股市的资金。

当然,如果有国家的力量在后面支撑,他不介意投入更多,这可是高额回报的投资。

宋子闻沉默下来,他原本以为林子轩是开玩笑,但看起来不像,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不会无聊到拿这种事开玩笑。

也就是说,林子轩对美国经济发生危机有极大的把握。

他这才想起林子轩和他一样,都是经济专业毕业,只是平时被文学家的光环给掩盖了。

但他不会听信林子轩的一面之词,他需要认真的研究其中的可行性,毕竟这件事牵涉到两个国家的经济,要慎之又慎。

不过,作为一位经济专业的高才生,想象着用一个国家的资金冲击另一个国家的股市。

这种大手笔光是想想都激动不已。

林子轩倒没有那么激动,在后世新闻上他看到不少类似的例子。

金融大鳄索罗斯在1997年一手导演了亚洲金融危机,横扫东南亚股市。

这一次,林子轩把目标瞄准了美国。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文学从来都是小众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断转移的话题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矣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四章 阴差阳错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位北漂文艺青年的人生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容不下的泰戈尔第二百四十一章 战争爆发前的上海第二百六十二章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第一百二十七章 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们只有一个立场第十一章 一场通俗小说之间的内斗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二百六十八章 那些在荒岛上发生的故事第三百六十五章这一刻,他是焦点第二百六十九章 微观世界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炉的奥斯卡第六十四章 勇闯好莱坞第三十五章 那些年,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第六十四章 勇闯好莱坞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四十三章 好一场大《雷雨》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位北漂文艺青年的人生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生活在历史之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创造社的困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第二百三十章 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第六章 未来的路第八十八章 百花齐放,良性竞争第五十章 战况升级第一百三十章 未来显赫一时的家族第二百六十章 超级英雄的新伙伴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版社的生意第三百五十七章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第五十章 战况升级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吧!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三百零五章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炉的奥斯卡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滩风云第二百零四章 电影的产业链第二百三十七章 生活在历史之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式英雄第二百零九章 采访第六章 未来的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模拟计划第九十章 两种不同的道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别具一格的证婚词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一个奠基人第九十六章 这个时代的饮食男女第十五章 射雕引发的热潮第二百二十五章 合影第二百九十二章 戏梦巴黎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个不一样的未来第十八章 《雷雨》第五十三章 这是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大事第三十七章 诗坛风波第四十七章 一念之间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路向北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曾经有这样一所大学第二十九章 明月歌舞团第一百一十八章 乡土小说的新方向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岭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滩的一道风景第三百四十二章 文坛新势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传奇人物第一次演讲第九十七章 未来国舅爷争风吃醋的手段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个不一样的未来第八十七章 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女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变从不经意间开始第一百六十章 大规模写作计划第二百七十九章 钻法律的空子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第五十章 战况升级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首同心在眼前第三百零九章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第七十九章 生活更像是一出戏剧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第二百零四章 电影的产业链第二百六十九章 微观世界第七十章 一场来自南方的旋风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第二百八十三章 寻找失落的世界三江感言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第三百五十六章收获的季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断转移的话题第三百一十九章 动荡之年第二百零六章 过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通电话引起的风波第一百零一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第一百零八章 不会剪掉的剧情第三百五十三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旧文学派系之间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