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国术的黄金时代

户山的特训学生快要气疯了,堂堂军校优等生,还要坐在火车上搞暗杀?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就把这任务丢给了廖雅泉、王舞洋,转身回日本去了。

两个女间谍脱不开身,就转给两个刚刚派过来的间谍新人。

两个小间谍一个叫伍洋佐,一个叫林秋正。都是刚完成训练的新人,即没什么靠山,也没什么成绩,只能苦着脸每天盯着中央国术馆门口。

赵婧之情绪不高的开始收拾东西。北上,她总得见一下公公婆婆,可还有一位在那里,怎么办?父母给她的劝告,只能是往好处想,往好了做,可压抑,总是无法避免。

军事四兵的教范终于定稿。

张之江专门跟王洪密谈了几次,主要让王洪把虚名让出来。

因为要面向中央直系部队、各地方军阀部队,常光头和许多军政要人也都题了字不说,这教范的作者都已经列了满满了一页纸。政要名人、大小军阀、各有实力的部队都得摆上去个吃果果的人。王洪只能排在作者页的最后一排。

不得不说,张之江为此书的推行费尽了心思,宁可让王洪成了挂在尾巴上的名字,去满足所有的政要,也要把这本书发行到军队里,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王洪也年轻,张之江跟他说了几次,他也就当做实事了,没去计较这虚名。

反正,正式刊行后,在军中普及这四门武技,起码能让很多人与日军拼剌刀时活下来,这也算是善莫大焉。

这本书,似乎除了他们几个编著者的属名权,皆大欢喜,也没谁亏。连带着这一届的学生,除了张之江硬留下两个做示范的,其他的学员,已经不用推荐,全被军队要光了。

给王洪的补偿更丰厚。

张之江开始给他饯行,倒不是赶人,而是他又要到别的地方公干去了,只能提前给王洪送行,顺利给王洪结一下工资和稿费。

两个月的工资按着顶级教授给的,800大洋一个月。

写书的稿费,2000大洋,还有所谓中央国术馆的饯行礼,1000大洋,小夫妻的资产一下子翻了一翻。

为什么会如此?

这里先说说国术的大环境。

这个年代,是国术的黄金时代。

首先,这个时代国术被重视的程度,远远比今天高。

受够了有清以来的瘦弱积疾,这个时代的人,都在奋力改变这个状态。人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习武强身。

在政府和社会人士的推动下,一般的大学和好一些的中学都聘有武术教师,国术馆更是遍地开花,一派繁荣景象。

只要练出些名堂的人,学校教师、高官幕僚、开国术馆、当军官、做保镖,机会非常多,是一门堂堂正正的职业。不象现在练武的人,只能去做保安、做演员替身、做打手。

在重视国术的大环境里,著名国术家的社会地位也是相当的高,受到普遍尊重。

顶级与次一级的,都被高官们或聘为保镖或聘为幕僚。

象徐世昌聘孙禄堂,陈济棠、李宗仁请杨澄甫任广东省政府参事。李景林自身就是军阀出身。连尚云祥这个不愿意往外走动的人,也被宋哲元聘请了过去。

很多社会名流,都主动拜到著名的拳师名下。

象孙禄堂在上海收过的徒弟就有:青帮姜怀素、杜月笙,军界政界的李烈钧、熊式辉等等,他们拜师都不为学拳,而是出于仰慕。

杨澄甫更是收过数省的长官为徒。

其次,国术行业的待遇非常高。

从中央到各省都有自己的国术馆,馆长往往是中央或地方的高官兼任,重金聘请当时一流的武术家任教,各门各派兼而有之,待遇优厚,可与当时大学的整体薪资相当。

鲁迅当时300多大洋的工资,已经是绝对的高工资了。

可中央国术馆和江南的几个富省,顶级镇馆的名家都是800大洋起。孙禄堂、李景林、杨澄甫都拿过这一档。次一些,就是500大洋,再次一些就是300。哪怕是寒酸的省份或城市,也把国术馆的教师工资跟教育界教师的工资同排并列。

教师如此,学生也不差,跟师范生一样,包吃包住包分配,还发零花钱。

再次,这是个凭本事吃饭的年代。

这个时期,国术圈里,没点真本事决不敢吃这碗饭,手底下不硬连一般武术教师都当不了,更不用说出名。

想质疑,上场比试比试。如果涉及到拳门祖宗的事情,签生死书,打出人命来,政府都不管。

遍布各地的国术馆网罗精英,凡是当地的著名武术家都被请到馆内,或是教拳,或者是示范,顶尖的武术人物差不多都到国术馆任教过。

这年代,凡是有本事的,没在国术馆出入过,没当过几次国术大赛的评委名单,还真就不是什么人物,连例外都没有。

当代,凡是出来吹牛皮的拳种,总得编造几个在那个年代,打败谁谁谁的故事。不编不行啊,凡懂一点点的,都会质疑,你自己弹琴这么好,怎么没上台得个奖啊?没办法,他不能说自己不行,倒是可以拿出不要脸的架式,说他祖宗弹琴,肖邦服气、贝多芬低头。

却根本不顾忌编那故事如何经不起推敲。

比如,某人编了个故事,他推崇的自家拳祖当年还是乡下人刚进上海,就闯进了省级领导的宴会中,把一省之长给打个跟头。谁敢相信哪?

但到了后来,一切要求正确的时代,这些武术家的故事都不再提起。李景林是最冤枉的,活着的时候,是个大军阀,军区级别的高官,寻常老百姓连面都见不到。却在某个时代,被无数不知名的乡下人物打败过。因为打败李景林,就是路线正确,没有人敢反对,造假也就造成真了。有个连国术馆都没进去过的小商人,他的传人为了说自己家的拳架是秘传,竟然编了个拳打孙禄堂、剑败李景林的故事。最终惹了众怒,明暗里就把这个拳种打压了下去。

------

每章一句:现在质疑成风,敢说话的人多了,可在张嘴的时候,还得小心留意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够不够。

比如说,有人质疑在国难时,国术高手哪儿去了?

本小说里都写了,国术高手,在近现代战争中,无非就是一个身手相当不错的侦察兵。战争中,还缺少这样的人吗?

在冷兵时期,也没有万人敌,也就比常人多躲开几次攻击,多杀几个人,挨一刀谁能不死?

第十六章 洞房歌声第145章 大刀术第183章 脱身换影第205章 比武第四十三章 烟袋锅子抽贼筯第200章 反狙第137章 劲力交错第四十章 杀手的追杀之道第185章 强身健体第97章 亲日派第134章 刚劲初成第175章 东方魔术第五十一章 中国人的地盘第135章 刀里藏镖第193章 中第85章 编教案第五章 死同穴第94章 北平的偷儿第四十一章 杀手门第115章 路上第95章 拜师第178章 麻烦第156章 会动的草丛第103章 天津卫第一国术馆第86章 正面生死第196章 炮弹雷第五十八章 鸡鸣开门第107章 杀炮兵第180章 家人到第四十八章 拳学秘笈第五十八章 鸡鸣开门第159章 战车第199章 冲出去第102章 薛颠第193章 中第十章 亲见通缉令第203章 进城第103章 天津卫第一国术馆第152章 命令第十五章 学生团第一战第129章 双翼飞机第157章 小光的枪法第五章 死同穴第101章 天津的混混第124章 谁说国术高手没抗日?第112章 黑店第190章 300米第187章 丁丑年第120章 青岛国术馆第198章 被狙第190章 300米第137章 劲力交错第70章 船上第99章 干就干场大的第194章 换第107章 杀炮兵第120章 青岛国术馆第三十五章 江湖百宝囊第四十二章 老满人的武艺第155章 反狙击第三十二章 武艺再高,一枪撂倒!第96章 三回九转是一式第105章 江湖有大坑第十二章 设暗场第89章 小报记者第132章 京城八卦掌二第192章 专业狙击第195章 撤第69章 大连的拳馆第81章 杀手之王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剑第101章 天津的混混第135章 刀里藏镖第91章 挑战书第三十三章 嘚儿、驾、喔、吁、稍第116章 到家第74章 假王洪?第四十九章 秃尾巴剑的来历第119章 往回走第140章 灭寨第139章 直觉第十二章 设暗场第135章 刀里藏镖第188章 又见狙击手第144章 三皇炮捶第205章 比武第108章 烧村庄第76章 南造云子?第五章 死同穴第五十四章 流氓一族第十二章 设暗场第109章 撤回第三十三章 嘚儿、驾、喔、吁、稍第199章 冲出去第86章 正面生死第三十八章 有经验的好处第198章 被狙第121章 毒针第86章 正面生死第三十一章 岳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