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邀北请

bookmark

2南邀北请

烟台临时军政府成立后,在1912年间,登州、莱州、黄县发生乱兵抢劫事件多起,有的是原满清遗留的旧军队所为,有的是革命党的民军所为。此时的革命纪律全靠长官个人魅力和金银维持。

当时民国肇造,百废待兴,民力疲惫,社会处于无序状态,军队殃民为害地方,粮饷不济固然是主因,但军纪废弛也是一大痼疾。

烟台一隅小城,大军靡集,造成的社会负担,让民众苦不堪言。尽管北京政府下令力行裁撤,但是由于没有遣散费用及有利安排,烟台还是发生了兵变。史称烟台兵变。

这次乱兵由于粮饷和遣散费用等问题,士兵群起闹事,捣毁团部,打破军械库大门抢夺武器开始发动兵变。

此次兵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结果,后世官方认定的受害商民有28家,烧毁房屋80余间,损失数目折合白银48400余两。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兵变受害者皆为中国商民。

为了镇压兵变,陆军部综合各方面情报,分别向济南靳云鹏,烟台曲同丰、连承基、陈干、商震、王潜刚发电,指示处置方针。

徐东了解兵变发生后,立即通过私人关系联老朋友陈干,表示愿意带兵平息叛乱,陈干接到徐东的通报非常高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曲同丰,这位处事和善的烟台地界北洋总负责人。

曲同丰在详细了解了,徐东这个人的基本情况后,马上同意徐东派兵前来平定叛乱。而徐东的部队自上次操场煽情演讲后,已经彻底归心。她们认识到,要是没有徐东,就没有女国民军,是徐东带给她们真正的独立和尊严。此后这支部队一直追随在徐东身边,为徐东的雄图霸业提供持续支持。而在这次烟台之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布局平叛是以连成基的部队为主,商震、徐东为辅的格局下进行。在大家一直商议后,徐东提出具体的方案:其一,围而不打,施以威慑;其二,苦心劝降,许以条件;其三,逼其缴械,监控离烟。

在围而不打方面由人数最多的连成基部队担任,而苦心劝降则有商震亲自前往,最后的逼迫缴械任务就由徐东的部队完成。

由于兵变参与者都是底层士兵,他们的诉求比较简单,乱世求生存,可以满足物质需要,又可以保证不追究兵变责任,那么解决起来是不难的。而商震是关外联军的负责人,是这些乱兵的长官。由其亲自劝说,用生命担保,加上徐东特战队的情报工作,很快拿下各方军头,完成平叛任务。

徐东还向其他被遣散队伍派出工作组,一个排的女兵,带着各种招聘启事,把优秀的人留下来。主要工作暂时工厂护卫队,商队安保队,有手艺的做工人。

徐东帮助解决就业,协助军人解散的工作得到曲同丰的认同,他多次向徐东表示感谢,并向济南的靳云鹏报备由徐东担任他的副职,同时向北京申请由徐东担任善后委员会委员。

曲同丰的举措得到陈干的支持,远在南京的孙文,黄兴也发来电报,表示支持徐东为兵变善后提供帮助。

徐东在众望所归中顺利登上了,在登莱之地的历史舞台中央。这是其立足山东的基础,此后徐东的势力发展不可遏制起来。

善后委员会一共有四方参与,军队作为一方有两个名额,分别是代表北洋的曲同丰、代表南京的是陈干;地方军人及乡绅代表是连成基;搞笑的是还有外国代表,英法领事侍从,最后一个代表是徐东,哦不,是日本。

四方代表一致同意,补足军饷,对叛乱者立即解送出境,英法提供运输服务。对于符合徐东要求,又愿意留下的则自行到徐东军营报道。至于日本代表的要求,徐东劝其到北京找袁大头落实。

完事后,陈干与曲同丰一同会北京。地方事务完全交给徐东、连成基等地方代表继续管理。这次徐东在军队这边真的成为登莱之地的唯二人物了。不过徐东并没有遇到重大竞争对手,登莱之地自古不甚繁华,中央大员看不上,地方人士喜欢济南的繁华。

但是为了尽快实现唯一,徐东一方面继续利用北洋出身,攀谈交情,落实自己在政府层面的职位,成为民国驻烟台最高军事主官,当然是陆军方面的,海军暂时不归陆军管理;另一发面利用自己有大量海外产业,又有南洋兄弟的支持便利。

在地方兴办企业,烟台食品面粉加工厂,烟台服装厂,烟台火腿厂,烟台贸易有限公司,烟台航运有限公司等。一个一个落地,把失业的军人,失地的百姓,有钱的地方乡绅,地方商人,企业联合起来。组建烟台商会,后来发展为山东工商业联合会。

在上述手段的齐头并进下,徐东唯一的对手连成基不久被解散部队,成为军事顾问上调到济南。

作为某种交换,李禾一,徐达前来烟台就职。成为徐东一时的疑问,但是这些小角色已经没有能力阻挡徐东在登莱之地的发展。未来的大门已经大开,为了耳目清晰,为了决策准确。

徐东向北方派出自己的代表上官玉玲一行,一则在北京安插情报人员,二来可以维系与曲同丰,陈干,曹坤等人的感情,三来,希望可以把佟府人请到烟台定居,以解相思之苦。

徐东同时派遣尹维峻一行人南下,让她把南方的部队择优带回,部分身体不适,不愿北上的可就近安顿,提供资金创办贸易公司,纺织公司,地址就设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