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疑神疑鬼

于大明朝延续了数十年的党争,辽东经略袁应泰说的T忡,辽东总兵官苏翎虽在桌旁听着,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这自然是二人所处位置不同之故。袁应泰是个文官,这对于朝政,总有属于自己的见解,若是官职较低,怕是就算是有见解也未必有人听到,可毕竟袁应泰当初在朝廷上也是闹得纷纷扬扬的,小有名气。再说,袁大人也是从科考中出来的文官,这老师、同年等等,苏翎这等武官不知也就罢了,但这却是每一个科举出身的文官都挂在身上、根本就摆脱不掉的关系。

俗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算袁应泰本心不是什么参与“党争”,这时日久了,自然而然便融入到圈子里去。那些什么楚党、浙党、齐党,均是以地方为核心聚集而成的文官集团,这声势虽然不如所谓的东林书院一系,却也能斗个旗鼓相当,否则,还怎么能称之为“争”呢?

这些事情若是如苏翎这种武官,既不熟悉来龙去脉也不费心关注也就不提,但这袁应泰身在其中,就算不顾及本人的升降,也还有什么老师、同年、同乡等等挂在心上的人令其牵挂。知道的越多,这担心也便愈盛。尤其是在结识苏翎之后,这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面前犹如打开了一扇大门,遥遥地看到了以往根本不会想到的天地,并深深为之着迷。

这份痴迷,不仅有其建下奇功、留名史册的功利之心,也有袁大人一向以之扬名的“爱民勤政”的秉性。

正是这种复杂交织,才使得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不仅没有按着经略的品级官职凌驾于苏翎之人,反而给予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的支持。这不单是那天启皇帝拿出的三百万两内帑全由苏翎支配,连苏翎重新划分土地的行径,也毫无异议,且多少也做了些帮着遮掩以免带来的麻烦的行动。

这天启元年里,辽东战事总算转危为安,辽东经略袁应泰也是由死而生的走了一回,这期间的感叹,袁应泰已不止一次地在夜深人静时予以表露,苏翎倒也听过几回,当然,更多的,则是面对那两名深得袁大人宠爱,且回报更多精心侍候的绮梅、凝荷时所流露的。

朝廷对辽东的鼎力支持,确实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类似袁应泰今日所说的行文催促,倒是有个几回,但言辞间并未显出严厉之情,这一回大致上看,也是如此,仅仅换了几个词而已。但正是这几个词的不同,才是袁应泰察觉出几丝微妙来。当然,这种文字把戏,便不必对苏翎讲了。

苏翎的设立府县设想,已经令袁应泰在腹内琢磨了许久,一些列的举措都等着那建奴被剿灭之后开始实施,正如苏翎所想,袁应泰甚至有些等不及了。在这边关治理民政,可与关内府县意义不同。这几下交加,袁应泰的患得患失之心,便重了起来。

是故,这晚辽东经略袁应泰与辽东总兵苏翎的晚宴上,这话语间便显得有些古怪,似乎袁大人总将话说个一半,这一件未说完,便又牵扯到另一件,令苏翎有些摸不清到底袁大人在担心什么。

苏翎微微侧头,趁着袁应泰尤自迷茫之时,在心里反复琢磨了片刻,这才搜试探着问道:

“袁大人。”苏翎说道。“你是担心若是定下收复沈阳之期。这不管能否达到。你这个经略都可能被撤换?”

相对文官而言。苏翎这话说地过于直白了。

不过。袁应泰倒不介意。只见他微微点头。说道:“可以这么说。”

苏翎摇头。说道:“我倒没这么想。这只要打胜了。又凭什么撤换?这哪一天收复沈阳我还不敢说。但这不打败仗。却是有把握地。不然。这半年我们都练什么去了?”

说到这练兵。袁应泰便笑了笑。说道:“苏将军自然有把握。不过。我这个经略一职。若当真撤换。倒未必要拿这胜负来做文章。败了。自不必说;胜了。也可以擢升到另一个地方”

苏翎眨了眨眼。笑着说道:“这么说。袁大人是舍不得离开辽东了?”

“当然。”袁应泰也不隐瞒,直说道:“不亲眼看到这辽东乃至海西、东海变成大明朝的府、县,我是不甘心的。”

苏翎想了想,说道:“所以袁大人担心这朝廷上刮的风,吹到辽东,将那些景致都吹走了?”

袁应泰笑着说:“正是。”

袁应泰招手唤了凝荷过来斟酒,然后笑着对苏翎说道:“或许也是我想得多了,这南风未必如此。不过,若是能早一些办,也可以试一试。”

苏翎拿起筷子,却并不伸出去夹菜,半道上又缩了回来,说道:“袁大人,试倒是可以一试。我原想着先从最下面开始,等到时机到了,便正式正名。不过,袁大人,难道你想用这些人做知县?”

袁应泰听苏翎这么一问,倒是没有立即回答,在

将那三十二人过了一遍,这才看着苏翎问道:“不妥)

苏翎一笑,说道:“这妥不妥,自然不是我们这里说说便能定下的。袁大人,这辽东的事,你多少也是知道一些,你想这些人能够按我们所想的去做么?”

袁应泰犹豫了一下,说道:“这回朝廷倒是允了我的折子,这些派来的人,都由我来安置,朝廷并未给任何职位,这听令行事,想必还是可以做到的。不然,我便立即将人遣送回去。”

苏翎笑着说道:“袁大人,我们原来商议的,要等时机到了再办。如今既然要试一试,倒也可行。只是,这一试可只许成功,不然,这设置府县一事,怕是就此不能再做。”

袁应泰想了想,说道:“你是说,这事情还没办成,那些人便会将消息传了出去?”

苏翎点点头,说道:“这些人都还不清楚底细,难说其中有没有怀着别样心思的。袁大人,咱们已商议过多次,这设置府县一事,自是好事,可别弄成还没办呢,便有人出来说三道四的。”

袁应泰犹豫了,缓缓问道:“你是说还是如以往说的,先在下面办妥了,再来正名?”

苏翎笑着说道:“这样一来,不是别人看着,定然可行么?此事既然没有先例,朝廷上未必能拿定主意,这议来仪去,也未必能分清好坏,咱们便做个好的出来,岂不是要顺当的多?”

袁应泰似乎心有不甘,点了点头,说道:“那便还是如此吧。

苏翎却笑道:“袁大人,我只说是这些人不可靠而已,这试还是可以试的。”

袁应泰随即一笑,说道:“好,不用便不用。”

苏翎想了想,说道:“用还是要用的,咱们辽东,如今能写字读书的,可没多少。这些人既然来了,不用也可惜了。只是不用到这府县上去,至少要等到能找出信得过的之前,不用。”

袁应泰淡淡一笑,说道:“这可又要考人了,怎样才能算是信得过?”

“袁大人,”苏翎笑着说道,“当初你在地方上,挪用官縻为的是什么?”

提起这件事,袁应泰精神一振,那笑容在脸上可是荡漾开来。这还是袁应泰当年外放至山东布政司参议,任淮徐兵备道时,恰逢山东大饥,袁应泰苦于银子不足,便擅自挪用了额外税及漕折马价数万金,设粥厂救济灾民,户部因此弹劾他“擅移官縻”,结果“抱病还乡”。这虽然一个体面的处分,却是袁应泰引以为豪之事。

“黎民百姓,天下苍生!”袁应泰清晰而缓慢地说出了八个字。

“好,就冲这八个字,袁大人,我苏翎敬你一杯。”苏翎说着,端起酒杯示意。

袁应泰微笑着与苏翎共饮了这一杯酒,或许因这一杯酒,二人的关系,便又进了一步。

苏翎望着袁应泰,缓缓说道:“袁大人,今日既然说道这黎民百姓、天下苍生,我便多说几句。”

袁应泰笑着回望着,点点头,并不作声。

“我的想法很简单。”苏翎说道,“这人人有地,家家有房,这是第一步,然后,便是户户都能有银钱用,这便要看各家的有什么本事、擅长什么手艺了。我们自然不能去顾及到每一户人家,但我们却可以给每户人家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将自家的本事都使出来,且能换成银子。如今做的,便都是按着这些走的。”

袁应泰轻轻点头,这些话若是换作袁应泰来说,怕是要用几处典故,但苏翎无疑说的直白、明确。这也正是袁应泰目前所欣赏的一点。

“这造福百姓一说,也说了不知多少年,历代都有,那不管是什么法子,都有各自的道理,结果也不必细说了。如今既然是我们主掌辽东军民,这信得过之人,便要按我们的想法办事,才能算是。”苏翎说道。

“你是指得那些京城里来的人?”袁应泰似乎不像是问苏翎,倒象是自言自语。

“对。”苏翎说得果断,“袁大人,我知道这些人,你看与我看是不一样的,毕竟你们都是读书人出身。但我要说句不中听的话,这读书自然是好事,但要看读的什么书,办得什么事。这些人虽然也有功名在身,对我而言,不过是多了一条识字的好处,至于别的,也没什么特别。”

袁应泰缓缓点头,苏翎的话的确不中听,但说的意思,袁大人却能够明白。

“袁大人,”苏翎看着袁应泰,说道,“这辽东原也有办学,官办、私办的,也有不少,但除了识字之外,这具体办事的学问,却是没人教授的。以后,我们用的人,便要从专门的学里出来的。管民事的,便是熟悉民事的人来办,管刑狱的,便要熟悉法令的来管。可不能就这么凭几篇文章,便什么官能做的。”

袁应泰边听边想,缓缓点头。这不过便是将学府细分成几部分,虽然与朝廷定制不符,但若是从办事的角度上讲,

最妥当的。

“不瞒袁大人,这样的学校,我已经在宽甸、镇江堡一带办了几个,只是学童尚小,眼下却派不上多大的用场,若是再等几年,这便能出来做事了。”苏翎说道。

袁应泰初听略感惊讶,心想这苏翎还真不知做了多少事情,不过,又想到苏翎说过,这凡事先办起来,再做道理,便也就不觉有多惊奇了。

袁应泰想了想,说道:“那你说,这些人可否也送进学府去学些日子?”

苏翎也是一怔,这袁应泰还当真看重这些人,便说道:“这个,要看看这些人再说。没有稳妥的把握,还是不让他们知道的好。”

“也罢,毕竟他们才到,等等再议也不迟。”袁应泰点头说道。

“那这收复沈阳之期,如何回奏朝廷?”袁应泰又问道。

苏翎皱了皱眉头,说道:“这还真不好说。”

袁应泰迟疑地张了张嘴,却又没有说出口。

苏翎见了,便笑着说道:“袁大人,如今努尔哈赤,便犹如一个大户人家一般,这家财万贯,子孙满堂也算是吧。可这做老父亲的,病入膏肓,却没定下一个传位之人,袁大人,你说这些子孙,若是平日里蛮横惯了的,能消停么?”

袁应泰笑着摇摇头,说道:“这自古以来,多少大户人家,便是这般内耗给败了的。”

“正是。”苏翎笑着说道:“我们只要这么跟他们僵持着,实际上已经是在斗了。这时候若是来了外人抢夺家产,那些不小子孙反而会联起手来,这对我们可是不利。如今我们只要保持继续练兵的趋势,倒不忙着逼进。恐怕明年开春,便就有了结果,到时我们再全军出动,这剿灭建奴,便非难事。”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也好,我便将苏将军这番话,给兵部去文,看他们是否能够明白。”

苏翎想了想,说道:“这兵部之事,袁大人定了便是,还是按以往的一样,这军事我来办,这朝廷那边,都拜托袁大人费心了。”

袁应泰笑着点点头,说道:“这个自然,不过,苏将军觉得如何?这么做可有敷衍的嫌疑。”

“不怕。”苏翎笑着说道:“袁大人,朝廷上可还在自各边镇调集兵马援辽?”

“已经停了。”袁应泰说道,“如今可一个兵都不会再来了。”

“那就好,”苏翎笑道:“这样我们便有把握去敷衍了。”

袁应泰一怔,随即便反应过来,笑着点点头。

苏翎又说道:“袁大人不妨将我们保持军力的态势说得详尽些,若是这些还不能让他们明白道理,便就不管了,由他们去,我们做我们的。”

袁应泰点点头,却旋即又露出忧色,说道:“那朝廷上”

苏翎想了想,问道:“袁大人还在担心那些党争之事?”

袁应泰沉重的点点头,说道:“这恐怕免不了要受牵连。我已经想过了,就算我多虑吧。

可这辽东之事,我总有些放不下。若是朝廷上的事情牵连到我,我估计下一任的辽东经略,怕是还要起复熊廷弼熊大人。”

苏翎一笑,说道:“袁大人,你这心思用的,连这都估计了?”

袁应泰解嘲地笑了笑,说道:“这还不都是苏将军那府县之计弄得?我是真想见一见那是何等的局面。”

苏翎想了想,说道:“袁大人,我们便先弄一个小点的地方,试行一下,左右不声张便是。你的那些主意,也可以先用上了。”

“你说在哪儿先试?”袁大人果然兴致浓厚。

苏翎说道:“在金州卫至镇江堡之间吧,重新划定一个地域,先小一些,设了县衙便开始办事。小点也方便,有什么不妥也不会有太大的坏处。”

“好。”袁应泰显得有些兴奋,面色也不知是酒还是被苏翎这句话所染红。

苏翎想了想,又说:“袁大人,你的那些人,不妨也挑几个人去,不过,只做书办用。”

袁应泰一怔,问道:“不是不放心么?”

苏翎笑了笑,说道:“这事要办,也要开春时了。这期间,我们便来选一选,看有没有能用的。”

正说道这里,就听见何丹旭在门外叫道:“大人,外面有人求见。”

袁应泰皱皱眉,不喜这会儿被打扰,不过,何丹旭是知道的,不是急事,这会儿也不会来报,便问道:“什么人?”

“吴九奎。”

袁应泰一愣,随即向苏翎看去。苏翎随即站起身,一拱手,说道:“大人既然有事,我这便告辞。”

袁应泰也站起身来,说道:“明日再与将军详谈。”

说罢,苏翎便向门外走去。袁应泰似乎有些犹豫,实际上这还要说的话还有不少,但此时却不得不打断了。

第1章 旗军戍边第10章 转念余韵第35章 漫天烟云第7章 变中有变第48章 建奴内乱第57章 女真国策第52章 苏系武官第46章 心存高远第17章 嗜血之兵第76章 再组商行第7章 保留地第86章 相互屠杀第69章 大展宏第82章 震慑之战第43章 七虎猎熊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3章 军心争功第6章 山中人第10章 转念余韵第56章 牛录归附第22章 劫掠军第18章 山东总督(二)第75章 袁家迁族第58章 各算各的第22章 京韵边声第68章 燧发短铳第81章 合围沈阳第5章 上行下效第11章 天朝小国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34章 游击将军第22章 赫图阿拉第11章 故人相见第69章 大展宏第4章 雷厉风行第10章 兵锋初显第11章 遮掩形迹第14章 千山堡第45章 镇江新城第30章 贼酋血脉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2章 夺命斩第17章 战马悲鸣第76章 再组商行地四十五章 商贸统筹第34章 临时整军第71章 京城兄弟第3章 武装办案第19章 新辽商第9章 以血授职第19章 英雄美人第76章 再组商行第28章 新生活第22章 京韵边声第35章 辽阳移民第12章 扎营登州第18章 镇江堡第33章 跨海扬帆第8章 越河演练第43章 擢升总兵第17章 工部库存第57章 女真国策第10章 兵锋初显第24章 海上将军第7章 全心备战第24章 筑江城第27章 新世界第89章 杀光庆功第77章 外围杀戮第2章 新旧交替第20章 阿哈诸申第59章 乱上加乱第4章 红色战旗第80章 战事前移第23章 思筹谋第19章 峡谷藏兵第3章 七恨起兵第13章 如箭在弦第20章 辽系一派第42章 固定航线第16章 大势所趋第6章 狮子张口第9章 以血授职第32章 众心所向第28章 新生活第12章 将星陨落第79章 枭雄鼠辈第5章 商人心思第9章 娇颜如雪第76章 再组商行第27章 悍兵来源第13章 以牙还牙第53章 将军幕僚第16章 各有所专第19章 新辽商第1章 辽事再变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32章 山东水师第73章 袭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