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4)

腾飞的人手越来越充足,终于可以达到三班倒地跑量。钱宏明将所有腾飞公司的出口代理都包了去。这一回,柳石堂什么声音都没了,是钱宏明的义气给了腾飞一条生路,从此钱宏明在柳石堂面前地位平等。这就是现实。

柳石堂其实比柳钧更清楚新开企业借贷启动资金的困难。他虽然跟儿子拍胸保证只要工厂竖起来,民间借贷就可以拿到。但他与他那些老友们的借款谈判谈得很艰辛,很愤怒。唯此,方显钱宏明无条件帮助筹划三百万启动资金之可贵。柳石堂至此才有点儿相信,钱宏明对他儿子还真是有点儿友谊。

正是因为有钱宏明提供的启动资金,让腾飞可以迅速展开业务,取得的低毛利尽管让柳钧痛心疾首,但在其他同行看来却是暴利。借贷人主动找上柳石堂。即使柳石堂行走江湖那么多年,他都还是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民间资本的强大,竟然有那么多人委托熟人与柳石堂结识,开口就说三天内一两千万资金保证一次性到账,唯一需要谈的只有利息。

柳钧跟老爹去高档宾馆听谈判,等他一听借款的利息,就奇道:“这么高的利息,制造型企业谁敢借?”

“你们的毛利,借得起。”借贷人没太多废话,很是沉着。

“短期调头寸还行,长期……我们还不得为利息打工了?借得起也不能借,我们制造型企业不能借高利贷。”

借贷人依然微笑道:“我们绝不是高利贷,我们有良好的金融素质。但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也不指望你长期问我们借款,等你拿着我们的钱,用三个月时间在银行大进大出几回,银行早把你们这些优质客户撬了,哪儿还轮得到我们。我们只跟你做短期贷款,你们也只需要三个月。我们也只能做银行丢弃的市场。”

“你应该已经了解过我们腾飞,我们的产品有市场,你借钱给我们的风险成本较低,而且我们需要长期的借款,为什么你不考虑降低利息,获得稳定收益?”

“借钱给你们的风险成本确实低,但是做我们这行的社会风险成本居高不下。”借贷人笑容可掬,礼数周全,引经据典,可就是不肯答应降息一厘。

柳钧与借贷人软磨硬泡,希望以借款时间换利息空间,借贷人终于松口,打算回家与朋友商量后再给柳钧答复。柳钧清楚自己的财务报表还无法达到银行的审核标准,此时唯有靠预付款和民间借贷度过过渡期。他的心理价位乃是钱宏明帮他运筹三百万所需费用折合的利息。

柳钧晚上与钱宏明一说,钱宏明却是非常能理解借贷人的处境。他告诉柳钧:“现在遍地都是沾不到银行一丝光的中小私企,那么他们的流动资金从哪儿来?唯有问个人借。问个人借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直接问亲戚朋友借,给百分之十几的年利。这种办法不仅辛苦,而且借不到多少,借的同时也得欠一屁股人情债,过年过节都得去那些亲戚朋友家请安赔笑送礼,总体算下来利息也不会低。另一种办法就是问专门做这种民间借贷的人借,由他们筹钱给你。你想想他们的筹款成本和风险成本,再算算他们给你的利息算不算高。”

“他们那么定价是合理的,我却要不起。问他们借贷,我扩大了规模,却没法提增资产积累……”

“但你现在别无选择,你眼前唯有一条道,就是扩大规模,博取银行青睐。”

柳钧闭目心算一会儿,道:“研发不跟上,规模怎么上得去,市场是有限的。”

钱宏明没想到还有这个问题,心说制造工厂的麻烦比他外贸公司更多千头万绪,难怪柳钧几乎每天都给钉在工厂,唯有周末两天晚上才有时间出来。“你说,借款利息可能还可以降低?你估计他们能给你降多少?”

“二点五到二点八分。我希望降到二点五分利。”

钱宏明惊叹,“他们怎么做到的?你问过他们资金渠道没有?”

柳钧说不出什么,对方压根儿不可能把最清晰的筹款渠道说给柳钧听。钱宏明想来想去,算来算去,将一杯啤酒摇得泡沫出尽,口感极端苦涩,才道:“看起来单纯的信用证操作还不行,还得设法在汇率、进口货物差价上面做文章,扩大利得。你知道吗,只要那三百万一天不到账,我每天盯着汇率变动心惊肉跳,怕最后操作结果让你担负高利息。看起来我还得想想办法。”

柳钧困惑地看着好友,心说还能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把汇率在期货市场保价?可是国内没有炒美元期货的吧。”

钱宏明揉揉脑袋,皱眉道:“我得扩大视野,不能在现有进出口品种上打转。起码得往大宗商品上靠。”

“宏明,别……差不多了,别再为我挖潜,不能再给你添累。我只要问高利贷他们借半年,银行硬杠子应该能达到。再说我这儿目前还有预付款和信用证,现在已经能对付了。”

钱宏明点头,但一颗心早钻进牛角里去了,他与柳钧差不多,都喜欢钻研,不过他更多钻研数字。正如柳钧所说,有产品也未必有市场,他有大笔的钱可以自由支配,可也得看利息能不能让人接受。

柳钧没看出钱宏明一刹那的分神,他好不容易脱离一会儿苦行僧的生活,来城里的花花世界泡一会儿酒吧,他将眼光更多投向进进出出的美女。钱宏明好笑地看着柳钧与看上去没有男伴的美女搭讪,他在这方面的胆量和技巧,差柳钧一大截。看柳钧,那脸皮真厚,一脸若无其事就跟人搭上了话,交换了名片。但等最后柳钧光棍一条与他在停车场告别,钱宏明大笑柳钧做了一夜无用功。

柳钧原想周末好好睡一觉,但大清早的,被手机叫醒。柳钧现在最怕非上班时间手机响,一响,就说明有非正常事件突发。而且手机响在早晨才六点多的时间点,更说明事件非同小可。果然,电话那边是工业区派出所的民警,昨晚他在酒吧与美女们搭讪的时候,他的工人们更直接,嫖娼了,当然,正是被抓了才会有民警来找他。

柳钧头痛万分,赶紧奔去派出所处理。等一弄清楚被抓的是哪三个,柳钧更是抓狂,这三个都是他由新手基础工培育起来的操作工,眼下订单紧张,这三个要是被拘留个几天,他还怎么活。好说歹说,他将小时候记忆中老师说的那些大义凛然的话都搬出来用了一遍,以示他虽然年轻,可还是个讲正气有道德的领导。最后派出所开恩,跟他讲了一大通员工管理必知之后,总算每人罚款五千,才将三个灰溜溜的工人放出派出所。

他在车边,对三个工人骂道:“没出息的,好好的三个人,工资已经涨得不小,不会好好去找个女朋友吗……”

但没等柳钧将思想工作做得彻底,里面的民警又赶出来道:“柳总,请留步,还有件事要请教。”柳钧只得放灰溜溜的三个回去公司宿舍,他硬着头皮打算回去派出所继续听教育。这回却是换了一个管事民警,民警取出一本腾飞公司暂住人员登记簿,指着其中一个人问柳钧认不认识这个人,这个人平时有没有异常。

柳钧几乎每天与工人混在一起,一看就知道。“前个月刚刚应聘进来,为人谨慎小心,干活很卖力,不过不大合群,没事都待在宿舍或者在图书馆里面看书,很要求上进。”

民警“咦”的一声,“你们公司那么多人,你都记得住,还是这个人很特殊?你看看,他的籍贯年龄与你平时观察到的有没有区别?照片上的人脸与他本人像不像?”

“我们为了方便员工,专门买了相机给每一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照大头相,省得员工还得抽空上街拍照,也省得建档的照片规格太花。而且我们行政部一条龙服务,给新进员工代做暂住证和缴纳四金。因此,照片上的人脸肯定是他。”柳钧感觉民警一定是有事才抓他详查,他于是将来龙去脉说得很详细。见民警点头微笑赞许,他问了一句:“他是不是有问题?”

“我们怀疑他是个公安部上网逃犯,请柳总务必配合调查,这种人在你们公司蹲着,总是一颗定时炸弹。”

柳钧大惊失色,他的公司还有这等藏龙卧虎?他又配合着回忆那位员工的可能籍贯等内容,后来又进来三位民警,四个人一起给柳钧布置任务,让柳钧设法将该员工引到易于抓捕的区域。

柳钧几乎是梦游一般地回公司,都不再有心思教育刚从派出所领出来的三个人。他想都想不到,一家才不到一百个人的公司,居然还会潜伏着一个逃犯,而且看上去还是重案犯。那三个嫖娼的工人还以为老板是给他们气的,都没敢说话,一车人一路闷到公司,柳钧才恍然大悟,让三个人自己守住秘密,别将这种没皮没脸的事情在公司里传播开去。三个人当然没意见,而柳钧的目的则是别打草惊蛇,不让那逃犯知道他是从派出所出来。

柳钧悄悄留意着那逃犯,等时机成熟,一个电话给派出所,四个民警偃旗息鼓赶来,一举将逃犯擒拿。果然没抓错人。整个公司的人都惊动了。柳钧真是想不到,管一家公司竟是那么辛苦,与董其扬通话,董其扬却告诉他这等事乃是家常便饭。

在柳钧引入民间借贷的同时,钱宏明却最终放弃打信用证的主意,他经过多方调查摸底,无师自通地用数据得出结论,用信用证融资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成本太高,这成本包括实际运作成本、开道成本、堵嘴成本以及风险成本,而收益不彰。收益的高点已经由柳钧摸出大概。他即使循规蹈矩闭着眼睛做生意,都能盖过这等收益。

既然不再考虑那计划,钱宏明盘点盘点分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收入,决定为自己换一辆好车,让柳钧帮忙去挑选。

柳钧被钱宏明捉差的时候,正忙得昏天黑地。由于管理人手的缺乏,他必须自己赤膊上阵。同时也为了锻炼年轻少经验的技术人员,他调遣罗庆等几个员工监控车间的质量管理。他给罗庆他们几个的任务是,必须从实践中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将问题的处理积累成经验,所谓的实践出真知。

对于钱宏明有关选购什么车的提问,柳钧漫不经心地道:“市面上你想买的只有四张老熟脸,奥迪、别克、雅阁、帕萨特,那些参数我不动脑筋都背得出来。你只要拿出一张纸,列出你想要的所有体验传真给我,我准保给你找出一辆最适合你的。”

钱宏明听了深深地微笑,下意识地将左手放到唇边,“我想借你一天时间,你陪我去一趟上海,我打算买辆进口的。”

柳钧一愣,“钱总……侬准备打出多少预算?进口原装车税高,花翻倍的钱买来的可能还不如国产化程度不高的那四张熟面孔。你要是有特殊需求,等我消闲,我替你改装。”

钱宏明依然微笑,“我要特殊化!你说个时间,这个周末?”

柳钧直到放下电话,才后知后觉地想到,钱宏明要的是“与众不同”。他心里冒出GTI、EVO等钱宏明可能吃得消的好性能车子的倩影,但随即在心里一口否定,那都不是“与众不同”的车子。他唯有耸耸肩,等到了上海再说。他将准备去上海看进口车的消息发到本地最热门论坛的车版,不料有好几个人提出跟着他一起去,因为柳钧丰富的改装知识几乎在车版一言九鼎,好几个人希望跟着柳钧去现场领略,也有一两个想买新车的希望柳钧帮忙指点,有位网名“漂移王”的,平常潜水居多,这回居然非常踊跃地要求给柳钧做个长随。

柳钧周五傍晚与钱宏明汇合,坐钱宏明的桑塔纳2000去市府门口停车场,与漂移王等三人汇合。傍晚的市府门口停车场不再是高朋满座,柳钧一眼看到一辆宝马五系的车子,挂的正是漂移王短信给他的车号。显然漂移王也看到他们的车子,跳出来打招呼。两人见面,都是惊讶,柳钧看清,漂移王居然是申华东。柳钧不禁瞟向宝马打开的车门,嘴里也毫不掩饰地问:“没带上余珊珊?”

申华东一脸疑惑,也直截了当地问:“余珊珊不是你的女朋友?”

两人都莫名其妙。申华东力邀柳钧和钱宏明上他的车,快而舒服。三个人一上车,申华东就一脚油门踩到底,六缸轰鸣着飞快窜出去,后面另一辆广本跟着有点儿艰难。钱宏明坐在后面,被申华东的横冲直撞搞得异常紧张,喃喃地道:“这儿限速得厉害,别吃一叠罚单回家。”

申华东横一眼柳钧,道:“罚单算什么,不能在情敌面前丢份。”

柳钧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哈哈大笑,“漂,我看你漂。最好每一次漂都拦腰挡住广本,哈哈。”

“不许漂,这儿是市区。”钱宏明毫不犹豫地阻止,他很怀疑前面的两只斗鸡还真会漂起来。

柳钧冷嘲热讽,“就这胎,也敢漂?让他漂。”

申华东无语,他早知道在车子方面他不是眼前这个网上ID为“螺丝螺帽”的柳钧的对手,他表现越多,被柳钧抓到辫子的机会越多,他只有越没面子。正好钱宏明发话,他顺坡下驴,将车速缓下来,将话题扯开去。“螺丝,余珊珊有没有跟你说,她打算三十岁才谈恋爱?”

“有这种事?”柳钧惊得笑出声来,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理由,不过听起来像是余珊珊的风格。

“可能你连听这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我跟余珊珊谈这种事情干吗,我跟她见面谈理想谈人生都谈不完。”柳钧也不甘示弱。

“我起码还知道余珊珊是单身,你连她现在什么状态都不知道。”

“喂,两位,你们成年了。”钱宏明不得不在后面提醒,免得两人斗得忘记开车。

申华东却扭头道:“我们清楚,不用提醒。”

钱宏明立即笑道:“好嘛,这就成‘我们’了,一致对外了。”

“哈哈,《围城》里说,这叫同情兄。”柳钧心里挺高兴,笑声分外响亮。

钱宏明坐在后面抱臂听前面两位继续任性地斗嘴,心中虽然非议两人的小孩子气,可没再插嘴。他借着仪表板的微光细细打量车子的内部,再看看前面驾驶者申华东潇洒轻松的模样,越看越是动心,他也想要这样的气派。

一行人半夜才到的上海,到了后都不肯休息,又去吃了消夜。第二天却个个精神抖擞地跑遍上海车市。人生地不熟,不知吃了多少罚单,还不如全程包出租车便宜。钱宏明果然订下一辆宝马,不过他还真有点儿吃不消五系的价格,最终买了三系的,这其间,几乎没柳钧什么事儿。柳钧也没太坚持,他已经明白钱宏明要的不是性价比,而是“与众不同”,他只管尽心尽责地将车子试驾了一下,看看有没有问题便罢。柳钧反而与申华东一起将跑车看了个遍,申华东简直是黏在法拉利身上不肯离开。

上海回来,柳钧跳上自己的车子,就直奔余珊珊的家。路上打余珊珊的手机,不通。等到余珊珊家楼下,一眼就看到申华东的车子也趴在那儿。两人见面,会心微笑。申华东告诉柳钧余珊珊不在家,也没开手机。两人友好告别。

但柳钧回到公司,罗庆立即给他一个“惊喜”。罗庆私下递上辞呈,说是提前休息起来,准备应付公务员考试。

柳钧大惑不解,“为什么去考与专业混不搭边的公务员?多浪费你的才能。”

“柳总,对不起,恕我很现实。我需要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工资福利,还有立竿见影的工作回报。我耐不住做技术的寂寞,因为几乎看不到独立设计的前景在哪儿。我很气馁。”

柳钧想不到罗庆的理由是这个。他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可是罗庆,你热爱机电。我还记得你画对图纸时候,眼睛里闪过的光亮。你已经攀到山腰,你舍得放弃?你问问你的内心。”

“我已经思想斗争很多天,除了我自己和柳总,所有人都支持我考公务员。柳总,千般理想,不敌生活万般无奈啊。我等不起。腾飞其实已经给我们够多,可是相比公务员……”

第43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9)第16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9)第9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2)第14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7)第32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9)第5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5)第11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4)第23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6)第20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3)第10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3)第36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2)第14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7)第31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8)第13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6)第4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4)第9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2)第46章 2002年 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应对?(3)第41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7)第24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1)第22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5)第41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7)第29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6)第22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5)第23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6)第12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5)第16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9)第29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6)第44章 2002年 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应对?(1)第46章 2002年 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应对?(3)第4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4)第9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2)第37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3)第23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6)第6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6)第19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2)第28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5)第21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4)第1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1)第29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6)第6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6)第15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8)第34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11)第31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8)第12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5)第36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2)第13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6)第9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2)第2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2)第28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5)第42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8)第47章 2002年 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应对?(4)第26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3)第28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5)第9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2)第23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6)第11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4)第3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3)第35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1)第28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5)第21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4)第39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5)第22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5)第13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6)第33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10)第24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1)第24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1)第40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6)第28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5)第34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11)第27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4)第14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7)第27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4)第30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7)第23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6)第21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4)第7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7)第41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7)第9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2)第43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9)第10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3)第18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1)第4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4)第32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9)第24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1)第17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0)第3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3)第47章 2002年 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应对?(4)第46章 2002年 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应对?(3)第42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8)第37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3)第2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2)第43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9)第19章 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12)第44章 2002年 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应对?(1)第7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7)第41章 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7)第4章 1998年 子承父业,回国挑起旧工厂重担(4)第26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3)第32章 2000年 建立新厂,员工管理成大问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