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见洪承畴

四月初一,皇上的圣旨抵达登州,认命吴宗睿为五省总督,赐予尚方宝剑,可便宜行事,圣旨明确了吴宗睿的职责范围,全面负责剿灭流寇事宜,若是流寇朝着北直隶、南直隶以及山东等地移动,吴宗睿亦可率领大军围剿,并临时调动地方军队。

四月初五,吴宗睿率领七万登莱新军将士,朝着河南进发,他的第一站是河南洛阳府城,临时的五省总督官邸,也设在河南洛阳府城。

吴宗睿的家人,全部都留在登州府城,别离之苦是无法避免的,从这一刻开始,天下没有平定的时候,吴宗睿与家人注定是聚少离多。

四月十五日,大军前锋部队抵达洛阳府城。

领兵部尚书衔、三边总督洪承畴,已经提前抵达洛阳府城,正在等候吴宗睿,两人之间必须有一些基本的交接,洪承畴同样接到了圣旨,卸去剿灭流寇的作战任务,专心边关事宜。

登莱新军军营设立在洛阳府城南门外,距离南门约十里地的距离,营地的四周是一大片的空地,先锋部队抵达后,需要在这里搭建房屋,供大军驻扎。

吴宗睿跟随前锋部队行军,同样抵达了洛阳府城。

洛阳府知府等官吏,在南门外迎接。

吴宗睿倒是没有摆架子,告诉洛阳府知府,必须为登莱新军提供部分的粮草。

这不是吴宗睿故意为难洛阳府知府,一来为大军提供粮草,是地方官府的责任,二来登莱新军出动剿灭流寇,禀报了五省总督临时官邸设立在洛阳府城的事宜,户部给予了洛阳府城一些钱粮,至于说数目的多少,不需要吴宗睿关心。

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大军从登州出发,离开登莱之地,沿途看到的景象惨不忍睹,到处都是饿殍满地,吴宗睿本来还想着拨付部分的粮草予以接济,后来发现到处都是规模不等的流民,也就放弃救济的心思,登莱新军压根救不了那么多的流民。

中军帐在最快的时间建好,吴宗睿的临时官邸,就设立在中军帐。

新官上任,职责明确,按说吴宗睿应该要大会各地督抚与将领,安排剿灭流寇的事宜。

吴宗睿没有这样的打算,他很清楚,想要打败流寇,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登莱新军,其余各地的大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恐怕要求他们围堵流寇都有困难。

洪承畴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军帐当天就建好了,吴宗睿拒绝了洛阳府知府的邀请,留在了军中。

翌日一大早,刘宁来报,三边总督洪承畴来到了军营。

洪承畴进入军营的时候,眼睛一亮。

昨日登莱新军的前锋两万人抵达了洛阳府城,按说应该是忙于营地的搭建,四周乱哄哄的才是,可是登莱新军的军营,颇为安静,一眼看不到头的帐篷全部搭建好了,马车正在运送木材,看样子是准备搭建木屋,没有高声的喧哗,甚至战马都没有高声的嘶鸣。

军士行动迅速,看不见任何一个闲着的人。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

洪承畴领兵多年,看见登莱新军的第一眼,就感觉到不简单,这是一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的军队,难怪登莱新军能够在滁州设伏,大败流寇,生擒高迎祥和马守应。

内心一直不舒服的洪承畴,总算是有了一丝的安慰,这样的军队,谁率领都能够获得作战的胜利,看看自己率领的大军,除开少部分的边军,其余的不仅战斗力不强,还时常的闹事,率领如此的军队,怎么可能取得作战的巨大胜利。

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从中军帐走出来,洪承畴连忙快步往前走去。

“洪大人,在下没有能够远迎,还请见谅。。。”

“吴大人言重了,在下今日特意来拜访吴大人,希望没有叨扰。。。”

吴宗睿和洪承畴的脸上,同时露出笑容。

这是吴宗睿第一次见到洪承畴,见到这位明末大名鼎鼎的人物,历史上的洪承畴,如果松山之战捐躯,或者宁死不降,将要名垂青史,得到后人的敬仰,可惜洪承畴最终归顺了大清,被列入了贰臣传,成为一辈子无法洗刷的污点。

洪承畴归顺大清之后,不遗余力,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大清王朝对付大明王朝,加快了大明王朝毁灭的速度,可惜最终也没有能够得到皇太极以及顺治皇帝的真正信任。

第一次见到洪承畴,吴宗睿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在他的心目中,一直都认为洪承畴应该是长得五大三粗,有着过人的气力,睿智的头脑,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

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洪承畴长着一缕山羊胡子,看上去有些清瘦,若不是浑身上下有着一股震慑他人的气势,就和乡下的老学究差不多了。

人不可貌相,吴宗睿当然不会凭着第一印象来断定某个人。

洪承畴已经四十三岁,正值壮年,吴宗睿不过二十四岁的年级,两人应该不是同年代之人,年级相差了近二十岁。

中军帐里面收拾的干净整洁,摆设也很简单。

军士端上茶之后离开,吴宗睿挥挥手,亲卫也退出中军帐,守在了外面。

“吴大人少年英雄,在下佩服之至,如今皇上和朝廷将剿灭流寇的众人,交付给吴大人,在下以为,这是皇上英明之决定,在下相信,流寇的末日到了。。。”

内心哂笑了一下,吴宗睿对着洪承畴抱拳开口了。

“洪大人万万不要如此说,在下可不敢当,洪大人威武绝伦,流寇闻风丧胆,洪大人领兵作战,这些年取得无数胜利,若不是北边连连出现警报,洪大人早就剿灭流寇了。”

洪承畴的脸上飘过一丝笑容,带着些许的尴尬。

“吴大人才是言重了,在下不敢当,在下今日来拜访吴大人,交接剿灭流寇的事宜,期盼吴大人早日传来捷报。。。”

洪承畴一边说,一边从胸前拿出一本文书,放在了桌案上面。

“吴大人,这是在下掌握的陕西、山西、河南、湖广以及四川流寇活动之情况,以及各省驻军之情况,供吴大人参考。”

吴宗睿拿起了桌上的文书,神色略微的严肃。

“多谢洪大人,在下定当竭尽全力,剿灭流寇。”

交接的仪式结束了,其实很简单。

洪承畴端起茶杯的时候,吴宗睿再次开口了。

“洪大人,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其地势与南方有很大不同,与山东也不一样,据在下所知,流寇主要活动在陕西、河南、湖广以及四川等地,凡流寇活动的地方,崇岗峻岭,密箐深林,板木悬崖,流寇熟悉地形,往往能够穿梭自如,且不惜兵力,关键时刻,断臂保全自身,大军围剿很则不然,粮草供给和行军都存在困难,若是想要彻底剿灭流寇,往往倾尽全力,也无法达到目的,洪大人率领大军,数年与流寇周旋,每每都能够大败流寇,在下想要请教洪大人,如此地形之下,如何作战,还请洪大人不吝赐教。”

端着茶杯的洪承畴,楞了一下。

吴宗睿提出的问题很关键,也是各路大军剿灭流寇最为头疼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面,洪承畴应对的办法,就是将流寇吸引出深山,在相对平缓的地带作战,一旦流寇进入到深山密林之中,就有些望洋兴叹了。

“这个,吴大人问得好,在下采取的办法,是将流寇吸引出深山,流寇也是人,密林深山之中,没有粮食,他们不可能维持很长的时间,待到流寇的大军离开深山,进入平缓地带,或者是靠近城池的时候,予以围剿。。。”

“谢谢洪大人赐教了。”

“不敢不敢,吴大人负责剿灭流寇,一定有更好的办法。。。”

寒暄了一会,洪承畴起身告辞,婉拒了吴宗睿的邀请,没有留下来吃饭。

回到洛阳府城,属下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

洪承畴回到房间,关闭房门,告知亲卫不要他人打扰。

足足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洪承畴坐着一动不动。

第一眼见到吴宗睿的时候,洪承畴就有着不一般的感觉,吴宗睿尽管年轻,身上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气质,举手投足圆润自如,给人的感觉很好。

吴宗睿提出的问题,震撼了洪承畴,让他忽然感觉到羞愧,以前对吴宗睿的嫉妒和不服,恐怕是自找的,吴宗睿金榜题名,外放做官就在南京,尔后到滁州、淮安、青州,最终到了登州,这些地方基本都是平原,很少有崇山峻岭,可以说吴宗睿对于密林之中作战,非常的生疏,就算是吴宗睿能够在滁州大败流寇,也不一定能够在陕西、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顺利的打败流寇。

殊不知吴宗睿已经察觉到山地平原作战的不同。

吴宗睿既然开口询问了,就说明内心有了计较,有了应对的办法。

一向自傲的洪承畴,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自惭形秽了,人家吴宗睿不过二十四岁的年纪,入朝为官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如此睿智老辣,他这个朝廷在西北的王牌,比较起来,好像名不副实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严阵以待第七百九十五章 铁腕手段(6)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够聪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张旗鼓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干脆利落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战(4)第六十章 吉榜第二百零五章 绞杀第四十六章 家族护卫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势骤变第二百二十八章 于心何忍第二百五十七章 卢发轩的无畏第一百九十章 哑巴吃黄连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扑黄州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机会?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陈仓(4)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愤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备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击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学堂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八百三十一章 残阳如血(2)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见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样的态度(1)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说辞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较量(1)第一百七十四章 隐患抬头第一百三十章 找寻突破口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厉害第六十九章 提亲第四百五十一章 叹服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畴的拜访(2)第一百八十三章 稳准狠(2)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误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层思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绝佳计谋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说辞第七百五十章 回避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实的打压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四百九十章 暂时的奔波第十章 平衡之术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惊(2)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还是凤阳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八百三十一章 残阳如血(2)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样的态度(2)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镇北关第九百五十六章 开始动作第六百四十五章 闲暇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诏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镇北关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张胆第九百五十六章 开始动作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毕露(3)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计前嫌?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见风使舵(2)第六百零二章 算准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极的想法第一百九十章 哑巴吃黄连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课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五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的想法(1)第七百六十二章 灭顶之灾(6)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里的变化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设伏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无毒不丈夫(3)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绝境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击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准备第七章 真正的变化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续的问题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选择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稳定南方(3)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响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圣旨第三十章 严师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称帝第五百三十七章 长亭之盟(1)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须有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军抵达第三百一十二章 诱敌深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觉华岛第一百二十八章 过去的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长驻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