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辽东边军的自尊

bookmark

宁远城池上面的红夷大炮,格外的显眼。

正是这些红夷大炮,曾经数次摧毁后金鞑子的进攻,让袁崇焕拼死保卫了宁远城池,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亲率大军大举进攻辽东,当时的关外八城,除开宁远城还在固守,还在朝廷大军和辽东边军的手中,其余的城池悉数都被后金鞑子占领。

吴宗睿走上城墙,看着外面空旷的空地,仿佛看见了当年那惨烈的厮杀。

都督同知、宁远总兵金国凤,副总兵金国奇和金国臣,都陪着吴宗睿。

金国奇和金国臣是认识吴宗睿的,当年他们奉命领兵进入山东,平定登莱新军的叛乱,就认识了吴宗睿,只不过没有打过多少的交道,再说了,文官与武官的地位不一样,那个时候吴宗睿就是正四品的青州知府,比他们的地位明显要高一些。

“后金鞑子马上就要大规模的进攻辽东,锦州和宁远肯定会成为后金鞑子进攻的重点,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准备。”

吴宗睿扭头看着金国凤、金国奇和金国臣等人。

其实吴宗睿不想这么早进入宁远城,按照他的安排,觉华岛老城池修复的差不多,新的城池大致的形状出来之后,他才会率领登莱新军进入到宁远城,而且登莱新军不会全部驻扎在城池内,会在宁远城外修建军营,绝大部分军士在军营之中驻扎。

一旦辽东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不管是锦州和宁远,还是关外其他的城池,城内基本不会驻扎军队,军队悉数驻扎在城外,而城池则是百姓和商贾驻扎的地方。

后金鞑子的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吴宗睿不可能继续留在觉华岛,身为蓟辽督师,他必须要对辽东的一切事宜负责,还要率领大军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

这一次后金鞑子大举而来,肯定是针对他吴宗睿和登莱新军的,驻守锦州和宁远的辽东边军,以及各镇驰援的军士,算是跟着登莱新军倒霉了。

不管是辽东边军,还是各镇驰援的军士,都不敢出城与后金鞑子作战,野外的战斗,他们不是后金鞑子的对手,稍不注意就是全军覆没,如此情况之下,好像只有登莱新军才能够在野外与后金鞑子厮杀了。

不过吴宗睿可不会这么想,他可不会让辽东边军以及各镇驰援辽东的大军歇着。

进入宁远城,就是吴宗睿正式履行蓟辽督师职务的开始。

金国凤看了看金国臣和金国奇,陪着笑脸开口了。

“大人,我们商议过了,一切听从大人的调遣。”

吴宗睿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应该说,他对金国凤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相比较来说,辽东藩镇家族,金家是最低调的。

“金总兵,如果我记得不错,崇祯四年的大凌河城之战,是后金近些年以来对辽东发起的最大的进攻,自那以后,后金将作战的重点,放在了京畿之地,两次入关作战,一次是皇太极率领,一次是阿济格率领,迄今六年时间,后金再也没有对辽东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这一次,后金的皇太极,再次派遣大军进攻辽东,足足十万人,你们就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吴宗睿的话语,让金国凤、金国奇和金国臣都低下头。

吴宗睿笑了笑,看着三人开口了。

“其实你们很清楚这里面的原因,我出任蓟辽督师,领着登莱新军来到了辽东,皇太极和八旗军岂会善罢甘休,登莱新军曾经在京畿之地打败了后金鞑子,让八旗军有了不小的损失,复仇的机会眼看着就到了,后金岂不是全力以赴,期盼在辽东打败登莱新军。”

“后金十万大军要到辽东来挑事,究其原因是登莱新军来到了辽东,所以说这场战斗,是不是应该由登莱新军全面负责,至于说驻扎在锦州、宁远以及山海关的辽东边军、各镇驰援的军士,就不必参与其中了。”

。。。

金国凤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滴,他内心还真的有这样的想法。

表面上看,驻扎在辽东是很凶险的,特别是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让关外的辽东边军,损失惨重,精锐几乎损失殆尽,迄今都没有恢复,不过崇祯四年之后,一直到现在,后金的重点注意力,已经没有在辽东这片地方,他们两次入关,在京畿之地作战,辽东反而变得安全了很多,只有八旗军一些小规模的进攻,辽东边军军士以及各镇驰援的军士,只要驻扎在城池之中,就没有太多的危险。

因为数年的平稳,辽东也有了一些百姓,开始种植肥沃的土地,他们如果运气好,还是能够从土地上得到一些粮食,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辽东边军和各镇驰援辽东的大军无法保护这些百姓。

当然,种植耕地的农户之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偏向于后金的。

但吴宗睿和登莱新军来到了辽东之后,情况发生了巨变。

吴宗睿来到辽东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皇太极居然派遣了十万大军,准备进攻辽东,这已经说明了,皇太极和后金鞑子就是针对登莱新军的。

如此辽东又要多事,又要陷入到无尽的战团和混乱之中。

金国凤、金国奇和金国臣等人,不相信登莱新军有多么的骁勇,更加不会相信登莱新军能够打败后金鞑子,要知道当初的辽东边军,是大明王朝最为骁勇的军队,大凌河城之战,依旧是惨败给了后金鞑子,精锐损失殆尽,战斗力大大的削弱,比较起来,登莱新军成立的时间不长,不可能有那么强的战斗力。

金国臣和金国奇对于登莱新军,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当年的登莱叛军,就是登莱新军的军士,金国奇和金国臣率领的辽东边军,今日莱州和登州作战,而且他们率领的辽东边军,是遭受惨重损失的辽东边军,依旧能够轻而易举的打败叛乱的登莱新军。

后金鞑子打败了辽东边军,被后金鞑子打败的辽东边军,进入莱州和登州作战,又打败了登莱叛军,由此可以推断出来,登莱新军的战斗力,不可能那么强悍。

当然,金国奇和金国臣,还是真心佩服吴宗睿的,当年平定登莱叛军,如果不是吴宗睿出奇谋,夺取了登莱叛军的老巢登州府城,战斗的进程会被大大的拉长,而且围剿叛军的朝廷大军,进攻登州府城的时候,一定会付出惨重的损失。

佩服归佩服,实际情况摆在眼前,金国奇和金国臣还是理智和冷静的。

吴宗睿说完之后,金国凤没有马上开口回答,他身边的金国臣开口了。

“大人,我们没有这等的想法,只是觉得后金鞑子进攻辽东,需要做好迎战的准备。。。”

吴宗睿看着金国臣,面带微笑开口了。

“金副总兵,能说说如何应对后金鞑子的进攻吗。”

“这个,属下觉得,还是以固守城池为主,如此一定能够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关外以固守锦州和宁远两座城池为主,山海关更是要固守,只要固守锦州、宁远和山海关,后金鞑子就无可奈何,盘踞一段时间,肯定会离开。。。”

吴宗睿没有表态,看了看金国凤和金国臣。

“看来你们的意见应该统一了,驻守锦州的祖大寿总兵,驻守山海关的吴襄总兵,他们也是这样的看法吗。”

金国臣正准备再次开口,金国凤上前了。

“大人,祖总兵和吴总兵的想法,下官不是特别清楚,料想也应该是这样。。。”

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看样子,你们有些小看后金鞑子了,以前后金鞑子在野外作战很厉害,但不善于攻城拔寨,每每有攻城的战斗,都不能够组织起来有序的进攻,而且城池上面安放的红夷大炮,会给后金鞑子造成巨大的杀伤力,后金鞑子又不是神仙,士气自然遭遇到重挫,攻打城池的勇气和士气不断下降,自然无法拿下城池。”

“大凌河城之战,后金鞑子使用了红夷大炮,辽东边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从而导致整个的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现在的后金鞑子,不仅有八旗军,还有蒙古鞑子,更是有汉军,攻城拔寨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不可突破的神话了。”

。。。

吴宗睿说的有些详细,语气平和。

金国凤、金国奇和金国臣,尽管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没有谁开口反驳,但是从他们的眼神里面,吴宗睿读到了不服的心思。

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吴宗睿突然明白了,作为辽东的藩镇,祖家、吴家和金家,都是有自尊的,虽然他们麾下的大军,在大凌河城之战败给了后金鞑子,但他们依旧认为辽东边军是大明王朝最为骁勇的大军,守住关宁锦防线,依旧只能够依靠辽东边军。

这个时候,吴宗睿理解了袁崇焕,理解了孙承宗,理解了洪承畴,理解了卢象升等人,历史上的这些大明王朝的高官,都曾经指挥过辽东边军作战,也许在指挥和调动辽东边军作战的时候,他们有着很多的愤懑,却无法发泄出来。

第三百五十章 残阳如血(2)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战(1)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来信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东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战(13)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动与观望第八百零六章 这算是运气吗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验智慧(2)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愤怒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稳定南方(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八百二十章 无奈的放弃第四百一十一章 传承第五百七十五章 错得离谱第六十七章 陈氏家族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枭雄末路(6)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丢车保帅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头猪的威力(3)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东(2)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开朗(2)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选择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为精准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东(9)第八百六十三章 强硬与柔软(1)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厉害第七百九十三章 铁腕手段(4)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斗智斗勇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确的部署第九百五十八章 张东涛的建议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访(2)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层思考第四十一章 乡试第三百五十一章 残阳如血(3)第一百一十一章 雏形已成第十四章 酬谢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办法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东(8)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类的斗智斗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样的态度(1)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战(9)第四百六十章 合围第八百三十三章 残阳如血(4)第二十五章 皆大欢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紧急调整第八百七十九章 惨败第三十五章 旁观?第一百零九章 很关键第六十章 吉榜第五百三十八章 长亭之盟(2)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简单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东(10)第五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的想法(1)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较量(3)第三百三十五章 轮回第二百四十三章 转变思想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愤怒第一百零五章 爱屋及乌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胜心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铁板(2)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请自来第四百八十三章 转嫁矛盾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丢车保帅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三百四十九章 残阳如血(1)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报司在行动第三百零五章 声东击西(4)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国策略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会的变故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击(1)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战(1)第七百九十章 铁腕手段(1)第九十二章 震慑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态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八百一十七章 关键的指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样的态度(1)第四百四十七章 粮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响第八百八十三章 纷至沓来第一百章 事来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亏一篑(4)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准预测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难移第一千一百章 进攻的最佳时机第三百五十四章 战果第四十章 预测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验智慧(2)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一百五十九章 条件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八百八十章 大动荡第四百八十八章 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