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罗斯福新政

单从个人好恶来说,刘芾不愿意与这位传奇总统为敌,但是从国家角度上来讲,刘芾又不得不打垮这位美国总统,从而消弱美国,让南海联邦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有的时候刘芾再想,为什么在几乎同一个时期里会诞生一大批传奇人物呢?

比如说中国有毛泽东、苏联有斯大林、德国又希特勒、英国有丘吉尔、法国有戴高乐、美国有罗斯福、南斯拉夫有铁托,再加上隆美尔、邓尼茨、曼施坦因、古德里安、朱可夫、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蒙哥马利、山本五十六等等,全都集中出现在几年之中,而这些人如果分散放到其他年代,都是当代的豪杰。

而刘芾所需要面对的,就将是这些人的一部分,而且他不是要和他们合作,而是要把他们打败,这让刘芾非常没有信心,就战略战术、个人魅力、军事和政治素养等方面来衡量,这些人里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能把刘芾摔到八条街之外,可是刘芾不光要面对他们中一位,而是同时要对付好几位。

说完这些废话,再回过头来说富兰克林罗斯福吧。这位美国第31任总统从小出生在富贵家庭,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官二代加富二代,而且这位总统是个独生子,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罗斯福的母亲非常疼爱这个儿子,直到他9岁才被允许自己洗澡,他的整个童年都必须遵守母亲给他制定的所有规矩。

而他的父亲也没有忽视自己唯一的后代,他从小就把罗斯福扛在肩头。带着他去巡视庄园,大一点之后。改成了骑马。等到夏天,他们父子俩还会带着狗去挖土拨鼠的洞,然后躺在草莓丛中听父亲给他讲故事。

从5岁起,老罗斯福就带着儿子驾驶着51英尺长的“半月”号帆船出海了,当他的个子还没有半月号的舵轮高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独自掌舵,在罗斯福14岁之前,他就已经游历了欧洲的大部分国家。而且对每个国家都相当的熟悉,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除了航海、旅游之外,罗斯福从小还养成了打猎、集邮、为慈善事业捐款的爱好,还随着他父亲接触了很多美国政界人物,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这对他成年后进入政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04年,罗斯福毕业于哈佛大学。然后他去了哥伦比亚法学院继续深造,但是在考取了律师合格证之后就缀学从政了,并在1910年当选为纽约市参议员。1913年担任海军部副部长,在任期间还访问国南海联邦。

1921年在一次海滨度假的时候,他参与扑灭了一次林火,然后就跳入大海畅游。但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从此以后只能坐上了轮椅,很多民主党的会议都得由他妻子代为参加。

但是疾病并没有打垮罗斯福,他仍未他的理想在奋斗着,虽然在1920年作为詹姆斯米德尔顿考克斯的竞选伙伴参加总统选举失败。但是在1928年他成功的当上了纽约州州长,并采取了多种新政为农民减税。大得人心。

1933年3月,罗斯福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他成功的当选为美国第31任总统,但是当时的美国已经被经济危机弄成了烂摊子,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业生产接近停滞。不过罗斯福上任之后的第三天,就开始了他在竞选时候的承诺,他要实行新政,把美国从危机的泥潭里拉出来。

罗斯福的新政核心内容有三个:改革、复兴和救济。这个新政并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稳定发展,而在资本主义肌体内部进行的伤筋动骨式的大手术。

3月6日,美国政府宣布全国所有银行集体放假,停止营业。然后在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发令》,通过立法对银行采取许可证准入制度,那些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在经过审核之后即可开业。罗斯福向惊魂不定的美国人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肯定比藏在家里更安全。

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政府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由于有了政府保证和背书,银行的信用恢复的很快,银行存款到1933年底已经增加了20亿美元。

除了金融方面,罗斯福还在农业和工业方面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包括犁掉1000万英亩的棉花田、收购并屠宰20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认为的造成商品短缺,以恢复物价。

最后一步就是救济了,罗斯福所谓的救济,其实就是以工代赈。在他上任初期,美国政府兴建了大量的公共工程,以增加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并且正式宣布,政府将不再向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发放救济金,而是为这些人介绍工作,让他们赚取工资。

在这些改革期间,美国政府和国会共颁发了700多个发令,内容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解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兴办公共工程、调整三权分离机制等6大方面。

然后,罗斯福命令美国停止黄金出口,并宣布废除了金本位制,并让美元开始贬值,增加美国在世界商品交易中的竞争力。

罗斯福的新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肯定会伤到很多人的利益,比如报业大王就说:新政是苛政,不是榨取富人而是榨取成功者。而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则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甚至有人提出,罗斯福的新政严重破坏了美国精神,是披着自由民主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但是不管这些人怎么说怎么骂,罗斯福的新政在美国还是取得了成功,它首先恢复了美国人民对政府和银行的信心,而人们一旦有了信心,再加上合适的法律约束力,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得到了遏止,从1934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停止下滑,逐渐有了攀升的势头。

美国经济复苏,也带动了与它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的欧洲,尤其是对于经济危机并不是非常严重的英法等国,也是个好消息,那里的人们也慢慢的恢复了信心,开始愿意向一些项目中投资,这样也带动了英法两国的经济复苏。

而对于经济危机的另一个重灾区德国,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了。首先德国的经济基础没有英美等国坚固,再加上一战的拖累,德国政府债台高筑,无法通过改革来自愈经济危机的伤口。而且德国没有海外殖民地,无法去转嫁这个危机,而欧洲各国对于德国更是心有余悸,都不太愿意帮助这个曾经打得自己非常没面子的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在国内的声望几乎扫地,大批的失业工人、破产的中产阶级、小业主和资本家们都对这个政府失望透顶,他们认为在这个政府的带领下,德国不会走出战败的阴影,更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的灾情。

就当德国民众们失望、无奈、彷徨、愤怒的时候,一个激情四射的声音从一个叫做阿道夫希特勒的奥地利小个子口中发了出来,而且对于这个人德国民众们并不陌生,他就是目前德国最大的政党德意志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领袖。

第82章 军火卖的是标准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40章 决死空袭第23章 三路并进第61章 坦克和雷达第48章 民国(四)第13章 难产的合作第45章 战争的滋味第14章 内田的打算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61章 名不副实第10章 快速舰队第21章 没事但可以挑事第8章 三路并进第23章 世界舆论第65章 夜间空袭第14章 装病第43章 各怀鬼胎第46章 骚扰第3章 行踪泄露第134章 我们将何去何从第99章 关东大地震第79章 南美ABC第77章 拉灯弹第4章 复方新诺明第77章 海军条约(二)第76章 捉对厮杀第138章 不夜城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5章 基隆级驱逐舰第77章 拉灯弹第59章 登陆越南(一)第83章 波卡特洛第76章 贵族第42章 登陆第66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二)第29章 民用航空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第9章 雪花电冰箱第33章 挑事专家第11章 海战第1章 该往哪里走第63章 取证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76章 贵族第61章 布网(二)第12章 西部大开发第48章 双管齐下第34章 偷袭成功第74章 巴巴罗萨第79章 P38战斗机第156章 不怕睡错床就怕站错队第51章 去棉兰老岛练兵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6章 抓苦力第21章 夜战第101章 时间不多了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11章 养寇自重第9章 雪花电冰箱第153章 越柬复国军第76章 贵族第18章 有些准备第22章 水下幽灵第68章 三个坏皮匠第28章 北极熊游过来了第70章 99年的坑人证第72章 世界第一铁矿第1章 印尼的排华运动第12章 黑完美国黑法国第70章 建国(二)第31章 旗舰的下场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20章 按兵不动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44章 革命(二)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58章 中立第136章 眼红第15章 刘芾的计划第68章 溃败第61章 布网(二)第11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下)第58章 中立第30章 《凡尔赛合约》第97章 感恩节的礼物第40章 海南岛(二)第7章 联邦需要借口第59章 美国政府的选择第18章 有些准备第6章 战争扩大第5章 上当了第20章 问题第11章 海战第28章 北极熊游过来了第22章 水下幽灵第9章 雪花电冰箱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43章 革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