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

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乱世风云诡谲,创业艰难。哪怕是很小的地盘,也来之不易。丹初亲历其事,始知夺城的艰难,决定长期经营五屯所。 严炜被任命为五屯所守令,统摄五屯所军政大权。步兵一营留下一队人马,严炜又增募三百多人,凑成一营守兵,负责驻守五屯所。

五屯所军器局照常生产军械,但改以生产硝石、火药为主。另有二十多户工匠携家带口,随丹初返回永安,预备加入匠营。

九月二十日,丹初料理完五屯所事务,率军返回永安。途中,他带著标营绕道金秀,前往视察铁器局。

年初,丹初率军打败金秀土司,在金秀设置矿监,成立铁器局,由意大里亚人毕方济主持其事,负责炒炼钢铁,制造枪炮。

这天上午,标营离金秀铁矿尚有十几里的路程,土司田启、田源父子已经率部来迎。

见到丹初后,田启下马就拜,说道:“听说大帅莅临金秀,某不胜欢喜,特来迎驾。”

“请起请起,”丹初让亲兵扶起田启父子,说道:“我此番过来察看铁器局,就不去土司寨了。”

田启略感失望,说道:“大帅难得来趟金秀,何不盘桓数日,某也稍尽地主之谊,以恕年前冒犯之罪。”

短短半年功夫,岑丹初已如大鹏展翅,再次突飞猛进,拜征蛮将军,加都督佥事。不久前,他又平定阮富强之乱,夺取五屯所,东荣、平福土司前往进贡朝贺,著实令人敬畏。

“老兄殷勤招待,我已经心领。不是我不想盘桓贵地,实因事务繁忙。至于年前冒犯之罪,更是无稽之谈。咱们不打不相识,老兄诚意归顺,我亦尊重田氏在金秀的世袭权利。彼此鱼水相欢,互不辜负便是。”

丹初越是客气,田启越是不安。他今日有求于丹初,正愁不知如何开口。

两人并辔而行,田启寻了个机会,说道:“大帅,听闻永安、昭平两地都已设立乡长,盗匪禁绝,百姓安乐。某亦想在金秀请设乡长,恳请大帅成全。”

丹初明察秋毫,见田启眼神有些躲闪,便知他有求于己。这老小子,不知又在打什么主意。丹初假装不解,说道:“千户大人,当初我想在金秀设置巡检司,你还不很乐意,不惜带兵拒战呢!”

唬得田启慌忙下马行礼,说道:“小人知罪,万请大帅原谅。”

丹初笑笑,说道:“快起来吧。你有什么事,上马直说。”

冯琳亦在一旁打趣道:“大帅心胸宽广,不计前嫌。你若有事相求,但说无妨。”

田启只好上马,见丹初果真没有怪罪之意,才说道:“小人听说,永安莫家晚辈莫尔祯,如今已在昭永军中升任营长。小子田源,年方十九,少练武艺,自幼有报国之志,愿到大帅麾下投军,万望大帅收留。”

原来是为这事。广西土司承袭数百年,乃至有上千年者,是一地的土皇帝,富贵已极。他们最渴求的,反而是一个看不见、摸不著的东西:名声。

官吏为官一方,需有政绩流传后世。土司所求的,正是一个可以流传后世的名声。像四川石柱宣慰使秦良玉那样,生前就立下无数战功,崇祯帝作诗四首称颂,正是所有土司的梦想。

丹初心里高兴,嘴上却说道:“我有一事不解,老兄世守金秀,一向安于现状,怎么突然对时局起了兴趣?”

田启不假思索,说道:“大帅,江西、广东相继反正,可见大明国运未衰,军民皆思恢复。金秀田氏世受国恩,自当尽忠王事。

“况且,大帅已拜为征蛮将军,我等土司皆受节制。毕方济先生乃西土孔夫子,侍奉大帅虔诚,矿上的番人亦敬奉大帅为天主先知。吾等自当追随大帅,争取元从之功。” 是呀,眼下形势一片大好,很多人盲目乐观,认为大明中兴在即。

丹初大悦,欣然说道:“甚好,尔等心意,吾已尽知。莫尔祯带领一队家丁投军,授为步兵队长,后在前线屡立战功,已经积功至步兵营长。令郎愿意投军,这是好事,我很欢迎。不妨让他仿照莫尔祯之例,带一百多人投军,甲仗武器自备,授以队长之职。”

田启大喜,招呼儿子田源过来,说道:“吾儿,大帅决定收留你,还不赶紧谢恩!”

田源策马过来,下马趋拜,行以大礼,说道:“谢大帅赏拔之恩。”

丹初见他骑术精湛,孔武有力,不由得心中欢喜,说道:“贤侄请起,吾今日又收取一员小将矣!尔回去好生召集勇士,准备甲仗鞍马,届时随我一道返回永安。”

“诺。”田源回答有板有眼,俨然已是丹初的部下。

“设置乡长之事,你是诚心的,还是随口说说?”丹初转而问向田启,补充道:“没关系,你如实回答。”

田启骑虎难下,说道:“某自然是诚心的。”

“设置乡长,确有好处。只是金秀地方太大,方圆两三百里,设置乡长稍显委屈。这样,设置金秀巡检司,隶属于永安州。

“此巡检司非彼巡检司,与州衙、乡衙一样设置六房。你任巡检,永安州衙再选派一人担任副巡检,辅佐你处理各项事务,如何?”

明朝的土司分为文官、武官两种,文官有土知州、土知府等。丹初此举,便有改武官为文官的意思,对土司来说,是一种擢升。

田启很机灵,大胆问道:“大帅,某斗胆问一句,某这个巡检可是‘土巡检’,可能世袭?”

金秀有铁矿,对丹初来说意义重大。欲保铁矿,就得羁縻田氏。他明白田启的意思,说道:“自然是土巡检,当然可以世袭。”

田启大喜,说道:“大帅英明!”

金秀田氏诚心归顺,丹初心中十分欢喜。平福、东荣两土司的归顺,显然是慑于丹初的武力,不得不进贡朝见。金秀土司的归顺,固然有投机的成分,但这种投机是主动的,并未受到胁迫。

《六韬》曰:“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荀子》曰:“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以丹初当前的战功和声望,显然还达不到“天下归之”的地步。但金秀土司的归顺,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假以时日,集腋成裘,海纳百川,谁说不能天下归之呢?

今后,还当坚持正义,不断积累名声,集合更多的仁人志士,统战更多的人才队伍,共同为抗清事业而奋斗。

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127章 擴軍354.第354章 围点打援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108章 治军之道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层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249章 奇襲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六章 出城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75章 要麽天才,要麽瘋子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三十一章 奇襲栗木嶺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四十一章 東征第一章 告急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182章 報捷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208章 伸張大義379.第379章 郭都贤莅临集思堂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32章 禦駕親征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332章 禦駕親征第350章 会师金陵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一十章 點名361.第361章 野战破敌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二十章 募兵第104章 祸起萧墙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113章 增设乡长第118章 昭永总兵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293章 圍城351.第351章 广德公主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44章 授旗第347章 除惡務盡